第1171章 坐而论道
A+A-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坐而论道
秦风点了点头,道:“我自然知道,不然我也不会主动沉眠,与你商议对策。”
魔性分身闻言,道:“我可不善于解除禁制,这玩意儿你有办法?”
秦风微微一笑,道:“我要是没有办法,也不会来找你了,不过,你我要秘密行动,在彻底解开禁制前,不能暴露。”
秦风伸出,在身体上不断点下去,留下一道道金色的光点,秦风对魔性分身道:“你要利用你的魔气,埋伏在这些地方。”
“待我要你动的时候,你就一起动,利用魔气摧毁这禁制的根基,这样你我才有会脱身。”
魔性分身眉毛一挑,道:“有会分身?你的意思是,你我就算破除了禁制,还要面对黑天,她有多厉害你见识过,你有几成把握?”
秦风沉默了片刻,道:“若是按照你我当前的状态,十成,没有一成把握。”
魔性分身瞪大了眼睛,道:“一成把握都没有?秦风,你在耍我是不是?”
秦风摇了摇头,道:“我没有在耍你,我赌的是一气盟的援军能找到你我,如此,才能让我们的成功把握提升到四成!”
四成?
魔性分身眉头紧锁,道:“四成把握,还是太少了,秦风,你可还有别的办法?”
秦风哑然失笑,道:“我又不是神仙,你还是赶快按照我的多,将一切都布置好,等到会来临的时候,才不会错失良。”
秦风闭上眼,再睁开眼,眼前的魔性分身已经随风而逝,然后露出外面真实的景象。
秦风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处群山之中,在群山之中,俨然出现了一座大城。
大城宏伟壮观,上面烟雾缭绕,秦风感受着凉风扑面而来,却听身边的黑天道:“秦风,你看看这城池如何?”
秦风微微蹙眉,道:“黑天阁下将我抓过来,难道就是要鉴赏城池?”
黑天指着那群山之中的大城,道:“这城池,名为风华城,乃是我天魔一族三十六天魔之一——魏风华的城池。”
秦风闻言,微微眯起眼睛,这魏风华秦风有印象,乃是一位善于用蛊虫,同时还精修佛道的奇怪天魔。
他将蛊虫与佛道两种矛盾的术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功法,极为厉害。
秦风举目望去,发现大城里面秩序井然,有非常多的人在里面来往穿梭。
秦风冷笑一声,道:“什么风华城,不就是将人族掳掠过来,然后当成奴隶奴役?”
黑天闻言,摇了摇头,对秦风道:“秦风,你太狭隘了,你看,那风华城里面的人全都井然有序,他们都有自己的位置。”
黑天拉着秦风的,黑天的柔软、纤细,柔弱无骨,秦风拉住她的之后,感觉到一阵冰凉。
不过,秦风现在可没有任何其他异样的心思,全都是警惕,毕竟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黑天周身光华一闪,秦风再睁开眼,已经来到了那大城里面,奇怪的是,大城里面的人根本看不见秦风与黑天。
啪!
一个妖族挥舞皮鞭,狠狠地抽打在一个人族身上,人族的后背上留下了一道血红色的鞭痕。
人族咬着牙,加快了脚步,人族拉着一个车碾,车碾不断碾压着一种虫子。
那虫子不断翻滚着,发出“吱吱”的叫声,那些虫子的身上,不断流淌出金黄色的液体里面,最后液体直接流淌到了车碾
黑天笑眯眯地道:“秦风,你看,这就是蛊虫,不断碾压将里面的液体挤压出来,最后成为蛊毒的一部分。”
黑天又指着不远处,一个被绑起来的人族,道:“而那里,就是人族在承受蛊虫,感受着蛊虫带来的痛苦与各种反应。”
“他的牺牲是值得的,他将会献出自己的生命,为这风华城的繁荣,贡献出一份力量。”
秦风的眉毛微微一挑,道:“用自己的生命,为风华城贡献力量?有趣,这风华城应该叫风华魔域才对。”
秦风指着那些被奴役的人族,以及被种下蛊毒痛苦挣扎的人族,道:“这里全都是被奴役的人族,被残害的人族,他们的命不是命?”
秦风质问黑天,道:“黑天,如果这就是你要达成的某种平衡,如果这就是你要规则,那我只能,不能长久有违天道!”
黑天笑了笑,拉着秦风的掌,道:“秦风,你太天真了,来,本尊让你看看这风华城的另外一面。”
黑天一挥,与秦风来到了风华城里面的另外一个地方,这里是青灯古佛,满是线香的味道。
秦风微微一怔,来往张望起来,就见这寺庙里面竟然有很多僧人,全都是人族。
他们穿梭其中,还有人在诵念着经文,秦风望着大雄宝殿里面的僧人,喃喃道:“他们,是人族?为何会甘心在这里?”
黑天悠然一笑,道:“你跟随本尊来,自然会知道答案,走吧,秦风。”
黑天领着秦风,进入了那佛寺的后面,在佛寺的后面有一个讲经的地方。
讲经堂内,烛火明亮,还有僧人,奇怪的是那僧人为首一个老和尚,左拿着佛珠。
左上面却生长了鳞甲,好像某种动物,其他的人则看上去很正常。
但是当秦风仔细观察,却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这奇怪的地方在于,有些僧人的脸上有细微的鳞片。
有些僧人的眼珠是竖瞳,而竖瞳是兽族的特征,有些僧人的身上部分都有鳞甲。
总而言之,面前的僧人的确是人,但是他们的身体却都发生了某种异变。
在大和尚的身边,还有一口大钟,大钟倒扣着,里面也传来一声声诵经声。
黑天缓缓展现出身影来,见到黑天现身,那大和尚赶忙站起身,向黑天行礼,道:“黑天大人来了,老衲参见黑天大人。”
黑天微微一笑,道:“禅师不必多礼,本尊今日寻来一人,来与诸位坐禅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