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赵孝荣的打算

A+A-

    李仕山点点头,“用牺牲县里百姓几代人健康换来的政绩,我没法接受。”



    赵孝荣听出来李仕山这是不想背负骂名,只是想到那么大一个项目,有些遗憾地道::“那你就把这么大的政绩拱让给李太奇了?”



    李仕山微微一笑,“我既然不想牺牲百姓的健康,那这个项目就不可能落地谷山。”



    赵孝荣对于李仕山的这句话是相信的。



    他也做过县委书记,很清楚一件事。



    在县里,你想干成一件事,有时候县委书记和县长齐心协力都一定能办成。



    可是县委书记想让一件事办不成,那就肯定办不成。



    除非是来自上级的强大压力外,县里任何人都没办法,这就是县委书记的权力。



    赵孝荣见李仕山态度坚决,脑海里猛地闪过一个念头,再次确认道:“仕山,这个项目你确定打算不要了?”



    李仕山看见赵孝荣的眼神里闪着亮光,明显是对“化工厂”项目有了想法。



    老师留给自己晋升县委书记的政绩,当然不是一般地大,让赵晓荣动心很正常。



    从资料上看,这家中型氯碱化工企业,工业用地只需要50亩左右,投资的总成本只有一个亿左右。



    可建成投产后,利润却高得惊人。



    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年收入至少在4个亿以上,账面年毛利也能达到2个亿。



    企业年入三个亿是什么概念。



    这就相当于给当地直接贡献2亿左右的gpd,再加上本地配套设施和消费衍生(职工和家庭消费),合计接近3个亿。



    去年谷山县的gpd也就3个亿,也就是这家企业运营一年,就能让谷山县的gpd翻一番。



    之前就过,地方gdp增速每提高%,地方主官的晋升概率增加%。



    现在你把地方gpd提高了00%,你不升官那就叫“天理难容”。



    这样的企业在地方主官眼里都是“下金蛋的母鸡”,“政绩孵化器”。



    这样就是李太奇下如此大功夫的原因。



    他不仅想独占这个企业,更想坐到县委书记的位置上。



    只要这个企业在,加上他的资历,估计他在县委书记位置上待不了两年,就有可能升到副厅级。



    这也就是李太奇想把自己赶走的根本原因。



    都是利益驱动,谁都不会无缘无故去得罪一个人。



    同样地,这个项目对赵孝荣的吸引力一样足够大。



    李仕山都能想得到赵孝荣会怎么做。



    先把这个企业留在保康市,然后利用地级城市的优势,再追加投资,扩大产能。



    将中型化企业变成大型化工企业。



    等到投产运营,再加之上下游配套企业都可以落地本市,那每年给地方贡献的gdp不定都能有上十几亿。



    套用上面的公式,等赵孝荣当上市委书记,不定他都不用干满一个任期,就能晋升副省级。



    可这样的企业引入本地,稍有不慎,造成的环境破坏也是灾难性的。



    毕竟这个项目是因自己而起,李仕山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思考了半刻后,决定还是在劝一劝赵孝荣。



    李仕山道:“市长,今年上面已经开始在其他省份试点绿色gdp核算了,我听被试点的省份叫苦连天。”



    赵晓荣也听了这个政策,只不过没有在汉南省试点,并不关注,如今李仕山这么一,也来了兴趣。



    “哦,什么情况,来听听。”



    李仕山见赵孝荣来了兴趣,道:“这个绿色gdp的核算公式是:传统gdp-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



    “据山河省拿着煤炭经济的账本一算,当场就破防了,按绿色gdp核算,全省gdp要被砍掉百分之十二。”



    “渝城更是崩溃,长江边化工厂的污染成本算下来,发现每赚块钱利润,要花3块钱治理酸雨腐蚀的轻轨高架桥。”



    “渝城的领导看了报告后,直接:这数据报上去,渝城直接退出西部大开发竞赛了。”



    李仕山一连了好几个例子,嘴巴都得有些干了。



    反观赵孝荣,听得是很认真,可是听完后却问道:“仕山,这个化工厂项目你打算怎么处理掉。”



    听到这句话,李仕山就知道自己白讲了。



    赵孝荣并没有放弃的打算,他这是在盘算着如何接项目呢。



    李仕山只能在心里暗叹一声,自己确实有些异想天开了。



    劝赵孝荣放弃这家企业,这就相当于劝他不要升官一样,怎么可能答应。



    评估的资料和相关产生的后果已经给赵晓荣看了。



    他要牺牲地方环境来增加他的政绩,这样的事情自己阻止不了,也没能力阻止。



    要是硬劝,不仅赵孝荣不会听,反而会把两人关系搞僵。



    自己不是圣人,只能做到让自己管辖范围的百姓生活安康。



    李仕山随后便把如何处理化工厂一事的想法了一遍,这个事情他本来就要和赵孝荣打一个招呼的。



    赵晓荣听完后,想了一会儿,道:“仕山,你在动前,和我一声。”



    “那是肯定的,本来今天过来就是要向您汇报件事。在没有您同意前,我是不会动的。”



    李仕山当然分得清楚“大王”。



    原则上自己可以在谷山可以一遮天,自由度非常高。



    可是在“大事”上,自己还是要向赵孝荣报备。



    赵孝荣正常情况不会插,不定还能给予一定的支持。



    可你要认为自己是“土皇帝”,不用提前报备。



    那后果就是,赵孝荣会觉得你在藐视他。



    这在官场可是大忌。



    赵孝荣对于李仕山的态度很满意,笑着问道:“既然你不引入化工企业,那你是打算发展绿色经济喽。”



    李仕山听到赵晓荣这么一问,心里挺佩服他的敏锐性。



    他能被项成儒安排来当市长,是有两把刷子。



    现在,李仕山要做的就是表现出惊讶的状态,来拍一拍赵孝荣的马屁。



    就见李仕山愣了一下,很是意外的道:“市长,这都被您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