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抗旨不尊
A+A-
刘演正在看斥候送来的密报,头也不抬:&p;#34;哦?圣旨呢?&p;#34;
陈牧赶紧从袖子里掏出一卷皱巴巴的帛书:&p;#34;在这儿呢!陛下亲笔!&p;#34;
刘演接过一看,差点笑出声——这&p;#34;圣旨&p;#34;上的字歪歪扭扭,墨迹还没干透,末尾还按了个模糊的印,看着像是沾了印泥的拇指随便摁的。
&p;#34;王上公,”刘演把帛书往案上一丢,&p;#34;陛下要是写得出这么丑的字,早该退位了。&p;#34;
王匡老脸一红,硬着头皮道:&p;#34;这、这是陛下着急,亲自写的!&p;#34;
&p;#34;是啊是啊!&p;#34;陈牧帮腔,&p;#34;陛下了,昆阳危在旦夕,必须马上救援!江湖救急啊!&p;#34;
刘演冷笑:&p;#34;上次朝议不是一个月后再定吗?这才过去二十天。&p;#34;
&p;#34;情况有变嘛!&p;#34;王匡拍着大腿,&p;#34;王凤可是咱们绿林的老兄弟,现在被围在昆阳,咱们能见死不救?&p;#34;
刘演懒得跟他们绕弯子,直接甩出斥候的情报:&p;#34;宛城已经断粮,守军都在吃米糠。最多三五天,连米糠都吃光的时候,他们不投降也得投降。现在分兵去救昆阳?前功尽弃!&p;#34;
王匡急了,开始扣帽子:&p;#34;刘演!你这是抗旨不尊!&p;#34;
陈牧也跟着跳脚:&p;#34;就是!你是不是想造反?&p;#34;
帐外偷听的阴识实在忍不住,&p;#34;噗嗤&p;#34;笑出了声。
刘演慢悠悠地喝了口茶:&p;#34;二位,要论造反&p;#34;他指了指王匡腰间的佩刀,&p;#34;你们绿林军才是专业的吧?&p;#34;
王匡被噎得不出话,陈牧还在那嚷嚷:&p;#34;江湖义气!江湖义气懂不懂!&p;#34;
&p;#34;义气?&p;#34;刘演突然拍案而起,&p;#34;你们绿林军除了&p;#39;兄弟义气&p;#39;还懂什么?打仗不是拜把子!&p;#34;
他一把扯开帐门,指着远处的宛城:&p;#34;看见没?那是整个南阳的首府!拿下它,那就大汉的都城!你们倒好,为个昆阳就要前功尽弃?&p;#34;
王匡恼羞成怒:&p;#34;刘演!你别忘了是谁把你推上这个位置的!&p;#34;
&p;#34;哦?&p;#34;刘演冷笑,&p;#34;那我现在就去找陛下,问问这&p;#39;圣旨&p;#39;是怎么回事?&p;#34;
两人顿时蔫了。
最后王匡撂下一句狠话:&p;#34;行!你等着!看王凤做鬼会不会放过你!&p;#34;完拉着陈牧灰溜溜地走了。
邓晨从帐后转出来,摇头叹气:&p;#34;这绿林军&p;#34;
&p;#34;一群土匪。&p;#34;刘演重新坐下,&p;#34;除了&p;#39;兄弟义气&p;#39;四个字,脑子里装的都是米糠。&p;#34;
王匡和陈牧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己营帐。
&p;#34;现在怎么办?&p;#34;陈牧问。
王匡咬牙切齿:&p;#34;还能怎么办?召集弟兄们!&p;#34;
&p;#34;去打昆阳?&p;#34;
&p;#34;打个屁!&p;#34;王匡怒道,&p;#34;喝酒去!喝完酒再去骂刘演那个忘恩负义的东西!&p;#34;
于是当晚,绿林军大营里:
-喝醉的王匡抱着柱子哭:&p;#34;王凤兄弟啊!哥哥救不了你啊!&p;#34;
-陈牧在跟一棵树拜把子:&p;#34;从今往后,你就是我亲兄弟!&p;#34;
-其他绿林好汉们边吐边骂刘演不讲义气
而此时的刘演大营:
-斥候来报:&p;#34;宛城南门守军已经开始煮皮带吃了。&p;#34;
-刘演淡定下令:&p;#34;再围三天。&p;#34;
就这样,在绿林军喝得烂醉如泥的时候,刘演的军队正一步步逼近胜利。
而昆阳城下的王凤,还在望眼欲穿地等着他的&p;#34;好兄弟&p;#34;们来救命
不过真有人来救命了,可是不是他心心念念的好兄弟。
周士掏出口袋里的镀金怀表,表盖上倒映着初夏的阳光。他轻轻一按簧,表盖弹开,露出里面精密的齿轮结构,指针正指向巳时三刻。
&p;#34;这玩意儿比日晷准多了。&p;#34;他嘀咕着,抬头望向校场。
定陵校场上,一千骑兵齐整列队,战马钉着蹄铁,踏出清脆的金属声响。郾城来的五千汉军看得目瞪口呆,有几个年轻士兵忍不住蹲下去摸马蹄,却被战马不耐烦地踢了一脚,疼得嗷嗷直叫。
&p;#34;这马蹄上镶的是何宝物?&p;#34;校尉李轶凑过来,伸就要去摸一匹黑马的蹄铁。
那战马猛地甩头,嘴里钢制衔铁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吓得李轶踉跄后退,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周围几个骑兵憋着笑,周士咳嗽一声,故作严肃地递过一支黄铜望远镜:&p;#34;李将军,试试这个。&p;#34;
李轶狐疑地接过铜管,学着周士的样子凑到眼前。
&p;#34;这玩意儿怎么用——&p;#34;他话音未落,十里外新军大营的旌旗突然近在咫尺,连营帐前巡逻士兵的脸都看得一清二楚。
&p;#34;鬼啊!&p;#34;李轶大叫一声,一抖,望远镜差点脱,整个人往后一仰,险些从点将台上栽下去。
刘秀眼疾快,一把扶住他,抚掌大笑:&p;#34;李将军莫慌,此乃我二姐夫所造‘天眼神器’,今夜就靠它端掉新军斥候。&p;#34;
李轶惊魂未定,咽了口唾沫:&p;#34;文叔兄,你们舂陵人都这么会玩吗?&p;#34;
刘秀笑而不语,转头看向校场。骑兵们已经检查完装备——每人腰间挂着两颗雷,马鞍旁绑着燧发短铳,背后的行囊里塞着压缩饼干和发热包。
&p;#34;出发!&p;#34;刘秀一声令下,大军开拔。他亲自率领一千骑兵充作前锋,而主力则由宗佻带领,随后跟进。
邓晨终于见到了严光。这位历史上着名的隐士此刻却一脸茫然地站在马旁,里捧着一包方便面,翻来覆去地研究。
&p;#34;子陵兄,这是何物?&p;#34;邓晨笑着问。
严光皱眉:&p;#34;邓兄,此物薄如蝉翼,却坚韧如革,上面还有古怪花纹莫非是符咒?&p;#34;
邓晨差点笑出声:&p;#34;这叫方便面,用热水泡一泡就能吃。&p;#34;
严光狐疑地撕开包装,嗅了嗅,突然眼睛一亮:&p;#34;竟有香气!&p;#34;
白芷在一旁看得直摇头:&p;#34;严先生,您再捏碎点,待会儿行军路上泡着吃。&p;#34;
严光郑重其事地点头,心翼翼地把面饼塞进竹筒里,又掏出水囊,准备当场试验。
结果马一颠,热水洒了一半,面条泡得半生不熟。严光也不嫌弃,稀里呼噜吃了几口,眼睛瞪得老大:&p;#34;妙哉!此物竟比军中干粮美味百倍!&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