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李德林的闺女,你知道吧?

A+A-

    蜿蜒辗转的乡间土路上,某人一会买一会卖,一会满脸苦大仇深的蹬着自行车,一会杵在路边发傻。



    反反复复的折腾了好几次,总算把自行车的驾乘感受,改良到了勉强过得去的程度。



    不骑起来多舒服,起码颠簸时车座真能起到点缓冲作用,也不那么硌人。顺便把车把也调整了一下。



    原设计的车把弧度太大,骑车时两只几乎要纵握着。转弯角度稍一大点,胳膊肘就往肋骨上顶。真搞不明白自行车厂的设计人员长脑袋干啥用的,简直反人类



    虽然折腾自行车耽误了不少时间,但俩轮子轱辘起来比两条腿倒腾快多了。



    十点多点,眼看前面就是县城方向通往龙坨子大队的岔路,曲卓正犹豫着要不要把自行车“卖”了腿着过去,迎面碰见了俩人。



    其中一个走路稍微有点瘸,头发贼短,太阳一照青茬



    曲卓笑了,远远的打招呼:“乔叔,出院啦?”



    “哎”乔明信抬抬应声。



    “曲,你这去县里呀?”宋医生热情的搭话。



    “有两台收音坏了,喊我去修一下。”曲卓回了一句。停下自行车打量乔明信,虽然脸色还有点蜡黄,但精神比之前好太多了。



    乔明信也看着曲卓,似乎有话想。但犹豫再三,忍住了。从兜里掏出叠的整整齐齐的一沓钱,递给曲卓:“这是三十七块二,还欠你十二块八毛”



    “先收着吧,买点营养品补一补。您这脸色,跟大出血了似的。”曲卓把钱推回去。



    “是,是得好好补补”宋医生附和,脸色贼尴尬。



    其实乔明信只住了三天,大夫就催着他出院。宋医生见乔明信脸长了好多癣,临出院前找大夫开了两颗打虫子的宝塔糖。



    乔明信吃下后,好家伙长的短的粗的细的,红的白的青的肉色的,连拉带吐的排出了老大一团虫子。



    寄生虫被打下来是好事,但同时出现了胃痛腹痛,上吐下泻和便血的症状。



    这些虽然都是服用驱虫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但乔明信的情况太严重了。尤其是便血,量大的吓人。



    县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只能止痉挛和消炎,再给补点糖水、盐水。连治疗带观察的,折腾到昨天情况基本稳住了,今天就打发他出院。



    曲卓看宋医生的表情就知道,乔明信住院期间肯定出了什么岔子。不过现在人已经出院了,问题应该不大。而且头上顶着大太阳,不是话的时候。



    一番推让后,把自行车借给宋大夫,让他驮着乔明信回去。曲卓则溜溜达达的奔老太太家



    “你真把姜文革给毙啦?”



    中午,饭桌上曲淑娴嘴里含着半块饼子,眼睛瞪的跟铃铛似的。



    “嗯。”曲卓淡定的点头。



    “厉害呀!”曲淑娴一拳怼在曲卓肩膀上,劲儿劲儿的问:“快,你咋打死他的?”



    之前见义勇为的事,别人不清楚,曲淑娴可是全程参与其中。搞得她听曲红旗开枪击毙了姜文革,还以为是老爹为了送曲红旗上大学,往他头上安排功劳呢。



    哪知道今天一问,曲卓居然他真把姜文革给击毙了。



    别曲淑娴了,连曲学文和齐梅都难以置信的看着曲卓,完全不敢信他有胆子开枪打死人。



    “吃饭呢!那些血呼啦的干啥!”老太太拍了曲淑娴一巴掌,往曲卓碗里夹了块鸡胸肉,眼神里满是异常热烈的慈爱。



    曲卓被老太太看的头皮发麻,低着头闷声填肚子



    秋收是眼下县里的头等大事,曲学文每天得拎着医药箱下地干活。齐梅那边学校也停课了,农村学生各回各家,听生产队统一安排,校领导和老师带着城里的学生下乡参加劳动。



    也没个休息时间,吃完饭后包括老太太在内,全都去地里干活了。



    曲卓也没闲着,曲学文和齐梅那屋写字台上堆了三台收音和一台2寸的飞跃牌电视,都等着他修呢。



    国内5年有了第一家电视台,经历了二十年,眼下电视虽然距离普及还很遥远,但在大城市已经不是特别新鲜的东西了。不过在吉省偏远的县城,依旧难得一见。



    这次送来修的电视是县团委的,夏天时打雷把变压器和高压包烧坏的。放了好几个月,总算托关系从厂家买来了配件,可找了好几个明白人都装不上。



    



    主要是现在的电子产品集成化程度太低了,还没有一体设计的排线。打开后壳满眼都是接线,其中大多数都烧焦了,乱糟成一团。除非专业维修电视的技术人员,不然有配件也整不明白。



    曲卓拆开后壳也一脸懵,不过他可以“作弊”。



    把电视收录后,靠椅子上闭着眼花了几分钟把线路捋顺明白。



    明白归明白,维修时大量的工操作没法作弊。变压器和高压包好换,但烧坏的引线太多,也太乱,折腾了快三个时才收拾理整。



    用两根电线接了把剪子当天线,插上电源开,调节了半天才影影乎乎的收到了点信号。不知道什么台,应该在报道某单位悼念教员爷爷的场景。



    拧好后壳把电视推到一边,等把三台收音也修好,外面天已经快黑了。



    想到晚上的麻烦事,曲卓闹心的直打转。瞅见放暖瓶的茶盘上有几个腊封的中药丸子,心不会是老爸吃的吧?



    治难言之隐的?



    拿起来一“看”成分奶奶的,山楂丸。



    随把药丸子扔回茶盘,曲卓怔了一下,随后嘴角浮起了一丝坏笑



    老太太先回家了。曲卓帮忙生火做饭,大锅烧开后不久,齐梅和曲学文拖着疲惫的脚步回来,累的坐那直发傻。



    曲淑娴最后一个到家,虽然也有点打蔫,但状态比哥嫂强多了,还有精神拉着曲卓要听击毙姜文革的过程。



    老规矩,去不能的部分,曲卓平铺直叙的讲起那天的事。不等讲完呢,曲振江蹬了辆老破二八大杠回来了。



    家门口停好车,曲振江没搭理儿子儿媳和闺女。跟老娘打了声招呼,往屋里进时冲曲卓招了下。



    曲卓不知道啥事,起身闷不吭声的跟进屋



    除了周末,曲振江很少回家。这趟回来,明显有事找“曲红旗”。曲淑娴好奇心起来,向老哥投去询问的目光,结果被瞪了一眼。



    其实曲学文也好奇,但不敢打听。



    曲学文不敢,老太太不在乎。示意齐梅盯着大锅灶里的火,倒腾着一双脚跟进外间屋,竖着耳朵听东屋里儿子跟“曲红旗”啥。



    “有个事跟你一下。”曲振江示意曲卓坐下。



    曲卓没敢坐,看着爷爷严肃的表情,心里有点打鼓。



    “李德林你知道吧?”



    曲卓反应了一下:“是我们那边的公社会计吗?”



    “对,就他。”曲振江点头,坐那沉吟了一下,又问:“李德林的闺女李焕娣的事儿,你知道吧?”



    “额在我们知青点,跟姓何的让人堵屋里了?”曲卓有点不大确定。



    曲振江从兜里掏出烟盒示意曲卓,见他摇头,自己抽出一根点上。



    坐那连着抽了好几口,才皱着眉头严肃的:“先声明一点。我就是帮着传一下话,征求你的意见。你该怎么考虑就怎么考虑。不同意,就直接出来,没事儿!”



    “嗯。”曲卓心里直画魂



    啥意思?



    好端端的提起李德林和李焕娣干嘛?



    还整的这么严肃?



    我考虑啥呀?



    不会是



    果然,曲振江接下来的话印证了曲卓的猜测:“李德林想让你娶他家闺女,就是那个李焕娣。



    托我带话的人能给你个保证,你和李焕娣成了,当兵后提干的事儿他包了。想念大学,学校可着你选。等毕业分配工作时,也能帮你使使劲”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