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只有一次的好机会

A+A-

    因为曲淑娴没管住嘴,曲学文本就不高的情绪变得更加低落。



    喝酒总得唠点什么吧,曲卓没话找话:“哥,你们卫生所有进修名额吗?”



    “进修?修什么?”曲学文没听懂。



    “就是你现在不是赤脚医生嘛,有没去医学院进修,回来后成为正式医生有名额?”



    曲学文摇摇头:“有倒是有,多少人抢破头呢。”



    赤脚医生是特定时期的产物,算不上真正的大夫。等若干年后国家不缺医疗人才了,大批赤脚医生就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国家倒是允许他们考执业医师,或者考取别的医疗相关的执业资格证,而且标准也做了适当的压低。



    不过,一帮人相对年轻的都三十多快四十了,岁数大的四五十都有,哪还有心思学习呀。最后只有部分人考下了执业证,大部分人要么转行,要么干起黑诊所。



    曲学文还行,没有家庭拖累,也没杀时间的业余爱好。点灯熬油的苦学了好长时间,考了个药剂师证,却因为花边流言选择了辞职。



    也算因祸得福,辞职后在县里开了家药店,没想到生意还挺好。大钱虽然没挣到,起码混个衣食无忧。



    因为干的早,名声好,当地人都认。后面的若干年里各种连锁药店开了一家又一家,但曲家的药店始终生意不错。



    以前在在曲卓看来,老爸的一辈子过得也算挺好。但现在回过头再去审视,实话,还是挺憋屈的。



    心思移动,顺着之前的话茬提议:“要不,你争取争取呢?”



    “嗨,别费那劲了。招人闲话。”曲学文端起碗跟曲卓碰了一下。



    “也是。”曲卓点点头。



    这年头进修培训跟上大学一样,都是推荐制。以老爸的年纪和资历,论资排辈不知道得哪百年,真要想去进修,还是得爷爷运作。确实容易招人闲话。



    于是压低了些声音:“哥,我跟你个事儿。你不准往外露。”



    “啥事?”曲淑娴就喜欢听秘密,劲儿劲儿的插话。



    “啧”老太太抬就是一巴掌。



    “你也老实听着!”曲卓摆出哥哥的架势瞪了姑一眼别,真过瘾。



    稍稍抻了一下,继续:“我前段时间去了趟军军部”



    话一半,又瞪了一眼要插话的曲淑娴,警告她:“部队上的事,别瞎打听!”



    “”曲淑娴撇撇嘴,翻了个白眼儿。



    “我在那边听到一个消息,大概明年年底就要恢复高考了。”



    “高考?考大学呀?”曲淑娴眼睛瞪的大大的。



    “嗯!”曲卓点头:“过去十来年学校的教学都荒废了,学生啥素质国家有数。所以,第一年的考试肯定不会太难。是高考,但出的考题也就初中水平。”



    “真的假的?”曲淑娴眼睛更亮了。



    她没去想,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文化底子。只知道自己有初中毕业证。如果高考考初中题的话,那不拿把掐嘛。



    “军部里的消息还能有假。”曲卓的信誓旦旦。



    实际上他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平时无意间接触到的零散信息都在,第一次高考的考题很简单,而且录取分数线非常低。



    再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分析,应该不会有大的出入。



    “这种好事可就一次。以后再高考,肯定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难度水平。”曲卓见老爸若有所思,趁热打铁:“现在距离明年年底还有一年多点。抓紧时间好好复习,很有会!”



    “嘶”曲学文抹了把嘴边的酒渍不吱声。但看表情就知道,他心动了。



    确实心动,但不是因为多有心气,而是受了刺激。



    曲学文很清楚,齐梅她妈看不上他。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个地方的农村人。另一方面,因为他是个没能耐没前途的赤脚医生。



    如果他是个有大学文凭的正经大夫,可能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还有一点,曲学文一直对自己的隐疾心有不甘。如果能上大学,接触到真正的大专家大教授,不准



    “学文呀”老太太见大孙子好像有点犹豫,声劝:“红旗的对,要是真能凭本事考试上大学,咱就考一把。成不成的也不能少块肉。”



    



    “真是中学题?那不太简单啦?”曲淑娴眼珠子瞪的溜圆。



    “简单个屁。念书前儿你个死丫崽子让我丢了多少人!”老太太气呼呼的,一指头杵在孙女脑袋上。



    “我让老师找家长,净是因为跟人干仗,可不是学习不好。”曲淑娴不服。



    “你快拉倒吧!忘了你三门课加一起没考上五十分啦。让老吴太太笑话的臊的我都没脸人!”老太太气不打一处来,嫌弃:“明儿赶紧找人嫁了,瞅见你就上火。”



    “”曲淑娴撇撇嘴,没话了。



    曲卓在憋笑,而且憋得很辛苦。



    老太太以为把这货嫁出去就省心啦?



    她对自己孙女也太没信心了!



    当年曲卓的岁数虽然,但记得很清楚。他这位姑创造了一项在未来很多年,都没人打破的记录结婚第三天,本来应该是新婚夫妇回门的日子,她却就薅着自家男人的头发去打离婚。



    不离也不成,虎玩意单方面殴打了公公婆婆,外加一个不开眼的姑子。



    是真打,半点没留的那种。



    那位公公胯骨轴子被踹骨折了,据住了半个多月院,回家又躺了一个来月才勉强能下地。



    那位婆婆被打掉了三颗牙,哭的当场昏死过去,还落下了病根。事后根本不敢回忆那天的场面,但凡有人提一嘴,立马倒地上抽抽。



    姑子更惨,满身的伤,脸肿的跟猪头似的。



    注意,“猪头”是客观描述,不是形容。曲卓亲眼看着了,那个惨呀,连人模样都看不出来



    至于动的理由倒也,勉强算是情有可原。



    她那婆家跟曲家一样,都是早年间从鲁省过来的。区别是,虽然到了东北,但人家一直守着老辈传下的家规。



    女人吃饭不准上桌,还要给公公婆婆和老公端茶盛饭打水洗脚啥的。总之,但凡是家里的活儿,都归媳妇管。



    就曲淑娴那脾气,能受得了那压迫?



    于是,悲剧不可避免的就发生了



    想到老太太看到孙女离婚证时的表情,曲卓先是憋不住笑,又猛的反应过来,这位太奶奶根本活不到那时候。



    一时间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



    虽然真正接触的时间不长,而且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曲卓都心怀恐惧。但不得不承认,老太太对他真的很好。



    即便后来没那个打算,对他依旧好,甚至更好了。



    只恨自己当年太,不知道老太太因为啥走的。如果是得了什么病,早点治应该还能多活些年头。



    脑子里正胡乱琢磨呢,外面“吁”的一声,紧接着有骡马车停下的声音。



    “大晚上的,谁把大车赶出来了?”曲淑娴听到动静,挪到窗口掀开帘子往外看。



    黑黢黢的啥也瞅不见,但听到有人吆喝:“曲红旗?曲红旗?”



    “有人找你。”曲淑娴回头告诉曲卓。



    曲卓又不聋,自然听见了。下地去外屋开门,扯着嗓子问:“谁找我?”



    “在呢在呢。哎呀我的妈呀,这一道儿可冻死我了”



    曲卓听出来了,是徐宝庆的声音。隐约看到院外大车后斗上有人下来,忙问:“徐叔,找我啥事儿呀。”



    “京城来的人,是有急茬找你。”徐宝庆回了一句。



    曲卓听京城来人找自己,赶紧出去打开院门。太黑了,看不清脸,见车斗上下来的俩人冻得跟鹌鹑似的,便招呼:“进屋吧,暖和暖和再。”



    等把人让进屋,俩人脱下挂满了白霜的棉帽子。



    曲卓盯着其中一个冲着他微笑的人辨认了好几秒,讶异的问:“杜叔,是你吗?”



    这句话一出口,杜佳杰的眼泪哗的一下就涌了出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