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不按你套路来呢?

A+A-

    基金会的车库里多了一辆车,q-a3。



    0的短轴款,紧凑型三排座高级轿车。



    与0相比,取消了前后排隔音板,缩短了前悬和行李箱,中间排的文秘位改为折叠座椅。



    五点五米的车长,两米的车宽。56升v发动,25马力,42牛米扭矩,2速自动挡。



    后排一体式的大沙发,文秘位收起来,一米八的个头坐沙发上,蹬直了腿伸懒腰都没问题。



    红旗a3,俗称“三排”



    红旗3前



    红旗3中



    红旗3后



    虽然比0短了四十公分,但正经是黎部长那个级别才有资格配发,档次比普通部级干部还要高。



    更多高干配的是,煤炭部孙大炮强留在基金会的s60a,或是更老的s60。



    s跟q放一起,配置、工艺什么的全抛开,只整体造型,尤其是前保险杠左右两根扎实的旗杆就没法放一块比。



    差距有多大呢?



    梅宣宁一共送来了三辆车,一辆a3,两辆s60a。



    眼下两辆崭新的60在二号库和三号库里停着,仨司大周天的冒雪过来,都没工夫多看一眼。一起伺候一辆二的a3。



    二的?



    嗯,或者是三的。



    6年定型投产,6年就停产了,满世界一共就29辆。



    梅宣宁送来的这辆,6年初配发,年底就入库了,漆面内饰跟新的没什么差。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



    中间不知道多少够资格的打报告想要,最后被经委办主任,就是梅宣宁的老板给抢到了。



    不过,只在参加重要会议,出席重要场合时才用一次,绝大部分时间都库里停着。



    为什么给基金会送来了?



    几位老大人决定好好奖励一下某位伙子。



    都不算以前的那些事,这次搭钱出力冒风险,立下那么大的功劳,又不能公开宣扬。



    年轻人可以不记得失,当大人的哪能一点不表示呀。



    可怎么表示,又是个问题。



    就为了这点事,会结尾几个老头儿正经八百的讨论了一下呢



    有人提议,给一辆吧。名义上就,批给基金会接待重要来宾,不算很突兀



    眼下一汽产量有限,一个批次也就能下线十来辆。没现车,要等到年底。



    



    梅宣宁的老板得到信儿,大气的表示:“不用等,我那辆3崭新的,比大气,给他。”



    看型号数字,比3靠前,好像更高级一些,实际上同样是0的短轴。



    而且,比3还要短二十五公分。



    但是,人家大领导能坐上经济办公室的头把交椅,是能吃亏的主儿?



    一汽每批车型多少都会有些改进,今年的新款车不但升级了底盘和空调系统,舒适性更高,还配有电动车窗和豪华音响。



    这还只是道,关键是曲某人一棒槌,只要没人特意告诉他,哪知道里边的猫腻呀。



    得知人家大领导如此高风亮节,不得记个好?



    欠着人情呢,腰板还能硬的起来吗?



    “康主任怕你嫌弃是他坐过的,还给你搭了两辆新款60a。”梅宣宁摆着脸色,语气十分不爽:“明天把煤炭部的破玩意送回去。连个空调都没有,下雨天得开着窗。外面下大雨,里面飘雨。”



    要是换个不熟悉的人,曲卓多半已经感动了。但他太了解姓梅的货了,就冲他那一副施恩的嘴脸这事儿就绝对没那么简单。



    贼果断的:“我可不要,赶紧都开回去。级别差着十万八千里,太招恨。”



    “是给你的吗?”梅宣宁瞪眼:“是给基金会接待重要宾客的!”



    “不用。真要有需要,我跟外事办借。”曲卓油盐不进。



    “嘿你子,得了便宜还卖乖!”



    “不要,不要,我这儿庙太”曲卓懒得磨叨,没身直接走了。



    “继续,甭听他的。”梅宣宁冲傻眼的仨司摆摆,快步追上



    “诶欸!”



    “干嘛?”



    “3算上面配发给你的,60是我们经委办的工作配车。全新的,月初才从沪市送过来。”



    “我可没要哈,哪开来送哪去。”



    “嘿软硬不吃是吧?”



    “要不,您啦再试试硬的?”



    “咳”梅老二软了,揽着曲卓的肩膀:“给我来一辆皇冠,一辆酷路泽。”



    “梅同志,你这可不对啊。拿我们工打造的工业明珠,换日子的流水线垃圾你这思想,有问题,有大问题。下回碰到你老子,我得好好跟他道道。”



    “”梅老二脸有点透绿。



    关键是,臭子不按套路来不激动就算了,海特娘的半点不领情,打乱了他的节奏。



    不过,梅老二到底是没老二,大风大浪见得多了。脚步稍一迟疑,计上心来



    “先不跟你扯淡,有正事跟你。”



    “啥事?”



    “去你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