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王者对青铜

A+A-

    梅老二那货也是醉了。



    那么大的康乐大厦,那么多空写字间,非租be隔壁。



    也是三间,还要装成一样的风格



    好歹还算有点心气,签租赁协议时告诉大厦物管,同层北向的写字间尽量不要往外租,等沧浪发展起来,统统全都租下来。



    问题是既然那么有心气,就不想想等赚了钱,咱自己盖一栋呢?



    唉装叉都透着一股家子气还是欠教育。



    某人自觉任重而道远呀



    “处理完啦?”梅老二四平八稳的坐在be公司老板办公间的大班椅上,满满的篡权夺位的既视感。



    “完事了,这是第一批。”曲卓随把汇丰开出的一摞单子和协议扔办公桌上。



    梅宣宁拿起单子随意的翻看看了没两页,眼珠子瞬间瞪圆:“一点四八吨?第一批就一吨半?”



    “我跟你讲啊”曲卓一脸不爽的坐下:“我那位大爷爷为了支持咱们,这次可是把曲家的压舱石都拿出来啦。”



    “知道,又不是不还。”梅宣宁贼豪气:“放心,连本带利,一分咱都不带差的。我再给个保证,以后曲家的生意进内陆,只要不作奸犯科,一切绿灯。”



    “少来。”曲卓越发不爽:“来不来就红灯绿灯的,全都凭人做主,还要法律干嘛使?摆设呀?”



    “你呀明明还偏偏是个理想主义者。”梅宣宁无奈的摇头,安慰自己:“跟这子讲不通,甭浪费唾沫了。”



    “哼,人治等满地蛆的时候,我看你还理不理想。”曲卓冷笑。



    “喏”梅宣宁从电话下面抽出张便签:“张奥伟找你。”



    “双料议员,影响力很大的,别看喽。”曲卓提醒,拿起便签看了眼上面的号码,抄电话拨过去。



    “用你!”梅宣宁瞪眼。



    曲卓没搭理他,等了几秒电话接通“张大状,雷猴呀?”



    “雷猴,雷猴”张奥伟稍稍错愕,响起爽朗的笑声,笑过之后转入正题:“听闻曲生来港,不知方不方便,找时间大家聊聊?”



    “我?还是我朋友一起?”曲卓瞅了眼梅宣宁。



    “”梅宣宁回了个眼神。



    曲卓没看太懂感觉应该是让他做主的意思。



    张奥伟听曲卓语气随意,以为此刻“朋友”并不在他身边,直言:“如果可以,我们老朋友先坐一坐。再正式一些,隆重招待新朋友。”



    “可以。”曲卓痛快的应下。



    “那曲生何时方便?”



    “时间紧,事情多,就今晚吧。”



    “吼呀我来安排”



    晚上八点,曲卓坐着嘉道理家的劳斯莱斯,和白胖子米高一同抵达石澳金牛会成员时常谈事、聚会的度假别墅。



    米高得到消息后主动联系的曲卓,凭借两人的关系抢先一步打探内幕消息,随后俩人就电厂和纯水工厂的事聊了一路



    这次休闲厅里比较热闹,对曲卓来几乎都是熟脸。



    其中有之前两次来时打过交道的,也有在宇辉电器签约那天打过照面的。



    港督府的特别代表也在,坐在窗边的雪茄椅上,全程低调的只听,没有发声



    曲卓一如既往的平和且高傲,用并不十分直白的言语,直白的阐述了沧浪公司的“实力”。



    并代表内陆方面提醒一众人,元朗和北区两片如何选址,属于戴英投资方决策的范畴,内陆只基于专业角度给出意见,并不参与。



    但考虑到港岛商人惯会炒地皮,要求从选址到落实,只能戴英资本方直接与民户签约,严禁地产商和区域乡绅、大族低价收购土地从中牟利。



    民户是直接,也是唯一的受益人。



    这一条,已经写在了内陆与戴英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中。如有违约情况出现,内陆有权取消合作约定。



    



    至于地产开发商想揾食,只能等工业区完成基础建设后,依托核心区域搞外围开发。



    也就是,允许地产商获利,但不允许他们利用资讯优势,以白菜价囤地,再以金子价卖出,从而损害底层土地拥有者的利益



    内陆的这条要求,港府已经收到了本土通知,并表示全力配合。



    所以,曲卓的话并没有让一众人表现出意外。



    在他们看来,这无非是内陆争取底层民心的段罢了。一个个的嘴上奉承内陆的“仁心仁术”,心里不以为然。



    这帮港岛精英早就看透了,民众是健忘的、短视的,也是盲从的。



    今天愚夫愚妇们得益后两句感恩的好话,但有需要时,只要抓住一两个点稍加诱导、鼓动,顷刻间就一边倒的谩骂。



    到那时,哪个还记得之前得的好处,和过的那些一文不值的好话



    把在场人中某几位没有隐藏好的浅笑看在眼里,曲卓心里也在笑。



    他能猜出这帮玩意想的是什么。



    怎么呢就像某音大侠约战uf现役运动员,属于用自己的爱好挑战别人的饭碗——作死而不自知。



    上面那些位在战略和斗争层面,妥妥的王者级选,段哪是几个青铜能够轻易看穿的。



    那条备忘录条款复杂着呢,远不是邀买底层民众那么简单



    首先,对于内陆的附加要求,戴英资本是绝对欢迎的。



    因为港岛的地产商,华资也好,英资也罢,几乎没有单纯干地产的。要么是做实业起家的,要么是做商贸起家的,也有很多二者都有涉及。



    他们沾土地,不止会向下侵占普通民众的利益,也会向上侵占戴英本土资本的利益。



    不是单纯的抬高地价那么简单,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参与进利益的瓜分。



    比如,以土地为入局的资本。



    资本都是贪婪的嘛,戴英方面的投资者,一定不愿别人分润利益。内陆方面刚好给了他们一个,将港岛本土资本排除在外的理由。



    那不是得罪了港岛本土资本?



    不是有梅老二和曲某人嘛。



    硅片、晶圆、集成电路不带他们玩,还有大量配套项目、依托项目和延伸项目呢。



    表现好的,带着一起玩。表现不好的,在一旁干看着。



    如何表现?



    自己琢磨吧。



    至于所谓的乡绅大族老大人们就更有经验了。



    大家住在一个村里,他们确实有影响力。



    等村民们搬离了村子,分散开住进高楼大厦,关起门各过各的日子,谁还认识他们老几呀?



    想搅风搅雨?



    先跟新迁地的势力斗一斗吧,斗赢了才有资格大声讲话。



    归结一下:港岛本土势力,在过去百十年中已经形成了稳定,且相对独立的利益集团。



    无论什么时候,面对一个抱团的群体,终归是很麻烦的。



    戴英本土资本强势登陆港岛,可以把水搅浑。



    至于戴英本土资本的威胁毕竟是外来的,根基不稳。



    即便占着主干产业,貌似可以在需要时向下游形成威胁。但一方面产业中有内陆的股份,内陆方面是有发言权的。



    再一方面,他们真要在以港岛本土势力为主的下游产业发展起来,并形成依赖后,想拿捏点什么内陆会第一时间补上供应。



    到底不就是芯片嘛,我们是可以造的,且不会因为港岛的项目而停止发展。



    滋要英国佬敢拿捏,秒秒钟取代他成为新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