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回鹘人镇海

A+A-

    胡湘接到燕京传来的消息。



    一个叫镇海的回鹘商人,来燕京了。



    他来是通商的,带来了很多玉石。



    胡湘准备去燕京一趟,一来见见这个镇海,二来视察下北方。



    现在到燕京的电线,已经铺设完毕了。



    用了600千米铜线,用了一万两千斤铜,一万根木棍,而且都是六米高的直木。



    (如果有的读者吐槽,没有橡胶绝缘皮,怎么做导线,麻烦你到户外看看高压电线,有没有绝缘皮,在把历史上早期的有线电报发展历史好好看看,用通电导线“通和断”做通信信号,是及其简单的技术。)



    给燕京电报局发了代码信息,意思是五天后,胡湘到达。



    胡湘到达后,一些不知道内情的人,对胡湘的快速到达,都感到不可思议。



    胡湘和李森谈聊了会目前北方的局势。



    中午时候,胡湘会见了镇海。



    这个镇海一看就不像华夏人,但他懂汉话。



    镇海对胡湘,他带来很多宝玉,看能换回多少黄金。



    胡湘想,用烂石头就想换回黄金。



    (玉石,就是二氧化硅里面含些镁,铁,铝等金属,古人认为它贵,因为它少,也不知道它的具体材质。)



    胡湘让人拿来些,玻璃制品,宝石,我们不缺,不过也不让你赔钱,给他些镜子。



    “你能贩来些牲畜吗?有多少要多少,”胡湘问道。



    “能,草原上各个部落,我都有来往,”镇海道。



    胡湘听了大感兴趣。



    现在也没有袭击草原计划,何不用些货物换取草原上的牲畜。



    牲畜就是移动的粮食。



    胡湘让人取来铁锅,茶叶,烈酒等样品。



    胡湘让镇海品尝下酒和茶后道:“酒只有三百斤,茶叶一千斤,铁锅两千,你看能换回多少牲畜?”



    “这有点不准,不过,我可以个最低数,按牛折换算,十斤酒一头牛,四十斤茶叶一头牛,十口锅一头牛,”镇海道。



    胡湘道:“好,你要是能按这个价互换,酒,茶叶,锅,可以敞开换,”



    胡湘也打听到,有些回鹘栗特商人,牵着骆驼,马匹,带着货物,经常在西域,草原来回走,和各个部落易货贸易。



    



    据骆驼就是他们的家,在西域荒漠地带,在严寒的冬季露宿,他们也不搭帐篷,而且让骆驼卧倒,围成一圈,他们睡在骆驼中间,盖上多层的皮毛,靠骆驼的体温,抵抗零下几十度的严寒。



    他们靠易货贸易,赚取差价,维持他们部族的生存。



    他们也清楚各个地方的物产,有什么,需要什么,哪些比较值钱。



    三天时间后,货物备齐后,镇海的商队离开了。



    其实胡湘不仅仅对镇海,换回些牲畜,其他它的皮毛,金银,人参也都要。



    李森对胡湘,那个镇海会不会一去不复返。



    “应该不会,就是蒙鞑,也是渴望和我们做生意的,毕竟他们除了牲畜,啥都没有。”



    其实胡湘,李森不知道的是,这个镇海是归附蒙古的回鹘商人。



    他来换取货物是一方面,也是来打探中原消息的。



    镇海的骆驼商队,一出塞外,就有百人蒙古骑兵前来接应。



    “镇海,燕京的契丹人、汉人是不是都归附胡家了,”肖乃台问道。



    “嗯,连老神仙都为胡家歌功颂德,”镇海道。



    “成吉思汗下令,以后杀光蛮人,”肖乃台狠狠道,“现在成吉思汗每天唉声叹气,你也知道,我们大汉人生最快乐的事,就是杀死敌人,夺取他们财富,然后把他们的妻女当枕头,”



    “嗯,我知道,现在宣化堡,一带的百姓都迁移到中原了,宣化堡驻扎一百汉兵,全部配备火枪,要想到中原,只有翻山越岭走道了。”镇海道。



    “现在勇士们看到火枪,如见到猛兽般害怕,”肖乃台叹气道。



    “今年秋季,我不建议南下,先用牲畜换回些铁锅,茶,农具,”镇海道。



    在蒙古草原上,尤其是水源充足的河边,也有部分农业,不过都是粗放经营。



    镇海又道:“我听,金国也有火枪了,要是中原大乱,我们再趁南下,”



    “刘黑马,怕是抵抗不住金兵了,”肖乃台道。



    西京大同。



    刘黑马家族虽然还占领大同,但已经岌岌可危了。



    已经用两千汉户换取了两千杆燧发枪。



    虽然刘黑马很心痛,但也没有办法,不然胡家儿要抄他后路,而且每户的男丁不得截流,有户里当兵的男丁,要马上放回。



    派的探子已经打探到,金兵正在筹集粮草,估计不日就将北上。



    为此刘黑马家族的当家人,刘黑马的爷爷刘伯林,已经带些部族离开了大同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