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照相底片,爱迪生效应

A+A-

    胡湘对李冶,戴维交代,橡胶的性能要继续研发。



    也了各种橡胶可应用的范围,车轮内胎橡胶,车轮外胎橡胶,橡胶软管,胶鞋等等。



    其实就一个车轮内外胎,就已经把橡胶推向神坛地位了。



    “这橡胶真是种神奇的材料,”李冶感叹道。



    “现在电话早制作出来了,就是没有适合的绝缘皮,不方便使用,有了橡胶电线,电话就能应用了,”戴维道。



    通过研究所不停的试验,已经找到一种物质,那就是碳粒,把碳粒夹在两个金属膜片中间,其中一个膜片随着声波的振动,挤压碳粒,这样两膜片之间碳粒电阻也会随着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导体电阻改变,电流也随着改变。



    这样人的声音,就转化为变化的电流,到了受话筒一端,变化的电流,通过磁力,又让膜片振动,又变成声音。



    (这种碳粒送话筒,是爱迪生6发明的,贝尔虽然发明了电话,那是不需要电流,是无源电话,声音,而且线路不能太长,也就一百多米,没有实用性,爱迪生改进了送话筒,电话才具有实用性。)



    “李院长,你们在各个研究所之间,安装上电话吧,这电话只有在不断使用中,才能完善,”胡湘对李冶道。



    “呵呵!这电话真是太神奇了,足不出户,就能和人通话了,”



    “成立个电话所吧,”



    “胡公子,那个底片,我们制作出来了,我们把碘化银混合在明胶里面,涂到胶片上,放在暗盒里面,打开孔后,曝光后,碘化银就分解了碘和银,我们用热盐水清洗后,就能得到明暗的片子,和前面景象大致一样,”



    胡湘来到照相研究所。



    戴维把底片拿来,让胡湘观看。



    又到暗室,把底片放在一个镜片前,镜片后是电弧灯。



    电狐灯亮后,能在白墙上形成投影。



    胡湘看到一条狗的黑白投影。



    (最早的照相技术,是银摄影法,是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的。



    在一块打磨光滑的铜板上面镀上银,然后放到碘蒸汽里面,银和碘逐渐反应,三十分钟后,形成碘化银,都是在暗盒里面,打开孔,碘化银曝光后,分解成碘和黑色的银核,用热浓盐水把未曝光的碘化银清洗掉,洗净晾干,黑白景象就出现在底片上,不过这底片也是正片,



    也可以用水银蒸汽处理曝光后的银板,水银和汞结合形成黑色潜影,清洗未曝光后碘化银,也能形成黑白像。)



    胡湘很满意!



    照相技术,以后也是暴利!



    不过现在还不完善。



    胡湘要求照相研究所,一定要继续改进,



    碘化银曝光时间太长,照相都是一瞬间,这特么把狗绑起来,固定好,几分钟才能形成底片,太没有实用价值了。



    胡湘告诉他们,要用镁光发出的强光,使曝光时间缩短,当然碘化银也得改进,要找到对光更敏感的物质,最好见光就分解。



    “元素周期表,你们要制定出来,要不断的完善,”



    胡湘对戴维道。



    现在化学研究院,在试验各种物质,看它们性能,和反应规律。



    “要以氢原子为,碳原子为2,氧原子为6,把它们的相对原子量,都算出来,”



    这称量各原子的质量,那是不可能的,只能看它们和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对比,看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



    比如2克碳,和32克氧气,全部反应,就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重量就是44克,比如两份氢气,和一份氧气反应,生成水(2),水分子量就是。



    让氢气和氯气反应,钠和水反应,等等。



    靠各种化学反应,就能测得很多原子的相对分子量。



    不过这样分子量,是质子和中子分子量。



    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电子数排列的,原子核的电子数是和质子数相同的。



    (其实穿越者,要是把中学课本元素周期表那页撕了,带到古代,那比什么都重要,直接让古代人对物质的认识,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水平。)



    胡湘又来到电力研究院。



    电力研究院,划分的研究所更多,有十几个。



    有电研究所,蓄电池研究所,干电池研究所,电话研究所,电报研究所,仪器仪表研究所(电压表,电流表),导体材料研究所,灯泡研究所,弧光灯研究所,开关研究所



    研究所



    钱发拉带着胡湘,李冶,戴维一一查看各个研究所。



    在电研究所,胡湘提出了直流发电,电动要逐步改进,交流发电也要研制,要做技术储备。



    现在都是直流发电,带一套照明系统,能给周边一公里内照明,或者给直流电动提供动力。



    大家都认为挺好的,也挺完美的。



    在干电池研究所,目前制作的干电池还不理想,胡湘以前告诉他们干电池是什么样子。



    外面是锌,里面是根黑色碳棒,锌和碳棒之间是种浆糊物质,两端是正负极。



    研究所长表示那个浆糊物质,是电解液,但还没有找到合适物质。



    



    不过干电池研究所长表示,半年内必须制作出合格的干电池,无论怎么翻滚都能提供电流。



    在弧光灯研究所。



    研究所长告诉胡湘,已经研制出更大的电流,电级,电炉能融化十几斤钢铁了。



    弧光灯研究所也负责电炉炼钢设备的研制。



    毕竟技术相同,都是利用电极产生的弧光,一个把钢铁融化,一个用弧光照明。



    胡湘又给他们提出研发方向,利用产生的弧光热焊接金属,胡湘还给他们讲解了一下。



    要焊接的铁零件,连着负极,用夹子夹根铁条,在需要焊接的那里,产生弧光,把铁条融化,这样融化的铁液滴流在缝隙处,冷却后,缝隙不就没有了。



    众人听到胡湘的讲解,都这方法妙。



    但胡湘想起那焊条,里面是铁条,外面还包裹种东西,不知道是啥玩意。



    让他们慢慢研究吧。



    在灯泡研究所。



    研究所长了,目前灯泡能亮几百时,碳化碳丝也不断。



    但是灯泡玻璃上会变黄,变黑。



    钱发拉院长那是电子飞出来,附着到灯泡玻璃上了,于是他们在碳化灯丝附近设置了一个铜片,用于吸收电子,避免灯泡变黑。



    为了能把灯丝飞出来的电子全部吸引到铜片上。



    利用电子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



    给铜片通正电。



    这样能避免灯泡变黑。



    当给铜片通负极电,就不起作用。



    “胡公子,这种灯泡需要区别正负级,只有正级接正极,负极接负极,才能让灯泡不变黑,因为接反了,灯丝的电子就不往铜片飞了,铜片也不会有电流,”



    研究所长道。



    胡湘感到很新奇,于是道:“那你们能让它接正极有电流,接负极没有电流吗?”



    灯泡研究所长想了会,道:“我画个电流图看看,”



    胡湘,李冶,戴维看着灯泡研究所长画电路图。



    胡湘为什么这样,因为胡湘想到,中学课本上介绍,二极管通正电导通,通负电不导通。



    这就是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质。



    灯泡研究所长画出电路图了。



    根据电路图,胡湘一眼就看出,这个电路图,正极通正电导通,电池接反不导通。



    不但胡湘看出,李冶,戴维,钱发拉都能一眼看出来,因为是太简单的电路图。



    “呵呵!要是通正电导通,通负电不导通,是不是就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了,只有正电能通过,”胡湘笑道。



    交流电,就是电流方向,一会正,一会负。



    “嗯,是只有正电能通过,但负电那一半不就浪费了,”李冶道。



    “怎么浪费,接个负极,不就可以了,”戴维道。



    完戴维画了个电路图。



    “看我这脑子,”李冶拍下头道。



    胡湘也看明白了。



    其实李冶也能想到,只是李冶忙于蒸汽,内燃,因为那些是实用的,目前需要的,对电学关注的少点。



    戴维画的就是简单的整流桥电路。



    “这个能正电导通的,我给它取名二级管,灯丝往外散电子,那就是负电阴级,铜片是正电阳级,以后还有三级管,”胡湘道。



    “二级管,三级管,二级管是正电导通,三级管该是啥,”戴维道。



    胡湘也想不起来三级管是啥。



    但胡湘知道,二极管,三极管是重要的电子器件。



    “发拉弟,这个灯泡电路,你们要单独成立一个研究组,要不断的研究它的性质,看它能有什么用,”



    胡湘吩咐道。



    胡湘也没有想到,胡湘今天的视察,后来开创了人类的电子时代,提前了千年到来。



    (在早期灯泡照明时,直流电碳化碳丝灯泡,灯泡上面出现黑色物质,爱迪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置了一个铜片,后来发现铜片上有电,但没有深入研究,



    但商人的天性,爱迪生立马申请了专利,期待能挣专利费,后来就给忘记了。



    二十多年后,904年,英国物理学家佛拉明根据爱迪生效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真空二极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