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夜逛大名府街巷,探民间烟火

A+A-

    今年的新年,胡湘父亲决定在大名府过。



    而且在大年初一,还要举行盛大的百官宴会。



    卢敏和孩子们也到了大名府,不过卢敏住进了卢府。



    胡湘这天下午约见了张文玉。



    现在的张文玉是文艺娱乐业的负责人,官衙是教乐坊,归礼部管辖。



    如今舞台表演,有了话剧,品,评书,唱戏等表演形式。



    登记在册的艺人有一百零八人,还有不少的编剧,靠这个行业吃饭的有五百多人了。



    大名府修建了能容纳二百多人的戏院。



    其实电灯的应用,让夜生活变得繁荣起来。



    虽然艺人地位不高,但也是风光行业,收入比工匠都高。



    他们需要经常到外地演出,武安那自不必,有更大的戏院,只要到各地州县表演,都是人山人海。



    “文玉,表演的内容,要审查下,那种有伤风化的,低俗表演,要制止,”



    胡湘听身边的护卫,出现了很多低俗的表演,尤其是在外地,有些艺人男扮女装,穿个红肚兜,套个红短裙,在台上发疯似的蹦来蹦去,还特么翻跟头,也不怕走光,引得老少爷们、娘们阵阵嚎叫。



    “嗯,三公子,我会加强管理的,有些艺人,并不属于教乐坊管理,属于野艺人,他们为了哗众取宠,啥都敢表演,”



    “艺人要传播浩然正气,世间美好,”



    “嗯,是是,我让人编一些歌功颂德的曲段子,”



    “也编一些兄弟争家产,打架,导致家破人亡的戏曲”



    



    张文元走后。



    赵宁对胡湘道:“你咋不让张文元,把玄武门之变编成戏曲,”



    “那太敏感了,”



    “你们兄弟,那家的男孩子都有一大窝,这地盘咋分,”



    “地盘不分,现在大哥,二哥家的孩子也来大名府了,多约他们来家玩玩,”



    其实现在胡湘也很少到大哥,二哥家走动,一般都是朝会上见面。



    胡湘想,父子四人是不是,一起打牌娱乐下。



    吃过晚饭,胡湘乘马车来到大街上。



    这种马车是两轮的,车厢里一米二宽,能坐一人,挤挤也能坐两个,两边车辕上,坐护卫,也负责赶马。



    这种车辆的车轮,是木制车轮,但包了铁圈,增加了耐磨性,而且为了进一步降低摩擦力,车轴那采用了滚珠轴承。



    目前很多官员短途出行,都是用它,因此这种马车在大名府大街上随处可见。



    不过有的官员为了节省,不用马,而是用驴,驴的饲养成本比马低两三倍多。



    胡湘想,等橡胶不短缺了,三轮,四轮汽油车就能逐步代替马车了。



    车辆制作也是大名府一大行业,目前有三家工坊经营车辆,车厢制作,包括火车车厢,从业者一千余人。



    有火车了,那载货大车的需求量,其实是更大了,因为火车是线对线,不是点对点,因此需要马车把货物送到具体的地点。



    车辆厂繁荣,也带动木材的旺盛需求,其实木材在古代的用处特别广泛,因为没有别的材料可以代替,很多器具处处都是用木料制作的。



    需要指出的是,经营车辆制作的工坊,都是有背景的豪门新贵。



    天气虽然寒冷,但大街上行人不断。



    街道上的积雪已经清理干净了。



    胡湘随着马车,在大街巷里转悠。



    有个巷,从庄户的屋里传来夫妻两人的吵架声,及孩子的哭喊声。



    胡湘让马车停留了一会。



    “你个畜牲你猪狗都不如你麻”



    



    这家男人的老婆,太会骂人了!



    



    但没有听到男人的声音。



    这让胡湘想起,卢敏对胡湘的一首诗,一个唐朝男人写的“岭上平看月,山头坐唆风,心中一片气,不与女人同。”



    卢敏男人应该放低姿态。



    胡湘本想进去,问问是为啥吵架,但一想还是算了吧。



    毕竟!清官都难断家务事!



    除了夫妻吵架的,现在的大名城,发生口角,打架斗殴的事,也时常发生,人口聚集多了,啥矛盾都有。



    但胡湘作为上层贵族,很少看到打架的场面。



    街道路口,一般都有巡逻亭子,亭子为六角,每边一米五,配置三名执勤衙役,还有一名附近男丁居民,属于协助,由附近住户男丁轮流值班,不需要给工钱。



    因为有了平板玻璃,因此亭子有五个玻璃窗,这样在里面,也能查看大街,不过也需要他们出来巡视,不能老待在里面。



    胡湘在一处街角看到一家炙铺,里面挺明亮,便让护卫停车,准备进去看看。



    炙铺和后世的烧烤很像,靠木炭把食物烤熟。



    胡湘认为该叫烧烤店,可是很多铺子写炙铺。



    “炙”其实就是烧烤的意思,火烤肉。



    但很多炙铺,不仅仅烤肉,啥都烤。



    因此胡湘认为叫烧烤店更合适。



    胡湘穿的是军大衣,外观和普通军大衣一样,但内衬是貂皮。



    戴的是普通狗皮帽子。



    店不大,三十平方米左右,墙壁是用白灰刷的,很白。



    四盏煤油灯挂在墙壁上。



    白墙的反射,屋内亮度还可以。



    大名府有发电厂,但还没有普及,很多店铺还是用煤油灯。



    没有普及也是因为橡胶的短缺,电线绝缘不好,用户用电,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店内有两排桌子,共计十张桌子,每张桌两侧,有个条凳子,能坐两人。



    现在五张桌子有顾客,共计十二位客人。



    店家有两人,一人负责烧烤,一人负责照看食客。



    胡湘的护卫点了,二十个鸡肉串,十个羊肉串,三个烤饼,一碟咸菜,一壶热茶。



    这肉串是肉块,花生米大,一串五块。



    这店,食客来这,也不是为了吃饱饭的,谈聊的居多,藤条盘上面,就几个肉串,食客们喝着茶水,偶尔拿起肉串往嘴里撸撸,也没有见串上肉少块。



    酒目前是短缺的,普通店没有卖的。



    和后世不一样,目前肉串是便宜的,酒是昂贵的。



    后世那种撸一串喝几瓶啤酒,这在古代需要一盅酒,撸几十肉串。



    不过酒的价格再过一年,就会降低很多。



    “听了吗?今年燕赵公要在大名府过年,还要举行百官宴,”



    “你怎么知道的,”



    “我孩子他舅在衙门当伙夫,现在膳房正在准备山珍海味,”



    “都有啥,你知道吗?”



    “那多了,牛,驴,羊,猪,鸡,鸭这些就不必了,还有骆驼,猴头,海里的我就记住海参,鲍鱼,还有什么窝哦燕窝,南洋的,鸟搭的窝,能吃,还有好多干蘑菇,”



    “唉!当官真能享福呀!”



    “都啥味,你孩子他舅尝过没有,”



    “厨子不尝,咋知道做没做好,”



    “我们平头百姓,能喝口烧刀子就知足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我给你们个邪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