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加封护国

A+A-

    第3章加封护国



    这日的大朝会,平西王府成了最大的赢家。



    先是蓝笛被直接任命成了御林军都统,然后荣韶凌又下旨加封宣和公主蓝敏仪为护国宣和公主,位同亲王。同时在京郊增设南大营,由蓝敏仪负责组建。



    这比将平西军拆成西南军和西北军都惹人注目,与林家联姻的宣和公主并未失去圣心,相反皇帝太信任她了。



    因为没有后勤支撑的边关大军,想要造反打到京城可不容易,反而是京城周边的股城防部队逼宫更容易些。



    一句位同亲王触动了几位王爷的神经。



    定王还好,他没野心也从不染指军队,他家的孩子与蓝敏仪关系还都不错,没什么可嫉妒的,只在心中感慨一句:他这皇帝弟弟还真是对这义女不设防呢,京城防务大半归了她。



    其他几位王爷心中就不舒服了,又是嫉妒又是暗恨。



    嫉妒的是圣旨上这句位同亲王可不是随便的,依荣韶凌对蓝敏仪的看重,这意味着蓝敏仪可以拥有一千名亲兵。



    按照宣朝的爵位制度规定,亲王可以拥有一千名亲兵,郡王可以有五百名亲兵。



    但其实除了太祖、太宗两朝真正上战场的王爷货真价实的拥有足额亲兵,后世长居京城的王爷所拥有的亲兵只是虚名。



    毕竟历史上杀兄逼父的宁太祖,当时他中能直接调动的兵力只有八百府兵,有前车之鉴在,皇帝为了防止王爷兵变,用了各种段限制诸王中的武装力量。



    如今四位王爷下刨除占用亲兵名额实则毫无战斗力的丫鬟男仆,能用的亲兵不足两百。



    暗恨的则是蓝敏仪掌控了京中半数城防力量,又与林家联姻,却是他们绝对没有希望策反的存在,将会是日后阻碍他们成事的巨大障碍。



    纵然荣韶凌帝位稳固,但这四位王爷却并没有放弃心中野望,因为荣韶凌的缺点很明显,他对下面官员心狠辣,对血缘亲人却少了一名合格帝王该有的冷血。



    他做皇子时下有统领平西军的蓝晏清,有位极人臣的赵海齐,但被父皇打压时,虽有挣扎却不够激烈,按部就班的当了太子,熬死了父皇才登基。



    几位王爷曾不止一次在心中嘲讽荣韶凌没魄力,若他们是荣韶凌,不知道要早登基多少年,至少不会给弘嘉帝坑死蓝晏清、害惨平西军的会。



    登基后,对于当年与他争夺储位的宸王和秦王,荣韶凌也没有想方设法整死他们,这般心慈软给了这几位王爷几分胆量。



    除此之外,荣韶凌还有个非常致命的缺点,他子嗣不丰,膝下只有荣晟泽一个儿子,且天分还不高,这让几个当叔叔的如何甘心。



    虽然荣晟泽被荣韶凌保护的密不透风,但这几位叔叔相信只要熬死了荣韶凌,万事皆有可能,尤其是比荣晟泽大不了几岁的涵王和瑞王,当年争储还没长大就没会了,可日后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唯一让这四位王爷高兴的是,蓝笛的任命没有引起太大风波,蓝敏仪的事却招来了半数朝臣反对。



    加封护国一事没人敢。



    虽然按照宣朝的规矩,只有做为皇帝姑祖母的大长公主才是四字封号,从没有公主拥有过四字封号,但也没有哪位公主有蓝敏仪这般功绩,称她护国实至名归。



    



    但由她主导设立南大营就不行了,文臣武将都不愿见到此事。



    文臣们齐心协力、费尽心思打压武将才让朝廷风气变成了重文轻武,而一个倍受宠爱又有能力的公主,极有可能凭一己之力扭转这个局面,这如何能忍?



    而且文官也不愿京城再多一个南大营,纵然只有两万人马却被寄予厚望,要成为精锐中的精锐,维持两万精兵的花费可不少,这笔钱,文官们不想花。



    对于武将来讲,官职权力就这么多,俗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蓝敏仪发达了,势必会提拔自己人,她府中可不止蓝笛一个。



    可惜这半数朝臣的阻止无效,与林家有关的官员选择了沉默,文官之首赵海齐又从大局出发,站在了文官利益的对立面,带着心向蓝家的武将们舌战群儒,驳得那些私心作怪的官员哑口无言。



    在荣韶凌意味深长的笑容中,大朝会圆满结束,朝臣们有序退朝。



    走在最前方的自然是几位王爷,虽是亲兄弟,彼此之间却没多少交谈。



    定王神态最是平静从容,悠悠然向宫外走去。



    宸王面无表情,可是眸色深沉,很显然心中藏了不少事儿。



    秦王同样面无表情,但眼中偶然闪过几分得意,有种老神在在的意味。



    涵王、瑞王年轻,心思深沉但功夫不到家,是肉眼可见的不悦:皇兄只是表面上对自己不错,但任他们如何努力,实际权力是一点儿也拿不到,难道他们还比不上一个孤女!



    几位王爷后面是两位丞相,赵海齐往日身后跟随者众多,今日出了大风头却成了孤家寡人,但他不喜不怒,自去办差。



    今日气氛不对,后面的百官们不敢去打扰前头几位,除了右相身边围绕着几位官员,其他人都在后面老实跟着,或是回府或是去衙门办差。



    秦王老神在在的回了府,甚至在轿中还有心情摇头晃脑地哼两句戏词,不过这份好心情在回府后荡然无存了。



    秦王府的总管太监在门口接着,心地扶秦王下了轿,声回禀道:“王爷,今日去院送物资的下人回报:院中的护卫都被人杀了,看管的人不见了!”



    秦王转身看向总管,眼神瞬间凌厉,一甩袍袖回了府,也没顾上换朝服,直接来到前厅一坐,拍着桌子怒道:“到底怎么回事?给本王清楚!”这可是他一个重要的棋子。



    仗着是荣韶凌的亲弟弟,没闹翻时他才能比他人对蓝家多几分了解,好不容易找到了蓝笛的父亲,无论是用来逼蓝笛就范还是直接毁了蓝笛的前程都是极好的。



    眼看就要派上用场,人居然丢了,他怎能不恨?亏他在朝上还暗自得意呢。



    “回王爷,奴才亲自去院看过,动的人武艺高强,出干脆,丝亳没有惊动旁边百姓,且看法,有几分皇宫暗卫的影子。”总管的语气有几分后怕。



    如今能派皇宫暗卫杀人的,除了荣韶凌也就是被送了四名暗卫的蓝敏仪了,无论谁查到秦王府都是祸事。



    “他们是神仙能掐会算不成?多少年没人管的人了,怎么才接到京城就出事了?”秦王有些气急败坏。



    “奴才打听到,那老头耐不住寂寞,昨日偷偷出去了,虽然不到半个时辰,想来凑巧被人看到了。”总管的头更低了。



    “废物!几个人看不住一个老头,死有余辜,只可恨坏了本王的大事!”秦王随将边的茶杯扫到地下,随着一声脆响,碎成了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