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宋濂:合着我这两箭白挨了?

A+A-

    朱标闻言哑然。



    “原来宋师您不是因为什么礼制才如此的。”



    “宋师为大明着想的心,孤明白了。”



    罢,朱标对着这位明初的大儒深深一揖。



    宋濂呵呵笑道:



    “太子殿下朕以为臣是腐儒,不懂变通不成?”



    “臣再迂腐,也是明白任何时代都会有改革一事。”



    朱标正要开导宋濂,却敏锐地听见一阵脚步声,来人似乎是上了年纪,还拄着拐杖。



    宋濂府上的下人来禀报道:



    “老爷,诚意伯来看您了。”



    宋濂笑了笑,“那就请诚意伯进来吧。”



    不待宋濂府上的下人出去通报,刘伯温便径自走了进来。



    “老臣见过太子殿下!”



    朱标也起身执学生礼,“刘先生。”



    刘伯温和宋濂同为浙东人,与章溢,叶琛被朱元璋称为浙东四父子。



    但是如今仅存的,唯有刘伯温与宋濂二人。



    二人因是同乡,一直关系甚好。



    宋濂卧床,刘伯温前来探望,也在情理之中。



    刘伯温径自落座之后笑道:



    “内阁一事,我也听了。”



    他看向朱标问道:“此事只怕是出自太子殿下之吧?”



    朱标也没有隐瞒。



    “前几日父皇让孤代为处理奏折,孤唯恐有所疏漏,便在东宫设了个内阁,帮着处理一下政务。”



    “父皇见此事大有可为,便想要搬到朝堂之上。”



    刘伯温闻言不由得暗暗吃惊。



    这段时间以来,刘伯温虽然一直赋闲在家。



    但是关于这位太子殿下的事他也有所耳闻。



    不管是削藩一事,还是纳妃一事。



    都展现出了这位太子殿下驾驭人心的段!



    如今这个内阁,竟也是出自这位太子殿下之?



    原本刘伯温还只是猜测,毕竟此事完全不符合朱元璋的性格。



    而那些官员更是不可能提出或是想到此事。



    再联想到进来这位太子殿下的表现,刘伯温便猜测这内阁也是朱标的笔。



    如今得到肯定的答复,刘伯温不由得心中暗暗咂舌。



    这位太子殿下日后做了皇帝,恐怕会比他爹更可怕!



    宋濂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问道:



    “刘先生对此事怎么看?”



    刘伯温也没有隐瞒,直接坦白道:



    “内阁一事,不但可行,而且刻不容缓!”



    本来,宋濂还以为刘伯温会和他一样,觉得此事不可行。



    但是没想到刘伯温开口就直戳他心窝子!



    合着我这两箭白挨了?还差点死在奉天殿!



    宋濂连忙请教道:“刘先生有何高见?”



    宋濂虽然比刘伯温年长,但是刘伯温的见识却远在宋濂之上。



    宋濂也经常向刘伯温请教一些政事上的见解,所以在场的人没有觉得任何不对。



    



    刘伯温缓缓道:



    “宋大人方才中书省想要拿捏内阁很简单?”



    “我却恰恰相反,内阁却能轻易拿捏中书省!”



    听着刘伯温的话,宋濂尽管心中有些郁闷,也是强打起精神准备听听刘伯温的见解。



    而朱标也是饶有兴致地看向这个被后世神话的老夫子。



    他也想知道,刘伯温对后世出现的内阁是个什么看法。



    “方才宋大人,昔年中书省右相尚且压不住胡惟庸,更何况一群初涉政务,无品无职的年轻人?”



    “可我却认为,这才是内阁之妙处所在。”



    喝了口茶水,刘伯温解释道:



    “内阁学士无品无职,却只对皇帝负责。”



    “他们既软弱到只要皇帝一个眼神便能万劫不复,又强横到可以视文武百官于无物。”



    “他们不需要怕胡惟庸,更不需要怕六部,只需要怕皇帝!”



    “而这又是个得罪人的差事,能胜任者,不是圆滑之辈,便是耿直之辈。”



    “圆滑者,好驾驭,可为皇帝宠臣。”



    “耿直者,皇帝信之,可为国之能臣”



    不等刘伯温完,宋濂就皱着眉头打断道:



    “如此重要的差事,岂能有圆滑之辈?”



    刘伯温看向朱标,只见朱标正饶有兴趣地托着下巴听得津津有味。



    与刘伯温对视,朱标只是点了点头,示意刘伯温继续下去。



    刘伯温笑着道:



    “内阁学士其实如同糖人一般,一碰即碎,因为他们中没有任何实权,没有任何依仗!”



    “他们能依靠的,唯有皇帝!”



    “皇帝让他们生,便能继续做超越丞相的内阁学士。”



    “皇帝若要他们死,只需一个眼神,弹劾的奏章顷刻间便会堆积如山。”



    宋濂忍不住连连点头。



    内阁学士,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中没有实权,背后的依仗唯有皇帝。



    但是皇帝这个存在,最是无情!



    所有事物都会被皇帝看做是棋子,若是需要,会毫不犹豫弃掉!



    宠臣也好,功臣也罢,统统如此!



    “所以刘夫子的意思是,这些内阁学士就像是在皇帝面前摇尾乞怜一般,为了活命,只能去讨好皇帝?”



    刘伯温点了点头。



    “不错,这是圆滑之辈,但是这种,只能替皇帝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比如”



    宋濂接话道:“比如,自污来让皇帝抓住自己的把柄。”



    “皇帝可以借此大作文章?”



    既能等到国库空虚时来充盈国库,又能在局势不稳时杀之立威!



    刘伯温点了点头,继续道:“真正能替皇帝处理好政务的,便是我的耿直之辈!”



    “方才的圆滑之辈,往往不得善终,但是这种耿直之辈便不同。”



    “他们不懂变通,一心为朝廷做事,皇帝需要的便是这种人,所以会对其比圆滑之辈更为庇护!”



    宋濂叹息道:



    “为何不能全是耿直之辈呢?”



    宋濂整个翰林学士,其实同样没什么实权。



    所以刘伯温起圆滑之辈,他难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刘伯温笑道:“因为皇帝不会让整个朝堂之上都是忠臣,也不会让一个朝堂上都是奸臣!”



    完,刘伯温还看向朱标,似是一个刚答完题的学生,在等待老师点评自己的答案一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