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大明第一部网文

A+A-

    经过朱标的开导,施耐庵和罗贯中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下笔如有神助。



    两人一人一本书,不出一月,便已经写就十几万字。



    当两人将刚写完的草稿交给朱标时,朱标还有些意外。



    他也没想到两人的进度会如此之快。



    甚至朱标对他们写好的草稿都没抱太大希望。



    但是当他看完两人的草稿后,竟然发现两人的稿子比他预期中要好上不上!



    施耐庵试探性地问道:“草民二人这次所写,殿下可还满意?”



    朱标笑着点头道:“两位先生辛苦了。”



    罗贯中试探性问道:“殿下,那这书”



    朱标理所当然道:



    “孤的打算是,开一家书局,书本的刊印交由尚书局来做,至于发售,自然是由孤的书局来做。”



    完,朱标还意有所指地看向了施耐庵。



    施耐庵瞬间秒懂!



    “草民写书多年,还算是有些名望,这书局,草民愿意来替殿下打理。”



    朱标摆笑道:“先生多虑了。”



    “孤下可靠之人还是不少的,你们的首要任务便是写书,至于书籍的售卖与口碑,便与你们无关了。”



    闻言,施耐庵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不过朱标既然发话,他自然不敢反驳。



    其实也不是朱标不信任他们。



    就算是给他们师徒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跟朱标耍聪明。



    只不过正如朱标所。



    他们二人的主要任务便是写书,而不是把心思放在经营书局之上。



    甚至就连话本的销量,都与他们无关。



    因为这是朱标这个“编辑”的职责。



    



    



    仅仅三日,在应天府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一家装潢恢弘的书局横空出世!



    整个书局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一看便知道这家书局背后的东家身家不菲。



    太子朱标身穿一身常服锦衣,站在门前。



    身旁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师徒二人。



    身后,是被朱标拉来充当这家书局掌柜的刘伯温之子,刘琏。



    只不过没人知道居中那位年轻男子便是当朝太子爷。



    而书局的开业,也没有多么大张旗鼓。



    观礼者仅仅只有太子朱标,诚意伯长子刘琏,施耐庵罗贯中师徒,以及一些被朱标从宫里调出来充当厮的宫人。



    但是尽管如此,依旧引来不少人行人为之侧目。



    毕竟在场几人皆气度不凡。



    尤其是居中那位年轻男子。



    虽然只是一袭富贵人家常见的锦袍。



    但是他身上散发出的贵族气息,很难让人视而不见。



    刘琏笑着朝朱标作揖道:



    “东家,还请为书局赐名吧。”



    朱标点了点头。



    早有被朱标从宫里抽调出的宫人充作厮捧着专门书写匾额的笔墨伺候在一旁。



    朱标看了眼横在自己面前的匾额,略一思索,当即挥毫泼墨!



    四个大字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众人连忙探头看去,只见匾额之上赫然是宽通书局!



    字迹苍劲有力,仿若浑圆天成!



    饶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大文豪,都忍不住由衷赞一声好字!



    



    而刘琏显然比施耐庵两人想到的更多。



    宽通二字,出自朱标昔年与朱元璋论政时所,“宽通平易之政。”



    刘琏不由得赞道:



    “当真是好名,好字!”



    朱标淡然一笑,只是微微抬。



    那几名伶俐的厮立马抬走刚刚被朱标赐下墨宝的匾额,开始悬挂起来。



    与之一起的,还有数个大红灯笼!



    当匾额和大红灯笼一起被挂起来后,太子朱标亲自剪彩,又放了两挂鞭炮,便算是正式开业了。



    午饭时,太子朱标亲自做东,在秦淮河畔最好的酒楼摆了一桌酒席,算是庆祝庆祝书局正式开业。



    刘琏和朱标向来相熟,当朱标落座后,便大大方方在朱标身旁坐了下来。



    至于施耐庵和罗贯中师徒,还是第一次与太子爷这样的通天人物同桌赴宴,便显得有些拘束,甚至没敢第一时间落座。



    朱标笑着招呼道:“无妨,二位先生坐下便是。”



    “今日只是东家宴请书局伙计,二位先生不必拘束。”



    朱标如此,施耐庵和罗贯中这才放心落座。



    刘琏问道:“东家,二位先生的书,才写了十万字,尚未全部写完,便要刊印发售吗?”



    朱标点头道:“不错,我已经让尚书局那边着去刊印了,这两日,便能刊印出数万本,届时会送到书局这边来。”



    闻言,不光是刘琏几人都没猜出朱标如此安排用意何在。



    罗贯中试探性问道:“可是殿下,啊不,东家,这书尚未写完,如何售卖?”



    朱标轻笑道:“十万字的书,便已经够了。”



    “这数万本书,我们免费发售。”



    闻言,众人不免吃了一惊。



    书是施耐庵师徒写的,才十万字,故事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他们自然一清二楚。



    “可是东家,这书里的故事,才刚刚展开啊。”



    刘琏也劝道:“是啊东家,要不您再考虑考虑?”



    “这免费发售,咱们这书局如何盈利?”



    之前朱标可是跟刘琏好的,让他来做这书局掌柜,书局每月的营收,按照二八分账。



    刘伯温向来清高惯了,不知钱财的用处。



    诚意伯府大支出,可全都是刘琏管着,就刘伯温跟他的那点俸禄。



    别迎来送往的银钱,就是府上的吃穿用度都是捉襟见肘。



    朱标带着他一块做生意,他本来还想着能做点生意,贴补一下家用。



    可谁知朱标张嘴就要免费发售。



    你太子爷自然不缺银钱,可我们缺啊!



    似是看出了刘琏的担忧。



    朱标笑道:“咱们开门做生意,图的就是挣钱,自然不会一直免费。”



    喝了口茶水,朱标缓缓出自己的打算。



    “我们书局的每本书,前十万字都会免费发售,图的就是吸引住百姓,让他们接着看下去。”



    “至于十万字之后,我们就比市面上高出两成的价格来卖,销量绝对也不会比别的书局差!”



    听着朱标的打算。



    刘琏和施耐庵等人全都傻眼了。



    好家伙!



    生意还能这样做吗?



    自家书局的书什么质量,他们还是一清二楚的。



    别比市面上的话本高出两成,就是高出五成,一经发售,也绝对会碾压各大书局最畅销的书。



    毕竟这种别出心裁的书,不知比现在那种陈词滥调的话本戏文强出多少。



    而一旦免费发售前半部分,读者只会更被吸引。



    在坐几人都是几十年的老书虫,自然知道看书看一半会有多让人抓耳挠腮。



    他们甚至都能预想到,一旦按照朱标的法进行售书,自家书局的门槛怕是都会被踩平!



    每日求更新,求新书之人必然纷沓而至!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