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针对刘伯温!

A+A-

    听见这话,胡惟庸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以李善长的性格,必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两人私下会面,在这敏感的时期,若是被朱元璋知道,必然又是一篇文章。



    如今刘伯温重掌翰林院,全国推行白话,准备主持大明的第二次恩科,这对他们这些淮西党来,绝对不是好事。



    而作为刘伯温死对头的李善长,能坐的住就怪了!



    胡惟庸试探性地问道:“恩师可是为了刘工公重掌翰林院,主持第二次恩科一事?”



    李善长深深盯了胡惟庸一眼。



    “刘公?”



    “哼,你对这位诚意伯,倒是依然尊敬。”



    胡惟庸苦笑道:“这么些年,称呼惯了。”



    其实对于刘伯温,胡惟庸尊敬归尊敬。



    但是依旧在心里将其视作自己的政治对。



    当年刘伯温的那个学生杨宪,还是胡惟庸和李善长设计扳倒的。



    本来师徒二人还想着能借杨宪之,趁扳倒刘伯温。



    但是没想到,刘伯温像是未卜先知一般,直接一道折子向朱元璋请求告老还乡,他和李善长两人便纷纷从中书省和御史台退了下来。



    而这些年来,刘伯温真正做到了不再插朝中之事,只是在重要场合,做个旁观者。



    所以师徒二人这么多年来,依旧没有找到彻底扳倒刘伯温的会。



    如今刘伯温主动揽下重掌翰林院,主持第二次恩科之事,让李善长再也坐不住了,但是同时,也嗅到了彻底让刘伯温万劫不复的会!



    “老夫这次来,就是和你刘伯温之事。”



    “惟庸啊,你如今贵为丞相,而老夫早已不理政事,所以有些事,还是你办起来方便。”



    闻言,胡惟庸心里咯噔一声。



    瞬间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恩师”



    他正要开口询问,却被李善长抬制止。



    “你如今是淮西明面上最有权势之人,能接触,插之事甚至比我还要多。”



    “所以有些事,还得你来做!”



    李善长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出,再加上犀利的眼神,让胡惟庸想拒绝却又不敢。



    当年,是李善长将他带到朱元璋面前,又是李善长亲自教导,更是一将他推到了中书省丞相的位置上。



    于情于理,这位恩师对他的情分都让他张不开嘴。



    更何况,以李善长的身份和地位,难道真的离不开他胡惟庸吗?



    正如之前李善长所,他胡惟庸,不过是朱元璋要裁撤丞相的牺牲品而已。



    如今虽然有了内阁的缓冲,让他有了喘息之,但是胡惟庸知道,那一天,早晚会来!



    而能救他之人,只有眼前这位韩国公。



    之前空印案时,李善长不惜以身入局,早已仁至义尽。



    所以胡惟庸如果还想要抱住李善长这根大腿的话,那就要让李善长看到自己的价值,做李善长中的刀!



    “恩师,学生明白了。”



    李善长点了点头。



    “你也知道,如今刘伯温得势,对于我们来,绝对不是好事。”



    “以他的能力,再加上太子殿下有心帮扶,刘伯温一旦顺利主持好开国以后的第二次恩科,必然会一跃成为大明第一权臣!”



    胡惟庸苦笑一声。



    “这个,学生明白。”



    当年,大明开国的第一次恩科,是李善长和宋濂联主持。



    本以为会是大明开国以来的第一盛事,但是万万没想到,却成开国以来的第一丑闻。



    虽然在马皇后的指点下,又开了一场恩科北场。



    但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亡羊补牢之计。



    这件事,永远都抹不去。



    而李善长和宋濂,在朱元璋心中,也会被打上办事不利的标签。



    当年在义军之时,刘伯温本就比李善长功劳更高。



    只不过是两人的性格,让朱元璋更加青睐李善长一些。



    所以李善长才被封为国公,而刘伯温,之时一个伯爵。



    当年因为这事,听皇后和朱元璋还大吵了一架。



    所以李善长才会对刘伯温如此敌视。



    “恩师想要学生怎么做?”



    李善长眼神一寒,凑近胡惟庸低声耳语一番。



    听完李善长的打算,胡惟庸整个人如坠冰窟,甚至就连整个身体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恐惧!



    李善长的这个招数,让他发自内心地害怕!



    看出了胡惟庸的恐惧,李善长眼神阴冷如豺狼,用阴森的语气道:



    “你只管去做,老夫保你无恙,就算是上位查下来,老夫也早已找好了替罪羊!”



    



    



    李善长府。



    



    刚从胡惟庸府上回来,便有一位老儒生满面春光地迎了出来。



    “韩国公,如何了?胡相可答应了?”



    李善长神情淡漠地点了点头。



    “自然是答应了。”



    闻言,孔希学顿时露出一阵兴奋的目光,但是原本该充满慈祥的脸上,却不合时宜地出现一抹狠辣!



    



    



    东宫,太子府。



    朱标看着几个伤已经好了的弟弟,有些无奈。



    这几个兔崽子记吃不记打,刚好了没几天,又开始折腾起来了。



    这几天来,应天府又下了一场大雪,本来还没化掉的积雪,变得更深。



    原本处于南方的金陵城,也没有了该有的温暖,而是湿冷刺骨的寒冷。



    此刻,朱棣和朱棡俩兄弟依旧在鸡飞狗跳的打雪仗。



    甚至朱棣还拉了老六朱桢入伙,俩人一起对着朱棡用雪球狂轰滥炸。



    不过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几人也没敢再去武英殿的广场上。



    而是直接在太子府玩了起来,毕竟有朱标看着,他们也不敢再往雪球里包石头了。



    甚至他们还能帮朱标带带娃。



    就比如此刻,吴王朱橚就带着朱雄英,朱柏,朱榑几个孩在堆雪人。



    朱橚滚了一个大大的雪球放到苏浩性的雪堆上,以此来充当雪人的头颅。



    朱雄英等几个孩对着朱橚顿时露出崇拜的神色。



    “五叔好厉害。”



    “五哥原来不是书呆子啊。”



    “我还以为五哥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呢。”



    听见这话的朱橚嘴角狠狠一抽,但是上动作也没停。



    将那个大雪球放到雪堆最上面。



    几个屁孩,懂个屁,读书一时爽,一直读书一直爽!



    就在朱橚准备给雪人画上眼睛鼻子嘴巴,完美地做好一个雪人时。



    嗖的一声,一个雪球以极快的速度向这边飞来,砰的一声砸在朱橚刚刚做好的雪人头上。



    原本趋于完美的雪人头上,顿时多出了一个大洞!



    朱橚嘴角狠狠一抽。



    转头看向朱棣和朱棡拿出硝烟纷飞的战场。



    “三哥,你干什么?”



    能有这种膂力的,除了二哥秦王,也就只有三哥了。



    这么大的力气,四哥朱棣没有,老六朱桢更不会有。



    所以答案直接就出来了。



    朱棡一脸懵逼。



    “不是我?”



    朱橚也不愿意在这种事情上过多纠缠。



    低头重新开始做雪人。



    而朱标身边,蹑蹑脚的朱樉走了过来,他搓着讪讪笑道:



    “哎呀,你这天啊,怎么这么冷呢?”



    朱标瞥了他一眼。



    “是你干的吧?”



    朱樉连忙摆道:“大哥,你可不能凭空污人清白啊。”



    “我什么都没干!”



    朱标很明显不信。



    “行了,这雪也停了,在宫里待着也没事干,你让他们都别玩了,问问要不要跟我出宫。”



    听见出宫,朱樉顿时来了兴趣。



    “大哥你要出宫?”



    朱标点了点头。



    “闲着也是闲着,这么冷的天气,顺便去看看大明百姓过得如何。”



    朱樉嘿嘿笑道:“那大哥,我们去哪?”



    “醉仙楼?还是春香院?”



    朱标嘴角狠狠一抽。



    “宫外不是只有青楼。”



    “我们去城隍庙那边看看。”



    闻言,朱樉顿时明白了。



    大哥这不是出宫去玩的,而是真的要去体察民情。



    城隍庙那边,可是整个应天府最大的贫民窟。



    虽然之前大哥代父皇颁召,设立粥棚,但是这种天气下,那些衙门的官差必然会阳奉阴违,而这种极端的天气,对于那些衣不蔽体的乞丐来,可是能要命的!



    想到这里,朱樉脸上的嬉笑也收了起来,连忙去亲自安排马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