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向地狱坠落 其一(下)

A+A-

    “真是服了”



    “难道是因为他们可以操控法则,所以才这么热衷于玩文字游戏吗?”



    “不过既然识破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再是‘两眼一抹黑’的绝对弱势,可以尝试刷分了。”



    乔荞得到我的信息后心下大定,随即将强悍的体能完全展露。



    她加快速度跳跃在陨星中间,不断拾取着代表积分的光球。



    “三次的死亡会,现在还没有被消耗过。也就是这些会其实不是给我们抵消游戏失误的,而是用来测验规则判定的。”



    “第一次会是测试损失器官的伤害性,第二次会是为了测试‘撞到空气墙或蛇身’的判定,第三次则是留给我们自爆后平均分配光球积分的。”



    “那个‘狱卒’从一开始就没有把我们会操作失误的可能性考虑进去。作为全知者,他对我们的精神力和替身属性都了如指掌!”



    张立明也明悟了“三次游戏生命”的意义,同样加紧向前冲锋。



    吸取光球会增大自身的引力,而引力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会触发“蛇身碰撞”的死亡规则,所以我们三个远离起点的人,应该尽量拉开距离,不能离得太近。



    现实的游戏并不是拍摄影视剧,所以“引力碰撞”这一条规则不需要我们实际触发,从而让观众知道它是真实存在的。



    正确的做法就是尽可能避免在这项已知的规则上浪费“生命”,把这条命留给未知的挑战,增加自己的容错率。



    游戏的最后,我们只需要在起点之外的地方三人汇合,任意两人自杀消耗一次生命爆出身上全部的光球,再由第三人吃光,就能同时满足“个人积分极多”、“逆命之人死亡”的条件,结束游戏。



    再度“吃”下一个光球,我明显感到自身脚下的“引力”,或者“重力”,已经开始变得沉重了。



    要不了多久,我就必须维持“视界”附体的状态,才可以正常移动和存活,免受重力压迫的侵扰了。



    但我并不觉得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对我的考验结束了,但对其余两人的考验似乎还未出现。



    总不能我才是“主角”,所以“狱卒”其实最喜欢我吧?



    继续往返于远近之间,我感受到自己的身躯越来越沉重了。



    右侧星域,乔荞的速度已经慢上加慢,她已经开始疲于应对不断刷新的光球了。



    即便有“伏灵咒印”的加持,乔荞的力量相比“视界”依然差了一个档次,对我而言略有压力的情况,对她而言就已经快要汗流浃背了。



    接下来,乔荞只能等到光球消逝的前一刻再吸收,以延缓下一颗光球出现的时间。



    她甚至需要放弃一些距离太远的光球,用“伏灵咒印”强行续命的能力代替被抹除的器官。



    张立明的“刑天”力量几乎和“视界”在一个档次,并且他无需回到起点附近收集杨锋身边的光球,因此他的收集效率是最高的,此时也已经跑到了最远的地方。



    随着“引力”的增强,我们的动作也都逐渐变得不如之前精密,乔荞和张立明已经不得不横冲直撞——



    锁定好自己和光球之间的直线,然后一头撞过去,在身子在陨石上滑行的过程中,像打保龄球一样吃掉积分。



    看起来,游戏应该很快就要结束了。



    乔荞撑不住的时候,就是我们一起返回起点“分赃”的时候。



    “狄奥,我想到办法了。”



    “我想到只站在原地,也能通关游戏的方法了。”



    正当我回到起点附近的时候,杨锋忽然叫住了我。



    “你没发现吗,你刚刚已经很久没回到起点附近了。”



    “我一直在这里,光球却不需要你来收集,我也没有缺胳膊少腿,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直到我需要你回来听我话,才有新的光球刷新过来?”



    杨锋忽然一笑,有些神秘又有些释怀。



    我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难道这个男人可以操控光球的刷新位置?



    我们的替身射程都不长,如果不是人员分散开来,他恐怕可以直接用替身交流告诉每一个人,无需借助我的帮助。



    “敌人——姑且叫他敌人吧。”



    “敌人的规则里很喜欢玩文字游戏,我在这里枯坐许久,终于想到了它的一个漏洞。”



    



    “也许是为了让游戏进行下去,不出bg,规则中明了一点,那就是‘食物’的光球只会出现在我们目力所及的地方。”



    “我们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一个思维惯性,那就是光球会像游戏的二维平面地图上四处刷新,所以我们也需要分散人去整个地图上收集。”



    “但实际上——只要我们不看向远处,光球就只会刷新在我们脚下!或者我们用‘管窥蠡测’的方式来看世界,光球的刷新地点也会被我们的目光所确定!”



    杨锋把双举到眼前,作了一个“望远镜”的势,挡住了自己的一部分视线。



    他快速地讲解了他的发现,而这发现真是令人无比震惊。



    顺着他“望远镜”所看的方位看去,下一个光球果然就刷新在了他看向的那块陨石上方!



    原来第一个,也是最大的误导项,居然是游戏的名称!



    “狱卒”一开始就用我们耳熟能详的“贪吃蛇游戏”来命名和类比这场“引力收集”,导致我们下意识套用了上的“贪吃蛇”模板,进而认为“目力所及”区域的食物刷新,指的是整个视野内的大地图上随刷新!



    而实际上,“目力所及”就是最大的文字游戏之一。



    如果一开始就注意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只需要缓缓散开,走到足够远、足以让互相之间“引力”不碰撞的地区,就可以一直盯着自己的脚尖,等着光球自动刷新到自己身上了!



    让我们疲于奔命、疲于应对引力加重带来的变化的,其实正是我们自己忽略掉的思维定式!



    杨锋真是好厉害的游戏高!



    我们三人跳跃行进的速度极快,留给大家思考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而杨锋在这样短的时间里,不仅跳脱出了自己“成为累赘”的懊恼情绪,甚至还克服了全部的紧张、自责和进入新环境的不适应,精准而迅速地破解了游戏最大的秘密!



    “视界”双脚一弹,足下陨石顿时碎裂、露出冰冻的核心,我的身形也如同流星赶月般飞射而出。



    这颗被踩碎的“石头”,原来竟是“彗星”一样的结构,内部其实是冰冻的冰晶和一些气体。



    也真是难为“天堂文明”了,他们为了给这场漆黑宇宙中的陨星跳跃游戏增色,连石头里藏冰块、假装彗星的“彩蛋”都安排了。



    为了对抗重力而加力弹射,我的跳跃居然已经可以崩裂陨石,这明引力的威力已经初步显现了。



    尽管这所谓的引力只是对我本人增加了一个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就像“傲慢之啐”的能力一样,已经足以让我的身体发生变化,让我身上的重力影响周遭环境了!



    突入声音射程之后,我马上大声将杨锋的发现告诉张立明,并叫他转告乔荞。



    借助“视界”恐怖的目力瞥了一眼,我已经注意到乔荞那边爆出来很多“金币”了。



    一大片光球堆积在一块陨石上,显然是乔荞已经损失了一条“游戏生命”了。



    疲于奔命的她终于还是运气不好,被抹除器官的时候随到了大脑。



    脑子都没了,这比脑死亡还骇人听闻,“伏灵咒印”自然也不可能构造出脑子那么复杂的东西。



    所以脑子被抹除,乔荞就相当于死亡,直接被判定为损失掉一条命,爆金币复活了。



    好在爆出来的这些光球她可以选择暂时不吸收,等它们快消散了再一口吃个胖子,给自己争取几秒钟苟延残喘的会。



    当张立明把“管窥蠡测”法教给乔荞之后,她果断地趴在了原地。



    这样一来,在她的自重压碎陨石之前,她都只需要瞪起斗鸡眼盯着面前的一块地盘,就无需担心抓不到光球了。



    我暗自合计了一下,现在在场的人除了乔荞之外,暂时还都没有损失“游戏生命”。



    也就是,我、杨锋、张立明,都还有足足三次会的“容错率”。



    然而我的心中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既然这个“贪吃蛇玩法”充满了诡异的“文字游戏”,那么我们为什么能肯定,“狱卒”从一开始就真的只会在游戏规则的框架内设置东西呢?



    或者,“蛇身”和“空气墙”的存在,还有“食物”和“引力”的秘密,真的已经被我们摸清楚了吗?



    返本还原,我认为要破解游戏的真相,必须还是要换位思考,把自己的思维跳出“游戏参与者”和“玩具角色”的范围,站在游戏设计者和“看客”的角度去思考。



    这次的“战斗”不是替身使者之间的解谜和对攻,也不是圣帝那样引动了特定法则和“命运”发动的杀局。



    它根本不是一板一眼、有确切规则可循的,其中必然有和规则有关,却又不是规则的东西,等待着我去揭秘!



    (继续求为爱发电捏)



    (真的很需要大家的支持捏)



    (迟来了百万字的求三连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