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乌玉莹赠题求仁

A+A-

    见到袁鸿飞看着她没有反驳,乌玉莹也是知道自己对了。随后,乌玉莹又继续道:



    “春芽和鳜鲫自然不用了,都是桌上的食物。更绝的则是在这里,从读音上,‘疜’音同‘夏’,‘春’和‘夏’也是相对的。并且,‘疜’也是‘虾’,‘痢’也是‘梨’,刚好与这桌上的菜品梨撞虾重合。不知道,我的对不对呢?”



    听了乌玉莹的分析,见她询问自己,袁鸿飞便点了点头。随后,袁鸿飞开口回答道:



    “乌姑娘,你可真是心细至极。”



    袁鸿飞当初想的时候,确实是这样想的。不得不,那一瞬间真的像是灵感爆发一样。



    虽然‘疜痢’和‘虾梨’的读音并不相同,但当初袁鸿飞确实是这么想的。



    而后,见到袁鸿飞认同了这个分析,乌玉莹更是佩服不已。随后,乌玉莹又继续分析起来。



    “至于‘人身’,同样也是谐音,与‘人参’相同。由此可见,袁公子是多么喜欢谐音。在这一联诗中,几乎处处都是谐音。”



    “这还行吧!”



    “同样的,‘人参’也是桌上的一份汤,就是那个白玉骨参汤。而且,我见袁公子只喝了一口这个汤,便不再喝了,似乎袁公子不是很喜欢人参汤?与‘远人身’似有牵连?”



    到这里,乌玉莹看向了袁鸿飞。对于这个问题,袁鸿飞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实话,这里确实有些巧合的成分。



    一方面,袁鸿飞却是不喜欢和人参汤,他都已经喝腻了。另一方面,那句‘远人身’中的‘人身’,确实是‘人参’的谐音,这个算是刻意安排的。



    不过,‘远人身’这三个字主要考虑整体的主题,是为了突出尾联的主题,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这里。



    于是,想了想,袁鸿飞还是如是道:



    “乌姑娘,这一联确实有巧合的成分。若是再让我去作诗,真不一定能做出这样的诗句。‘人身’确实是‘人参’的可以安排。不过,‘远人身’只是个巧合,当初写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我不喜欢喝人参汤的事情。”



    “原来如此,若这也是袁公子刻意为之,那可真是太强了。”



    乌玉莹也写诗,也算是个行内人,自然懂得这么做有多么难。不过即使如此,乌玉莹还是开口称赞道:



    “不过,不论如何,袁公子确实非常厉害。至少帝都第一才子,应该送给袁公子。”



    “这都没有什么,诸葛仁还是很厉害的。他是帝都第一才子,倒也是可以。”



    听到袁鸿飞这般话,乌玉莹有些好奇。帝都第一才子的美名,难道袁鸿飞不喜欢?



    就算是诸葛仁,对于帝都第一才子这个美名,也是多次追求才得来的。想到这里,乌玉莹又看向了袁鸿飞。



    紧接着,乌玉莹便好奇地开口回答道:



    “袁公子,难道你不喜欢帝都第一才子这个美名吗?”



    按理,很少有人能够抗拒这样的名声的。除非那个人真的非常淡泊名利,可是这种人真的很少,少到几乎可以是绝迹。



    听到乌玉莹这句话,袁鸿飞顿了顿,这才开口反问道:



    “乌姑娘,你觉得我在意这个名声吗?”



    “在这个时候,我感觉袁公子似乎对这个名称不感兴趣。不然的话,帝都第一才子应该轮不到诸葛仁。”



    



    到这里,乌玉莹又有了别的想法。难道袁鸿飞这么做,只是为了藏拙吗?毕竟,袁鸿飞的身份不同,袁家也有可能招来皇帝的担忧。



    毕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当然,对于这个观点,都是基于乌玉莹的猜测,并没有直接出来。而袁鸿飞听到乌玉莹的话,则是点了点头道:



    “这其中确实有些原因,只不过,我不太方便出来。”



    袁鸿飞自然不敢出来,他其实不是以前的袁鸿飞。以前的袁鸿飞真的是个纨绔,没有半点才华。就算想要和诸葛仁竞争,也是没有那个资格的。



    等袁鸿飞的话完,乌玉莹理解地点了点头。不过,对于袁鸿飞的猜测,乌玉莹更加倾向了心里面的想法。



    随后,袁鸿飞喝了一口茶,正向继续话。不过,乌玉莹也在这个时候开口回答道:



    “袁公子的,我都理解。袁公子既然不想,我相信袁公子确实有难言之隐。”



    一听到乌玉莹这话,原本袁鸿飞还想稍微解释一下的。不过,见到乌玉莹如此善解人意,袁鸿飞也没再多什么。



    随后,袁鸿飞点了点头,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就多谢乌姑娘体谅了。”



    “哈哈,这本就是公子的私事,倒是我多语了,哪有让袁公子感谢的道理!”



    听到袁鸿飞的话,乌玉莹则是诚恳地道。见到乌玉莹的态度,袁鸿飞也没再话。



    紧接着,乌玉莹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又继续开口道:



    “哦,对了,袁公子,你刚才还让我取个题目,是吗?”



    “不错,刚才我确实这么过。”



    等袁鸿飞完之后,乌玉莹便低下了头,认真地思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乌玉莹便开口道:



    “不如叫作求仁如何?”



    对于乌玉莹的话,袁鸿飞没有立刻做出回复。见到袁鸿飞这个态度,乌玉莹还以为袁鸿飞不太愿意。于是,乌玉莹又开口道:



    “如果袁公子不愿意的话,觉得这个题目不够好,我可以再换个题目的。”



    “乌姑娘倒是不用着急,我刚才没回复你,并非是觉得这个名字不好。相反的,这个名字真的很好,将这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出来。”



    听到乌玉莹的话,袁鸿飞则是开口道。等袁鸿飞完,乌玉莹认真审视起了袁鸿飞的表情。见到袁鸿飞不似谎,乌玉莹这才放下心来。



    过了一会儿,乌玉莹开口道:



    “袁公子,我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袁公子能不能答应呢?”



    听到乌玉莹此话,袁鸿飞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思考了一下,袁鸿飞才开口回答道:



    “那乌姑娘你看,到底是什么不情之请?”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