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直视自我

A+A-

    化妆舞会不需要多余的觥筹相错。



    美丽的少女与英俊的男子隔着两层薄薄的面具,相拥在典雅悠扬的魔改基督教圣曲下翩翩起舞。



    奥地利人改编了原本的宗教歌曲,填入新的更贴近生活的歌词,调用更富有节奏感的曲调,形成了具有鲜明奥地利特色的基督主义文化。



    在十六世纪之前,欧洲的音乐文化与基督教息息相关,近代繁荣的欧洲音乐大多起源自民俗乐曲与格里高利圣咏——一种朴素的拉丁语唱诗,歌词大多出自圣经原文,没有伴奏,没有固定节奏,以平缓的吟唱的单声部曲调为主。唱诗班最常吟唱的应答圣歌(repnry)和欧洲最古老的长诗歌调(pltne)都属于这类乐曲。



    相较格里高利圣咏,宫廷雅乐和民俗乐曲则没有明确的规范,放牛郎人一根的木长笛是民俗乐曲最常见的伴奏。而后世举世闻名的诸如提琴(vl)、吉他(gtr)、钢琴(pn)大都是未来才被发明出来的新鲜玩意儿。



    不过这个时代的欧洲人也不是没有独属于他们的传统乐器。



    宫廷乐师的柔荑指甲温柔地拂过密集的琴弦,轻灵的音符自其上悠悠飘扬。



    乐师怀抱着一副半人高的里拉琴,十只指灵动地左拨右弄,一曲曲华美的乐章倾泻而出,跳动的音符仿佛为听众提供精神上的按摩,令闻听的宴会客人舒服地眯起眼睛。



    这是流传自古罗马、古希腊时期的传统欧式竖琴,在欧洲人被称为竖琴,而在东方也有类似的乐器,称为箜篌。



    里拉琴不仅是宫廷雅乐不可多得的主旋律,更是吟游诗人传颂诗歌的帮,他们会用一种名为“巴蒂克”的型竖琴为自己的故事添加伴奏。



    弹琴吟唱的诗人,美丽的侍者女孩、面脸胡须的老板与八方的旅人,是酒馆最靓丽的风景。



    形形色色的宾客在悠扬圣歌的衬托中自在舞蹈,相拥旋转。



    朱利奥拿出事前准备好的花束,扭捏地递到艾丽莎面前。



    “哦,唔,那个,这个是”



    他嗫嚅着不出话。



    艾丽莎笑了笑,把接过花束,随插在桌子上的花瓶里。



    朱利奥见状失落地低下头,双无力地耷拉下来。



    而她接住了那双粗糙却温暖的大。



    “要跳舞吗,意大利人?”



    雅各布孤身一人坐在酒桌边喝着闷酒。



    他最好的兄弟现在满脑子都是女人,把他冷落在一边,真是过分。



    不过,朱利奥已经二十一岁,确实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



    艾丽莎虽然平时偶尔有些跳脱,但本质是位善良的好姑娘,雅各布反而担心朱利奥配不配得上人家。



    “哎,但愿他别被甩了。”他忧心忡忡地灌下半杯麦芽酒,“靠,甜死了,谁放的糖。”



    霍夫堡皇宫的花园足够庞大,容得下更多的客人。受到邀请的不止有贵族和商人,就连居住在维也纳城的学者与学院学生们都得到了邀约。



    一张茶几两边,两名观星家正在就“脚下的世界究竟是椭圆形还是正圆形”而激烈地争论,骂着骂着,话题又转到了“到底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着太阳”。



    旁边坐着的数学家喝着酒,听得胆战心惊,把屁股往远处挪了挪,默默计算着自己被牵扯进去的概率。



    一名的巴伐利亚诗人愤然将酒杯砸在桌子上:“你们两个,不要害得大家参加不了舞会!”



    “就是就是,要作死去外面,血别溅我身上。”旁边的莱茵兰诗人附和道。



    一名希腊医学家拿起一块白面包:“能给我蘸蘸面包吗,听人血可以治疗中风。”



    两位观星学者不甘地停住了嘴,二人相视无奈一笑,长叹一声:



    “哎,罗马。哎,宗教。”



    江天河一进宴会厅,就被摆满环形大餐桌的甜点和美食勾去了三魂七魄,现在正坐在桌子旁,将多日来试验进展缓慢的苦闷化为满腔食欲。



    而罗贝尔依然抱着他那个破盒子,眼巴巴地望着往来的贵族。



    许多人被他的鹰钩面具和晶莹的眼神盯得头皮发麻,硬着头皮签下了捐赠协议书。



    罗贝尔的嘴角在面具下勾起得逞的弧度。



    很好,保持这个势头,莫一间孤儿院,就是一栋新的神学院都快有了。



    “你是主教大人?”



    一个惊讶的女声在他身后响起。



    天主修道士打扮的艾伊尼阿斯与修女打扮的加布里埃拉站在他的身后,他们的脸上都没有面具。



    “你们怎么不戴面具?”



    加布里埃拉叉着腰,不爽地责备道:“不知道谁家的主教翘掉了平安夜的弥撒活动,害得我和爸爸还要替你值班,你倒是挺乐在其中的呀?”



    “确实。”



    罗贝尔发自内心地道。



    “我巴不得天天开舞会。”



    这样就能有无穷无尽的善款了。



    



    “你哼,真是腐败,我走了。”



    加布里埃拉哼哼地去到喷泉边,陪拉迪斯劳斯玩起了捉迷藏。



    艾伊尼阿斯眼神温柔地望着女儿的背影,罗贝尔伸在他面前晃了半天也没反应。



    良久,艾伊尼阿斯突然道:“我女儿可爱吧。”



    “呃,正常范畴。”



    “我的女儿是世界上第二可爱的女孩。”



    “那第一是谁?”



    “我的老婆。”



    罗贝尔语塞。



    过着苦修士生活的他很难理解艾伊尼阿斯对妻女的爱。



    这种爱究竟与上帝对人类的爱有何区别呢?



    罗贝尔问出了他的疑惑。



    “当然不一样,上帝对人类的爱是强者对弱者的博爱,在上帝眼中,所有人类都是自己的孩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艾伊尼阿斯笑着撸了一下他的头发:“但人类的爱不是这样,自亚当偷吃禁果起,人类就是有缺陷的生物,我们的爱很有限,有限到只能囊括身边的亲朋好友,有限到对万里之外的苦难难以共情——你会因为利沃夫的哥萨克人被杀害而感到悲伤吗?”



    罗贝尔点点头。



    “那么这种悲伤究竟有多持久呢?”



    罗贝尔沉默片刻,开口道:“也许几分钟,也许几十秒。”



    “但如果有人杀害了你身边的亲人,比如朱利奥呢?”



    “我会耗尽毕生精力报仇,直到伤害他的所有人得到应有的下场。”



    艾伊尼阿斯抚掌而笑:“是啊,即使所有人在上帝眼中是平等的,但在不同人眼中确实有前来后到之分的。人类永远不可能想神一样博爱,指望用神的道德约束所有人,无疑是一种愚蠢至极的偏执。”



    “您是在暗示我的生活方式不正确吗?”



    “不,每个人都有选择‘怎样活’的权力。”艾伊尼阿斯摊道,“我只是,人不该干涉别人选择怎样活的权力。耶稣,他的国只存在于天上,他要来作人间的王,播撒主的恩典,而人间的天国是不存在的,而且永远不会存在——人类只能建设出人类力所能及的世界。”



    “原来如此”



    罗贝尔若有所思。



    “就像格热戈日,在坏选项中选择不那么坏的一种。正视人类本身的缺陷,建立一个能纾解这种缺陷的世界,才是正确的么。”



    “哈哈,一点就通,你要比托马索那个蠢物聪明多了。”



    艾伊尼阿斯随口挖苦了尼古拉五世一句,转身冲到女儿旁边,无视女儿的抗议强行加入了捉迷藏的活动。



    “不要引导,而要纾解”



    他坐在台阶上,大脑飞速运转,一个简陋但富有创造性的崭新世界在他的心中逐渐成型。



    江天河坐在长桌边胡吃海塞的背影,让他想起夜市的那一晚。



    她曾经告诉罗贝尔,他也是无数人之一,既然所有人都在享受,那么他也不该例外。



    她还过,生而有罪是荒谬的,欲望是人的天性,人类应该思考的是如何纾解欲望,让自己快乐的同时,将快乐带给他人,而不是千方百计地忽视欲望,压抑欲望。



    “要决定祂堕入地狱,还是升入天国的人,是你啊。”



    白袍人似感慨似调侃的话语仿佛在耳边再度响起。



    终究,罗贝尔选择了不尊从教义的训诫,将那孩子的灵魂带离了地狱之门。



    那是他第一次,正面悖逆主的话语。



    “一个不愿意正视欲望与快乐的世界,是错误的。”



    幸福不是罪过,幸福是生命的目标。



    罗贝尔突然起身,快步走到餐桌边,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扯掉面具,将一块甜到发腻的蛋糕塞进嘴巴。



    “唔,好甜。”



    他的五官因为甜味纠在一起。



    但他却如释重负地大笑起来,摇摇晃晃地跑出了宴会厅,临走前偷偷抄走了几块蛋糕,惹得众人一片发笑,他们终于在主教身上看到了些许年轻人该有的模样。



    他跑到花园的池塘边,往嘴里塞进一块蛋糕,掰出一块扔进了池子里。



    鱼群蜂拥而至,贪婪地争夺着这块天降的甜美恩赐,仿佛在这一刻,罗贝尔就是鱼群的耶稣,只要他发言布道,便将被这支鱼群奉为圣经,流传百世。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