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筹备新店

A+A-

    夏去秋来,九月底同城的风已经有些刺骨。



    骑自行车穿个薄外套根本抵挡不住。



    初中校服一般都是夏冬两套,所谓的冬装纯粹是扯淡,眼前的秋风都抵挡不住,还想靠它抵挡冬天似刀的寒风?



    国庆假期前的最后一天,苏杭起的很早。



    老任馅饼店食客颇多,天气逐渐冷了,家里院里有炉子,大部分人也不愿在院外受冷挨冻了。



    店内的餐食逐渐丰富起来,稀饭,包子,馄饨,油饼,除了面与羊杂,应有尽有。



    苏杭喊忙里偷闲的王新翠煮了碗馄饨,呼噜几下,吃完便出了门。



    骑行不远,碰上了迷迷糊糊的王胜雪,从背后拽了拽少女的头发,被追了好几里地。



    被追上了少女也不打他,只是给他讲了这样危险之类的话。



    少女与苏杭已经很熟了,自然不可能一直像刚熟悉时那般热烈。



    其他同学眼中两人的疏离,只是两人相互克制的妥协罢了。



    少女觉得这样的距离就很好,如果非要在一起,稍微长大些也好呀。



    苏杭就是觉着有点不要脸,与这样的孩子谈个恋爱啥的,自己就能将自己谴责个半死。



    他倒是忘记了,他的身体,也只是个孩子而已。



    放假的前一天,没人能做到安心去看书,平静的上每一堂课,就算学霸也不行。



    班级第二的冯雪早已神游天外,中铅笔被她转出了花。



    班级第三的王胜雪头也不抬,在纸上写写画画,同桌胡琪明明看到少女画了个猪,涂掉后,又画了狗。



    至于年级第一的苏杭,这个狗日的已经睡了一整个上午了。



    没有老师愿意打扰他,就算班主任刘春芳同样如此。



    好学生的优待,真是太他妈人性化了。



    中午的天气还是好的,早晚温差大的北方就是这样。



    太阳晒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



    李志着急忙慌和祖远去了吧,回家路苏杭只能自己走了。



    他倒是不急,瞅着校门口的烧烤车,买了个馒头片吃。



    这种美味,他毕生难忘,前世高中之后便没吃过了。



    回来这里,这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烧烤车,似乎这些吃食,也是在最近才开始走红起来的。



    是馒头片,其实算个不算厚的白饼。



    工艺极为简单,经过在铁板烘烤,抹上些酱汁,便能吃了。



    好吃的秘密应该在酱汁里。



    正想和老板打听一番,耳边有声音传来。



    “你好像很喜欢吃零食。”



    苏杭瞅了瞅少女清丽无双的脸,摇摇头,“这算主食。”



    杜静被噎了下,哦了一声。



    “没和你男朋友在一起?”



    少女摇摇头,“我没男朋友。”



    “哦,那他还挺惨的。”



    “谁?”



    “你男朋友啊。”



    “”



    苏杭笑道,“我和他们不算一个圈子。”



    “哦。”



    “不走吗?”



    “不走。”



    “对我有兴趣?”



    “”



    “你吃吗?”



    “不吃”



    “那你的目的是什么?”



    少女从没与人这样对过话,天马行空,不知所云。



    “我走了”



    “其实我对你很感兴趣。”



    “啊?”



    



    “但不是现在。”



    “”



    “等你男朋友出事后,我们再聊。”



    “出什么事?”



    “不好的事,我希望不会发生的事。”



    “”



    “如果想吃,我可以请你。”



    “真不吃”



    “那走了。”



    “哦。”



    他便真的就骑着车子走了。



    真是怪人,比自己还怪,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坏事呢?杜静如是想着。



    苏建国与张姓房东深谈过一次。



    房东其实如今挺尴尬的,前街这一片平房出租的竞争其实蛮大。



    找靠谱的房东很难,找靠谱的租客同样很难。



    这一片房源不少,租客多的原因只是因为距离区二近,可以陪读。



    区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尽管借读费高昂,仍旧受到外来务工人员的追捧。



    这两年慢慢不同了,同城整个学质量的提升,再加上七八间公立学的投入使用,让区二的优势逐渐失去。



    租客也随之变少,这也是可以预见的。



    毕竟像李榷那样的坏种兼草包,还是很少的。



    房子难出租是一方面,出售则更不划算,挺大一个院子,卖不上价格。



    0年时倒是有人出了好价格,可最终也没成行,到了如今,价格更是跌到了谷底。



    楼房逐渐在同城中越建越多,对于平房的需求,渐渐少起来。



    拆迁这种事还没出现,人们又没有意识。就这样,在需求的层面上,平房的价值越来越低。



    最终还是以一千元每年的价格谈下了院子除刘婶家正房之外所有房子的使用权。



    任玉莲本不想这么快定下来,毕竟才续了房租没多久。



    但逐渐增加的堂食顾客,让如今的院拥挤异常,用餐体验极差。



    熟客们已经给自己提了多次建议了,如果再不重新规划,便真的要失去一批了。



    苏建国交了租金之后,便趁着冬天还没来,招呼了亲戚朋友,开始对新院子装修翻新起来。



    刘婶老两口人真是不错,苏建国提出了装修可能有些吵闹时,刘婶表了态。



    只要不通宵达旦,随意折腾。



    老两口睡得早起的早,没啥,需要帮忙刘叔也能上上。



    苏建国心中感激,每每家里开发出什么新的吃食,必先给两位老人端一份过来。



    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



    便是这个年代的温情。



    苏建国对于建筑这块艺一般,三叔姜福成倒是此中高。



    虽然只随着师傅干了三年,但凭自己的超强的学习和动能力,早就青出于蓝了。



    这些年一直混不好的原因还是因为人老实,不懂得包装自己,找不到客源。



    简单的设计,布局规划,选材,施工,在三叔的策划与组织之下,大院子便开始忙碌起来,人出人进。



    这代人的感情是苏杭没见过的。



    一家有事,全家族的人便凑了过来。



    要钱没有,出力气都是是一把好。



    砌砖的大姑父,搅拌水泥的四舅爷爷,清理废料的二叔,以及在店里帮衬的女人们。



    苏杭心中温暖,中午吃了四个包子。



    任玉莲忙里偷闲,将吃完饭准备午睡的儿子拽了过来。



    “月中那阵子考试了?”



    “嗯,没和你吗?”



    “没有啊。”



    “那应该是你们太忙了,没注意听我话。”



    “全科满分?年级第一名?”



    “嗯,给您长脸不?”



    任玉莲笑的开心,“老长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