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蒙恬的拒绝

A+A-

    在疾驰的马上毫无顾忌的奋力舞动了一阵中的长铍,蒙恬脸上露出怎么也止不住的笑意。



    一持铍一拉动马缰奔回营门,下马将长铍抛给一旁的短兵,蒙恬大步流星的走到王离身前,爽声笑道:“有了如此借力之物,胡人如何能够抵挡我大秦锐士!”



    用力挥舞了一下臂,蒙恬拉住王离的胳膊,边向营内迈步边继续笑道:“凭此器物,你未战便先拔头筹。



    当回营帐好好吃酒饮胜!”



    王离微微一挣停下被拉动的脚步。扫了一眼路上打造出来的粗糙马鞍与马镫,



    对蒙恬轻声道:“制此物者方才已经禀报过上将军。



    属下不敢受上将军夸赞,更不敢夺军中袍泽之劳功。



    恳请上将军将头功赏给当赏之人。”



    王离的话软中带硬,可以质疑的十分不客气。



    一众在营门前观看马鞍与马镫之利的将领们面色虽然如常,但眼中看向王离的目光却都起了意味深长的波澜。



    蒙恬仿佛没听出质疑之意,依旧笑道:“斩敌之功,在我大秦谁能随意夺去?



    担心这个做什么,快与我回去吃酒庆贺。”



    “此次能够退敌以及日后各军骑士可以痛击胡人,皆仰仗马上借力之物。



    恳请上将军尽早对制物之人进行奖赏。



    以震军心的同时,早些让远居域外的奇人异士早归大秦效力。”



    蒙恬的左顾而言他,让王离心中有些愤怒。



    他没有夺取主将之意,只是想证明他不愧为王家之人。



    更不想让世人认为王家没了大父与阿翁,王家就会因此坠落。



    压着王昂的功勋,并且没有定死黄品的爵位,已经对蒙恬表明了足够的诚意。



    再次询问之下还这样敷衍,意味着蒙恬担心蒙家在军中还会如以往那样被王家压制,根本不接受他的示好。



    亏他以往将蒙恬当做心无私欲坦荡于世的可敬之人。



    没想到心胸如此狭窄,并且不念两家旧情。



    因此王离不再拐弯抹角,直接将话挑明。



    听了王离的话,蒙恬眉角稍稍动了下,心中无奈的重重一叹。



    蒙恬十分清楚王离着对王昂与那个制出马鞍与马镫的非秦非胡的黄姓之人尽早封赏是什么意思。



    王离无非就是想在军中多些可靠与可用之人,获取军功以证明武城侯的侯位实至名归。



    如果这是在还未灭掉六国之时,他可以毫不犹豫的答应。



    但现在六国已灭,对外只有胡人可战。



    而且一旦将胡人打出阴山,大秦就没有可以大举用兵之地。



    王家想要再靠军功显耀于世根本就不可能。



    老将军王翦以及王贲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



    大秦一统六国的第一年与第二年相继离世前都与蒙家打过招呼。



    不让王家人留在军中,想走弟弟蒙毅学室那条路,要蒙家照顾一二。



    而当年阿翁给老将军王翦做副将的时候没少受到照拂,对此蒙家自然要应下来。



    前有王家人的重托,后有从戎之路暗淡,于情于理蒙恬都不支持王离投军。



    奈何始皇帝下令对胡人用兵,到底还是让王离到了北地。



    几次隐晦的暗示,王离都没能明白他的意思。



    只能是既不照顾也不故意打压,看王离能自己走多远。



    但王离现在质询的如此直白,不仅仅是渴求军功到了迷眼迷心的地步。



    早在一统六国之时两家就极有默契,相互扶持却从来不走得过近。



    更何况现在蒙氏与王氏已经是当世最为显赫的武人家族。



    



    当世再难找出第三家,就算是两次攻魏一次攻赵的杨端和杨家都不行。



    制鞍之人的功劳,他们两个在私底下怎么商议都好。



    明面上,要么他以主将的身份直接定下来,要么王离提议后他做些修改。



    总之就是蒙、王两家不能在人前显得太过亲昵与随意。



    王离固然聪慧,可还是缺了些磨砺,太操之过急了。



    也或许王离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在营门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质询。



    如果是这个缘故,那更加的不智。



    渡河攻打胡人的谋划已经传给统领各部曲的裨将。



    即便是加紧赶制马镫也用不上几天。



    大战在即之下,他主将的威严不容置疑。



    已经故意扯开两次话茬,怎么可能还会有第三次。



    另外,王离走得有些太顺,正好借着此事磨一磨棱角。



    “军职无论赏罚都有律令可依,立了哪一级的劳功,就按哪一级赏赐。



    难道你对这些还不熟知,要两次三番的询问?”



    收了笑意反问一句,蒙恬猛得脸色一沉,继续道:“非秦非胡的制鞍之人,你只见了一面,是何底细并未查清。



    你身为后将军,怎可随意断定为黄国之后?



    更怎么能随意留在屯兵之中?



    且不大战在即,光是新秦地与上郡就有军民二十万。



    假若此人顾念与胡人同族而悔为国贼,你可知道会是什么后果?



    胡人不但同样能得马上借力之物,还会让左军陷入危险之中。”



    看到王离的脸色随着他的话语变得涨红,蒙恬用力挥舞了一下臂,示意不许王离开口辩解,继续沉声道:“不过我大秦有律令在,有劳功就当必赏。



    且那人也没有害秦之心,又是献法又是一同上阵。



    查询不明之下也不能以敌胡看待,更是该全力相护以定归秦之心。



    你赏赐虏获是对的,爵位给的也算合适,但人不能留在屯兵之中。



    渡河破胡后,会沿河置县,封其为一县县尉。



    王昂所领五百屯兵,此次暂且不随军出战。



    以护其叛族之危的同时,尽快让其熟知我大秦律法以及县尉之责。”



    顿了顿,蒙恬脸色变得柔和了一些,抬指向大营道:“封赏之事就这么定下。



    再有半月大军就将出击,营内诸多事宜都需心谨慎。



    营中军械辎重尤为重要,你回来的正好,这几日再仔细清点一便。”



    王离起初只以为蒙恬为了驳斥他而些重话,没想到后边的辞已经堪比无耻至极。



    打压他一人也就罢了,连王昂一个五百主都要按得死死的。



    这一战如果打不上,王昂想再立军功将极为不易。



    对黄品的法更是前后不一,相互悖逆。



    封赏边县的县尉也跟玩闹一样。



    边县能有千人都不算不错,县尉比之大县亭长还多有不如。



    可蒙恬毕竟是上将军,是大军的主将,一切都由他了算。



    并且明面上也算是都给了封赏,他再什么都没用。



    这让王离既无比愤怒,又只能无奈的咬牙躬身领命。



    望着脸色铁青迈步飞快入营的王离背影,蒙恬重重叹息一声。



    希望王离能早些想得通透,能明白他的苦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