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蒙恬的路数就是一心为公

A+A-

    “呦呵,嘴上着不着急,刚见了这子就开始质询?”



    三人落故意落在后边,引起了李信的注意。



    转身折返回来先是揶揄了一句蒙恬,李信对正琢磨着如何服蒙恬的黄品一扬了扬下巴道:“既然已经开始询问,饭食的事就不用你再操心。



    九原郡虽现在有些特殊,可再怎么还是归北境屯军管着。”



    瞄了一眼蒙恬,李信略微停顿了一下,对黄品呵呵一笑道:“你这一次咸阳之行,不管是口舌之利,还是使心思段,与你以往的谦卑性子大相径庭。



    而陛下偏偏又对你青睐有加,尤其是赐给你的那把天子剑,有些把人给吓着了。”



    到这,李信猛得收了笑意,环视了三人一眼后,沉声对蒙恬道:“这子真正的性子不去猜也必,只看他所做之事都是利于大秦便没什么可担忧的。



    此外陛下与朝堂上的状况,已经看得清清楚楚,没什么再遮遮掩掩的。



    站在这里的你我四人又关系套关系,称不上有谁是外人。”



    见蒙恬露出了苦笑的神情,李信撇嘴道:“你知不知道你行事一直有个毛病。



    除了战阵上下令时干脆直接,旁的向来是先来一通大道理或是大义。



    随后再拐弯抹角的让人猜你的心思。



    看这子不吭声的样子,就知道你这毛病又犯了。



    咸阳那边传来的消息与传信你又不是不知道,又不是没看过。



    跟他用不着这样。



    他想的你拦都拦不住。



    他不想的打死他都不会去。”



    扭过头看向黄品,李信对黄品抬起三根指,脸色一正道:“第一,你与我的那些对百家与儒学的应对,服不了他。



    第二,你太过聪慧,且聪慧的吓人。



    而往往越是聪慧的人越是喜欢玩弄权术与取巧,很容易走上幸臣与佞臣那条路。



    你对左相使的段,已经有这个苗头。



    因此陛下赐给你的天子剑,让他很不放心。



    接下来你要做的事,或是有什么谋划,不得落下一件,都要和盘托出。



    第三,如今与以往不同,官职都有定数。



    你对老秦人到底是如何打算。”



    听了李信摊牌式的辞,黄品眼角忍不住的开始跳动。



    李信把蒙恬给吓着了,完全是美化的法。



    其实是在担忧他给政哥灌了什么迷魂汤,成了祸国殃民的奸臣。



    即便是问心无愧,黄品对于这种误会还是极为郁闷。



    “别听陇西侯的笑,上将军对你可没有任何不放心。”



    王离知道李信对黄品肯定是没有恶意,但这番话得还是太直白也太随意了。



    把话茬拉回来一句后,王离对黄品继续道:“九原为北境的一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都不为过。



    此次过来就是想知道你与陇西侯对九原今后的安排。



    省着以后”



    “不用往回找补。”



    蒙恬出声先打断王离,随后对黄品轻轻一叹道:“他们两个得都没错,却都又有所夸张。



    先前与你的那些,也并非是在拐弯抹角。”



    抬在黄品的胸口轻轻拍了拍,蒙恬脸色变得凝重道:“我确实是信不过你这里。



    



    但这个信不过,不是对你大秦的忠心有所猜疑。



    更不是担心你会成为佞臣。



    毕竟不论归国时日长短,你所做种种之事已经证明了你对大秦的赤心。



    骤然间得此高位,更是你该得到的。



    不过高位所操持之事与是不是过于聪慧并无多大关系。



    牵扯众多之下,不能光凭猜想去做事。”



    朝着李信努努嘴,蒙恬苦笑两声继续道:“他于领兵上自然没得。



    可治理郡地上,以前从未经历过。



    你虽然同样没有经验,可胜在心快嘴利。



    甚至是你不用去,他都会仰仗着你的心思去做。



    对此,我怎么能放心的下。”



    转过身朝着关中的方向远眺,蒙恬沉默了一阵,喟然长叹道:“陛下与留的那封书信虽然除了你没人知道写了什么。



    可其实到底写了些什么并不难猜,无非就是想让你在九原试一试解决大秦的那些弊端。



    可一地又怎能与一国相比。



    更何况有些弊端不是靠段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时日的消磨。



    甚至这个时日是一辈或是两辈人那么久。”



    到这里,蒙恬收回目光看向黄品,微微摇头道:“你给陛下的献策无错。



    陛下想把所有祸患都一并解决,不给公子们留下麻烦也没错。



    可有些事情的成败,并非单论对错。”



    顿了顿,蒙恬猛得摆了摆,道:“既然已经开始着安排,再论急缓没什么意思。”



    抬用力在黄品的肩头上拍了拍,蒙恬目光中满是坚毅道:“记住我方才的话,谁敢为国贼,谁才是我们的敌人。



    此外,以你之才今后必是大秦的砥柱之臣。



    好好保重自己的同时,千万莫要负了陛下的信任与重托。



    也不要负了所有奋进之人的心血。”



    蒙恬的话毫不做作。



    从目光与语气之中,黄品也感受到了蒙恬对大秦极为浓烈的那份炽烈之情,以及对他发自肺腑的那股期盼之意。



    黄品既为之动容,也极为唏嘘甚至是又一次生出了意难平。



    蒙恬的胸襟不但不亚于政哥,行事的路数其实也并不是不好摸。



    在他眼中只要是所做之事利国利公,便不存在个人被冒犯,或是生出个人恩怨的事情。



    对王离的那种堪称夸张的包容程度,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蒙恬的包容与大公无私不但没有得到该有的褒奖,更没有得到后世公正的评价。



    甚至还因此成了勒在脖子上的枷锁。



    而这道枷锁偏偏又有一半是他认为该包容该团结一致的李斯,以及烂泥扶不上墙的扶苏亲给套上的。



    事情不该是这个样子,世道更不该是人得逞而无私之人含恨的样子。



    越想越愤懑的黄品很想告诉蒙恬这个结果,可理智却让他一个字都不出。



    在这个时候出这个结果,不但没有人会信,反而他还会当做报复心极重的人。



    即便蒙恬信了,只要李斯与赵高在这个时候一心为国做事,他也不会放在心上。



    黄品只能心中重重叹息一声,竭力压住这股意难平。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