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 指挥使

A+A-

    “多谢大王。”

    脱因帖木儿虽然与朱樉接触到时间不长。好不是特别了解朱樉的为人。可他有个妹妹赵敏,是朱樉的正妃。

    朱樉是什么样的人,脱因帖木儿自然是从赵敏口中得知。

    一口吐沫一口钉。

    朱樉对自己的承诺向来都能足以保证。

    “脱将军请起,你我还需努力。”

    脱因帖木儿起身后,再次回答。

    “末将谨遵大王教诲。”

    “很好。”

    朱樉应了一声,再次面对五十千户。指着一旁的下马等候命令的数百蒙古骑兵,道。

    “本王这次除了任命脱将军为大军副帅,还将让他们充入军中任指挥使和千户。”

    没有人质疑朱樉的话。朱樉继续。

    “不能否认,他们在骑兵指挥上的能力比你们强。”

    朱樉先是肯定了蒙古骑兵的能力。

    毕竟这些骑兵曾经都是扩廓帖木儿的亲兵。

    他们不止是扩廓帖木儿的亲兵,还专门接受过战争指挥教育。

    可以,他们都是扩廓帖木儿培养的将领。

    元朝失败后,扩廓帖木儿随着蒙古北撤。却将自己东山再起的本钱,交给了他的妹赵敏。

    或许是扩廓帖木儿,明白大势所趋。再无可能。

    又或许是他想提高赵敏的身价,让赵敏未来的夫婿。能明白,赵敏的娘家有真正的实力。

    以朱樉自己的想法,他更加倾向于后面一种。

    一个女人,她娘家的背景直接决定了她在夫家的话语权。

    赵敏嫁给朱樉后,正好应征了这句话。

    朱樉为了培养军队。为了发展关中和大西北,离不开强势的赵敏。

    赵敏强势,也是因为她有。她有钱,有人,有能力。因此她话也大声,也没有人能忽视她的话。

    朱樉虽然时不时与赵敏争吵,那也是因为强势的赵敏。不让别人忽视她,却经常忽视自己这个大王。

    赵敏背着自己做了多少事,朱樉已经难得计较。

    有一点可以肯定,赵敏对自己够好。这就足够。

    容忍赵敏,除了她是一个女人。还有最大的一个原因。也是朱樉唯一的一个心中秘密。

    他将要在一两年以后,利用赵敏的身份。自己将以黄金家族的女婿,将蒙古失去控制的土地揽入怀中。

    “本王决定,他们担任指挥使后。将配上两个副指挥使。你们告诉所有人,虚心向其学习。”

    有头脑的千户们,顿时明白朱樉的意思。

    两个副指挥使。完全可以证明朱樉并不完全相信蒙古人。

    不止千户们明白,脱因帖木儿也明白。

    当然,这是他们之前在王府就商量好的。

    不为蒙古人担任的指挥使配属两名副指挥。朱樉是坚决不同意。

    然而朱樉却一再否认信任的问题。只言为自己多培养骑兵指挥官。

    对朱樉的疑心,脱因帖木儿并明天意见。

    一力坚持让蒙古骑兵担任指挥使的赵敏,同样没有意见。

    她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争夺军权,她只是为了提高骑兵的战斗力。

    再,即便要争夺军权。赵敏也不会将目标放在这五万骑兵身上。

    这些骑兵,都是朱樉的死忠。

    如今的赵敏明白。为什么朱樉当初要将自己的画像,挂在每一个军营里。

    反复,日日夜夜让士兵们的向朱樉的画像行礼发誓。

    除了让士兵们明白,自己所效忠的对象是朱樉。似乎再没其他用处。

    恰恰是因为这个,让朱樉对五万骑兵的控制力是绝对。

    这五万骑兵,也被朱樉自称为其真正的嫡系。

    “卑职遵命。”

    现在董飞是唯一一个骑兵指挥使。

    五万骑兵,以五千骑兵配一名指挥使。可以配备十名指挥使。

    除去董飞,还需要九名。

    朱樉询问脱因帖木儿,可以胜任指挥使的人有哪些。

    脱因帖木儿自信满满的道。

    “都可胜任,大王可自己挑选。”

    朱樉无奈,他看向旁边一直沉默的赵敏。

    “王妃,你比本王清楚他们。这个任命权,本王就交给你了。”

    赵敏在朱樉以吃惊的表情中,半跪在朱樉面前。道。

    “末将遵命。”

    赵敏行礼后,等不来朱樉让她起身。便自行起立,朝着蒙古的数百位骑兵喊到。

    “阿达,阿图,阿里,阿三”

    被点到名字的九位蒙古骑兵,便来到赵敏身前。

    他们先是对着还没有缓过神的朱樉,行礼。

    “拜见大王。”

    朱樉再次深深看了赵敏一眼,才让这九位蒙古人起身。

    对赵敏,朱樉觉得自己对她的了解还真不够。

    她是怎样一个奇女子?

    不给朱樉思考的时间,赵敏便对朱樉道。

    “大王,她们曾经都是指挥官。由他们担任骑兵指挥使,最好不过。”

    “嗯!”

    朱樉听了这话,再次一震。

    这是什么情况?

    不是,都是扩廓帖木儿曾经的亲兵吗?

    亲兵能上阵充当指挥官?

    难道是当初扩廓帖木儿的指挥官都死绝了,让他们临阵磨枪。

    赵敏可是对自己过,这些都只是受过理论上的指挥教育。

    属于后备军官团。

    即便这样,也比自己的民夫从军。连理论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骑兵好一万倍。

    “大王不用疑惑。臣妾不是不知军国大事之人。如果他们没有指挥过大规模战役,臣妾也不会向大王建议让他们充当指挥官。”

    对朱樉的疑问,赵敏自然清楚他在想什么。

    再次开口的解释,让朱樉明白。

    只是他自己单纯了点,没有听懂当初赵敏的话。

    以赵敏的做事风格,的确如赵敏所言。没有实战经验,没有把握的事情。赵敏往往都不会插。

    “本王懂了。”

    随即朱樉便不在继续询问。这九个蒙古人,赵敏已经的很清楚。他们还曾经指挥过战斗。

    有这样的人,加入自己的骑兵队伍。对自己的好处是显而易见。

    为了不让大明现有的将领插自己的嫡系骑兵。

    朱樉一直没有派遣任何一个将领进入五万骑兵。

    让大明的将领进入骑兵,将不可避免让其他势力进入其中。

    而蒙古人,朱樉却是大为放心。特别还是赵敏的人,他们的根基,只能让他们以赵敏和自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