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九章 全军备战

A+A-

    邓娇在王府召开家族会议后,邓氏族人按照王府中发布的军令一一行事。

    因为赵敏在召集西安的文臣武将后,发出了大量军事指令。

    参加会议的官员们,对赵敏要做的事情,先是一愣。

    虽然赵敏没有明,但文武官员都是心知肚明。

    身在西北做官,当然知道这一天会到来。

    对造反也好,独立也好。没人反对。

    只是有数个将领,请赵敏出示金虎符。

    毕竟调动大军,这是必须。

    然而,金虎符在朱樉身上。赵敏那里拿的出来。

    面对质疑自己命令的将领,赵敏只能暂时拘禁押起来。

    虽然调动大军需要金虎符。可,这东西也是针对将领所用。

    也就是,只要将领接受命令。金虎符可有可无。

    有着邓娇帮衬的赵敏,在王府上演着唯我独尊的形象。

    军令,自然也被下达。

    两个王妃要搞事,这让还身在蓝田县的朱樉是一无所知。

    朱樉这时,却是带着朱标来蓝田县。来蓝田的唯一目的,自然是存了要试探朱标的心思。

    看一看,朱标还是不是那个土著的朱标。

    蓝田县城外,胡文聪带着一大群人迎接朱樉一行。

    虽然朱樉没有刻意通知自己的行程,但是他们的行踪还是被沿路官员提前得知。

    “臣,蓝田县令胡文聪拜见太子殿下,秦王殿下。”

    在知道父亲出事后,就一直恳请朱樉相救的胡文聪。带着蓝田县一大帮子官员,前来迎接朱樉,朱标一行人。

    现在的胡文聪,让朱樉眼睛大睁。

    这变化也太大,太快了。

    按理应该憔悴的不成人行的胡文聪,如今却是容光焕发。

    胡文聪是个孝子。

    为了胡惟庸谋反一事,每日几乎以泪洗面来求自己搭救。

    可,朱樉只能对胡文聪抱歉。

    力所不及的朱樉,能坦诚相待。还是让胡文聪感动了一把。

    朱樉虽然不能相救,可朱樉对他有保证。

    从朱樉在西安城外阅兵的举动中,胡文聪已经明白,朱樉的保证是可靠的。

    以朱樉对他的承诺,朱樉即便救不了胡惟庸。也会就此事,为胡惟庸,为文人起兵讨一个公道。

    然而,伤心欲绝离开西安的胡文聪。

    不过十日时间,就忘了他父亲之事?没有父亲,就像天塌了一样的胡文聪。是不是在证明着,地球离了谁照样转?

    对此,疑惑的朱樉,就这样一直盯着胡文聪。

    似乎要在胡文聪脸上看出个所以然出来。

    朱樉发神的举动,全部落在朱标眼里。十几息以后,见到朱樉还没有开口,让跪在自己面前的一大群官员起身的意思。

    朱标顿时明白,看来,二弟朱樉的心思还是很细腻。他这是要让官员们以自己为尊。

    随即,朱标便开口,对着跪在他们面前的胡聪一行人道。

    “各位请起。”

    胡文聪起身,依照朱樉在西北的政令。抬头挺胸目视朱标一行人。

    结果这一眼看去,胡文聪当场一震。

    能让他震惊的,自然是跟在朱标和朱樉身后的胡惟庸,胡丞相。

    胡文聪虽然早以得到消息,他的父亲胡惟庸性命无忧。

    可,就这样看着父亲出现在自己面前。他只有不可置信。

    在他脑海里,即便父亲没有性命之忧。也不可能出现在蓝田县。

    朱元璋,不可能,也绝不会放胡惟庸才是。

    对朱元璋现在的称呼,因为胡惟庸谋反一事,胡文聪在心里已经是直呼其名了。

    “父”

    “老朽胡胡,拜见县尊。”

    胡文聪上前就要参拜他父亲。

    结果被胡惟庸将他的话给堵了回去。

    爹跪儿子?

    胡惟庸怕胡文聪天打雷劈。

    因此,他只是微微弯腰。

    然而,胡惟庸这一举动,让胡文聪扑通一声再次跪地。

    朱标见到胡惟庸父子俩,在这里上演无声的话剧。立马反应过来,开口对胡文聪道。

    “胡县令,这位是胡胡先生。如今为太子府从事,起来三百年前你们还是一家。”

    三百年?

    朱樉在朱标这句三百年中清醒。

    不是五百年吗?

    难道自己是后来吧!

    没人知道朱樉自己在纠结时间和岁月的差距。

    为了让胡文聪跪拜胡惟庸显得合情合理。朱标便为胡惟庸的身份背书。

    “胡县令请起。”

    胡惟庸先是轻轻摇头,随后伸搀扶胡文聪。

    胡文聪明了,起身后。他原本就神采奕奕的精神,再次提高了一个等级。

    先是对父亲点头示意,随后对朱标和朱标道。

    “太子殿下,秦王殿下,请进城。”

    朱标并没有急着进城,而是看着蓝田县城门口。进进出出的军士向朱樉开口询问。

    “二弟,他们在做什么?”

    随着朱标眼神的方向看去,朱樉再次一愣。

    他那里知道?

    看其士卒的数量,似乎有大规模行动。

    蓝田县除了两个卫所,一万多人外。还有一个占地面积上万平方千米的大营,也就是外人口中的蓝田大营。是作为西北军的预备军训练基地所用的。

    通俗点,就是新兵营。

    在西北的军事改革中,新兵营自然而然被朱樉建立起来。

    如今不管是卫所兵,还是朱樉的亲兵。

    都要在蓝田大营经过半年时间的训练后,才会安排去处。

    朱樉不清楚缘由,只能问胡文聪。

    而胡文聪同样摇头。

    毕竟西北执行的是军政分离,胡文聪是县令。只对政事负责。军事上,丝毫插不进。

    见胡文聪摇头,朱樉对朱标道。

    “大哥,他们大概在是野外拉练。”

    “何为野外拉练?”

    从朱樉口中冒出的新鲜词,朱标不耻下问。

    朱樉听后,盯着朱标的眼神反问一句。

    “大哥不知道拉练?”

    朱标摇头,回道:“却是不知。还劳二弟为兄长解释一番。”

    见到朱标的迷茫眼神,似乎朱标真的不明白。

    不在纠结,朱樉解释起来。

    “拉练,也就是训练。是长时间,在野外进行行军,宿营和实战训练的一种简洁称呼。”

    “原来如此。”

    朱樉的解释让朱标是一清二楚。

    这样的拉练,无疑大大提高了军士的战斗力。

    朱标觉得,完全可以在大明所有的卫所中推行。

    当然,朱樉并不知道,大规模出蓝田县的卫所官兵。不是因为他口中的拉练。而是接到紧急集合命令,蓝田所有官兵必须全副武装,开往朱樉来到的方向,潼关驻扎。

    因为朱标不在询问此事,而是向着蓝田县为他们一行人留出的正大门走去。导致朱樉紧跟朱标的步子,没有想到询问一下当地驻军的指挥使。他们到底,是不是拉练。

    从而,让朱樉在第一时间。错过了解赵敏在西安发布的西北全军动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