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出不了门算了

A+A-

    “对,我就是这群人里官最大的。”



    “老人家,您有什么话想和我吗?”



    朱元璋满脸和蔼的笑容,担心李老汉年纪大耳朵不好使,故意放大声音。



    “嘿!看样子我没猜错这位是‘六七零’啊!”



    李老汉笑着回应了一句。



    他刚瞧见人群围着朱元璋转,除了朱桂外,就数朱元璋显得最自在,便直接指认朱元璋官儿最大。



    “我确实有话要跟你,但在那之前,我得先问问你,你能见到皇上吗?”



    李老汉边瞅着朱元璋边,还顺便提出了个问题。



    这话一出口,周围不少人露出了微妙的表情。



    场面一下变得有点儿尴尬。



    全场就李老汉一个人不知道朱元璋就是皇上,还问朱元璋能不能见到皇上。



    朱元璋心里也犯嘀咕,硬憋着没揭穿自己身份,只是笑眯眯地:



    “我能见到皇上,你是不是有啥冤屈要向皇上申诉,或者有啥话让我给皇上带?”



    朱元璋根据自己的猜测出了这番话。



    在他想来,普通人想找皇上,除了这两件事外,也没啥别的事了。



    “不愧是大官,脑筋转得快,我确实有句话想麻烦你带给皇上。”



    李老汉话间,指还朝朱桂一指,对朱元璋:



    “你就这样跟皇上,大同府里有个李老汉,他代王是个大好人,我们大同府的老百姓都很感谢代王,所以请皇上以后多多赏赐代王。”



    此话一出,



    朱元璋、朱棣等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朱桂。



    大家的眼神各有不同,有震惊、有钦佩、有不敢相信等等各种情绪交织。



    朱桂本人则露出了一脸无奈。



    朱桂敢对着天发誓,自己绝对没请演员来演这一出!



    可偏偏他在大同府的威望太高了,才闹了这么一出。



    朱元璋脸色变得复杂起来。



    如果是秦王或晋王的地盘上,有老百姓为他们的封王请赏,



    朱元璋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那两位藩王找了演员,而且可能性极大!



    现在换成朱桂的地盘上出现这样一个老百姓,朱元璋有七成把握,这事是真的!



    李老汉是真心实意想为朱桂请赏!



    想到这里,朱元璋内心有些触动。



    朱桂到大同府还不满一年,就这么快赢得了民心,这份能力在所有藩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想到这里,朱元璋上前握住了李老汉的,大声道:



    “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把这话转告给皇上,也一定让皇上好好奖励代王。”



    李老汉听了这话,脸上绽开了笑容:



    “好好好,那就太好了!”



    接着,朱元璋和李老汉又聊了一些家常话。



    从李老汉嘴里,朱元璋得知这里的居住环境是大同府其他百姓都羡慕的,而搬进来的百姓也都非常感激朱桂。



    这让朱元璋内心百味杂陈。



    朱元璋也干过基层工作,深知让百姓搬家有多不容易。



    毕竟很多人都有故土情结啊!



    现在朱桂在搬迁工作上做得这么出色,也让朱元璋打心底里佩服。



    告别了李老汉后。



    朱元璋了解到朱桂对安置百姓的工作尽心尽力,心情也彻底放下了心。



    



    临行前。



    朱元璋回头望着安置区的民房,感慨万千。



    “要是全天下的百姓都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四季温暖,生活设施齐全,还有谁会去造反呢?”



    “到时候,天下定能安定繁荣!”



    朱元璋感慨地。



    朱元璋这话是发自肺腑。



    甚至他自己都觉得要求再低些也行,不需要这么好的房子,如果当年家里人能有口饭吃,朱元璋就不会走上造反这条路了。



    曹炳麟听到朱元璋这话,



    内心也很受触动。



    之前曹炳麟一直担任大同府的知县,



    虽然勤勉,但对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成效有限,毕竟有的事情,不是光有能力就能解决,还得有资源才行。



    不过自打朱桂来了后,



    大同府就变了样。



    铁路、水泥路、供暖等等,这些别的州县梦寐以求的东西,大同府都拥有了!



    可以,代王是大同府的福星啊!



    朱棣听了朱元璋的话,眉头微微一皱。



    朱棣觉得朱元璋这话很难实现。



    因为朱元璋提到的这一切都需要钱啊!



    现在朱桂有钱,能保证一个府的百姓过得安乐,但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住上这样的三层洋楼,就算把朱桂卖了也不够。



    所以,在朱棣看来,朱元璋设想的场景现实中不可能发生。



    众人怀着各自的心思离开了安置区,朱元璋一行人则被迎进了代王府休息。



    到了晚上。



    休息一阵后,朱元璋带着燕王朱棣和齐王朱榑,三人改换装扮悄悄出门。



    他们打算微服私访,体验一把大同府的民间风情。



    “可惜了。”



    “本来还想顺道去看看工业区的。”



    三人在大同府的街头走着,朱元璋面露遗憾地。



    之前朱元璋听霍匡提起,朱桂的工业区多么牛气冲天,多么不得了。



    后来在火车上,朱元璋也问过朱棣二人对大同府的印象如何。



    当时朱棣他们也提到了大同府的工业区是他们见过的最震撼的景象。



    再加上锦衣卫证实,朱桂通过出售工业区产品的销售权,赚了六千万两银子。



    朱元璋被这些信息轮番轰炸,对去工业区看看充满了期待。



    不过遗憾的是,天色已晚,参观工业区的事只能推迟到明天了。



    “”



    朱棣听朱元璋想去工业区看看,脸色瞬间又白了几分。他琢磨着,是不是该在明天朱元璋去工业区前,撒个谎自己肚子不舒服,出不了门算了。



    他实在是不愿意去那里挨训,当个受气包。



    早知如此,带陶光啸一起来就好了,有他在,还能给自己出出主意。



    好在朱元璋很快就转移了话题,不再提工业区的事,而是被大同府的夜市吸引了眼球。



    此时的大同府街头。



    不少道路已经铺上了平坦的水泥路面。



    城里百姓的房子多数经过翻修,更加结实漂亮。



    一根根供暖管道从房后延伸而出,汇合一处,通往供暖厂。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