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系统任务就来了

A+A-

    朱棣试着抬脚,立刻感到脚重了不少,鞋上粘满了泥。



    以前这样的泥路,朱棣走过不少,雨后这种泥路随处可见。



    但那时的朱棣并不觉得这样的泥路有什么问题,最多觉得难走罢了。



    而见识过水泥路的朱棣,现在看泥路的眼神,充满了嫌弃!



    齐王朱榑在泥路上走了几步,马上感到步履沉重,鞋上全是泥。



    如果不是朱元璋还在



    “你们,如果八卫六十四堡之间的路都铺上水泥,怎么样?”



    这时,朱元璋忽然提出了个问题。



    朱棣在武将中混迹,立刻兴趣盎然地发表意见:



    “那自然好极了!”



    “如果八卫六十四堡都能修成水泥路,那么在草原骚扰时,八卫六十四堡间也能迅速相互支援!”



    朱元璋微点头。



    他之前考虑在此地修水泥路,也是出于军事上的考量。



    朱元璋又补充:



    “得不错,不仅是八卫六十四堡能相互支援,有了水泥路,有敌情时,他们也能最快将消息传到后方。”



    在军事上,提前知道消息有时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但齐王朱榑也表达了担忧:



    “如果草原那帮人突破了八卫六十四堡,有了水泥路,岂不是意味着他们能更快深入大明腹地?”



    朱榑此言一出,



    令朱元璋和朱棣都愣住了。



    这两人常在草原征战,从没想过草原人侵入大明腹地的情景。



    “那就简单了,打得他们不敢觊觎我大明的天威就是。”



    这时,一直未发言的朱桂笑呵呵地了一句。



    这话让朱元璋和朱标的目光中都掠过一丝惊讶,但朱元璋并未深究。



    朱元璋言归正传,指了指地上的泥路,问朱桂:



    “你觉得如果把这条路全改成水泥路,再加上八卫六十四堡全部翻修一遍,大约要多少钱?”



    听到这话,朱桂笑了笑。



    从朱元璋的话里,他听出了对修水泥路已有心动,这是开始询价了。



    于是朱桂心里盘算了一番。



    过了一会儿,朱桂回答:



    “大概估计要一百多万两吧,可能还要更多,毕竟这只是个估算的数字。”



    朱元璋一听,脸色猛地一变。



    一百多万两!



    就连朱元璋听了也觉得心疼!



    因为是修建大明边防,这笔钱需由朝廷财政支出。



    朝廷税收覆盖全国,总共也就三千多万两,各方面都需要开支



    远不如大同府的财政宽裕。



    这让朱元璋犯了难。



    明知可以改造八卫六十四堡却不行动,朱元璋心中有愧。



    但另一方面,改造八卫六十四堡又需要巨额资金。



    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朱元璋一时难以调和。



    “父皇是觉得这钱花得太多了?”



    看到朱元璋为难的表情,朱桂问道。



    朱元璋勉强点了点头。



    这一百多万两银子,朱元璋确实能从国库里挤出来。



    但是这笔钱一拿出来,就意味着其他需要国库支持的地方就得紧巴巴的过日子了。



    这种变化,往往像牵动全身的那根线,影响深远。



    朱元璋也不敢轻率做决定,所以他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他甚至开始琢磨,要不要跟朱桂借点钱应急?



    毕竟之前朱桂靠工业区赚了六千万两白银呢!



    不过朱元璋一时半会又拉不下脸去开口。



    朱元璋只能感慨地:



    “朝廷的税收有限,而这百多万两银子的开销,确实是大笔了。”



    看到朱元璋犯难,朱桂出了个主意:



    “父皇,孩儿有个法子能让朝廷的税收多多益善。”



    这话一下点亮了朱元璋的眼睛。



    能增加税收的办法?



    朱元璋对朱桂这话的真实性毫不怀疑。



    “十三,你快看。”



    朱元璋立刻问了起来。



    见朱元璋来了兴趣,朱桂微笑着介绍起了自己的商税改革计划:



    “税收嘛,就是朝廷的摇钱树,要挣大钱,自然得找有钱的主儿收税!”



    “现在大明最富的就是商人!”



    “我这里有一套商税改革方案,把原来的三十分之一税率降到十分之一!”(就是要升啊,降低农业税,提高商业税)



    “如果父皇能在大明全境推广,那一百多万两的空缺,自然就有人填补上了。”



    朱桂讲起自己的理念时头头是道。



    朱元璋的眼神也从起初的好奇转为心动,甚至有点想立刻动干!



    毕竟,从商人那里捞钱,朱元璋既不心疼,心理也没什么负担。



    因为他本身就对商人不怎么看得起!



    同时,朱桂还补充道:



    “如果父皇愿意改革,大同府愿意先行一步,第一个上交五十五万两的税款!”



    大同府之前的税收是五十五万两,上交给朝廷十四万两。



    改革后按十分之一算,就是五十五两!



    听朱桂愿意身先士卒,朱元璋眼中满是感动——这孩子,真是太好了,太让人省心了!



    而一边的燕王朱棣和齐王朱榑两人,面面相觑,听得有点蒙圈!



    要知道,税收制度这么一改,他们这些藩王上缴的税款也得水涨船高!



    以前两人因朱桂的竞争,顶多挨几句骂,过几天也就忘了。



    但现在是要实打实地掏钱,顿时让他们心里一阵肉痛!



    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飞了!



    而朱棣隐约有种感觉——



    他觉得朱元璋似乎已经开始受朱桂竞争的影响而改变了!



    对朱桂的建议,朱元璋心中非常满意,嘴上却要考虑考虑。



    接着,一行人继续巡视八卫六十四堡。



    



    随后几天,他们继续巡视八卫六十四堡,不时指出一些问题。



    最终,四人站在长城之上,远眺北方的草原。



    朱元璋背着,胸中豪情万丈,却没有什么。



    朱桂顺着朱元璋的视线望去。



    这几天的相处,朱桂多少猜到了朱元璋的一些心思。



    再结合之前运输物资的事,



    朱桂汇总这些信息后觉得,最迟入冬前,大明必会出兵北伐,打击北元余孽!



    到时候,恐怕又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就在这时,系统的声音突然响起。



    叮!新的竞争任务已发布!



    朱桂闻言微微一怔。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