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大家看,该选哪个

A+A-

    “臣认为,代王殿下的新纸币不应该只在大同府用,应该成为全大明的新纸币!”



    各种邀功和建议像浪花一样翻滚而来。



    朱元璋听着,满脸堆笑。



    老朱现在心里哪还顾得上这些话,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用朱桂在大同府那套改纸币的法子,来改造整个大明的纸币!



    毕竟,原来的那个大明纸币,实在太寒碜了!



    发行得越多,老百姓越不认,连带着老朱自家金库里头的钱也越来越少。



    老朱眼馋朱桂王府库里头那好几千万两银子!



    要不是因为朱桂是自个儿儿子,老朱早动心思去“借”那些钱了。



    虽然老朱拉不下脸去“打土豪”,但学学儿子的改革纸币法子,应该也不丢人吧?



    这么一想,老朱便对着大臣们:



    “那些事儿先放一边,各位觉得大同府的这改纸币法子,放到全大明怎么样?”



    这一问,朝堂上立刻炸开了锅。



    大多数人立马得出结论:这绝对不成!



    首先是朱桂那法子,得靠他工业区的产品做支撑,这些东西民间需求大,新纸币才有价值。



    其次,朱桂控制了新纸币的发行量,不乱发,纸币才不贬值。



    但这两点,老朱都难做到。



    一是没合适的挂钩物品,二是大明纸币早已泛滥成灾,市面上真假掺半!



    可以,原来的大明纸币已经烂到根了,再怎么改也是白搭!



    可大伙儿看老朱兴致勃勃,除了几个不怕死的大臣上去改不成,其他人就都乖乖闭嘴了。



    老朱当然没听这几个刺头的话。



    然后,老朱就开始在大明推广改革纸币的计划!



    可第一步,老朱就卡壳了!



    大明纸币作为官方货币,当然得能兑换金银。



    以前没人想着拿纸币换金银,因为换不了。



    但现在老朱要重树大家对纸币的信心,开放了兑换限制。



    结果,一兑换,问题大了!



    老朱猛然发现,之前印发的纸币太多,就算把国库掏空,也换不完!



    最后,朱元璋只能无奈叫停,宣布改革失败。



    这件事,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包括病床上的朱标。



    朱标知道朱元璋学朱桂改革纸币却最终失败,并不惊讶。



    “这天下,也就十三弟有本事完成改革纸币这样的大事了!”



    比起前些日子,朱标脸色更苍白了,但心里还挂念着国家,感叹道。



    一旁煎药的蓝玉急得直挠头。



    这几天他日夜守着,照着大夫的方子熬药,看着朱标一碗接一碗地喝。



    可朱标的情况一点没见好!



    朱标身体越来越差,蓝玉越发焦虑。



    更让他着急的是,重病中的朱标还在操心国事。



    紧接着,朱标开口了:



    “父皇改革纸币的事既然失败了,可以派人去问问十三弟怎么解决。”



    “来人,快进宫把这个建议告诉父皇。”



    太子的亲卫随即领命而去。



    蓝玉的脸色却更绝望了。



    又是代王朱桂!



    朱标即便病重,心里还是挂着这个名字!



    莫非,朱标之后,大明的未来真的要落在朱桂身上?!



    ---



    朝堂上。



    



    自从改革纸币失败后,朱元璋的脸色就一直很沉重。



    他自己也知道搞经济不行,但实践证明的确不行后,心里还是挺郁闷的。



    自己,一代洪武大帝,灭了元朝,平了群雄,重建华夏,百万大军面前都不眨眼。



    怎么就整不明白这经济问题呢?



    朱元璋愁,愁得底下的大臣们也跟着愁。



    除了皇子们,别的官员也不敢这时候安慰朱元璋,毕竟安慰就等于老朱不对。



    错才需要安慰嘛。



    可老朱那脾气,不是亲戚朋友,谁敢指着鼻子他不对?



    这时,倒是有大胆的官员站出来,拱:



    “陛下改革纸币失败,其实很正常!”



    此言一出,不少官员面色都变了。



    朱元璋嘴角抽了抽。



    你这家伙,这不是往伤口上撒盐吗!



    只见那官员接着:



    “正常在于陛下要改的是全大明的纸币,难度和代王在一府改革的难度不一样。



    如果把难度比作移山,大同府的改革如同搬庐山,而整个大明的改革,那就是移泰山啊!”



    这话一出,朱元璋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些。



    这家伙话中听,行!



    不过,朱元璋心里清楚,要是让朱桂来改全大明的纸币,很可能也会成功。



    而且,朱元璋忽然明白了,朱桂为啥要在大同府发新纸币。



    朱桂这是不想和老一套的大明纸币扯上关系!



    换句话,朱桂这是在防着朱元璋呢!



    朱桂担心自己把宝钞管好了,朱元璋又开始乱发大明宝钞。



    所以他就想了新的宝钞法子!



    一想到这儿,朱元璋脸上的肌肉都不由自主地抖了抖。



    朱桂这招想得真够长远的!连自己老爸都防上了!



    同时,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看来要改革宝钞,还得靠朱桂出主意啊!



    就在这时。



    太子身边的侍卫也带回了消息,朱标也让朱元璋去问问朱桂,这父子俩想到一块儿去了。



    于是,朱元璋就下了旨意,问朱桂怎么解决现在大明宝钞的问题。



    因为铁路修得越来越多,消息传得也快。



    没过多久,朱桂的回信就到了。



    朱桂面对宝钞换不了钱的问题,提出了两个办法。



    第一:



    开放海禁!建立海上丝绸之路!这样能把海外的金银弄到大明来!



    到时候大明宝钞的信誉自然就稳稳上升!



    第二:



    组建大明海军,占领海外金银矿,直接把那里的金银抢到大明来!



    只要能让宝钞能兑换金银,那宝钞的信任度也会逐步提高。



    这两个主意,一个是靠贸易赚金银,一个是靠掠夺赚金银。



    朱元璋听着,眼睛里闪着光。



    这十三的攻击性怎么感觉越来越强了?



    侵略性换个词,也可以叫作进取心!



    没错,朱桂就是个充满进取心的年轻人,他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



    而且从朱桂不久前绕行千里,干掉北元可汗的事情看,朱桂身上的狠劲也不少。



    这么一来,朱桂在朱元璋心中的形象就清晰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