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霜雪落满头,与君共白首(完结)

A+A-

    徐望月再一次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很黑了。



    幸好院子里都点上了灯,而裴长意就将那个制作好的购物明晃晃的摆在大堂的正中间。



    生怕她回来瞧不见似的。



    想着裴长意这么大的人,这么威严的典狱司裴大人,竟然也会做这种孩子气的事儿。



    想到这里徐望月也是整个无语住的。



    不过这样孩子气的裴长意倒是特别可爱。



    很难得自家郎君有这样少年气的时候,徐望月也觉得心中十分畅快。



    因为她终于不再是那个困在内宅的女子了,她的一生就实现了向她当初写给裴长意字那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这样的日子真是好呀。



    不得不,裴长意的艺却是真真实实的不错,这一个豪华大狗窝做的远远超过江淮镇上那些工匠人们,裴长意还贴心的将狗窝上面的横梁加高了,以防狗长大了以后可能进出会撞到头。



    再者两边还做了白色的木头做横幅,只是今天时间来不及了所以还没有刷上红漆,但是旁边桌案上摆着的两条的对联,让徐望月难得感受到裴长意的孩子气。



    像一个心爱的大男孩给他心爱的狗贴上了像人一样的对联。



    两幅的对联大概是明天会雕刻上去的,无非是一些祝福的语,长命百岁健康成长。



    裴长意就是这样一个温柔细致的人啊,虽然表面看起来冷酷不堪,但实际上内心如此的细腻,任何一件事情在细节上都会做到圆满才开心。



    照顾狗是这样的,照顾自己也是这样的。



    徐望月正在专心欣赏着狗,冷不丁后面有人从后一把抱住她,将脑袋轻轻的搁在她的肩膀上,带着熟悉气味的叹息和温热慢慢的攀岩上她的脖子。



    裴长意倒是比狗还要黏人几分。



    “我做的东西夫人可还满意?”



    “满意满意,裴大人真是天上有地下无啊,什么东西在裴大人的里都是到擒来的。”徐望月不吝夸奖着,将裴长意当做孩子一样哄着疼着。



    裴长意似乎也很喜欢这样被对待,夫妻两个牵着今天没有孩子打扰,在红帐里面滚落翻云覆雨了一整晚。



    这样宁静的日子只持续了大概两个月。



    两个月之后从京城传来了圣上驾崩的消息。



    举国国殇,身为定远侯府侯爷的裴长意自然也是要拖家带口回到京城去。



    三皇子终于如愿登上了那个位置,如今也不能叫他三皇子了,是新皇上。



    这中间具体的细节,裴长意其实心知肚明。



    他只是退隐了不是死了,典狱司那边的明线暗线都无时无刻在向自己汇报着,譬如圣上到底是如何驾崩的。



    其实圣上正值壮年,裴长意离开京城的时候身上的身体还好的很,但短短一两个月之间就突然病来如山倒了,着中间没有猫腻谁也不信。



    这就是裴长意坚定了心意自己一定要离开京城的原因。



    他即使知道这其中有猫腻但他也要假装自己完全不知道,这样以后才不会被人诟病,自己也不会成为三皇子心中解不开的那道节。



    再后来,他们全家都回了京城。



    圣上大丧,裴长意在皇城里待了七天七夜才出来,徐望月早已将定远侯府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洁洁,里里外外都是自己的人。



    最开始裴长意还担心徐望月没有办法收服人心,可现在他发现完全是他自己想多了。



    她的夫人在经过江淮这几年之后段简直是雷厉风行和当年有着天差地别。



    如今无人在敢瞧她的庶女身份,无论是谁见到他都会恭恭敬敬尊称一句夫人。



    徐望月的威严比当初的赵氏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她所做的远不止如此,第一步便是从侯府里所有的丫鬟开始都跟着后面识字,等林林总总认全了大部分常用字之后,徐望月就开始将主意打到外面的人身上。



    京城之中大部分穷苦人家的女儿都是没有资格认字的,可她偏偏想要改变这个命。



    事情的起源还源于那天她和红玉单独上街。



    \"姐快看!\"红玉突然抓住徐望月的腕,指着茶楼二层窗边抹眼泪的姑娘,\"那不是绸缎庄王家二姑娘么?\"



    徐望月顺着望去,只见王姑娘攥着张泛黄的纸,肩膀一抽一抽地抖。



    楼下两个婆子还在扯着嗓子喊:\"不识字的赔钱货!白纸黑字写着你爹收了我们老爷五百两,你合该给我们少爷当填房!\"



    裴钰抱着剑冷笑:\"婚书是假的,墨迹都没干透。\"



    \"可王姑娘不识字。\"徐望月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



    这是本月第三起骗婚案,那些黑心肠的专挑商户不识字的女儿下。



    当晚她就砸了装嫁妆的樟木箱,二十根金条哐当落在裴长意书案上。\"



    我要办女学。\"烛火在她眼底跳动,\"让姑娘们至少能看懂自己的婚书。\"



    裴长意把金条推回来,从腰间解下玉佩:\"用这个去西城盘间铺面,就裴家要开绣坊。\"



    女学开在废弃茶楼里。



    徐望月带着红玉把掉漆的桌椅擦了三遍,裴钰蹲在屋顶补窟窿,碎瓦片哗啦啦往下掉。



    第一张告示是卖烧饼的翠儿帮忙写的——这姑娘常蹲在学堂窗外偷听,指头在灰土里比划先生教的字。



    \"免费教识字,每日晌午管饭,学成帮接绣活。\"



    徐望月念完告示,翠儿突然扑通跪下:\"我给姐磕头,但求别让我娘知道\"



    报名那日来了七个姑娘,都是蒙着面从后巷溜进来的。



    徐望月教她们握笔,笔杆子却直往地上掉。



    \"我、我惯会拿绣花针\"翠儿脸涨得通红。



    突然外头传来砸门声,泼皮李三带着人踹开前厅:\"哪家窑子敢抢老子生意?\"



    裴钰的剑还没出鞘,徐望月抓起砚台砸过去。



    墨汁泼了李三满脸,姑娘们突然爆发尖叫,绣鞋、毛笔、算盘珠子雨点般砸过去。



    等裴长意带官兵赶到时,只见李三头顶插着支毛笔,脸上糊着千字文的残页,狼狈的不堪入目。



    看见帮来了,连忙连滚带爬的跑出去。



    \"明日加教防身术。\"徐望月对惊魂未定的姑娘们。



    桃突然噗嗤笑出声,露出缺了颗的门牙。



    最难缠的是桃娘。



    这妇人举着擀面杖冲进学堂,揪着女儿耳朵往外拖:\"赔钱货还想当女状元?隔壁刘婶都笑掉大牙了!\"



    \"婶子莫急。\"徐望月拦在中间,\"让桃每日帮您记豆腐账可好?若她算错一文钱,我赔您一吊钱。\"



    转头又对桃眨眼:\"昨儿教的九九歌背熟了?\"



    三个月后,女学有了三十个学生。



    徐望月把绣活分派下去:翠儿描花样子,陈寡妇串珠帘,桃记账。



    那日她们正绣着裴长意送来的蜀锦,突然听见前厅喧哗。



    六个婆子揪着自家女儿往外拽,粗话混着哭喊炸开锅。



    \"都静一静!\"徐望月抄起铜锣猛敲,\"今日起成立女子互助会。谁家婆婆病了,大伙轮着照看;谁家要打官司,我们帮着写状子。



    \"她举起一叠银票,\"这是上月绣活挣的二百两,愿意留下的,每月给家里交五百文。\"



    婆子们盯着银票咽口水。



    翠儿突然站出来:\"我给娘挣了七百文呢!\"



    陈寡妇晃了晃钱袋:\"够买三斗米。\"



    桃娘突然抢过女儿里的账本,眯着眼数上面的红圈圈——那是徐望月给优秀学生画的。



    晨雾还没散,徐望月踩着露水推开茶楼门板。三十张缺腿的方桌歪歪扭扭排着,翠儿正踮脚擦最后一块窗棂。



    忽然外头传来马蹄声,五六个锦衣少女掀开车帘嗤笑:\"侯夫人亲自打扫呐?\"



    红玉抓起扫帚就要冲出去,被徐望月按住。\"她们笑她们的,我们忙我们的。\"话音未落,一盆馊水泼在台阶上。



    裴钰从房梁翻下来,剑柄上的红穗子滴着脏水。敢这么他们家夫人。



    等他回头回去一定告诉主子。



    徐望岳可不管这些。



    ,好不容易将女学创办起来,她没有心思浪费在这些别的事情上。



    \"今日先教写名字。\"徐望月铺开草纸。姑娘们围成个圈,桃的麻花辫扫到陈寡妇脸上。翠儿捏着笔杆像握烧火棍,鼻尖蹭了墨还不自知。



    \"徐字这样写。\"她在沙盘里划拉,\"望月是看着月亮升起的意思。\"陈寡妇突然抹眼睛:\"我本名叫春芽,十二岁被卖进周家就没人叫过了。\"



    忽然大门被踹开,礼部侍郎家的马车堵在门口。



    穿金线裙的少女甩着鞭子:\"我爹你们这破学堂污了官家女眷名声!\"



    \"都给我砸了!\"礼部尚书家的马车横在茶楼前,林姐踩着丫鬟脊背下车,金丝裙摆扫过馊水横流的地面。



    六个粗使婆子抡起棍棒,咣当砸碎了刚糊好的纸窗。



    徐望月把姑娘们护在身后,红玉抄起顶门栓就要冲,被裴钰按住腕:\"侯爷交代过,夫人受委屈时得让他先出场。\"



    碎瓷飞溅中,裴长意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他漫不经心:\"林姐的女诫抄完了?令尊前日还跟陛下请罪,家教不严\"



    \"你胡!\"林姐突然煞白。见到裴长意这个祖宗谁都害怕。



    裴长意玄色大氅扫过门槛,腰间白玉扣映着姑娘们惊惶的脸。



    他进一步的抛出诱饵,\"三年前你祖父挪用军饷的案卷,还在刑部搁着。\"



    林姐来的时候有多凶,走的时候就有多灰溜溜。



    徐望月早就习惯了裴长意会来帮她处理这些事情,这会儿就专心致志低头捡掉在地上的文房四宝。



    一起身,裴长意忽然往她发间插了支木簪,\"晨起在街边瞧见的,刻了个月亮。



    \"红玉噗嗤笑出声,桃她们挤眉弄眼地偷笑。



    徐望月现在就是整个京城穷苦人家女子心中的明月。



    她不再是自己的那个月亮。



    她会从此高高挂于天际。耀眼的让所有人都能看见。



    而裴长意所能做的就是替她守护着这背后的一方净土。



    实际的教学比想象中难十倍。



    徐望月举着千字文念\"天地玄黄\",下头哈欠连天。



    桃在草纸上画王八,翠儿数着房梁蜘蛛。



    直到她搬出绣绷子:\"今儿谁学会五个字,就给谁描新花样子。\"



    这下可炸了锅。



    陈寡妇举着\"春\"字满屋跑:\"这是我!这是我!\"翠儿抓着\"翠\"字往怀里揣,差点撕破纸。



    桃娘扒着门缝偷看,见女儿写出\"一斤豆腐三文钱\",惊得擀面杖都掉了。



    麻烦来得比春雨还急。



    那日正教算账,忽然涌进十几个婆子。



    打头的是东街媒婆,胭脂糊了满脸:\"姑娘们都快及笄了,天天混在这儿像什么话!\"着就要扯人。



    徐望月刚要开口,外头响起鸣锣声。



    裴长意带着御赐匾额进来,金灿灿\"毓秀学堂\"四个大字晃人眼。



    \"陛下听夫人办学有功,特赐此匾。\"他故意抬高声音,\"明日还有宫里的嬷嬷来考察。\"



    婆子们扑通跪了一地。



    桃趁把算盘塞给她娘:\"上个月多赚了半吊钱,就是在这儿学的!\"翠儿娘摸着匾额边缘:\"这金漆能刮下来不?\"



    穷苦人家最喜欢的便是这些金啊银啊一样的东西。只要看到金灿灿的,便挪不开道。



    要打发这些穷苦人家的母亲容易。最难的还是那些贵女。



    端午诗会上,徐望月带姑娘们去卖绣品。这是一场与民同乐的宴会,所以办在京城的大街上,所有的高门贵女都会过来,只不过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



    待走到近前,宰相千金用团扇掩鼻:\"什么味儿啊?\"



    翠儿涨红脸——她连夜赶工,袖口还沾着灶灰。



    徐望月端起青瓷碗喝光酸梅汤。



    \"酸味是从这儿来的。\"她把空碗往案上一搁,\"姐姐们喝着冰镇燕窝,自然闻不见穷苦人的汗味儿。\"



    她在江淮待了几年,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欺凌的徐家庶女了。



    现在她徐望月可是唐唐的定远侯府夫人。



    虽然平日里穿着朴素了些,但嘴皮子可利索的很。



    在这群高门贵女面前,根本就不需要裴长意的帮助。



    裴长意在二楼雅间笑出声。



    当晚他拎着食盒来学堂,三十个油纸包挨个发。\"水晶肘子是给夫人生气的,\"他凑近徐望月耳畔,\"糖蒸酥酪是给夫人撒娇的。\"



    第二日宫宴,那些高门贵女们被气的七嘴八舌的去向当朝太后告状,也就是曾经的容妃娘娘。



    虽然裴长意从龙有功,但这朝上的功臣家属不胜数。



    也不能只疼爱裴长意一人。



    徐望月可不怕她们。她的目光流连在这些高门贵女的衣服上,然后莞尔一笑。



    \"你们身上的苏绣,可都是我们学堂姑娘熬了七个通宵赶制的。\"徐望月故意晃了晃腰间荷包,里头掉出半片绣样——正是王姐昨日退回来的并蒂莲,嫌针脚不够细密。



    身上穿着他们家女学生做的东西,嘴里却着嫌弃的话。



    这些人的嘴脸并不比当初的长姐好看多少。



    贵女们正要发作,忽听假山后传来皇帝笑声。



    裴长意扶着醉醺醺的圣上转出来:\"陛下刚夸这荷包上的龙纹鲜亮,要赏绣娘黄金百两。\"



    徐望月趁跪下:\"绣娘们就在宫门外候着。\"二十个粗布衣裙的姑娘被引进御花园,桃捧着的金线牡丹帕子,正系在皇后腕间。



    但创办女学这件事。对于朝中一些顽固派的大臣来,确实是天理不容。



    用裴长意话来讲天塌了也不为过。



    七日后早朝,十二道奏折雪片般飞上龙案。老臣们颤巍巍跪了一地:\"女子识字乱阴阳,徐氏妖言惑众!\"



    裴长意突然抖开十丈素绢,密密麻麻的红指印惊得满殿哗然。\"京城三百寡妇联名上书,求陛下恩准女学。\"



    他踹开个唾沫横飞的老翰林,\"张大人上月还从毓秀堂买了二十幅观音绣像送姨娘吧?\"



    皇帝捻着胡须看那绢布,突然指着某处大笑:\"这个印旁画了只王八?\"



    裴长意面不改色:\"回陛下,是学子们自创的防伪标记。\"



    赐匾那日,林尚书带着家丁拦在茶楼前。朱漆匾额上的\"毓秀\"二字刺得他老眼生疼:\"区区贱民也配\"



    \"林大人慎言。\"裴长意的剑鞘压住他肩膀,\"这匾额用的可是陛下书房拆下来的金丝楠。\"



    他忽然压低声音:\"听您嫡孙的乡试文章,是找枪写的?\"



    这下挨着典狱司的威严,加上新上皇帝的偏爱。



    真的没人敢反对这件事了。



    何况典狱司那边真的有许许多多的黑料。抖不抖出来只是看裴长意的心情罢了。



    裴长意的心情自然就代表着他夫人的心情。



    



    夫人的心情好,裴长意的心情自然就好。



    那夫人想要创办什么,裴长意就没有一句不支持的。



    裴长意想要支持,他里的黑料也就必须得跟着后面支持。



    纷纷扬扬的一场闹剧,终于尘埃落定。



    女学这个事情也终于毫无阻碍,徐望月站在日光下,只觉得从今天这一刻起,经城里的日光再也没有从前的那么毒辣。



    红绸揭开的瞬间,二十个姑娘齐声诵起千字文。对面酒楼上偷看的贵女们咬碎银牙——她们发现自家马车夫的女儿也在队列中,背得比谁都响亮。



    一时间,国子监外挤满了送女儿来认字的百姓。



    曾经闹事的林姐躲在马车里,眼睁睁看着自家庶妹捧着入学文书从茶楼出来。那丫头颈间晃着的银锁片上,赫然刻着\"自强\"。



    这件纷纷扬扬的事情终于燃烧到了那些高门贵女身上。



    得到了国子监的认可,徐望月创办的这个女学就是名正言顺。



    初雪那日,二十辆马车堵住巷口。高门贵女们捧着束修要来入学。



    徐望月忙的要死,可没空来管这些事情。



    只派了红玉站在门口:\"我们这儿只收穷学生,\"她倚着掉漆的门框,\"除非各位亲缝件棉袍给城外流民。\"



    裴长意站在廊下看热闹,忽然脖颈一凉——徐望月往他领口塞了个雪球。\"侯爷也去缝一件?\"



    \"本侯缝的怕是像麻袋。\"



    \"那正好,能多装二斤米。\"



    后来终究是没有收那些高门贵女。



    但家家户户所有的高门贵女。都逐渐向徐望月看齐。有一点钱财在里的,就到金城周边的乡村去花点钱创办个女学。给自己附上一点,才得兼备的名声。



    徐望月可不管这个名声。



    只要出了钱,就会有更多的贫穷女子有会上学。



    这便足够了。



    那些没有多少私房钱的女子们也纷纷为了这样的好名声,干脆在家里喊人教授自己身边的丫鬟。



    一时间整个京城里的风气,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下子转变成了谁身边的丫鬟或者谁家的女儿能够出口成章,吟诵两首诗句就为人追捧。



    才女的名头远超了女子无才。



    徐望月趴在案上改作业,裴长意把暖炉推过去。\"夫人可知,如今京城半数绣庄掌柜都姓女?\"



    \"侯爷可知,您偷拿我的朱笔批军报?\"



    窗外忽然炸开烟花,姑娘们举着识字卡片在雪地奔跑。\"那个'春'字是我教的!\"陈寡妇追着翠儿喊。桃举着账本扑进她娘怀里,妇人别扭地帮她系紧棉袄。



    裴长意伸接住片雪花,落在徐望月发间像支银簪。\"当年你要教人看懂婚书,\"



    他握住她冻红的,\"如今她们能写和离书了。\"



    女子的命运,终究到最后可以掌握在自己的中了。



    是和离还是成婚,全都由自己决定。



    他想这便是,徐望月一开始最想要的自由二字吧。



    真正的自由。



    家庭篇甜甜番外:



    夕阳把葡萄架染成橘红色时,长生叼着阿满的布鞋满院子撒欢。



    五岁的子光着一只脚蹦过回廊,差点撞翻裴长意里的公文匣。



    “爹快帮我逮住它!”阿满揪着亲爹的袍角往狗洞方向拽,



    徐望月倚着门框往这儿抛花生米:“侯爷当心闪了腰。”



    话音未落,三岁的宁宁骑在枣树杈上晃悠,石榴裙勾破三道口子,里青枣啪嗒砸中裴长意的乌纱帽。



    “祖宗哎。”裴长意单抄起闺女,后背立刻被糊满墨汁。



    宁宁蘸着从他笔架上偷的墨,正给爹爹画铠甲呢,阿满还踮脚给妹妹添了两撇胡子。



    徐望月端着茶进来,瞅见夫君背上张牙舞爪的涂鸦,笑得茶壶直抖:“明儿早朝可别转身。”



    雷雨夜两孩子闹得最凶。



    宁宁抱着枕头钻进爹娘被窝,一脚踹醒中间的长生。大狗呜咽着跳上阿满的床,男孩迷糊中把狗头当枕头啃。



    晨起时四人一狗缠成麻花,徐望月发间缠着阿满的红头绳,裴长意官服下摆还粘着半块枣糕——昨夜宁宁偷吃留下的罪证。



    “这是爹的名字。”



    午后徐望月握着女儿写字。



    宁宁一使劲戳穿宣纸:“像大蜈蚣!”裴长意凑过来添两笔:“蜈蚣戴官帽。”



    阿满突然嚷着要学写“长生”,木剑哐当打翻砚台。



    墨汁泼上裴长意新换的袍子,长生嗷呜一声窜出门,尾巴扫落架上三本千字文。



    这下轮到俩崽子罚跪了。



    俩崽子打碎御赐花瓶,长生叼着瓷片想拼回去,爪子划出血道子。



    徐望月板着脸让他们面壁,转头瞧见裴长意偷偷往孩子心塞糖瓜。



    宁宁舔着糖纸冲娘亲眨巴眼,阿满裤兜还露出半截狗尾巴草——准是又拿长生当诱饵偷零嘴。



    月亮爬过西墙时,葡萄架下响起呼噜。



    阿满和宁宁蜷在竹席上睡着了,指尖还勾着描红本。



    长生趴在一旁啃被墨汁染黑的爪子,裴长意轻轻揉着徐望月发酸的腕。



    夜风掀起千字文残页,泛黄的纸片掠过她松散的发髻,落在他掌心像片月亮。



    独属于他的月亮。



    后来,徐望月听了许多事。



    比如她回到江淮的那一年,长姐在顾将军府门前跪了三天三夜,将双腿跪伤了,但是顾怀风最终也没有打开那扇大门。



    后来京城多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满嘴嚷嚷着她是被负心汉抛弃的。



    没有认出她的善良的百姓会偶尔给她一点食物,认出她的人只会关上大门,避之不及。



    再后来,长姐就消失了。



    红玉绘声绘色的描写着这段八卦,这都是墨玉在书信里跟她的。



    “夫人你,大姐,这是死了吗?”



    红玉叹了口气。“可是来也奇怪,后来墨玉又,顾将军让人在边上买了一个庄子,那庄子里都是一些种田的老妇人,还特意安排了一间房间,也不知是做什么的,平日只许人送点吃的喝的进去,却也不可以进去探望,他们都那里面关着的是敌国的俘虏。”



    毕竟顾将军可是常胜将军呢。



    徐望月却不这么觉得。



    她总觉得那里面关着的人,是长姐。



    顾怀风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



    在当初明知道长姐是错的情况下,也愿意用一生军功去换一个人。



    可见他本就是个痴情儿郎。



    即使后来长姐背弃他,欺骗他,卷着所有的钱跑路。



    他都没有想过去杀掉这个女人。



    年少时候的情感最让人觉得珍贵。



    徐望月和裴长意走到如今这一步,才更加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



    他们二人有的时候坐在一起围炉煮茶的时候,还是会怀念最开始少年相遇的那一段时光。



    人果然永远没有办法同时拥有少年的时光和对少年时光的回忆。



    所以顾怀风,也是如此。



    他不会杀掉长姐,但应该也绝对不会放任长姐疯疯癫癫的游荡在京城的各大街道上。



    毕竟曾经是他的妻子,纵使他不要了,也不能让她沦落到人人践踏的地步。



    一个疯女人在这,谁都不熟的京城里,难以想象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况且长姐还有一个女儿。放任女儿的母亲被人糟蹋,顾怀风绝对做不到。



    徐望月相信那里关的是长姐。



    但这显然是顾怀风悄悄做下的。



    许多事情,顾淮风不提,她当然也就不会捅破这层窗户纸。



    她相信顾怀风的深情。但同时也相信他只是给长姐最后一点体面。



    剩下的就是余生,此生不复相见了。



    徐望月偶尔在想,若是自己有一天遇到那样的长姐,是不是也会于心不忍?



    不。



    她不会的。



    如今的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拥有什么,人生的路已经走得如此清晰。



    不会再为不该去动容的人动容。



    再过了一年。顾怀风派人传了帖子来,是要成婚了。



    女儿逐渐长大。他要是拖着一直不成婚的话,是不会有人愿意娶他们家女儿的。



    成婚的对象并不是当初那位女将军,或许连顾淮风也觉得,那样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应该在战场上焕发生,而不应该被困在后宅,困在内宅里。一生就这样简简单单的磋磨掉。



    只是徐望月一直都没有收到关于陆遮的只言片语。



    圣上重开恩科,当初那场恩科惨案闹得沸沸扬扬。牵连了许多学子。



    陆遮不免也牵连其中。



    如今终于等到了三皇子即位。举国欢腾重新打开恩科,陆遮又是毫无意外的中了榜。



    好多官宦世家,子弟榜下捉婿,几个人将陆遮簇拥在一起,非要喊他回去娶自己的女儿。



    结果就是陆遮收拾了行李,连滚带爬的往外县逃。



    一边逃一边给,当今圣上写折子,表明自己只想报国的决心,暂时无心婚配,希望圣上给他派一个外放的职位,让他好好的为百姓操劳操劳,从一个简单的父母官做起。



    在第5年冬雪落下的时候,徐望月终于等到陆遮哥哥的信。



    信里只有寥寥的两个字。



    安好。



    千言万语,恐怕也只能化作这两个字了。



    她分明是知道为什么陆遮哥哥一直未娶妻的原因,但有些东西给不了的就是给不了。



    显然过了5年,除了没有娶妻生子之外,陆遮其他方面也都想开了。



    不仅在任上将自己的政绩做得斐然,还深受百姓爱戴。短短5年就一路飙升,很快又被调回了京城里。



    当年在榜下抓过他的人都灰溜溜的,闭门不敢出,生怕被人抓住辫子。



    陆遮现在比当初的裴长意还要铁面无私,主要是实在是一个清官。



    清官嘛,两袖清风,无父无母,无妻无子。



    不像裴长意有了自己的软肋。



    所以陆遮行起改革的方式来大刀阔斧,确确实实名头比当时的裴长意还要令人恐惧几分。



    但百姓在这样的日子下,却越发过的好起来。



    虽然没有孩子传宗接代,却有自己的声名流芳百世。



    这恐怕也是陆遮最想要的结果吧。



    老年番外:



    冬日里下了第场雪的时候,裴长意把这两天自己亲自打来的食物挂在房梁上。徐望月蹲在檐下将刚刚弄好的东西在屋子里好好摆放起来,炭盆里烤着几颗浑圆的金黄色橘子,外面的风夹杂着雪粒子扑进半开的窗。



    他们离开京城已有三年之久。



    定远侯的位置,裴长意几乎是直接传给了自家唯一的崽子。



    然后就马不停蹄,迫不及待的带着徐望月,离开了京城的是非之地。



    皇上人到暮年,却还是清明无比的,不用担心他对忠臣下。



    可是裴长意缺撂挑子,不想干了。



    干了一辈子的苦力,最后的人生三四十年,他只想为自己好好活。



    就像当年答应徐望月的一样,找一个山高水远的地方,过两个人的平静岁月。



    他们又回到了江淮老家。



    人到暮年才明白,何为落叶归根。



    这便是落叶归根。



    江淮当初的老人早已死的死散的散,喊他老侯爷的人也寥寥无几。



    裴长意乐得清闲。



    整日里带着徐望月在山上打猎,老夫老妻开开心心比什么都重要。



    “后山兔子肥了。”今夜风雪突起,裴长意突然往她怀里塞了个铜炉。



    徐望月会意地起身系斗篷,顺把剥好的栗子仁一点一点慢慢的,塞进他箭囊夹层。



    山道堆积的雪有一个人膝盖这么厚踩上去能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在深山里,徐望月突然拽住裴长意衣袖。



    前方树叶忽然抖动,漫天的白雪速速而落,然后就看见一只灰兔支棱着耳朵四处张望,。



    徐望月几乎是同时和裴长意一起搭着弓箭,两支箭同时离弦,她的箭擦着兔耳钉进树干,他的箭杆却故意偏了半寸。



    “侯爷抖了?”她挑眉去捡战利品。



    “饿了而已。”哪里是抖了。



    让了徐望月一辈子。早就让成了习惯。



    他哪一次带着许望月出来打猎,不都是将猎物双奉上。



    裴长意很喜欢这样简单的日子。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油纸包,糖炒栗子还冒着热气。



    暮色染红草庐时,徐望月正将刚刚列到的灰兔交给下人,下山的路有些冷,他们只是偶尔住在山上草庐里,太冷的时候依旧会回到江淮老宅,宅子里日夜暖的炭火,也不知春秋冬夏了。



    回去的路上风雪有些大,裴长意解下大氅裹住她,这条路慢慢悠悠的往前走,如今竟真的好像走了一辈子。



    回到江淮老家的时候,灶上煨的羊肉汤咕嘟作响时,徐望月低头给几个弓弦涂上蜂蜡。这得收好了,明日还是要用的。



    裴长意突然从旁边递来块木牌,新削的桃木还带着毛边,正面刻着“平安”,背面藏着“共老”。



    白头偕老。



    如今雪落满山,他们可不是白头偕老了呢。



    “不如当年你给长生做的狗窝精致。”徐望月嘴上嫌弃,却把木牌拴在了自己的腰间。



    三更雪又密了,徐望月忽觉肩头一沉。



    裴长意裹着同条毯子睡熟了,掌心还攥她的一缕白发。



    霜雪落满头,与君共白首。



    夫人的心情好,裴长意的心情自然就好。



    那夫人想要创办什么,裴长意就没有一句不支持的。



    裴长意想要支持,他里的黑料也就必须得跟着后面支持。



    纷纷扬扬的一场闹剧,终于尘埃落定。



    女学这个事情也终于毫无阻碍,徐望月站在日光下,只觉得从今天这一刻起,经城里的日光再也没有从前的那么毒辣。



    红绸揭开的瞬间,二十个姑娘齐声诵起千字文。对面酒楼上偷看的贵女们咬碎银牙——她们发现自家马车夫的女儿也在队列中,背得比谁都响亮。



    一时间,国子监外挤满了送女儿来认字的百姓。



    曾经闹事的林姐躲在马车里,眼睁睁看着自家庶妹捧着入学文书从茶楼出来。那丫头颈间晃着的银锁片上,赫然刻着\"自强\"。



    这件纷纷扬扬的事情终于燃烧到了那些高门贵女身上。



    得到了国子监的认可,徐望月创办的这个女学就是名正言顺。



    初雪那日,二十辆马车堵住巷口。高门贵女们捧着束修要来入学。



    徐望月忙的要死,可没空来管这些事情。



    只派了红玉站在门口:\"我们这儿只收穷学生,\"她倚着掉漆的门框,\"除非各位亲缝件棉袍给城外流民。\"



    裴长意站在廊下看热闹,忽然脖颈一凉——徐望月往他领口塞了个雪球。\"侯爷也去缝一件?\"



    \"本侯缝的怕是像麻袋。\"



    \"那正好,能多装二斤米。\"



    后来终究是没有收那些高门贵女。



    但家家户户所有的高门贵女。都逐渐向徐望月看齐。有一点钱财在里的,就到金城周边的乡村去花点钱创办个女学。给自己附上一点,才得兼备的名声。



    徐望月可不管这个名声。



    只要出了钱,就会有更多的贫穷女子有会上学。



    这便足够了。



    那些没有多少私房钱的女子们也纷纷为了这样的好名声,干脆在家里喊人教授自己身边的丫鬟。



    一时间整个京城里的风气,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下子转变成了谁身边的丫鬟或者谁家的女儿能够出口成章,吟诵两首诗句就为人追捧。



    才女的名头远超了女子无才。



    徐望月趴在案上改作业,裴长意把暖炉推过去。\"夫人可知,如今京城半数绣庄掌柜都姓女?\"



    \"侯爷可知,您偷拿我的朱笔批军报?\"



    窗外忽然炸开烟花,姑娘们举着识字卡片在雪地奔跑。\"那个'春'字是我教的!\"陈寡妇追着翠儿喊。桃举着账本扑进她娘怀里,妇人别扭地帮她系紧棉袄。



    裴长意伸接住片雪花,落在徐望月发间像支银簪。\"当年你要教人看懂婚书,\"



    他握住她冻红的,\"如今她们能写和离书了。\"



    女子的命运,终究到最后可以掌握在自己的中了。



    是和离还是成婚,全都由自己决定。



    他想这便是,徐望月一开始最想要的自由二字吧。



    真正的自由。



    家庭篇甜甜番外:



    夕阳把葡萄架染成橘红色时,长生叼着阿满的布鞋满院子撒欢。



    五岁的子光着一只脚蹦过回廊,差点撞翻裴长意里的公文匣。



    “爹快帮我逮住它!”阿满揪着亲爹的袍角往狗洞方向拽,



    徐望月倚着门框往这儿抛花生米:“侯爷当心闪了腰。”



    话音未落,三岁的宁宁骑在枣树杈上晃悠,石榴裙勾破三道口子,里青枣啪嗒砸中裴长意的乌纱帽。



    “祖宗哎。”裴长意单抄起闺女,后背立刻被糊满墨汁。



    宁宁蘸着从他笔架上偷的墨,正给爹爹画铠甲呢,阿满还踮脚给妹妹添了两撇胡子。



    徐望月端着茶进来,瞅见夫君背上张牙舞爪的涂鸦,笑得茶壶直抖:“明儿早朝可别转身。”



    雷雨夜两孩子闹得最凶。



    宁宁抱着枕头钻进爹娘被窝,一脚踹醒中间的长生。大狗呜咽着跳上阿满的床,男孩迷糊中把狗头当枕头啃。



    晨起时四人一狗缠成麻花,徐望月发间缠着阿满的红头绳,裴长意官服下摆还粘着半块枣糕——昨夜宁宁偷吃留下的罪证。



    “这是爹的名字。”



    午后徐望月握着女儿写字。



    宁宁一使劲戳穿宣纸:“像大蜈蚣!”裴长意凑过来添两笔:“蜈蚣戴官帽。”



    阿满突然嚷着要学写“长生”,木剑哐当打翻砚台。



    墨汁泼上裴长意新换的袍子,长生嗷呜一声窜出门,尾巴扫落架上三本千字文。



    这下轮到俩崽子罚跪了。



    俩崽子打碎御赐花瓶,长生叼着瓷片想拼回去,爪子划出血道子。



    徐望月板着脸让他们面壁,转头瞧见裴长意偷偷往孩子心塞糖瓜。



    宁宁舔着糖纸冲娘亲眨巴眼,阿满裤兜还露出半截狗尾巴草——准是又拿长生当诱饵偷零嘴。



    月亮爬过西墙时,葡萄架下响起呼噜。



    阿满和宁宁蜷在竹席上睡着了,指尖还勾着描红本。



    长生趴在一旁啃被墨汁染黑的爪子,裴长意轻轻揉着徐望月发酸的腕。



    夜风掀起千字文残页,泛黄的纸片掠过她松散的发髻,落在他掌心像片月亮。



    独属于他的月亮。



    后来,徐望月听了许多事。



    比如她回到江淮的那一年,长姐在顾将军府门前跪了三天三夜,将双腿跪伤了,但是顾怀风最终也没有打开那扇大门。



    后来京城多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满嘴嚷嚷着她是被负心汉抛弃的。



    没有认出她的善良的百姓会偶尔给她一点食物,认出她的人只会关上大门,避之不及。



    再后来,长姐就消失了。



    红玉绘声绘色的描写着这段八卦,这都是墨玉在书信里跟她的。



    “夫人你,大姐,这是死了吗?”



    红玉叹了口气。“可是来也奇怪,后来墨玉又,顾将军让人在边上买了一个庄子,那庄子里都是一些种田的老妇人,还特意安排了一间房间,也不知是做什么的,平日只许人送点吃的喝的进去,却也不可以进去探望,他们都那里面关着的是敌国的俘虏。”



    毕竟顾将军可是常胜将军呢。



    徐望月却不这么觉得。



    她总觉得那里面关着的人,是长姐。



    顾怀风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



    在当初明知道长姐是错的情况下,也愿意用一生军功去换一个人。



    可见他本就是个痴情儿郎。



    即使后来长姐背弃他,欺骗他,卷着所有的钱跑路。



    他都没有想过去杀掉这个女人。



    年少时候的情感最让人觉得珍贵。



    徐望月和裴长意走到如今这一步,才更加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



    他们二人有的时候坐在一起围炉煮茶的时候,还是会怀念最开始少年相遇的那一段时光。



    人果然永远没有办法同时拥有少年的时光和对少年时光的回忆。



    所以顾怀风,也是如此。



    他不会杀掉长姐,但应该也绝对不会放任长姐疯疯癫癫的游荡在京城的各大街道上。



    毕竟曾经是他的妻子,纵使他不要了,也不能让她沦落到人人践踏的地步。



    一个疯女人在这,谁都不熟的京城里,难以想象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况且长姐还有一个女儿。放任女儿的母亲被人糟蹋,顾怀风绝对做不到。



    徐望月相信那里关的是长姐。



    但这显然是顾怀风悄悄做下的。



    许多事情,顾淮风不提,她当然也就不会捅破这层窗户纸。



    她相信顾怀风的深情。但同时也相信他只是给长姐最后一点体面。



    剩下的就是余生,此生不复相见了。



    徐望月偶尔在想,若是自己有一天遇到那样的长姐,是不是也会于心不忍?



    不。



    她不会的。



    如今的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拥有什么,人生的路已经走得如此清晰。



    不会再为不该去动容的人动容。



    再过了一年。顾怀风派人传了帖子来,是要成婚了。



    女儿逐渐长大。他要是拖着一直不成婚的话,是不会有人愿意娶他们家女儿的。



    成婚的对象并不是当初那位女将军,或许连顾淮风也觉得,那样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应该在战场上焕发生,而不应该被困在后宅,困在内宅里。一生就这样简简单单的磋磨掉。



    只是徐望月一直都没有收到关于陆遮的只言片语。



    圣上重开恩科,当初那场恩科惨案闹得沸沸扬扬。牵连了许多学子。



    陆遮不免也牵连其中。



    如今终于等到了三皇子即位。举国欢腾重新打开恩科,陆遮又是毫无意外的中了榜。



    好多官宦世家,子弟榜下捉婿,几个人将陆遮簇拥在一起,非要喊他回去娶自己的女儿。



    结果就是陆遮收拾了行李,连滚带爬的往外县逃。



    一边逃一边给,当今圣上写折子,表明自己只想报国的决心,暂时无心婚配,希望圣上给他派一个外放的职位,让他好好的为百姓操劳操劳,从一个简单的父母官做起。



    在第5年冬雪落下的时候,徐望月终于等到陆遮哥哥的信。



    信里只有寥寥的两个字。



    安好。



    千言万语,恐怕也只能化作这两个字了。



    她分明是知道为什么陆遮哥哥一直未娶妻的原因,但有些东西给不了的就是给不了。



    显然过了5年,除了没有娶妻生子之外,陆遮其他方面也都想开了。



    不仅在任上将自己的政绩做得斐然,还深受百姓爱戴。短短5年就一路飙升,很快又被调回了京城里。



    当年在榜下抓过他的人都灰溜溜的,闭门不敢出,生怕被人抓住辫子。



    陆遮现在比当初的裴长意还要铁面无私,主要是实在是一个清官。



    清官嘛,两袖清风,无父无母,无妻无子。



    不像裴长意有了自己的软肋。



    所以陆遮行起改革的方式来大刀阔斧,确确实实名头比当时的裴长意还要令人恐惧几分。



    但百姓在这样的日子下,却越发过的好起来。



    虽然没有孩子传宗接代,却有自己的声名流芳百世。



    这恐怕也是陆遮最想要的结果吧。



    老年番外:



    冬日里下了第场雪的时候,裴长意把这两天自己亲自打来的食物挂在房梁上。徐望月蹲在檐下将刚刚弄好的东西在屋子里好好摆放起来,炭盆里烤着几颗浑圆的金黄色橘子,外面的风夹杂着雪粒子扑进半开的窗。



    他们离开京城已有三年之久。



    定远侯的位置,裴长意几乎是直接传给了自家唯一的崽子。



    然后就马不停蹄,迫不及待的带着徐望月,离开了京城的是非之地。



    皇上人到暮年,却还是清明无比的,不用担心他对忠臣下。



    可是裴长意缺撂挑子,不想干了。



    干了一辈子的苦力,最后的人生三四十年,他只想为自己好好活。



    就像当年答应徐望月的一样,找一个山高水远的地方,过两个人的平静岁月。



    他们又回到了江淮老家。



    人到暮年才明白,何为落叶归根。



    这便是落叶归根。



    江淮当初的老人早已死的死散的散,喊他老侯爷的人也寥寥无几。



    裴长意乐得清闲。



    整日里带着徐望月在山上打猎,老夫老妻开开心心比什么都重要。



    “后山兔子肥了。”今夜风雪突起,裴长意突然往她怀里塞了个铜炉。



    徐望月会意地起身系斗篷,顺把剥好的栗子仁一点一点慢慢的,塞进他箭囊夹层。



    山道堆积的雪有一个人膝盖这么厚踩上去能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在深山里,徐望月突然拽住裴长意衣袖。



    前方树叶忽然抖动,漫天的白雪速速而落,然后就看见一只灰兔支棱着耳朵四处张望,。



    徐望月几乎是同时和裴长意一起搭着弓箭,两支箭同时离弦,她的箭擦着兔耳钉进树干,他的箭杆却故意偏了半寸。



    “侯爷抖了?”她挑眉去捡战利品。



    “饿了而已。”哪里是抖了。



    让了徐望月一辈子。早就让成了习惯。



    他哪一次带着许望月出来打猎,不都是将猎物双奉上。



    裴长意很喜欢这样简单的日子。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油纸包,糖炒栗子还冒着热气。



    暮色染红草庐时,徐望月正将刚刚列到的灰兔交给下人,下山的路有些冷,他们只是偶尔住在山上草庐里,太冷的时候依旧会回到江淮老宅,宅子里日夜暖的炭火,也不知春秋冬夏了。



    回去的路上风雪有些大,裴长意解下大氅裹住她,这条路慢慢悠悠的往前走,如今竟真的好像走了一辈子。



    回到江淮老家的时候,灶上煨的羊肉汤咕嘟作响时,徐望月低头给几个弓弦涂上蜂蜡。这得收好了,明日还是要用的。



    裴长意突然从旁边递来块木牌,新削的桃木还带着毛边,正面刻着“平安”,背面藏着“共老”。



    白头偕老。



    如今雪落满山,他们可不是白头偕老了呢。



    “不如当年你给长生做的狗窝精致。”徐望月嘴上嫌弃,却把木牌拴在了自己的腰间。



    三更雪又密了,徐望月忽觉肩头一沉。



    裴长意裹着同条毯子睡熟了,掌心还攥她的一缕白发。



    霜雪落满头,与君共白首。



    夫人的心情好,裴长意的心情自然就好。



    那夫人想要创办什么,裴长意就没有一句不支持的。



    裴长意想要支持,他里的黑料也就必须得跟着后面支持。



    纷纷扬扬的一场闹剧,终于尘埃落定。



    女学这个事情也终于毫无阻碍,徐望月站在日光下,只觉得从今天这一刻起,经城里的日光再也没有从前的那么毒辣。



    红绸揭开的瞬间,二十个姑娘齐声诵起千字文。对面酒楼上偷看的贵女们咬碎银牙——她们发现自家马车夫的女儿也在队列中,背得比谁都响亮。



    一时间,国子监外挤满了送女儿来认字的百姓。



    曾经闹事的林姐躲在马车里,眼睁睁看着自家庶妹捧着入学文书从茶楼出来。那丫头颈间晃着的银锁片上,赫然刻着\"自强\"。



    这件纷纷扬扬的事情终于燃烧到了那些高门贵女身上。



    得到了国子监的认可,徐望月创办的这个女学就是名正言顺。



    初雪那日,二十辆马车堵住巷口。高门贵女们捧着束修要来入学。



    徐望月忙的要死,可没空来管这些事情。



    只派了红玉站在门口:\"我们这儿只收穷学生,\"她倚着掉漆的门框,\"除非各位亲缝件棉袍给城外流民。\"



    裴长意站在廊下看热闹,忽然脖颈一凉——徐望月往他领口塞了个雪球。\"侯爷也去缝一件?\"



    \"本侯缝的怕是像麻袋。\"



    \"那正好,能多装二斤米。\"



    后来终究是没有收那些高门贵女。



    但家家户户所有的高门贵女。都逐渐向徐望月看齐。有一点钱财在里的,就到金城周边的乡村去花点钱创办个女学。给自己附上一点,才得兼备的名声。



    徐望月可不管这个名声。



    只要出了钱,就会有更多的贫穷女子有会上学。



    这便足够了。



    那些没有多少私房钱的女子们也纷纷为了这样的好名声,干脆在家里喊人教授自己身边的丫鬟。



    一时间整个京城里的风气,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下子转变成了谁身边的丫鬟或者谁家的女儿能够出口成章,吟诵两首诗句就为人追捧。



    才女的名头远超了女子无才。



    徐望月趴在案上改作业,裴长意把暖炉推过去。\"夫人可知,如今京城半数绣庄掌柜都姓女?\"



    \"侯爷可知,您偷拿我的朱笔批军报?\"



    窗外忽然炸开烟花,姑娘们举着识字卡片在雪地奔跑。\"那个'春'字是我教的!\"陈寡妇追着翠儿喊。桃举着账本扑进她娘怀里,妇人别扭地帮她系紧棉袄。



    裴长意伸接住片雪花,落在徐望月发间像支银簪。\"当年你要教人看懂婚书,\"



    他握住她冻红的,\"如今她们能写和离书了。\"



    女子的命运,终究到最后可以掌握在自己的中了。



    是和离还是成婚,全都由自己决定。



    他想这便是,徐望月一开始最想要的自由二字吧。



    真正的自由。



    家庭篇甜甜番外:



    夕阳把葡萄架染成橘红色时,长生叼着阿满的布鞋满院子撒欢。



    五岁的子光着一只脚蹦过回廊,差点撞翻裴长意里的公文匣。



    “爹快帮我逮住它!”阿满揪着亲爹的袍角往狗洞方向拽,



    徐望月倚着门框往这儿抛花生米:“侯爷当心闪了腰。”



    话音未落,三岁的宁宁骑在枣树杈上晃悠,石榴裙勾破三道口子,里青枣啪嗒砸中裴长意的乌纱帽。



    “祖宗哎。”裴长意单抄起闺女,后背立刻被糊满墨汁。



    宁宁蘸着从他笔架上偷的墨,正给爹爹画铠甲呢,阿满还踮脚给妹妹添了两撇胡子。



    徐望月端着茶进来,瞅见夫君背上张牙舞爪的涂鸦,笑得茶壶直抖:“明儿早朝可别转身。”



    雷雨夜两孩子闹得最凶。



    宁宁抱着枕头钻进爹娘被窝,一脚踹醒中间的长生。大狗呜咽着跳上阿满的床,男孩迷糊中把狗头当枕头啃。



    晨起时四人一狗缠成麻花,徐望月发间缠着阿满的红头绳,裴长意官服下摆还粘着半块枣糕——昨夜宁宁偷吃留下的罪证。



    “这是爹的名字。”



    午后徐望月握着女儿写字。



    宁宁一使劲戳穿宣纸:“像大蜈蚣!”裴长意凑过来添两笔:“蜈蚣戴官帽。”



    阿满突然嚷着要学写“长生”,木剑哐当打翻砚台。



    墨汁泼上裴长意新换的袍子,长生嗷呜一声窜出门,尾巴扫落架上三本千字文。



    这下轮到俩崽子罚跪了。



    俩崽子打碎御赐花瓶,长生叼着瓷片想拼回去,爪子划出血道子。



    徐望月板着脸让他们面壁,转头瞧见裴长意偷偷往孩子心塞糖瓜。



    宁宁舔着糖纸冲娘亲眨巴眼,阿满裤兜还露出半截狗尾巴草——准是又拿长生当诱饵偷零嘴。



    月亮爬过西墙时,葡萄架下响起呼噜。



    阿满和宁宁蜷在竹席上睡着了,指尖还勾着描红本。



    长生趴在一旁啃被墨汁染黑的爪子,裴长意轻轻揉着徐望月发酸的腕。



    夜风掀起千字文残页,泛黄的纸片掠过她松散的发髻,落在他掌心像片月亮。



    独属于他的月亮。



    后来,徐望月听了许多事。



    比如她回到江淮的那一年,长姐在顾将军府门前跪了三天三夜,将双腿跪伤了,但是顾怀风最终也没有打开那扇大门。



    后来京城多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满嘴嚷嚷着她是被负心汉抛弃的。



    没有认出她的善良的百姓会偶尔给她一点食物,认出她的人只会关上大门,避之不及。



    再后来,长姐就消失了。



    红玉绘声绘色的描写着这段八卦,这都是墨玉在书信里跟她的。



    “夫人你,大姐,这是死了吗?”



    红玉叹了口气。“可是来也奇怪,后来墨玉又,顾将军让人在边上买了一个庄子,那庄子里都是一些种田的老妇人,还特意安排了一间房间,也不知是做什么的,平日只许人送点吃的喝的进去,却也不可以进去探望,他们都那里面关着的是敌国的俘虏。”



    毕竟顾将军可是常胜将军呢。



    徐望月却不这么觉得。



    她总觉得那里面关着的人,是长姐。



    顾怀风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



    在当初明知道长姐是错的情况下,也愿意用一生军功去换一个人。



    可见他本就是个痴情儿郎。



    即使后来长姐背弃他,欺骗他,卷着所有的钱跑路。



    他都没有想过去杀掉这个女人。



    年少时候的情感最让人觉得珍贵。



    徐望月和裴长意走到如今这一步,才更加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



    他们二人有的时候坐在一起围炉煮茶的时候,还是会怀念最开始少年相遇的那一段时光。



    人果然永远没有办法同时拥有少年的时光和对少年时光的回忆。



    所以顾怀风,也是如此。



    他不会杀掉长姐,但应该也绝对不会放任长姐疯疯癫癫的游荡在京城的各大街道上。



    毕竟曾经是他的妻子,纵使他不要了,也不能让她沦落到人人践踏的地步。



    一个疯女人在这,谁都不熟的京城里,难以想象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况且长姐还有一个女儿。放任女儿的母亲被人糟蹋,顾怀风绝对做不到。



    徐望月相信那里关的是长姐。



    但这显然是顾怀风悄悄做下的。



    许多事情,顾淮风不提,她当然也就不会捅破这层窗户纸。



    她相信顾怀风的深情。但同时也相信他只是给长姐最后一点体面。



    剩下的就是余生,此生不复相见了。



    徐望月偶尔在想,若是自己有一天遇到那样的长姐,是不是也会于心不忍?



    不。



    她不会的。



    如今的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拥有什么,人生的路已经走得如此清晰。



    不会再为不该去动容的人动容。



    再过了一年。顾怀风派人传了帖子来,是要成婚了。



    女儿逐渐长大。他要是拖着一直不成婚的话,是不会有人愿意娶他们家女儿的。



    成婚的对象并不是当初那位女将军,或许连顾淮风也觉得,那样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应该在战场上焕发生,而不应该被困在后宅,困在内宅里。一生就这样简简单单的磋磨掉。



    只是徐望月一直都没有收到关于陆遮的只言片语。



    圣上重开恩科,当初那场恩科惨案闹得沸沸扬扬。牵连了许多学子。



    陆遮不免也牵连其中。



    如今终于等到了三皇子即位。举国欢腾重新打开恩科,陆遮又是毫无意外的中了榜。



    好多官宦世家,子弟榜下捉婿,几个人将陆遮簇拥在一起,非要喊他回去娶自己的女儿。



    结果就是陆遮收拾了行李,连滚带爬的往外县逃。



    一边逃一边给,当今圣上写折子,表明自己只想报国的决心,暂时无心婚配,希望圣上给他派一个外放的职位,让他好好的为百姓操劳操劳,从一个简单的父母官做起。



    在第5年冬雪落下的时候,徐望月终于等到陆遮哥哥的信。



    信里只有寥寥的两个字。



    安好。



    千言万语,恐怕也只能化作这两个字了。



    她分明是知道为什么陆遮哥哥一直未娶妻的原因,但有些东西给不了的就是给不了。



    显然过了5年,除了没有娶妻生子之外,陆遮其他方面也都想开了。



    不仅在任上将自己的政绩做得斐然,还深受百姓爱戴。短短5年就一路飙升,很快又被调回了京城里。



    当年在榜下抓过他的人都灰溜溜的,闭门不敢出,生怕被人抓住辫子。



    陆遮现在比当初的裴长意还要铁面无私,主要是实在是一个清官。



    清官嘛,两袖清风,无父无母,无妻无子。



    不像裴长意有了自己的软肋。



    所以陆遮行起改革的方式来大刀阔斧,确确实实名头比当时的裴长意还要令人恐惧几分。



    但百姓在这样的日子下,却越发过的好起来。



    虽然没有孩子传宗接代,却有自己的声名流芳百世。



    这恐怕也是陆遮最想要的结果吧。



    老年番外:



    冬日里下了第场雪的时候,裴长意把这两天自己亲自打来的食物挂在房梁上。徐望月蹲在檐下将刚刚弄好的东西在屋子里好好摆放起来,炭盆里烤着几颗浑圆的金黄色橘子,外面的风夹杂着雪粒子扑进半开的窗。



    他们离开京城已有三年之久。



    定远侯的位置,裴长意几乎是直接传给了自家唯一的崽子。



    然后就马不停蹄,迫不及待的带着徐望月,离开了京城的是非之地。



    皇上人到暮年,却还是清明无比的,不用担心他对忠臣下。



    可是裴长意缺撂挑子,不想干了。



    干了一辈子的苦力,最后的人生三四十年,他只想为自己好好活。



    就像当年答应徐望月的一样,找一个山高水远的地方,过两个人的平静岁月。



    他们又回到了江淮老家。



    人到暮年才明白,何为落叶归根。



    这便是落叶归根。



    江淮当初的老人早已死的死散的散,喊他老侯爷的人也寥寥无几。



    裴长意乐得清闲。



    整日里带着徐望月在山上打猎,老夫老妻开开心心比什么都重要。



    “后山兔子肥了。”今夜风雪突起,裴长意突然往她怀里塞了个铜炉。



    徐望月会意地起身系斗篷,顺把剥好的栗子仁一点一点慢慢的,塞进他箭囊夹层。



    山道堆积的雪有一个人膝盖这么厚踩上去能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在深山里,徐望月突然拽住裴长意衣袖。



    前方树叶忽然抖动,漫天的白雪速速而落,然后就看见一只灰兔支棱着耳朵四处张望,。



    徐望月几乎是同时和裴长意一起搭着弓箭,两支箭同时离弦,她的箭擦着兔耳钉进树干,他的箭杆却故意偏了半寸。



    “侯爷抖了?”她挑眉去捡战利品。



    “饿了而已。”哪里是抖了。



    让了徐望月一辈子。早就让成了习惯。



    他哪一次带着许望月出来打猎,不都是将猎物双奉上。



    裴长意很喜欢这样简单的日子。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油纸包,糖炒栗子还冒着热气。



    暮色染红草庐时,徐望月正将刚刚列到的灰兔交给下人,下山的路有些冷,他们只是偶尔住在山上草庐里,太冷的时候依旧会回到江淮老宅,宅子里日夜暖的炭火,也不知春秋冬夏了。



    回去的路上风雪有些大,裴长意解下大氅裹住她,这条路慢慢悠悠的往前走,如今竟真的好像走了一辈子。



    回到江淮老家的时候,灶上煨的羊肉汤咕嘟作响时,徐望月低头给几个弓弦涂上蜂蜡。这得收好了,明日还是要用的。



    裴长意突然从旁边递来块木牌,新削的桃木还带着毛边,正面刻着“平安”,背面藏着“共老”。



    白头偕老。



    如今雪落满山,他们可不是白头偕老了呢。



    “不如当年你给长生做的狗窝精致。”徐望月嘴上嫌弃,却把木牌拴在了自己的腰间。



    三更雪又密了,徐望月忽觉肩头一沉。



    裴长意裹着同条毯子睡熟了,掌心还攥她的一缕白发。



    霜雪落满头,与君共白首。



    夫人的心情好,裴长意的心情自然就好。



    那夫人想要创办什么,裴长意就没有一句不支持的。



    裴长意想要支持,他里的黑料也就必须得跟着后面支持。



    纷纷扬扬的一场闹剧,终于尘埃落定。



    女学这个事情也终于毫无阻碍,徐望月站在日光下,只觉得从今天这一刻起,经城里的日光再也没有从前的那么毒辣。



    红绸揭开的瞬间,二十个姑娘齐声诵起千字文。对面酒楼上偷看的贵女们咬碎银牙——她们发现自家马车夫的女儿也在队列中,背得比谁都响亮。



    一时间,国子监外挤满了送女儿来认字的百姓。



    曾经闹事的林姐躲在马车里,眼睁睁看着自家庶妹捧着入学文书从茶楼出来。那丫头颈间晃着的银锁片上,赫然刻着\"自强\"。



    这件纷纷扬扬的事情终于燃烧到了那些高门贵女身上。



    得到了国子监的认可,徐望月创办的这个女学就是名正言顺。



    初雪那日,二十辆马车堵住巷口。高门贵女们捧着束修要来入学。



    徐望月忙的要死,可没空来管这些事情。



    只派了红玉站在门口:\"我们这儿只收穷学生,\"她倚着掉漆的门框,\"除非各位亲缝件棉袍给城外流民。\"



    裴长意站在廊下看热闹,忽然脖颈一凉——徐望月往他领口塞了个雪球。\"侯爷也去缝一件?\"



    \"本侯缝的怕是像麻袋。\"



    \"那正好,能多装二斤米。\"



    后来终究是没有收那些高门贵女。



    但家家户户所有的高门贵女。都逐渐向徐望月看齐。有一点钱财在里的,就到金城周边的乡村去花点钱创办个女学。给自己附上一点,才得兼备的名声。



    徐望月可不管这个名声。



    只要出了钱,就会有更多的贫穷女子有会上学。



    这便足够了。



    那些没有多少私房钱的女子们也纷纷为了这样的好名声,干脆在家里喊人教授自己身边的丫鬟。



    一时间整个京城里的风气,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下子转变成了谁身边的丫鬟或者谁家的女儿能够出口成章,吟诵两首诗句就为人追捧。



    才女的名头远超了女子无才。



    徐望月趴在案上改作业,裴长意把暖炉推过去。\"夫人可知,如今京城半数绣庄掌柜都姓女?\"



    \"侯爷可知,您偷拿我的朱笔批军报?\"



    窗外忽然炸开烟花,姑娘们举着识字卡片在雪地奔跑。\"那个'春'字是我教的!\"陈寡妇追着翠儿喊。桃举着账本扑进她娘怀里,妇人别扭地帮她系紧棉袄。



    裴长意伸接住片雪花,落在徐望月发间像支银簪。\"当年你要教人看懂婚书,\"



    他握住她冻红的,\"如今她们能写和离书了。\"



    女子的命运,终究到最后可以掌握在自己的中了。



    是和离还是成婚,全都由自己决定。



    他想这便是,徐望月一开始最想要的自由二字吧。



    真正的自由。



    家庭篇甜甜番外:



    夕阳把葡萄架染成橘红色时,长生叼着阿满的布鞋满院子撒欢。



    五岁的子光着一只脚蹦过回廊,差点撞翻裴长意里的公文匣。



    “爹快帮我逮住它!”阿满揪着亲爹的袍角往狗洞方向拽,



    徐望月倚着门框往这儿抛花生米:“侯爷当心闪了腰。”



    话音未落,三岁的宁宁骑在枣树杈上晃悠,石榴裙勾破三道口子,里青枣啪嗒砸中裴长意的乌纱帽。



    “祖宗哎。”裴长意单抄起闺女,后背立刻被糊满墨汁。



    宁宁蘸着从他笔架上偷的墨,正给爹爹画铠甲呢,阿满还踮脚给妹妹添了两撇胡子。



    徐望月端着茶进来,瞅见夫君背上张牙舞爪的涂鸦,笑得茶壶直抖:“明儿早朝可别转身。”



    雷雨夜两孩子闹得最凶。



    宁宁抱着枕头钻进爹娘被窝,一脚踹醒中间的长生。大狗呜咽着跳上阿满的床,男孩迷糊中把狗头当枕头啃。



    晨起时四人一狗缠成麻花,徐望月发间缠着阿满的红头绳,裴长意官服下摆还粘着半块枣糕——昨夜宁宁偷吃留下的罪证。



    “这是爹的名字。”



    午后徐望月握着女儿写字。



    宁宁一使劲戳穿宣纸:“像大蜈蚣!”裴长意凑过来添两笔:“蜈蚣戴官帽。”



    阿满突然嚷着要学写“长生”,木剑哐当打翻砚台。



    墨汁泼上裴长意新换的袍子,长生嗷呜一声窜出门,尾巴扫落架上三本千字文。



    这下轮到俩崽子罚跪了。



    俩崽子打碎御赐花瓶,长生叼着瓷片想拼回去,爪子划出血道子。



    徐望月板着脸让他们面壁,转头瞧见裴长意偷偷往孩子心塞糖瓜。



    宁宁舔着糖纸冲娘亲眨巴眼,阿满裤兜还露出半截狗尾巴草——准是又拿长生当诱饵偷零嘴。



    月亮爬过西墙时,葡萄架下响起呼噜。



    阿满和宁宁蜷在竹席上睡着了,指尖还勾着描红本。



    长生趴在一旁啃被墨汁染黑的爪子,裴长意轻轻揉着徐望月发酸的腕。



    夜风掀起千字文残页,泛黄的纸片掠过她松散的发髻,落在他掌心像片月亮。



    独属于他的月亮。



    后来,徐望月听了许多事。



    比如她回到江淮的那一年,长姐在顾将军府门前跪了三天三夜,将双腿跪伤了,但是顾怀风最终也没有打开那扇大门。



    后来京城多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满嘴嚷嚷着她是被负心汉抛弃的。



    没有认出她的善良的百姓会偶尔给她一点食物,认出她的人只会关上大门,避之不及。



    再后来,长姐就消失了。



    红玉绘声绘色的描写着这段八卦,这都是墨玉在书信里跟她的。



    “夫人你,大姐,这是死了吗?”



    红玉叹了口气。“可是来也奇怪,后来墨玉又,顾将军让人在边上买了一个庄子,那庄子里都是一些种田的老妇人,还特意安排了一间房间,也不知是做什么的,平日只许人送点吃的喝的进去,却也不可以进去探望,他们都那里面关着的是敌国的俘虏。”



    毕竟顾将军可是常胜将军呢。



    徐望月却不这么觉得。



    她总觉得那里面关着的人,是长姐。



    顾怀风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



    在当初明知道长姐是错的情况下,也愿意用一生军功去换一个人。



    可见他本就是个痴情儿郎。



    即使后来长姐背弃他,欺骗他,卷着所有的钱跑路。



    他都没有想过去杀掉这个女人。



    年少时候的情感最让人觉得珍贵。



    徐望月和裴长意走到如今这一步,才更加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



    他们二人有的时候坐在一起围炉煮茶的时候,还是会怀念最开始少年相遇的那一段时光。



    人果然永远没有办法同时拥有少年的时光和对少年时光的回忆。



    所以顾怀风,也是如此。



    他不会杀掉长姐,但应该也绝对不会放任长姐疯疯癫癫的游荡在京城的各大街道上。



    毕竟曾经是他的妻子,纵使他不要了,也不能让她沦落到人人践踏的地步。



    一个疯女人在这,谁都不熟的京城里,难以想象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况且长姐还有一个女儿。放任女儿的母亲被人糟蹋,顾怀风绝对做不到。



    徐望月相信那里关的是长姐。



    但这显然是顾怀风悄悄做下的。



    许多事情,顾淮风不提,她当然也就不会捅破这层窗户纸。



    她相信顾怀风的深情。但同时也相信他只是给长姐最后一点体面。



    剩下的就是余生,此生不复相见了。



    徐望月偶尔在想,若是自己有一天遇到那样的长姐,是不是也会于心不忍?



    不。



    她不会的。



    如今的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拥有什么,人生的路已经走得如此清晰。



    不会再为不该去动容的人动容。



    再过了一年。顾怀风派人传了帖子来,是要成婚了。



    女儿逐渐长大。他要是拖着一直不成婚的话,是不会有人愿意娶他们家女儿的。



    成婚的对象并不是当初那位女将军,或许连顾淮风也觉得,那样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应该在战场上焕发生,而不应该被困在后宅,困在内宅里。一生就这样简简单单的磋磨掉。



    只是徐望月一直都没有收到关于陆遮的只言片语。



    圣上重开恩科,当初那场恩科惨案闹得沸沸扬扬。牵连了许多学子。



    陆遮不免也牵连其中。



    如今终于等到了三皇子即位。举国欢腾重新打开恩科,陆遮又是毫无意外的中了榜。



    好多官宦世家,子弟榜下捉婿,几个人将陆遮簇拥在一起,非要喊他回去娶自己的女儿。



    结果就是陆遮收拾了行李,连滚带爬的往外县逃。



    一边逃一边给,当今圣上写折子,表明自己只想报国的决心,暂时无心婚配,希望圣上给他派一个外放的职位,让他好好的为百姓操劳操劳,从一个简单的父母官做起。



    在第5年冬雪落下的时候,徐望月终于等到陆遮哥哥的信。



    信里只有寥寥的两个字。



    安好。



    千言万语,恐怕也只能化作这两个字了。



    她分明是知道为什么陆遮哥哥一直未娶妻的原因,但有些东西给不了的就是给不了。



    显然过了5年,除了没有娶妻生子之外,陆遮其他方面也都想开了。



    不仅在任上将自己的政绩做得斐然,还深受百姓爱戴。短短5年就一路飙升,很快又被调回了京城里。



    当年在榜下抓过他的人都灰溜溜的,闭门不敢出,生怕被人抓住辫子。



    陆遮现在比当初的裴长意还要铁面无私,主要是实在是一个清官。



    清官嘛,两袖清风,无父无母,无妻无子。



    不像裴长意有了自己的软肋。



    所以陆遮行起改革的方式来大刀阔斧,确确实实名头比当时的裴长意还要令人恐惧几分。



    但百姓在这样的日子下,却越发过的好起来。



    虽然没有孩子传宗接代,却有自己的声名流芳百世。



    这恐怕也是陆遮最想要的结果吧。



    老年番外:



    冬日里下了第场雪的时候,裴长意把这两天自己亲自打来的食物挂在房梁上。徐望月蹲在檐下将刚刚弄好的东西在屋子里好好摆放起来,炭盆里烤着几颗浑圆的金黄色橘子,外面的风夹杂着雪粒子扑进半开的窗。



    他们离开京城已有三年之久。



    定远侯的位置,裴长意几乎是直接传给了自家唯一的崽子。



    然后就马不停蹄,迫不及待的带着徐望月,离开了京城的是非之地。



    皇上人到暮年,却还是清明无比的,不用担心他对忠臣下。



    可是裴长意缺撂挑子,不想干了。



    干了一辈子的苦力,最后的人生三四十年,他只想为自己好好活。



    就像当年答应徐望月的一样,找一个山高水远的地方,过两个人的平静岁月。



    他们又回到了江淮老家。



    人到暮年才明白,何为落叶归根。



    这便是落叶归根。



    江淮当初的老人早已死的死散的散,喊他老侯爷的人也寥寥无几。



    裴长意乐得清闲。



    整日里带着徐望月在山上打猎,老夫老妻开开心心比什么都重要。



    “后山兔子肥了。”今夜风雪突起,裴长意突然往她怀里塞了个铜炉。



    徐望月会意地起身系斗篷,顺把剥好的栗子仁一点一点慢慢的,塞进他箭囊夹层。



    山道堆积的雪有一个人膝盖这么厚踩上去能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在深山里,徐望月突然拽住裴长意衣袖。



    前方树叶忽然抖动,漫天的白雪速速而落,然后就看见一只灰兔支棱着耳朵四处张望,。



    徐望月几乎是同时和裴长意一起搭着弓箭,两支箭同时离弦,她的箭擦着兔耳钉进树干,他的箭杆却故意偏了半寸。



    “侯爷抖了?”她挑眉去捡战利品。



    “饿了而已。”哪里是抖了。



    让了徐望月一辈子。早就让成了习惯。



    他哪一次带着许望月出来打猎,不都是将猎物双奉上。



    裴长意很喜欢这样简单的日子。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油纸包,糖炒栗子还冒着热气。



    暮色染红草庐时,徐望月正将刚刚列到的灰兔交给下人,下山的路有些冷,他们只是偶尔住在山上草庐里,太冷的时候依旧会回到江淮老宅,宅子里日夜暖的炭火,也不知春秋冬夏了。



    回去的路上风雪有些大,裴长意解下大氅裹住她,这条路慢慢悠悠的往前走,如今竟真的好像走了一辈子。



    回到江淮老家的时候,灶上煨的羊肉汤咕嘟作响时,徐望月低头给几个弓弦涂上蜂蜡。这得收好了,明日还是要用的。



    裴长意突然从旁边递来块木牌,新削的桃木还带着毛边,正面刻着“平安”,背面藏着“共老”。



    白头偕老。



    如今雪落满山,他们可不是白头偕老了呢。



    “不如当年你给长生做的狗窝精致。”徐望月嘴上嫌弃,却把木牌拴在了自己的腰间。



    三更雪又密了,徐望月忽觉肩头一沉。



    裴长意裹着同条毯子睡熟了,掌心还攥她的一缕白发。



    霜雪落满头,与君共白首。



    夫人的心情好,裴长意的心情自然就好。



    那夫人想要创办什么,裴长意就没有一句不支持的。



    裴长意想要支持,他里的黑料也就必须得跟着后面支持。



    纷纷扬扬的一场闹剧,终于尘埃落定。



    女学这个事情也终于毫无阻碍,徐望月站在日光下,只觉得从今天这一刻起,经城里的日光再也没有从前的那么毒辣。



    红绸揭开的瞬间,二十个姑娘齐声诵起千字文。对面酒楼上偷看的贵女们咬碎银牙——她们发现自家马车夫的女儿也在队列中,背得比谁都响亮。



    一时间,国子监外挤满了送女儿来认字的百姓。



    曾经闹事的林姐躲在马车里,眼睁睁看着自家庶妹捧着入学文书从茶楼出来。那丫头颈间晃着的银锁片上,赫然刻着\"自强\"。



    这件纷纷扬扬的事情终于燃烧到了那些高门贵女身上。



    得到了国子监的认可,徐望月创办的这个女学就是名正言顺。



    初雪那日,二十辆马车堵住巷口。高门贵女们捧着束修要来入学。



    徐望月忙的要死,可没空来管这些事情。



    只派了红玉站在门口:\"我们这儿只收穷学生,\"她倚着掉漆的门框,\"除非各位亲缝件棉袍给城外流民。\"



    裴长意站在廊下看热闹,忽然脖颈一凉——徐望月往他领口塞了个雪球。\"侯爷也去缝一件?\"



    \"本侯缝的怕是像麻袋。\"



    \"那正好,能多装二斤米。\"



    后来终究是没有收那些高门贵女。



    但家家户户所有的高门贵女。都逐渐向徐望月看齐。有一点钱财在里的,就到金城周边的乡村去花点钱创办个女学。给自己附上一点,才得兼备的名声。



    徐望月可不管这个名声。



    只要出了钱,就会有更多的贫穷女子有会上学。



    这便足够了。



    那些没有多少私房钱的女子们也纷纷为了这样的好名声,干脆在家里喊人教授自己身边的丫鬟。



    一时间整个京城里的风气,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下子转变成了谁身边的丫鬟或者谁家的女儿能够出口成章,吟诵两首诗句就为人追捧。



    才女的名头远超了女子无才。



    徐望月趴在案上改作业,裴长意把暖炉推过去。\"夫人可知,如今京城半数绣庄掌柜都姓女?\"



    \"侯爷可知,您偷拿我的朱笔批军报?\"



    窗外忽然炸开烟花,姑娘们举着识字卡片在雪地奔跑。\"那个'春'字是我教的!\"陈寡妇追着翠儿喊。桃举着账本扑进她娘怀里,妇人别扭地帮她系紧棉袄。



    裴长意伸接住片雪花,落在徐望月发间像支银簪。\"当年你要教人看懂婚书,\"



    他握住她冻红的,\"如今她们能写和离书了。\"



    女子的命运,终究到最后可以掌握在自己的中了。



    是和离还是成婚,全都由自己决定。



    他想这便是,徐望月一开始最想要的自由二字吧。



    真正的自由。



    家庭篇甜甜番外:



    夕阳把葡萄架染成橘红色时,长生叼着阿满的布鞋满院子撒欢。



    五岁的子光着一只脚蹦过回廊,差点撞翻裴长意里的公文匣。



    “爹快帮我逮住它!”阿满揪着亲爹的袍角往狗洞方向拽,



    徐望月倚着门框往这儿抛花生米:“侯爷当心闪了腰。”



    话音未落,三岁的宁宁骑在枣树杈上晃悠,石榴裙勾破三道口子,里青枣啪嗒砸中裴长意的乌纱帽。



    “祖宗哎。”裴长意单抄起闺女,后背立刻被糊满墨汁。



    宁宁蘸着从他笔架上偷的墨,正给爹爹画铠甲呢,阿满还踮脚给妹妹添了两撇胡子。



    徐望月端着茶进来,瞅见夫君背上张牙舞爪的涂鸦,笑得茶壶直抖:“明儿早朝可别转身。”



    雷雨夜两孩子闹得最凶。



    宁宁抱着枕头钻进爹娘被窝,一脚踹醒中间的长生。大狗呜咽着跳上阿满的床,男孩迷糊中把狗头当枕头啃。



    晨起时四人一狗缠成麻花,徐望月发间缠着阿满的红头绳,裴长意官服下摆还粘着半块枣糕——昨夜宁宁偷吃留下的罪证。



    “这是爹的名字。”



    午后徐望月握着女儿写字。



    宁宁一使劲戳穿宣纸:“像大蜈蚣!”裴长意凑过来添两笔:“蜈蚣戴官帽。”



    阿满突然嚷着要学写“长生”,木剑哐当打翻砚台。



    墨汁泼上裴长意新换的袍子,长生嗷呜一声窜出门,尾巴扫落架上三本千字文。



    这下轮到俩崽子罚跪了。



    俩崽子打碎御赐花瓶,长生叼着瓷片想拼回去,爪子划出血道子。



    徐望月板着脸让他们面壁,转头瞧见裴长意偷偷往孩子心塞糖瓜。



    宁宁舔着糖纸冲娘亲眨巴眼,阿满裤兜还露出半截狗尾巴草——准是又拿长生当诱饵偷零嘴。



    月亮爬过西墙时,葡萄架下响起呼噜。



    阿满和宁宁蜷在竹席上睡着了,指尖还勾着描红本。



    长生趴在一旁啃被墨汁染黑的爪子,裴长意轻轻揉着徐望月发酸的腕。



    夜风掀起千字文残页,泛黄的纸片掠过她松散的发髻,落在他掌心像片月亮。



    独属于他的月亮。



    后来,徐望月听了许多事。



    比如她回到江淮的那一年,长姐在顾将军府门前跪了三天三夜,将双腿跪伤了,但是顾怀风最终也没有打开那扇大门。



    后来京城多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满嘴嚷嚷着她是被负心汉抛弃的。



    没有认出她的善良的百姓会偶尔给她一点食物,认出她的人只会关上大门,避之不及。



    再后来,长姐就消失了。



    红玉绘声绘色的描写着这段八卦,这都是墨玉在书信里跟她的。



    “夫人你,大姐,这是死了吗?”



    红玉叹了口气。“可是来也奇怪,后来墨玉又,顾将军让人在边上买了一个庄子,那庄子里都是一些种田的老妇人,还特意安排了一间房间,也不知是做什么的,平日只许人送点吃的喝的进去,却也不可以进去探望,他们都那里面关着的是敌国的俘虏。”



    毕竟顾将军可是常胜将军呢。



    徐望月却不这么觉得。



    她总觉得那里面关着的人,是长姐。



    顾怀风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



    在当初明知道长姐是错的情况下,也愿意用一生军功去换一个人。



    可见他本就是个痴情儿郎。



    即使后来长姐背弃他,欺骗他,卷着所有的钱跑路。



    他都没有想过去杀掉这个女人。



    年少时候的情感最让人觉得珍贵。



    徐望月和裴长意走到如今这一步,才更加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



    他们二人有的时候坐在一起围炉煮茶的时候,还是会怀念最开始少年相遇的那一段时光。



    人果然永远没有办法同时拥有少年的时光和对少年时光的回忆。



    所以顾怀风,也是如此。



    他不会杀掉长姐,但应该也绝对不会放任长姐疯疯癫癫的游荡在京城的各大街道上。



    毕竟曾经是他的妻子,纵使他不要了,也不能让她沦落到人人践踏的地步。



    一个疯女人在这,谁都不熟的京城里,难以想象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况且长姐还有一个女儿。放任女儿的母亲被人糟蹋,顾怀风绝对做不到。



    徐望月相信那里关的是长姐。



    但这显然是顾怀风悄悄做下的。



    许多事情,顾淮风不提,她当然也就不会捅破这层窗户纸。



    她相信顾怀风的深情。但同时也相信他只是给长姐最后一点体面。



    剩下的就是余生,此生不复相见了。



    徐望月偶尔在想,若是自己有一天遇到那样的长姐,是不是也会于心不忍?



    不。



    她不会的。



    如今的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拥有什么,人生的路已经走得如此清晰。



    不会再为不该去动容的人动容。



    再过了一年。顾怀风派人传了帖子来,是要成婚了。



    女儿逐渐长大。他要是拖着一直不成婚的话,是不会有人愿意娶他们家女儿的。



    成婚的对象并不是当初那位女将军,或许连顾淮风也觉得,那样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应该在战场上焕发生,而不应该被困在后宅,困在内宅里。一生就这样简简单单的磋磨掉。



    只是徐望月一直都没有收到关于陆遮的只言片语。



    圣上重开恩科,当初那场恩科惨案闹得沸沸扬扬。牵连了许多学子。



    陆遮不免也牵连其中。



    如今终于等到了三皇子即位。举国欢腾重新打开恩科,陆遮又是毫无意外的中了榜。



    好多官宦世家,子弟榜下捉婿,几个人将陆遮簇拥在一起,非要喊他回去娶自己的女儿。



    结果就是陆遮收拾了行李,连滚带爬的往外县逃。



    一边逃一边给,当今圣上写折子,表明自己只想报国的决心,暂时无心婚配,希望圣上给他派一个外放的职位,让他好好的为百姓操劳操劳,从一个简单的父母官做起。



    在第5年冬雪落下的时候,徐望月终于等到陆遮哥哥的信。



    信里只有寥寥的两个字。



    安好。



    千言万语,恐怕也只能化作这两个字了。



    她分明是知道为什么陆遮哥哥一直未娶妻的原因,但有些东西给不了的就是给不了。



    显然过了5年,除了没有娶妻生子之外,陆遮其他方面也都想开了。



    不仅在任上将自己的政绩做得斐然,还深受百姓爱戴。短短5年就一路飙升,很快又被调回了京城里。



    当年在榜下抓过他的人都灰溜溜的,闭门不敢出,生怕被人抓住辫子。



    陆遮现在比当初的裴长意还要铁面无私,主要是实在是一个清官。



    清官嘛,两袖清风,无父无母,无妻无子。



    不像裴长意有了自己的软肋。



    所以陆遮行起改革的方式来大刀阔斧,确确实实名头比当时的裴长意还要令人恐惧几分。



    但百姓在这样的日子下,却越发过的好起来。



    虽然没有孩子传宗接代,却有自己的声名流芳百世。



    这恐怕也是陆遮最想要的结果吧。



    老年番外:



    冬日里下了第场雪的时候,裴长意把这两天自己亲自打来的食物挂在房梁上。徐望月蹲在檐下将刚刚弄好的东西在屋子里好好摆放起来,炭盆里烤着几颗浑圆的金黄色橘子,外面的风夹杂着雪粒子扑进半开的窗。



    他们离开京城已有三年之久。



    定远侯的位置,裴长意几乎是直接传给了自家唯一的崽子。



    然后就马不停蹄,迫不及待的带着徐望月,离开了京城的是非之地。



    皇上人到暮年,却还是清明无比的,不用担心他对忠臣下。



    可是裴长意缺撂挑子,不想干了。



    干了一辈子的苦力,最后的人生三四十年,他只想为自己好好活。



    就像当年答应徐望月的一样,找一个山高水远的地方,过两个人的平静岁月。



    他们又回到了江淮老家。



    人到暮年才明白,何为落叶归根。



    这便是落叶归根。



    江淮当初的老人早已死的死散的散,喊他老侯爷的人也寥寥无几。



    裴长意乐得清闲。



    整日里带着徐望月在山上打猎,老夫老妻开开心心比什么都重要。



    “后山兔子肥了。”今夜风雪突起,裴长意突然往她怀里塞了个铜炉。



    徐望月会意地起身系斗篷,顺把剥好的栗子仁一点一点慢慢的,塞进他箭囊夹层。



    山道堆积的雪有一个人膝盖这么厚踩上去能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在深山里,徐望月突然拽住裴长意衣袖。



    前方树叶忽然抖动,漫天的白雪速速而落,然后就看见一只灰兔支棱着耳朵四处张望,。



    徐望月几乎是同时和裴长意一起搭着弓箭,两支箭同时离弦,她的箭擦着兔耳钉进树干,他的箭杆却故意偏了半寸。



    “侯爷抖了?”她挑眉去捡战利品。



    “饿了而已。”哪里是抖了。



    让了徐望月一辈子。早就让成了习惯。



    他哪一次带着许望月出来打猎,不都是将猎物双奉上。



    裴长意很喜欢这样简单的日子。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油纸包,糖炒栗子还冒着热气。



    暮色染红草庐时,徐望月正将刚刚列到的灰兔交给下人,下山的路有些冷,他们只是偶尔住在山上草庐里,太冷的时候依旧会回到江淮老宅,宅子里日夜暖的炭火,也不知春秋冬夏了。



    回去的路上风雪有些大,裴长意解下大氅裹住她,这条路慢慢悠悠的往前走,如今竟真的好像走了一辈子。



    回到江淮老家的时候,灶上煨的羊肉汤咕嘟作响时,徐望月低头给几个弓弦涂上蜂蜡。这得收好了,明日还是要用的。



    裴长意突然从旁边递来块木牌,新削的桃木还带着毛边,正面刻着“平安”,背面藏着“共老”。



    白头偕老。



    如今雪落满山,他们可不是白头偕老了呢。



    “不如当年你给长生做的狗窝精致。”徐望月嘴上嫌弃,却把木牌拴在了自己的腰间。



    三更雪又密了,徐望月忽觉肩头一沉。



    裴长意裹着同条毯子睡熟了,掌心还攥她的一缕白发。



    霜雪落满头,与君共白首。



    夫人的心情好,裴长意的心情自然就好。



    那夫人想要创办什么,裴长意就没有一句不支持的。



    裴长意想要支持,他里的黑料也就必须得跟着后面支持。



    纷纷扬扬的一场闹剧,终于尘埃落定。



    女学这个事情也终于毫无阻碍,徐望月站在日光下,只觉得从今天这一刻起,经城里的日光再也没有从前的那么毒辣。



    红绸揭开的瞬间,二十个姑娘齐声诵起千字文。对面酒楼上偷看的贵女们咬碎银牙——她们发现自家马车夫的女儿也在队列中,背得比谁都响亮。



    一时间,国子监外挤满了送女儿来认字的百姓。



    曾经闹事的林姐躲在马车里,眼睁睁看着自家庶妹捧着入学文书从茶楼出来。那丫头颈间晃着的银锁片上,赫然刻着\"自强\"。



    这件纷纷扬扬的事情终于燃烧到了那些高门贵女身上。



    得到了国子监的认可,徐望月创办的这个女学就是名正言顺。



    初雪那日,二十辆马车堵住巷口。高门贵女们捧着束修要来入学。



    徐望月忙的要死,可没空来管这些事情。



    只派了红玉站在门口:\"我们这儿只收穷学生,\"她倚着掉漆的门框,\"除非各位亲缝件棉袍给城外流民。\"



    裴长意站在廊下看热闹,忽然脖颈一凉——徐望月往他领口塞了个雪球。\"侯爷也去缝一件?\"



    \"本侯缝的怕是像麻袋。\"



    \"那正好,能多装二斤米。\"



    后来终究是没有收那些高门贵女。



    但家家户户所有的高门贵女。都逐渐向徐望月看齐。有一点钱财在里的,就到金城周边的乡村去花点钱创办个女学。给自己附上一点,才得兼备的名声。



    徐望月可不管这个名声。



    只要出了钱,就会有更多的贫穷女子有会上学。



    这便足够了。



    那些没有多少私房钱的女子们也纷纷为了这样的好名声,干脆在家里喊人教授自己身边的丫鬟。



    一时间整个京城里的风气,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下子转变成了谁身边的丫鬟或者谁家的女儿能够出口成章,吟诵两首诗句就为人追捧。



    才女的名头远超了女子无才。



    徐望月趴在案上改作业,裴长意把暖炉推过去。\"夫人可知,如今京城半数绣庄掌柜都姓女?\"



    \"侯爷可知,您偷拿我的朱笔批军报?\"



    窗外忽然炸开烟花,姑娘们举着识字卡片在雪地奔跑。\"那个'春'字是我教的!\"陈寡妇追着翠儿喊。桃举着账本扑进她娘怀里,妇人别扭地帮她系紧棉袄。



    裴长意伸接住片雪花,落在徐望月发间像支银簪。\"当年你要教人看懂婚书,\"



    他握住她冻红的,\"如今她们能写和离书了。\"



    女子的命运,终究到最后可以掌握在自己的中了。



    是和离还是成婚,全都由自己决定。



    他想这便是,徐望月一开始最想要的自由二字吧。



    真正的自由。



    家庭篇甜甜番外:



    夕阳把葡萄架染成橘红色时,长生叼着阿满的布鞋满院子撒欢。



    五岁的子光着一只脚蹦过回廊,差点撞翻裴长意里的公文匣。



    “爹快帮我逮住它!”阿满揪着亲爹的袍角往狗洞方向拽,



    徐望月倚着门框往这儿抛花生米:“侯爷当心闪了腰。”



    话音未落,三岁的宁宁骑在枣树杈上晃悠,石榴裙勾破三道口子,里青枣啪嗒砸中裴长意的乌纱帽。



    “祖宗哎。”裴长意单抄起闺女,后背立刻被糊满墨汁。



    宁宁蘸着从他笔架上偷的墨,正给爹爹画铠甲呢,阿满还踮脚给妹妹添了两撇胡子。



    徐望月端着茶进来,瞅见夫君背上张牙舞爪的涂鸦,笑得茶壶直抖:“明儿早朝可别转身。”



    雷雨夜两孩子闹得最凶。



    宁宁抱着枕头钻进爹娘被窝,一脚踹醒中间的长生。大狗呜咽着跳上阿满的床,男孩迷糊中把狗头当枕头啃。



    晨起时四人一狗缠成麻花,徐望月发间缠着阿满的红头绳,裴长意官服下摆还粘着半块枣糕——昨夜宁宁偷吃留下的罪证。



    “这是爹的名字。”



    午后徐望月握着女儿写字。



    宁宁一使劲戳穿宣纸:“像大蜈蚣!”裴长意凑过来添两笔:“蜈蚣戴官帽。”



    阿满突然嚷着要学写“长生”,木剑哐当打翻砚台。



    墨汁泼上裴长意新换的袍子,长生嗷呜一声窜出门,尾巴扫落架上三本千字文。



    这下轮到俩崽子罚跪了。



    俩崽子打碎御赐花瓶,长生叼着瓷片想拼回去,爪子划出血道子。



    徐望月板着脸让他们面壁,转头瞧见裴长意偷偷往孩子心塞糖瓜。



    宁宁舔着糖纸冲娘亲眨巴眼,阿满裤兜还露出半截狗尾巴草——准是又拿长生当诱饵偷零嘴。



    月亮爬过西墙时,葡萄架下响起呼噜。



    阿满和宁宁蜷在竹席上睡着了,指尖还勾着描红本。



    长生趴在一旁啃被墨汁染黑的爪子,裴长意轻轻揉着徐望月发酸的腕。



    夜风掀起千字文残页,泛黄的纸片掠过她松散的发髻,落在他掌心像片月亮。



    独属于他的月亮。



    后来,徐望月听了许多事。



    比如她回到江淮的那一年,长姐在顾将军府门前跪了三天三夜,将双腿跪伤了,但是顾怀风最终也没有打开那扇大门。



    后来京城多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满嘴嚷嚷着她是被负心汉抛弃的。



    没有认出她的善良的百姓会偶尔给她一点食物,认出她的人只会关上大门,避之不及。



    再后来,长姐就消失了。



    红玉绘声绘色的描写着这段八卦,这都是墨玉在书信里跟她的。



    “夫人你,大姐,这是死了吗?”



    红玉叹了口气。“可是来也奇怪,后来墨玉又,顾将军让人在边上买了一个庄子,那庄子里都是一些种田的老妇人,还特意安排了一间房间,也不知是做什么的,平日只许人送点吃的喝的进去,却也不可以进去探望,他们都那里面关着的是敌国的俘虏。”



    毕竟顾将军可是常胜将军呢。



    徐望月却不这么觉得。



    她总觉得那里面关着的人,是长姐。



    顾怀风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



    在当初明知道长姐是错的情况下,也愿意用一生军功去换一个人。



    可见他本就是个痴情儿郎。



    即使后来长姐背弃他,欺骗他,卷着所有的钱跑路。



    他都没有想过去杀掉这个女人。



    年少时候的情感最让人觉得珍贵。



    徐望月和裴长意走到如今这一步,才更加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



    他们二人有的时候坐在一起围炉煮茶的时候,还是会怀念最开始少年相遇的那一段时光。



    人果然永远没有办法同时拥有少年的时光和对少年时光的回忆。



    所以顾怀风,也是如此。



    他不会杀掉长姐,但应该也绝对不会放任长姐疯疯癫癫的游荡在京城的各大街道上。



    毕竟曾经是他的妻子,纵使他不要了,也不能让她沦落到人人践踏的地步。



    一个疯女人在这,谁都不熟的京城里,难以想象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况且长姐还有一个女儿。放任女儿的母亲被人糟蹋,顾怀风绝对做不到。



    徐望月相信那里关的是长姐。



    但这显然是顾怀风悄悄做下的。



    许多事情,顾淮风不提,她当然也就不会捅破这层窗户纸。



    她相信顾怀风的深情。但同时也相信他只是给长姐最后一点体面。



    剩下的就是余生,此生不复相见了。



    徐望月偶尔在想,若是自己有一天遇到那样的长姐,是不是也会于心不忍?



    不。



    她不会的。



    如今的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拥有什么,人生的路已经走得如此清晰。



    不会再为不该去动容的人动容。



    再过了一年。顾怀风派人传了帖子来,是要成婚了。



    女儿逐渐长大。他要是拖着一直不成婚的话,是不会有人愿意娶他们家女儿的。



    成婚的对象并不是当初那位女将军,或许连顾淮风也觉得,那样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应该在战场上焕发生,而不应该被困在后宅,困在内宅里。一生就这样简简单单的磋磨掉。



    只是徐望月一直都没有收到关于陆遮的只言片语。



    圣上重开恩科,当初那场恩科惨案闹得沸沸扬扬。牵连了许多学子。



    陆遮不免也牵连其中。



    如今终于等到了三皇子即位。举国欢腾重新打开恩科,陆遮又是毫无意外的中了榜。



    好多官宦世家,子弟榜下捉婿,几个人将陆遮簇拥在一起,非要喊他回去娶自己的女儿。



    结果就是陆遮收拾了行李,连滚带爬的往外县逃。



    一边逃一边给,当今圣上写折子,表明自己只想报国的决心,暂时无心婚配,希望圣上给他派一个外放的职位,让他好好的为百姓操劳操劳,从一个简单的父母官做起。



    在第5年冬雪落下的时候,徐望月终于等到陆遮哥哥的信。



    信里只有寥寥的两个字。



    安好。



    千言万语,恐怕也只能化作这两个字了。



    她分明是知道为什么陆遮哥哥一直未娶妻的原因,但有些东西给不了的就是给不了。



    显然过了5年,除了没有娶妻生子之外,陆遮其他方面也都想开了。



    不仅在任上将自己的政绩做得斐然,还深受百姓爱戴。短短5年就一路飙升,很快又被调回了京城里。



    当年在榜下抓过他的人都灰溜溜的,闭门不敢出,生怕被人抓住辫子。



    陆遮现在比当初的裴长意还要铁面无私,主要是实在是一个清官。



    清官嘛,两袖清风,无父无母,无妻无子。



    不像裴长意有了自己的软肋。



    所以陆遮行起改革的方式来大刀阔斧,确确实实名头比当时的裴长意还要令人恐惧几分。



    但百姓在这样的日子下,却越发过的好起来。



    虽然没有孩子传宗接代,却有自己的声名流芳百世。



    这恐怕也是陆遮最想要的结果吧。



    老年番外:



    冬日里下了第场雪的时候,裴长意把这两天自己亲自打来的食物挂在房梁上。徐望月蹲在檐下将刚刚弄好的东西在屋子里好好摆放起来,炭盆里烤着几颗浑圆的金黄色橘子,外面的风夹杂着雪粒子扑进半开的窗。



    他们离开京城已有三年之久。



    定远侯的位置,裴长意几乎是直接传给了自家唯一的崽子。



    然后就马不停蹄,迫不及待的带着徐望月,离开了京城的是非之地。



    皇上人到暮年,却还是清明无比的,不用担心他对忠臣下。



    可是裴长意缺撂挑子,不想干了。



    干了一辈子的苦力,最后的人生三四十年,他只想为自己好好活。



    就像当年答应徐望月的一样,找一个山高水远的地方,过两个人的平静岁月。



    他们又回到了江淮老家。



    人到暮年才明白,何为落叶归根。



    这便是落叶归根。



    江淮当初的老人早已死的死散的散,喊他老侯爷的人也寥寥无几。



    裴长意乐得清闲。



    整日里带着徐望月在山上打猎,老夫老妻开开心心比什么都重要。



    “后山兔子肥了。”今夜风雪突起,裴长意突然往她怀里塞了个铜炉。



    徐望月会意地起身系斗篷,顺把剥好的栗子仁一点一点慢慢的,塞进他箭囊夹层。



    山道堆积的雪有一个人膝盖这么厚踩上去能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在深山里,徐望月突然拽住裴长意衣袖。



    前方树叶忽然抖动,漫天的白雪速速而落,然后就看见一只灰兔支棱着耳朵四处张望,。



    徐望月几乎是同时和裴长意一起搭着弓箭,两支箭同时离弦,她的箭擦着兔耳钉进树干,他的箭杆却故意偏了半寸。



    “侯爷抖了?”她挑眉去捡战利品。



    “饿了而已。”哪里是抖了。



    让了徐望月一辈子。早就让成了习惯。



    他哪一次带着许望月出来打猎,不都是将猎物双奉上。



    裴长意很喜欢这样简单的日子。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油纸包,糖炒栗子还冒着热气。



    暮色染红草庐时,徐望月正将刚刚列到的灰兔交给下人,下山的路有些冷,他们只是偶尔住在山上草庐里,太冷的时候依旧会回到江淮老宅,宅子里日夜暖的炭火,也不知春秋冬夏了。



    回去的路上风雪有些大,裴长意解下大氅裹住她,这条路慢慢悠悠的往前走,如今竟真的好像走了一辈子。



    回到江淮老家的时候,灶上煨的羊肉汤咕嘟作响时,徐望月低头给几个弓弦涂上蜂蜡。这得收好了,明日还是要用的。



    裴长意突然从旁边递来块木牌,新削的桃木还带着毛边,正面刻着“平安”,背面藏着“共老”。



    白头偕老。



    如今雪落满山,他们可不是白头偕老了呢。



    “不如当年你给长生做的狗窝精致。”徐望月嘴上嫌弃,却把木牌拴在了自己的腰间。



    三更雪又密了,徐望月忽觉肩头一沉。



    裴长意裹着同条毯子睡熟了,掌心还攥她的一缕白发。



    霜雪落满头,与君共白首。



    夫人的心情好,裴长意的心情自然就好。



    那夫人想要创办什么,裴长意就没有一句不支持的。



    裴长意想要支持,他里的黑料也就必须得跟着后面支持。



    纷纷扬扬的一场闹剧,终于尘埃落定。



    女学这个事情也终于毫无阻碍,徐望月站在日光下,只觉得从今天这一刻起,经城里的日光再也没有从前的那么毒辣。



    红绸揭开的瞬间,二十个姑娘齐声诵起千字文。对面酒楼上偷看的贵女们咬碎银牙——她们发现自家马车夫的女儿也在队列中,背得比谁都响亮。



    一时间,国子监外挤满了送女儿来认字的百姓。



    曾经闹事的林姐躲在马车里,眼睁睁看着自家庶妹捧着入学文书从茶楼出来。那丫头颈间晃着的银锁片上,赫然刻着\"自强\"。



    这件纷纷扬扬的事情终于燃烧到了那些高门贵女身上。



    得到了国子监的认可,徐望月创办的这个女学就是名正言顺。



    初雪那日,二十辆马车堵住巷口。高门贵女们捧着束修要来入学。



    徐望月忙的要死,可没空来管这些事情。



    只派了红玉站在门口:\"我们这儿只收穷学生,\"她倚着掉漆的门框,\"除非各位亲缝件棉袍给城外流民。\"



    裴长意站在廊下看热闹,忽然脖颈一凉——徐望月往他领口塞了个雪球。\"侯爷也去缝一件?\"



    \"本侯缝的怕是像麻袋。\"



    \"那正好,能多装二斤米。\"



    后来终究是没有收那些高门贵女。



    但家家户户所有的高门贵女。都逐渐向徐望月看齐。有一点钱财在里的,就到金城周边的乡村去花点钱创办个女学。给自己附上一点,才得兼备的名声。



    徐望月可不管这个名声。



    只要出了钱,就会有更多的贫穷女子有会上学。



    这便足够了。



    那些没有多少私房钱的女子们也纷纷为了这样的好名声,干脆在家里喊人教授自己身边的丫鬟。



    一时间整个京城里的风气,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下子转变成了谁身边的丫鬟或者谁家的女儿能够出口成章,吟诵两首诗句就为人追捧。



    才女的名头远超了女子无才。



    徐望月趴在案上改作业,裴长意把暖炉推过去。\"夫人可知,如今京城半数绣庄掌柜都姓女?\"



    \"侯爷可知,您偷拿我的朱笔批军报?\"



    窗外忽然炸开烟花,姑娘们举着识字卡片在雪地奔跑。\"那个'春'字是我教的!\"陈寡妇追着翠儿喊。桃举着账本扑进她娘怀里,妇人别扭地帮她系紧棉袄。



    裴长意伸接住片雪花,落在徐望月发间像支银簪。\"当年你要教人看懂婚书,\"



    他握住她冻红的,\"如今她们能写和离书了。\"



    女子的命运,终究到最后可以掌握在自己的中了。



    是和离还是成婚,全都由自己决定。



    他想这便是,徐望月一开始最想要的自由二字吧。



    真正的自由。



    家庭篇甜甜番外:



    夕阳把葡萄架染成橘红色时,长生叼着阿满的布鞋满院子撒欢。



    五岁的子光着一只脚蹦过回廊,差点撞翻裴长意里的公文匣。



    “爹快帮我逮住它!”阿满揪着亲爹的袍角往狗洞方向拽,



    徐望月倚着门框往这儿抛花生米:“侯爷当心闪了腰。”



    话音未落,三岁的宁宁骑在枣树杈上晃悠,石榴裙勾破三道口子,里青枣啪嗒砸中裴长意的乌纱帽。



    “祖宗哎。”裴长意单抄起闺女,后背立刻被糊满墨汁。



    宁宁蘸着从他笔架上偷的墨,正给爹爹画铠甲呢,阿满还踮脚给妹妹添了两撇胡子。



    徐望月端着茶进来,瞅见夫君背上张牙舞爪的涂鸦,笑得茶壶直抖:“明儿早朝可别转身。”



    雷雨夜两孩子闹得最凶。



    宁宁抱着枕头钻进爹娘被窝,一脚踹醒中间的长生。大狗呜咽着跳上阿满的床,男孩迷糊中把狗头当枕头啃。



    晨起时四人一狗缠成麻花,徐望月发间缠着阿满的红头绳,裴长意官服下摆还粘着半块枣糕——昨夜宁宁偷吃留下的罪证。



    “这是爹的名字。”



    午后徐望月握着女儿写字。



    宁宁一使劲戳穿宣纸:“像大蜈蚣!”裴长意凑过来添两笔:“蜈蚣戴官帽。”



    阿满突然嚷着要学写“长生”,木剑哐当打翻砚台。



    墨汁泼上裴长意新换的袍子,长生嗷呜一声窜出门,尾巴扫落架上三本千字文。



    这下轮到俩崽子罚跪了。



    俩崽子打碎御赐花瓶,长生叼着瓷片想拼回去,爪子划出血道子。



    徐望月板着脸让他们面壁,转头瞧见裴长意偷偷往孩子心塞糖瓜。



    宁宁舔着糖纸冲娘亲眨巴眼,阿满裤兜还露出半截狗尾巴草——准是又拿长生当诱饵偷零嘴。



    月亮爬过西墙时,葡萄架下响起呼噜。



    阿满和宁宁蜷在竹席上睡着了,指尖还勾着描红本。



    长生趴在一旁啃被墨汁染黑的爪子,裴长意轻轻揉着徐望月发酸的腕。



    夜风掀起千字文残页,泛黄的纸片掠过她松散的发髻,落在他掌心像片月亮。



    独属于他的月亮。



    后来,徐望月听了许多事。



    比如她回到江淮的那一年,长姐在顾将军府门前跪了三天三夜,将双腿跪伤了,但是顾怀风最终也没有打开那扇大门。



    后来京城多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满嘴嚷嚷着她是被负心汉抛弃的。



    没有认出她的善良的百姓会偶尔给她一点食物,认出她的人只会关上大门,避之不及。



    再后来,长姐就消失了。



    红玉绘声绘色的描写着这段八卦,这都是墨玉在书信里跟她的。



    “夫人你,大姐,这是死了吗?”



    红玉叹了口气。“可是来也奇怪,后来墨玉又,顾将军让人在边上买了一个庄子,那庄子里都是一些种田的老妇人,还特意安排了一间房间,也不知是做什么的,平日只许人送点吃的喝的进去,却也不可以进去探望,他们都那里面关着的是敌国的俘虏。”



    毕竟顾将军可是常胜将军呢。



    徐望月却不这么觉得。



    她总觉得那里面关着的人,是长姐。



    顾怀风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



    在当初明知道长姐是错的情况下,也愿意用一生军功去换一个人。



    可见他本就是个痴情儿郎。



    即使后来长姐背弃他,欺骗他,卷着所有的钱跑路。



    他都没有想过去杀掉这个女人。



    年少时候的情感最让人觉得珍贵。



    徐望月和裴长意走到如今这一步,才更加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



    他们二人有的时候坐在一起围炉煮茶的时候,还是会怀念最开始少年相遇的那一段时光。



    人果然永远没有办法同时拥有少年的时光和对少年时光的回忆。



    所以顾怀风,也是如此。



    他不会杀掉长姐,但应该也绝对不会放任长姐疯疯癫癫的游荡在京城的各大街道上。



    毕竟曾经是他的妻子,纵使他不要了,也不能让她沦落到人人践踏的地步。



    一个疯女人在这,谁都不熟的京城里,难以想象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况且长姐还有一个女儿。放任女儿的母亲被人糟蹋,顾怀风绝对做不到。



    徐望月相信那里关的是长姐。



    但这显然是顾怀风悄悄做下的。



    许多事情,顾淮风不提,她当然也就不会捅破这层窗户纸。



    她相信顾怀风的深情。但同时也相信他只是给长姐最后一点体面。



    剩下的就是余生,此生不复相见了。



    徐望月偶尔在想,若是自己有一天遇到那样的长姐,是不是也会于心不忍?



    不。



    她不会的。



    如今的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拥有什么,人生的路已经走得如此清晰。



    不会再为不该去动容的人动容。



    再过了一年。顾怀风派人传了帖子来,是要成婚了。



    女儿逐渐长大。他要是拖着一直不成婚的话,是不会有人愿意娶他们家女儿的。



    成婚的对象并不是当初那位女将军,或许连顾淮风也觉得,那样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应该在战场上焕发生,而不应该被困在后宅,困在内宅里。一生就这样简简单单的磋磨掉。



    只是徐望月一直都没有收到关于陆遮的只言片语。



    圣上重开恩科,当初那场恩科惨案闹得沸沸扬扬。牵连了许多学子。



    陆遮不免也牵连其中。



    如今终于等到了三皇子即位。举国欢腾重新打开恩科,陆遮又是毫无意外的中了榜。



    好多官宦世家,子弟榜下捉婿,几个人将陆遮簇拥在一起,非要喊他回去娶自己的女儿。



    结果就是陆遮收拾了行李,连滚带爬的往外县逃。



    一边逃一边给,当今圣上写折子,表明自己只想报国的决心,暂时无心婚配,希望圣上给他派一个外放的职位,让他好好的为百姓操劳操劳,从一个简单的父母官做起。



    在第5年冬雪落下的时候,徐望月终于等到陆遮哥哥的信。



    信里只有寥寥的两个字。



    安好。



    千言万语,恐怕也只能化作这两个字了。



    她分明是知道为什么陆遮哥哥一直未娶妻的原因,但有些东西给不了的就是给不了。



    显然过了5年,除了没有娶妻生子之外,陆遮其他方面也都想开了。



    不仅在任上将自己的政绩做得斐然,还深受百姓爱戴。短短5年就一路飙升,很快又被调回了京城里。



    当年在榜下抓过他的人都灰溜溜的,闭门不敢出,生怕被人抓住辫子。



    陆遮现在比当初的裴长意还要铁面无私,主要是实在是一个清官。



    清官嘛,两袖清风,无父无母,无妻无子。



    不像裴长意有了自己的软肋。



    所以陆遮行起改革的方式来大刀阔斧,确确实实名头比当时的裴长意还要令人恐惧几分。



    但百姓在这样的日子下,却越发过的好起来。



    虽然没有孩子传宗接代,却有自己的声名流芳百世。



    这恐怕也是陆遮最想要的结果吧。



    老年番外:



    冬日里下了第场雪的时候,裴长意把这两天自己亲自打来的食物挂在房梁上。徐望月蹲在檐下将刚刚弄好的东西在屋子里好好摆放起来,炭盆里烤着几颗浑圆的金黄色橘子,外面的风夹杂着雪粒子扑进半开的窗。



    他们离开京城已有三年之久。



    定远侯的位置,裴长意几乎是直接传给了自家唯一的崽子。



    然后就马不停蹄,迫不及待的带着徐望月,离开了京城的是非之地。



    皇上人到暮年,却还是清明无比的,不用担心他对忠臣下。



    可是裴长意缺撂挑子,不想干了。



    干了一辈子的苦力,最后的人生三四十年,他只想为自己好好活。



    就像当年答应徐望月的一样,找一个山高水远的地方,过两个人的平静岁月。



    他们又回到了江淮老家。



    人到暮年才明白,何为落叶归根。



    这便是落叶归根。



    江淮当初的老人早已死的死散的散,喊他老侯爷的人也寥寥无几。



    裴长意乐得清闲。



    整日里带着徐望月在山上打猎,老夫老妻开开心心比什么都重要。



    “后山兔子肥了。”今夜风雪突起,裴长意突然往她怀里塞了个铜炉。



    徐望月会意地起身系斗篷,顺把剥好的栗子仁一点一点慢慢的,塞进他箭囊夹层。



    山道堆积的雪有一个人膝盖这么厚踩上去能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在深山里,徐望月突然拽住裴长意衣袖。



    前方树叶忽然抖动,漫天的白雪速速而落,然后就看见一只灰兔支棱着耳朵四处张望,。



    徐望月几乎是同时和裴长意一起搭着弓箭,两支箭同时离弦,她的箭擦着兔耳钉进树干,他的箭杆却故意偏了半寸。



    “侯爷抖了?”她挑眉去捡战利品。



    “饿了而已。”哪里是抖了。



    让了徐望月一辈子。早就让成了习惯。



    他哪一次带着许望月出来打猎,不都是将猎物双奉上。



    裴长意很喜欢这样简单的日子。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油纸包,糖炒栗子还冒着热气。



    暮色染红草庐时,徐望月正将刚刚列到的灰兔交给下人,下山的路有些冷,他们只是偶尔住在山上草庐里,太冷的时候依旧会回到江淮老宅,宅子里日夜暖的炭火,也不知春秋冬夏了。



    回去的路上风雪有些大,裴长意解下大氅裹住她,这条路慢慢悠悠的往前走,如今竟真的好像走了一辈子。



    回到江淮老家的时候,灶上煨的羊肉汤咕嘟作响时,徐望月低头给几个弓弦涂上蜂蜡。这得收好了,明日还是要用的。



    裴长意突然从旁边递来块木牌,新削的桃木还带着毛边,正面刻着“平安”,背面藏着“共老”。



    白头偕老。



    如今雪落满山,他们可不是白头偕老了呢。



    “不如当年你给长生做的狗窝精致。”徐望月嘴上嫌弃,却把木牌拴在了自己的腰间。



    三更雪又密了,徐望月忽觉肩头一沉。



    裴长意裹着同条毯子睡熟了,掌心还攥她的一缕白发。



    霜雪落满头,与君共白首。



    夫人的心情好,裴长意的心情自然就好。



    那夫人想要创办什么,裴长意就没有一句不支持的。



    裴长意想要支持,他里的黑料也就必须得跟着后面支持。



    纷纷扬扬的一场闹剧,终于尘埃落定。



    女学这个事情也终于毫无阻碍,徐望月站在日光下,只觉得从今天这一刻起,经城里的日光再也没有从前的那么毒辣。



    红绸揭开的瞬间,二十个姑娘齐声诵起千字文。对面酒楼上偷看的贵女们咬碎银牙——她们发现自家马车夫的女儿也在队列中,背得比谁都响亮。



    一时间,国子监外挤满了送女儿来认字的百姓。



    曾经闹事的林姐躲在马车里,眼睁睁看着自家庶妹捧着入学文书从茶楼出来。那丫头颈间晃着的银锁片上,赫然刻着\"自强\"。



    这件纷纷扬扬的事情终于燃烧到了那些高门贵女身上。



    得到了国子监的认可,徐望月创办的这个女学就是名正言顺。



    初雪那日,二十辆马车堵住巷口。高门贵女们捧着束修要来入学。



    徐望月忙的要死,可没空来管这些事情。



    只派了红玉站在门口:\"我们这儿只收穷学生,\"她倚着掉漆的门框,\"除非各位亲缝件棉袍给城外流民。\"



    裴长意站在廊下看热闹,忽然脖颈一凉——徐望月往他领口塞了个雪球。\"侯爷也去缝一件?\"



    \"本侯缝的怕是像麻袋。\"



    \"那正好,能多装二斤米。\"



    后来终究是没有收那些高门贵女。



    但家家户户所有的高门贵女。都逐渐向徐望月看齐。有一点钱财在里的,就到金城周边的乡村去花点钱创办个女学。给自己附上一点,才得兼备的名声。



    徐望月可不管这个名声。



    只要出了钱,就会有更多的贫穷女子有会上学。



    这便足够了。



    那些没有多少私房钱的女子们也纷纷为了这样的好名声,干脆在家里喊人教授自己身边的丫鬟。



    一时间整个京城里的风气,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下子转变成了谁身边的丫鬟或者谁家的女儿能够出口成章,吟诵两首诗句就为人追捧。



    才女的名头远超了女子无才。



    徐望月趴在案上改作业,裴长意把暖炉推过去。\"夫人可知,如今京城半数绣庄掌柜都姓女?\"



    \"侯爷可知,您偷拿我的朱笔批军报?\"



    窗外忽然炸开烟花,姑娘们举着识字卡片在雪地奔跑。\"那个'春'字是我教的!\"陈寡妇追着翠儿喊。桃举着账本扑进她娘怀里,妇人别扭地帮她系紧棉袄。



    裴长意伸接住片雪花,落在徐望月发间像支银簪。\"当年你要教人看懂婚书,\"



    他握住她冻红的,\"如今她们能写和离书了。\"



    女子的命运,终究到最后可以掌握在自己的中了。



    是和离还是成婚,全都由自己决定。



    他想这便是,徐望月一开始最想要的自由二字吧。



    真正的自由。



    家庭篇甜甜番外:



    夕阳把葡萄架染成橘红色时,长生叼着阿满的布鞋满院子撒欢。



    五岁的子光着一只脚蹦过回廊,差点撞翻裴长意里的公文匣。



    “爹快帮我逮住它!”阿满揪着亲爹的袍角往狗洞方向拽,



    徐望月倚着门框往这儿抛花生米:“侯爷当心闪了腰。”



    话音未落,三岁的宁宁骑在枣树杈上晃悠,石榴裙勾破三道口子,里青枣啪嗒砸中裴长意的乌纱帽。



    “祖宗哎。”裴长意单抄起闺女,后背立刻被糊满墨汁。



    宁宁蘸着从他笔架上偷的墨,正给爹爹画铠甲呢,阿满还踮脚给妹妹添了两撇胡子。



    徐望月端着茶进来,瞅见夫君背上张牙舞爪的涂鸦,笑得茶壶直抖:“明儿早朝可别转身。”



    雷雨夜两孩子闹得最凶。



    宁宁抱着枕头钻进爹娘被窝,一脚踹醒中间的长生。大狗呜咽着跳上阿满的床,男孩迷糊中把狗头当枕头啃。



    晨起时四人一狗缠成麻花,徐望月发间缠着阿满的红头绳,裴长意官服下摆还粘着半块枣糕——昨夜宁宁偷吃留下的罪证。



    “这是爹的名字。”



    午后徐望月握着女儿写字。



    宁宁一使劲戳穿宣纸:“像大蜈蚣!”裴长意凑过来添两笔:“蜈蚣戴官帽。”



    阿满突然嚷着要学写“长生”,木剑哐当打翻砚台。



    墨汁泼上裴长意新换的袍子,长生嗷呜一声窜出门,尾巴扫落架上三本千字文。



    这下轮到俩崽子罚跪了。



    俩崽子打碎御赐花瓶,长生叼着瓷片想拼回去,爪子划出血道子。



    徐望月板着脸让他们面壁,转头瞧见裴长意偷偷往孩子心塞糖瓜。



    宁宁舔着糖纸冲娘亲眨巴眼,阿满裤兜还露出半截狗尾巴草——准是又拿长生当诱饵偷零嘴。



    月亮爬过西墙时,葡萄架下响起呼噜。



    阿满和宁宁蜷在竹席上睡着了,指尖还勾着描红本。



    长生趴在一旁啃被墨汁染黑的爪子,裴长意轻轻揉着徐望月发酸的腕。



    夜风掀起千字文残页,泛黄的纸片掠过她松散的发髻,落在他掌心像片月亮。



    独属于他的月亮。



    后来,徐望月听了许多事。



    比如她回到江淮的那一年,长姐在顾将军府门前跪了三天三夜,将双腿跪伤了,但是顾怀风最终也没有打开那扇大门。



    后来京城多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满嘴嚷嚷着她是被负心汉抛弃的。



    没有认出她的善良的百姓会偶尔给她一点食物,认出她的人只会关上大门,避之不及。



    再后来,长姐就消失了。



    红玉绘声绘色的描写着这段八卦,这都是墨玉在书信里跟她的。



    “夫人你,大姐,这是死了吗?”



    红玉叹了口气。“可是来也奇怪,后来墨玉又,顾将军让人在边上买了一个庄子,那庄子里都是一些种田的老妇人,还特意安排了一间房间,也不知是做什么的,平日只许人送点吃的喝的进去,却也不可以进去探望,他们都那里面关着的是敌国的俘虏。”



    毕竟顾将军可是常胜将军呢。



    徐望月却不这么觉得。



    她总觉得那里面关着的人,是长姐。



    顾怀风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



    在当初明知道长姐是错的情况下,也愿意用一生军功去换一个人。



    可见他本就是个痴情儿郎。



    即使后来长姐背弃他,欺骗他,卷着所有的钱跑路。



    他都没有想过去杀掉这个女人。



    年少时候的情感最让人觉得珍贵。



    徐望月和裴长意走到如今这一步,才更加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



    他们二人有的时候坐在一起围炉煮茶的时候,还是会怀念最开始少年相遇的那一段时光。



    人果然永远没有办法同时拥有少年的时光和对少年时光的回忆。



    所以顾怀风,也是如此。



    他不会杀掉长姐,但应该也绝对不会放任长姐疯疯癫癫的游荡在京城的各大街道上。



    毕竟曾经是他的妻子,纵使他不要了,也不能让她沦落到人人践踏的地步。



    一个疯女人在这,谁都不熟的京城里,难以想象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况且长姐还有一个女儿。放任女儿的母亲被人糟蹋,顾怀风绝对做不到。



    徐望月相信那里关的是长姐。



    但这显然是顾怀风悄悄做下的。



    许多事情,顾淮风不提,她当然也就不会捅破这层窗户纸。



    她相信顾怀风的深情。但同时也相信他只是给长姐最后一点体面。



    剩下的就是余生,此生不复相见了。



    徐望月偶尔在想,若是自己有一天遇到那样的长姐,是不是也会于心不忍?



    不。



    她不会的。



    如今的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拥有什么,人生的路已经走得如此清晰。



    不会再为不该去动容的人动容。



    再过了一年。顾怀风派人传了帖子来,是要成婚了。



    女儿逐渐长大。他要是拖着一直不成婚的话,是不会有人愿意娶他们家女儿的。



    成婚的对象并不是当初那位女将军,或许连顾淮风也觉得,那样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应该在战场上焕发生,而不应该被困在后宅,困在内宅里。一生就这样简简单单的磋磨掉。



    只是徐望月一直都没有收到关于陆遮的只言片语。



    圣上重开恩科,当初那场恩科惨案闹得沸沸扬扬。牵连了许多学子。



    陆遮不免也牵连其中。



    如今终于等到了三皇子即位。举国欢腾重新打开恩科,陆遮又是毫无意外的中了榜。



    好多官宦世家,子弟榜下捉婿,几个人将陆遮簇拥在一起,非要喊他回去娶自己的女儿。



    结果就是陆遮收拾了行李,连滚带爬的往外县逃。



    一边逃一边给,当今圣上写折子,表明自己只想报国的决心,暂时无心婚配,希望圣上给他派一个外放的职位,让他好好的为百姓操劳操劳,从一个简单的父母官做起。



    在第5年冬雪落下的时候,徐望月终于等到陆遮哥哥的信。



    信里只有寥寥的两个字。



    安好。



    千言万语,恐怕也只能化作这两个字了。



    她分明是知道为什么陆遮哥哥一直未娶妻的原因,但有些东西给不了的就是给不了。



    显然过了5年,除了没有娶妻生子之外,陆遮其他方面也都想开了。



    不仅在任上将自己的政绩做得斐然,还深受百姓爱戴。短短5年就一路飙升,很快又被调回了京城里。



    当年在榜下抓过他的人都灰溜溜的,闭门不敢出,生怕被人抓住辫子。



    陆遮现在比当初的裴长意还要铁面无私,主要是实在是一个清官。



    清官嘛,两袖清风,无父无母,无妻无子。



    不像裴长意有了自己的软肋。



    所以陆遮行起改革的方式来大刀阔斧,确确实实名头比当时的裴长意还要令人恐惧几分。



    但百姓在这样的日子下,却越发过的好起来。



    虽然没有孩子传宗接代,却有自己的声名流芳百世。



    这恐怕也是陆遮最想要的结果吧。



    老年番外:



    冬日里下了第场雪的时候,裴长意把这两天自己亲自打来的食物挂在房梁上。徐望月蹲在檐下将刚刚弄好的东西在屋子里好好摆放起来,炭盆里烤着几颗浑圆的金黄色橘子,外面的风夹杂着雪粒子扑进半开的窗。



    他们离开京城已有三年之久。



    定远侯的位置,裴长意几乎是直接传给了自家唯一的崽子。



    然后就马不停蹄,迫不及待的带着徐望月,离开了京城的是非之地。



    皇上人到暮年,却还是清明无比的,不用担心他对忠臣下。



    可是裴长意缺撂挑子,不想干了。



    干了一辈子的苦力,最后的人生三四十年,他只想为自己好好活。



    就像当年答应徐望月的一样,找一个山高水远的地方,过两个人的平静岁月。



    他们又回到了江淮老家。



    人到暮年才明白,何为落叶归根。



    这便是落叶归根。



    江淮当初的老人早已死的死散的散,喊他老侯爷的人也寥寥无几。



    裴长意乐得清闲。



    整日里带着徐望月在山上打猎,老夫老妻开开心心比什么都重要。



    “后山兔子肥了。”今夜风雪突起,裴长意突然往她怀里塞了个铜炉。



    徐望月会意地起身系斗篷,顺把剥好的栗子仁一点一点慢慢的,塞进他箭囊夹层。



    山道堆积的雪有一个人膝盖这么厚踩上去能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在深山里,徐望月突然拽住裴长意衣袖。



    前方树叶忽然抖动,漫天的白雪速速而落,然后就看见一只灰兔支棱着耳朵四处张望,。



    徐望月几乎是同时和裴长意一起搭着弓箭,两支箭同时离弦,她的箭擦着兔耳钉进树干,他的箭杆却故意偏了半寸。



    “侯爷抖了?”她挑眉去捡战利品。



    “饿了而已。”哪里是抖了。



    让了徐望月一辈子。早就让成了习惯。



    他哪一次带着许望月出来打猎,不都是将猎物双奉上。



    裴长意很喜欢这样简单的日子。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油纸包,糖炒栗子还冒着热气。



    暮色染红草庐时,徐望月正将刚刚列到的灰兔交给下人,下山的路有些冷,他们只是偶尔住在山上草庐里,太冷的时候依旧会回到江淮老宅,宅子里日夜暖的炭火,也不知春秋冬夏了。



    回去的路上风雪有些大,裴长意解下大氅裹住她,这条路慢慢悠悠的往前走,如今竟真的好像走了一辈子。



    回到江淮老家的时候,灶上煨的羊肉汤咕嘟作响时,徐望月低头给几个弓弦涂上蜂蜡。这得收好了,明日还是要用的。



    裴长意突然从旁边递来块木牌,新削的桃木还带着毛边,正面刻着“平安”,背面藏着“共老”。



    白头偕老。



    如今雪落满山,他们可不是白头偕老了呢。



    “不如当年你给长生做的狗窝精致。”徐望月嘴上嫌弃,却把木牌拴在了自己的腰间。



    三更雪又密了,徐望月忽觉肩头一沉。



    裴长意裹着同条毯子睡熟了,掌心还攥她的一缕白发。



    霜雪落满头,与君共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