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逃出宫

A+A-

    穿越至一个废皇子之身,而且还躺在棺材里,赵生心中不由泛起苦笑。



    而更令他难受的,乃是眼前这位仆人。



    此人名唤李福,本是与自己娘亲一同做事的太监,因其心地质朴,在他娘的再三恳求下,被派至赵生身边伺候。



    生在皇家,身旁无一贴心之人,随时都可能丧命,作为赵生的母亲,这也是唯一能做的事情。



    “六殿下,老奴觉得您还是不出来为好。”



    里面的棺材已被撬开一半,李福探出脑袋,意味深长地道。



    赵生想知道李福此言何意,莫非从这里面出来还有什么忌讳不成?



    “李公公,我想知道缘由何在?”



    “殿下,您若出来了,二皇子会放过您吗?况且您的府邸外头有禁卫军,您觉得自己能出得去吗?”



    听了李福的分析,赵生觉得甚是在理,此事若被赵伟知晓,自己定然活不过下一集。



    李福将贡品中糕点取来,递给躺在棺材里的赵生,心翼翼地道。



    “殿下,您先吃些东西,如今您已被贬为庶人了,您就安心在里面躺着,属下明日尽快找人将您拖出宫去,到时属下再想法子将您弄出来。”



    李福话时,声音甚,也是担心外头会有人听见。



    虽李福这个人值得信任,可这世间的变数着实太大。



    赵生并非不信李福,只是担心万一出了状况,明天赵伟出什么幺蛾子,将李福弄死,到那时自己被埋于地下,便是叫天天不应,自己搞不好又得死上一回。



    就是不知死了能否穿越回去。



    “李公公,我觉得您所言有理,但我还是想出来透透气。”



    赵生心想,自己须得先出来,再想法子将此事蒙混过去。



    要知道出殡当日,是有人过来验尸的,万一里面无人,这肯定不过去。



    赵生的设法解决当下的问题。



    李福瞧瞧外头天色已黑,眼前这位爷也没什么朋友,出来透透气,估摸也无人过来瞧见。



    于是,他还是将棺材打开,让赵生从里面出来。



    赵生从棺材里被拉出来,方才瞧见房屋是如此简陋,仅用几块白布简单遮盖,微弱的烛光伴着黄裱纸的青烟,显得格外阴森。



    还好皇帝顾及了些皇家颜面,没有直接将赵生抛尸荒野。



    否则又是一种穿越的方式。



    “宫里就你一个人在这?”赵生心地问道,耳朵还不是地侧听外面的声音。



    现在必须心谨慎,宫里不知有多少人盼着自己死,未来的他如履薄冰,此时此刻,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处境,能获得谁的帮助。



    李福道:“殿下您死您撞晕过去后,这宫里的婢女奴才都被马总管调走了,只留下我给您料理后事。”



    “马总管?”赵生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一个谄媚的嘴脸,他是宫里的大内总管,对原主却没有半点怜悯之心。



    “是!”李福以为是在问他,随口答道。



    “我母亲没有来看我?”赵生心想,自己都死了,生母总会来探望一下吧。



    “您母亲在您出事之后,就被打入冷宫了,就算她想来,也无能为力,况且她也不知道您出事了。”



    听到李公公的话,赵生心想也是,皇宫内部错综复杂,自己的母亲知道得越少越好。



    “李福公公,我担心一件事,就怕二皇子也不会放过你!”



    赵生将自己担心的事情了出来,依照赵伟的狠辣劲,事后很难放过有关联的人。



    “殿下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但是总要有人来料理您的后事,总不能放在府里任其发臭吧!”



    



    “发臭?”赵生听了这句话,心中一计涌上心头。



    “李公公,要不我们这样,然后再那样”



    大周朝的金秋,本应凉爽宜人,风轻云淡。然而,今日的天气却异常燥热,仿佛盛夏的余威仍在。



    整个古京城,都被这燥热的天气笼罩着,人们期盼着一场清凉的秋雨,能驱散这难耐的酷热。



    一两天过去了,赵生的棺椁被钉得死死的,放在灵堂里无人打理。



    “李福是干什么吃的,那棺材就这么放在府邸,也不找人埋了?”



    守在门口的禁卫军,似乎已经闻到了一阵恶臭,这味道打过仗的人都知道,臭味来自何处。



    “要不要向宫里的主管汇报一下,这么热的天再放一天估计蛆都要从里面爬出来了。”



    另一名禁卫士兵道。



    “这都是什么事?一个死人还要我们守着,难道还怕跑了不成?”



    越就越觉得恶心,禁卫守卫商量后还是找到了李福。



    “李公公,你怎么还不将六殿下下葬?”



    “按照礼制,要停棺七天,六殿下已经是平民身份,也得三天,可他要埋在哪里?皇家陵园肯定是不行了,别的地方,我找了半天也没人愿意惹麻烦。”



    “哎呀!还按照什么礼制,早点埋掉吧,都已经有味道了!”



    “这才两天,明天,明天我去问一下马总管。”



    李福心里暗笑,昨天他去菜市场买了一副猪下水,用布包裹着放进棺材,又用面粉捏了一个人脸的模样,放在里面。



    便池里的蛆捞了几百条,也放进了棺椁的位置,加上一天的发酵,你能不臭吗。



    马总管很快得知了这件事,好奇地问向一个黄门。



    “这尸变也太快了吧!”



    “大总管,我听六皇子的脑仁都流出来了,这样的话,特别容易发臭!”



    马总管一听,还真有这么一回事,于是跑到二皇子那里汇报。



    “殿下,听禁卫,里面都长蛆了,有好几条从里面爬了出来。”



    赵伟听到马总管的描述,差点把隔夜饭都吐了出来,咆哮道:“那还不快点找人抬出去埋了!”



    马总管领命,派了一个太监去传口谕,立即找地方埋掉。



    当天下午,从宫门到城门,一路上的行人都掩住口鼻,只见一辆马车拖着一口棺椁出了城门,在一处乱葬岗挖坑,将六皇子的棺椁埋掉。



    有坊间传闻六皇子恶疾于薨,其实也没有人关心这个皇子是谁,只是知道这个人是个老六。



    



    据史书记载,“道明二年,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



    逃离京城的赵生,一路逃难,途经河北道时,遇到了难民。他们皆死气沉沉,看不出还有一点生,犹如行尸走肉。



    田间土地皲裂荒芜,禾苗早已枯萎,连野草都不见三两根。树皮更是被扒得干干净净,就算天上飞来一只苍蝇,也有人恨不得将其抓住吃掉。



    赵生身着破烂衣衫,怀里别着一把短刃,裤裆里吊着几个烧饼,大腿两侧各有两个。



    他的腰间看似扎着腰带,实则里面裹着碎银和金叶子。



    口渴难耐的他,皮囊里已无半点水。



    这时,他看到山脚下有户人家,似乎正在熬粥,看样子是一家人,年长的夫妇带着一双儿女。



    大一点的是女儿,正在附近荒野拾柴,还时不时在枯草下拨弄,试图寻找新发芽的草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