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出卧牛城

A+A-

    赵生这一巴掌下去,并非为了树立自身威信,而是针对刚才死于马下的士卒。



    士卒虽有千般不是,但方才的举动,却是为了阻止纨绔们当街纵马,干的是执法行径,岂容一名道德婊作威作福。



    书生被打,纨绔公子见状想上去,不料赵生抬起一脚,将他踢倒,反正在他心里不能便宜了这龟孙。



    “你你,你竟敢打知府家的公子,看来你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同行的一位公子哥,看似有些害怕,却强装镇定地指着赵生道。



    “哦,不过是知府家的公子,难道他父亲就能只遮天?况且,你可知我是何人?”



    在卧牛城,赵生并不惧怕什么知府之类的人物。背靠定州郡主这层身份,他不担心会暴露给这些纨绔。



    一旁的县尉不敢得罪周通,却见一个路人甲,竟敢在他面前放肆?但听闻赵生此言,心中顿生疑虑?



    这究竟是何人?竟敢如此胆大妄为,连知府家的公子都不放在眼里!



    与县尉想法一致的知府家公子哥,强忍着被踢倒,嘴角还在流血的疼痛,颤颤巍巍地上前问道:“请问你是谁?”



    岂料此话刚出口。



    “啪!”



    众人又听到一声清脆的巴掌声,知府家少爷的脸,也肉眼可见地红肿起来。



    “一个知府家的少爷,也配询问我的身份?即便你父亲在此,也得跪着参见。”



    赵生的话不啻为一种震慑,既让知府家的少爷知晓他高不可攀的地位,也让县尉明白,别为了几个纨绔,而胆敢得罪周通背后的人。



    果不其然,县尉原本高高在上,骑着高头大马,此时也只得下马,上前向赵生行了一个大礼。



    “属下卧牛城县尉潘虎,见过大人。”



    赵生见县尉此时才下马,知其并不知晓自己的身份,便指向周通问道。



    “你可知此人是谁?”



    潘虎见赵生问起周通,便答道:“此人是定州郡校尉。”



    “那可知他为何出现在此?”



    “额”潘虎其实是知道的,但此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难道周通的出现仅仅是为了护卫郡主?



    潘虎内心反复思忖,尤其是眼前之人的出现,绝非偶然。



    周通也不是傻子,见赵生处事不惊,且能拉着郡主的大旗,神色坦然,便知赵生不仅仅是皇家之人那么简单。



    然而,后面的郡主也看得真切,尤其看到赵生的面容,回想起皮囊上的那个字,此时她断言这是皇子偷出宫,而且还带着公主。



    于是她在毛旺耳边低声嘱咐几句,而后他骑马飞奔至潘虎身旁。



    听了毛旺的话,吓得潘虎不敢多言,挥将几个纨绔统统抓起,每人当场打了二十军棍,然后收监。



    也就在潘虎打那些纨绔的时候,赵生已无心情在此看戏,而是骑着驴车朝着河间的方向而去。



    他所走的路线是先到定州,再转道朝河间方向前行。



    此时他牵着驴车,打算绕过高邑县,就往东北方向直接出发。



    



    古时候赶路,既要走官道,也要走熟道。



    官道即大家公认的这条路上没有山贼,行走较为安全。



    现在赵生选择绕过高邑县后便朝河间方向进发,因为这里有一条官道,也是商人常赶车的道路。



    有了驴车,速度快了不少,沿着官道,他带着赵珍不知不觉地朝东北方向前行,来到一个村庄附近。



    “老伯,这是哪里?附近有县城吗?”



    林鹏见此处荒凉,几乎看不到肥沃的土地,一位老者正撬动着石头,将仅有的土壤汇集在一起。



    老者见有人询问,不慌不忙地抬头看了看赵生,问道:“后生从何处来,要去往何处?这附近确有县城,朝北走七八里地便是。”



    这一连串的问题看似没什么关联,但老者的问话显然别有深意。



    “老人家,我从豫州而来,打算去河间投亲,途经此地,只想找个落脚之处,县城离此七八里倒也不远。”



    赵生有些话有所隐瞒,有些话则故意给老者听,想了解老者后面会些什么。



    “县城名为赵州县,我这里是石岗村,四里八乡就数我这里最穷。村里住的都是逃难至此不愿离开的人,县衙有令,在此居住的人,两年开荒,三年免税,还可上户籍。”



    老者完,又撬起一大块石头,吃力地堆在路边,形成一堵墙体的形状。



    “这地方石头多,土壤少,大石头撬出来还能卖钱,实在不行自己盖房子也行。”



    老者见赵生没有马上离开,便继续唠叨起来。



    赵生虽曾是雇佣军,但对各地的土壤气候也略懂一二。他看出了这个地方的特点,有点像喀斯特地貌,但又不完全是。



    他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土壤有点像盐碱地,石块也颇为奇特,难道这是石膏矿层?



    赵生是懂地理的,他知道卧牛城附近就有一个较大的盐矿层,深度在三百至两千多米之间。



    这个发现若能与定州郡王分享,不仅这里的百姓能发财,自己的后半生或许也能得到定州王的庇佑。



    一念至此,赵生决定留下来。



    “老伯,我姓赵,家中遇难,本想去燕州郡投亲,无奈盘缠已尽。适才您这里是流民可安身之地,不知我等可否在此居住?”



    赵生言辞颇为礼貌,田间劳作的老汉这才起身看了他一眼。



    “你这后生,生得好生俊俏,想必是读书人吧!”



    “老伯真是好眼力,生家中确为书香门第,无奈家道中落,也不得不外出谋生。”



    老者也是外貌协会的,见赵生长相俊朗,便信以为真。



    “本村名为石岗村,旁边是赵家庄,那是当年赵国的发源地,或许你去了,会有个好前程。”



    “老伯,我乃流落之人,不想寄人篱下,靠自己的双,或许也能谋得吃食。”



    干活的老汉闻言,起身搓了搓中的泥,笑道:



    “老汉本家姓赵,豫州人士,三年前逃难至此。县老爷怜悯我等,便划下了这片官地。三年能开垦出来的土地,皆可不交租,人头税也可免了。”



    着指向附近不远处的几户人家道:“此处多为平原,原有一家猎户,后来又来了一个,也和我们一样在此开荒。”



    赵生顺着老者所指的方向看去,只有寥寥几户人家,周边虽有田地,但大部分是旱地,大家勉强种些杂粮,水稻几乎没有。



    也只能如此,地里的粮食也少得可怜,只因看似是土壤的地下,实则全是石灰岩地质层。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