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石洲撤军

A+A-

    在王家那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的府邸中,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



    家主王世揾得知朝廷竟要对王家动,顿时心急如焚,仿佛热锅上的蚂蚁,匆忙差人召集族人。



    为了配合朝廷这次针对王家的行动,晋阳的王碧清和王奎都被毫不留情地卸掉了职务。



    消息传来,整个王家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人人都深知,此次王家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危难。



    此时,远在马邑的王世雄,中的兵力仅有十万,就算把族兵都算上,也勉强才凑够十五万之数。



    这点兵力,在即将到来的朝廷大军面前,显得如此单薄。



    而在石洲,曹有德同样知晓了这件事。



    他面色凝重,在营帐中来回踱步,随后将苏丁山、贾亦枭等几位将领唤至跟前,神情严肃地叮嘱道:



    “如今局势危急,朝廷极有可能对马邑方面动。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切不可轻举妄动,更不可回去。一旦回去,恐怕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苏丁山听闻,心中一动,赶忙问道:



    “倘若王世雄派人送来调令,我们该如何应对?”



    曹有德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毫不犹豫地道:



    “斩杀来使,就当什么都不知道!绝不能让朝廷抓住我们的把柄,坏了大事。”



    这时,贾亦枭眼珠一转,插话道:



    “不如我们沿途设防,冒充山匪直接将前来的信使截住。只要不在军营发生,这件事定然无人知晓。



    如此一来,既能避免军营内的眼线通风报信,又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处理此事。”



    曹有德听后,微微点头,觉得这个建议实在是妙。



    毕竟一旦有信使进入营帐,马邑方面安插在此的眼线难免会察觉,事情就更容易暴露了。



    于是,他果断下令:



    “那就按照贾亦枭的意思来。立刻派出去十路斥候,沿途密切留意,一旦发现信使,务必将其拦截下来,绝不能让他们靠近石洲半步。”



    得到指令后,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



    很快,十路人马分成两班,如同鬼魅一般,日夜不停地将各个交通要道严密把守,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过往的身影,严防有人前来送信。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曹有德还暗地里修书一封,派人送给了乔芒。



    信中言辞恳切,表明自己所率乃是朝廷的队伍,言下之意,他们已不再是王家的府兵,试图与王家划清界限。



    另一边,王世揾在府邸的大堂内,已将族人们召集回来。



    偌大的大堂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王世揾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神色忧虑地开口道:



    “千百年以来,皇帝甚少针对世家动,此次却大动干戈,想必是觉得我王家如今孤立无援了。”



    堂下的王家族人面面相觑,个个面带愁容,看着高坐的王世揾,忧心忡忡地道:



    “这可如何是好啊?”



    这时,善于审时度势的王亶望站了出来,他目光敏锐,一针见血地道:



    “这也不一定全是因为孤立。关键是我们对待石洲的态度过于强硬了,应当下令让石洲的兵马撤出,如此也方便我们与朝廷谈判。”



    王世揾微微点头,脑袋却仍不自觉地摇晃着,道:



    “石洲问题,本是我们王家架在洪奎脖子上的一块石锁,原本只是想给点压力,我们也没打算长期经营那里。可如今”



    



    王世雄一听,顿时义愤填膺,猛地站起身来,大声道:



    “真的要打起来,无非就是两败俱伤。就算把马邑城留给洪奎,那也不过是一座废城,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王家族人听到王世雄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都不自觉地挺起了腰板,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力量,感觉这话实在提气。



    王世揾见状,轻声喝道:



    “都想干什么?都给我收起你们的心思。现在不是考虑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要想想如何解决眼前的困境。



    真要打下去,我们王家必然自损八百,实在不划算!”



    家族中的长辈如此发话,辈们自然不敢反驳,一个个又乖乖地收起了身子,大气都不敢出。



    王亶望见此情形,适时地道:



    “依我看,还是先派人将石洲让出来吧,免得夜长梦多,徒生变故。”



    王世揾思索片刻,觉得王亶望得在理,于是点头下令附和道:



    “那就依照亶望的意思,先派人传信,让石洲的曹有德撤回来。”



    当即,王家挑选了几名腿脚麻利、忠诚可靠的信使,让他们快马加鞭,匆忙朝着石洲奔去。



    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飞扬,仿佛也在为王家此刻的命运而担忧。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信使在半路上就被贾亦枭安排的人盯上了。



    当贾亦枭看到信件的内容是让他们撤回,误以为是要他们回去支援马邑,为了不打乱自己的计划,他扣下信件,并没有将此事报给曹有德。



    时间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悄然流逝,一晃半个月过去了。



    马邑那边始终没有得到石洲的答复,也不见曹有德带兵回来。



    此时,许邵武率领的朝廷军队已经顺利突破常山,一路势如破竹,直逼金城,并在金城驻扎下来。



    王世雄越发觉得石洲方面有些蹊跷,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于是,他派曹达旺亲自带着十多名精悍的士兵,快马加鞭前往石洲。



    临行前,王世雄将事情的严重性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曹达旺,而且特意交代:



    “若曹有德不回来,他们的家眷可都还在马邑,你务必让他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言下之意,尽是赤裸裸的威胁。



    几天后,曹达旺一行人风尘仆仆地赶到石洲,终于见到了曹有德。



    曹达旺顾不上休息,急忙将马邑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曹有德。



    曹有德听后,脸上露出一副惊讶的神情,煞有介事地道:



    “族叔,这件事可不能怨我啊。之前我确实没有见到马邑方面的来信,对此一无所知。



    这样吧,我先派人送信去马邑,告知他们我们立即出发回马邑。”



    曹达旺也不清楚曹有德所言是真是假,但见他愿意派人回去通报,也不好再多什么,只是催促道:



    “赶紧整备兵马,我们明日就班师回到马邑。时间紧迫,可不能再耽搁了。”



    “放心,族叔,我这就修书一份先送往马邑,明日一早便点兵出发。”



    曹有德强压住嘴角的一丝得意,信誓旦旦地道。



    曹有德转身走进营帐,很快写好信。他叫来一名亲信,命人将信送了出去。



    而后,他又匆匆找到苏丁山,两人躲在营帐的角落,秘密地商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