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凶险的局势

A+A-

    第23章凶险的局势



    就在吴信眼前消息落下的下一秒。



    此时,另外一边。



    苏绾的处境却远远没有消息中表现的那么悠哉悠哉,甚至还异常凶险。



    大夏五年六月六日,你在一面以夏族公卿礼仪对待凉州士族,一面立法禁止滥杀书生与儒士的同时,还在鲜卑五部大人的制度上增设三部夏族大夫,令凉州大族张、李、阴三家族长担任,并授予议政权和管理夏族聚集地的权利,以此来让他们去安抚日益混乱的夏族聚集地。



    而后,你还亲自召见鲜卑四部大人谈话,凭借着威望的压制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清晰的分析的利弊才服了他们不对新设的夏族大夫不满,并前往安抚其下鲜卑之众。



    可以,在你这一系列强有力的动作下,才终于是安抚住了锦衣卫们用不下于——



    散播谣言。



    伪造鲜卑诛杀大族计划文书。



    策反夏族士人作内应。



    重金收买鲜卑语翻译者,扭曲你政令、蛊惑夏族百姓叛乱等一系列段下出现的影响。



    消息落下,苏绾脸色不变,脑中指令依然不停,继续下达。



    大夏五年六月七日,你再次加大了对于在你凉州控制区内夏庭锦衣卫们悬赏的力度——



    凡是举报提供消息者,赏十金。



    凡是抓拿归案者,赏百金,直接担任夏族聚集地管理官吏。



    你强硬的做法大大增加了锦衣卫们的渗析你内部的难度。



    然而,虽然内部的矛盾暂时被化解,但来自于外部夏庭的威胁却依然没有停下。



    大夏五年六月八日,夏庭再次发兵。



    从安定郡和陇西郡两路调集五千余步兵精锐,三千余甲骑,总计八千人夹击由鲜卑慕容一族管辖的汉阳郡。



    鲜卑大人慕容垂,也即是慕容一族的族长,收到消息后反应迅速,立即调集超一万余的鲜卑勇士,三千名凉州夏族军兵采用游击,避其锋芒,突袭夏庭后勤路线的战术,试图击退夏军。



    兵戈再起。



    消息浮现后,所展开的画面令苏绾中动作一顿。



    凉州,汉阳郡。



    一望无际的旷野上,滚滚的马蹄声犹如天雷一般响彻。



    身着甲胄的军兵们,紧紧靠着战车,举着盾牌,排列着严密的军阵与四周骑着战马,穿着胡服,不敢正面交锋,只敢远远弯弓射箭的鲜卑人展开了对峙。



    而远处,以双方对峙战场为中心点,一队又一队的甲骑们正在和一些鲜卑游骑们上演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



    一个夏庭甲骑队刚吃下数名鲜卑游骑,就被一大堆鲜卑游骑包围,不过还没等反应过来,又是一波夏庭甲骑加入了过来,跟被包围的联一同与鲜卑人展开了交锋。



    画面结束。



    大夏五年七月,在两面夹击之下,慕容垂率军不敌,而为保有生力量,终是在挣扎十数天选择了撤退武威郡。



    汉阳郡陷落。



    而汉阳郡陷落不久,被汉阳、陇西两郡包围,孤立无援的武都郡也随之陷落。



    苏绾眼前的地图上,瞬息间就黑下去一片。



    这使得她面色变得凝重了几分。



    毕竟到了现在这一步。



    苏绾现在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有点看苏婉清了。



    或者,她是看了大家继承模拟记忆后吸取到的经验。



    也许此前模拟中,看起来苏婉清一直扮演着不正常的,拖后腿的角色。



    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是能发现不少高光的。



    也是,就连盖伍都曾经称赞过苏婉清的军事能力。



    那么她怎么可能没有两把刷子?



    战略眼光毒辣。



    明白优先该夺下那座郡,缓缓推进。



    局部战略和军事行动都执行的很好。



    不动则已,动如雷霆。



    根本就是用着十拿九稳态度来对自己动。



    她之前想着攻击苏婉清后勤线,把她拖死的战术还是太想当然了。



    人家不是傻子,大不了就派遣重兵保护后勤。



    至于攻城,慢就慢一点无所谓。



    



    军事上给予她的压力非常大。



    再加上荀瑾瑜的帮助。



    两者相加,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而是内外压力都爆炸。



    是的,苏绾现在基本已经可以确定苏婉清这人不讲武德,拉了被吴信砍死的荀瑾瑜在边上出谋划策了。



    不然根本无法解释苏婉清为什么用那些拉拢、分化、离间、散播谣言等一系列段能那么娴熟。



    更何况就算军事上确实有着舆论战这一段,但苏绾怎么也不可能相信苏婉清能这么全面的把每一个环节都考虑的这么周到的。



    上至士族,下至百姓。



    甚至就连的翻译官都考虑到,就离谱。



    她苏婉清学的是吴信的军事风格,不是谋士们的阴险狡诈。



    更别



    大夏五年六月十日,吃下你控制的两郡之后,夏庭大将军苏婉清一面继续派遣斥候开始打探你麾下凉州金城郡的情报,一面继续大搞内政。



    略地、募兵、屯田、招贤。



    四个方面,有条不紊。



    屯田方面,她直接选择了全面照搬了替天教改革前,甚至现在部分地区还在用的军屯、民屯策略。



    很显然,这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买卖。



    在有着经验可以直接照抄的基础上,她推行的速度极快。



    毕竟,急时能战,闲时耕种,既是粮库,又是兵源的政策,军兵和农民都能有饭吃的政策,谁又能不愿意呢?



    由此,这既解除了因常年战乱不堪重负产生的荒地问题,又解决了头疼的治安问题,一举多得。



    而在招贤上,苏婉清也异常积极。



    她大肆笼络人心,凭借着长安苏氏的帮助,威望吸纳了各式各样的有着管理能力的士人,帮助自己打理内政。



    解决需要了一些需要安抚民心,引导百姓们耕种的问题,并为自己疯狂造势,打造自己“爱民如子,忠心为国”的正面形象,来消除百姓们对于她的刻板印象,甚至支持她的战争行为。



    而后,她还暗戳戳的不停的收集着吴信在军队上改革的情报。



    学习了替天教的方法,在军队内设立一支名为“大将军卫”的队伍,在待遇上,思想上双管齐下的进行着对于军队的教育。



    当然,她宣传的是对于自己的忠诚,而不是对于百姓的解放。



    这使得她麾下军队的战斗力有着非常显着的提升。



    一个“饥则寇略,饱则弃余”军阀作风的人。



    你突然间跟我她改性子了,还开始重视内政了,你觉得可能吗?



    而且还不是重视内政,而是在专注于军事行动上,还能把自身内政搞得井井有条,甚至能兵不血刃的推进各种政策,你觉得苏婉清有这个能力吗?



    那必是不可能的。



    所以



    苏绾可以确定,以及肯定得。



    荀瑾瑜这个屡次模拟中,作为吴信谋主,管理后勤。



    甚至在第三次模拟中,有着担任一个大帝国丞相经验十年左右的人,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她苏绾现在面对的根本不是苏婉清一个人。



    而是吴信大组合,压力直接拉满了。



    至于为什么是吴信大组合?



    那是因为苏婉清可以算吴信。



    但荀瑾瑜可不能算作谋主。



    毕竟作为一样有着模拟记忆的人。



    苏绾很明白那个看似人畜无害,就跟吴信挂件一样的人,在吴信那耀眼功绩的背后行使着的是什么样的段。



    稳定朝堂,掌管财政调度,严明律法,安抚民心,敲打西域诸国不起异心,使庞大工程下不出乱子等一系列动作的背后。



    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过家家。



    而是最腹黑的血腥段。



    完全可以吴信在战场上杀的,可能还不如她间接害死的多。



    想到这,苏绾面色虽然依旧平静。



    但明显却感觉到自己开始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