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大怨种

A+A-

    解放八年二月十日,你与吴信的第一个孩子诞生。



    虽然是名女婴,但这没有丝毫影响你们两人对其的喜爱。



    且吴信也同样依承诺为其取名吴念苏。



    在苏芷若战战兢兢的状态中,该来的还是来了。



    然而,让她奇怪的是。



    明明这么大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可群内却依然还是一如之前般的平静,甚至就连她私人的消息栏中也没有多出什么要命的消息。



    (??????)????



    这让苏芷若疑惑的同时,也顿时让她额头渗出了不少冷汗。



    毕竟凭借着她聪明的脑袋瓜子。



    她随便一想就能明白这种情况明显不对劲。



    这让她异常惶恐。



    可惶恐之后,苏芷若转念一想。



    她又觉得可能是自己太敏感了。



    因为反正都到这种地步了,好像害不害怕已经也没啥区别了呀。



    早死,晚死,总归都要死的。



    现实里皇姐们也早晚会找上门的。



    她最后也还是得亲自解释的。



    所以,好像也没必要太慌对不对?



    忧心忡忡盯着消息栏,生怕错过一点风吹草动的同时,苏芷若一边还不忘照顾一下自己刚出生的孩子。



    因为哪怕她心中再慌,再不乐意,但这孩子也是她辛辛苦苦生下来的。



    也是她玩了好久嗯,牺牲了纯洁才出来的玩意。



    白了,她现在是又想玩,想怕事。



    想玩是因为她想通了,理由也很简单。



    那便是



    事已至此,她不玩下去真的好亏啊。



    今夜,吴信没有继续工作,而是选择陪伴在了你和孩子身边。



    你们互相倾诉喜悦,感情更加亲密了。



    “孩子生下来都是这样子的吗?”



    一心二用,苏芷若一边想着二皇姐她们干嘛不话,一边观察着自己孩子的立绘和属性。



    “感觉丑不拉几的,什么也看不出来啊。”



    苏芷若胡思乱想着,眼神却躲躲闪闪,来掩盖着心中的羞涩。



    解放八年二月十一日,或许人世本就聚少离多,相聚的温馨本就是短暂的。



    清晨时分,在你还在疲惫的睡眠之际,吴信便起身前往了未央宫处理政事。



    不过离开前,吴信却在案牍上留下一封书信——



    “朝露未曦时离榻,非忍舍襁褓娇儿与卿憔悴之姿。”



    “实则天下未平,难将一腔真情诉。”



    “待山河清明日,当携卿观未央宫外十里桃林。”



    哎呀,受不了了。



    姐夫怎的这么肉麻?



    偶尔忙点也没事的,我又不是等不起。



    然而,正感叹时。



    下一秒,苏芷若就面色一僵。



    解放八年五月,吴念苏三月大了,你抱着她在院子晒太阳,同时也对着门口望眼欲穿。



    因为吴信已经三月未归家了。



    心中的思念之情让你有些郁郁寡欢。



    但好在,虽然三月未归,但听着外界和自己父亲偶尔带回来的消息你觉得自己也还是能忍受的。



    毕竟,你明白他就是这样的人。



    三月,吴信首次提出一种纸质类型的货币——大明宝钞。



    试图用以代替国外与大明商贾们因铜钱、银两需要大量人力来运输的问题,用以提高大明的经济。



    这则提议被大明中央收录,并责令工匠筹备。



    四月,吴信亲自带人巡视各处关中各处,亲自下场继续鼓励百姓开耕农田。



    五月,吴信于大明太学院亲自授课,并发表演讲。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嘲笑,一是你的出身,二是你的梦想。”



    “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因吴信的威信。



    这引起了大明学子的狂热与追捧。



    学子们的学习效率上升了。



    但同时,这则话却被来自于鲜卑、西域的贵族留学生们不屑。



    可虽不屑,但这也并不碍于他们对于吴信的追捧。



    毕竟人总是崇拜强者的。



    而吴信身上的传奇性,显然就具备他们对于强者认识的特征。



    



    因此,于这次讲话中,他们同样向吴信提出了一个问题,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尊敬的大明领袖,您觉得您是如何击败一个一个又一个强敌,最终成为一名众望所归者的呢?”



    这个问题让吴信沉默了一会,不过最终还是笑着答曰——



    “首先,我并不是什么众望所归者。”



    “其次,大明的领袖是全体百姓,我是无法代表他们的。”



    “而我能击败一个又一个强敌的原因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在其中贡献了一点微乎其微的力量。”



    “最后”



    吴信笑着摇了摇头。



    “我知道你们心中想的问题是如何成为一名强者。”



    “但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人在名与利的加持下,的话都会有份量。”



    “世界上,跟我相似的人有太多太多,我只是运气好,所以我给不了你们答案。”



    “因此,你们何不前往书籍中好好学习一番那些功成名就之人身上或者你们父辈身上的闪光点?”



    罢,久久不绝的掌声响彻全场。



    委婉的夸赞,也不偏颇的吴信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解放八年六月,吴信开始密切关注水路。



    他下令除修建民生水利工程外,各地地方也要开始疏通河流,以让各地的商品更加方便的流通,从而减商贾们走陆地大于水路的成本,以更好的繁荣大明的经济。



    八月,这则中央政令被除冀、并、兖三州的各地方有理有据的上书驳回。



    这是大明的财政制度原因。



    毕竟,因为大明财政的高度集中,所以户部规定——



    地方的民生水利工程,需要做好预算,上报中央,然后统一获得中央的补贴。



    但这次,因为大明的户部并未出言让他们做预算,所以意思就是——



    你们自己想办法。



    这显然是不行的。



    因为你不能让马儿跑,也不能让马儿不吃草。



    不然你总不能让他们去逼着百姓白干活吧?



    这也不符合规定。



    因此,得知这则消息后,吴信便找到掌管财政的林忠询问户部不给预算的原因。



    而得到的回应也很简单。



    中央财政又又又没钱了。



    多线工程的庞大支出补贴根本扛不住。



    因此,于九月。



    吴信开始寻求财政改革。



    等等!女儿都快一岁了!你还忙!?



    你是人?



    此时,苏芷若是真看不下去了。



    因为假设你画面上。



    天天有娘俩在院子里望眼欲穿,那任谁一直看着也会觉得很可怜吧?



    更别这人还是她。



    而且她女儿就不是吴信女儿了吗?



    还是姐夫你搞区别对待?



    皇姐她们的你都会经常看。



    我的你就默默不管?



    什么意思?



    你不能吃干抹净就不当人好嘛!



    更别,吴信如果偶尔回来一下就算了。



    她也能接受。



    但他愣是一眼都不看是什么意思?



    想到这,苏芷若怒了。



    毕竟她一开始还以为吴信就是哄她开心呢。



    可谁知道他这是真打算天下太平在回家看啊!



    这怎么行?



    那她经历这么多危算什么?



    算她大怨种吗?



    接受不了。



    必须回来一起带。



    不然



    她!



    真!



    亏!



    大!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