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小官找妈妈·壹

A+A-

    949年0月下旬接近十一月,吴承熹他们离开广西,顺着滇藏线,开始徒步去西藏。



    他们走的几乎都是山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就只有马和笨驴。



    比起一路上长途跋涉之余,还要照顾动物,显然双腿徒步性价比更高。



    虽然已经完成了开国大典,但还有部分中西部城市是没解放的。



    比如他们要走过的云贵以及西藏,还是乱糟糟的,而且大概率越往西藏走越乱。



    试想一下,几个语言不通的汉族人,出现在藏区,对当地人来,不亚于在中世纪发现了一个在研究天文学的女人。



    早知道就问汪祈中拿一下西藏的攻略了。



    不过按汪祈中以前的处境,除了教他们放牛,似乎就没什么技巧了。



    952年初,吴承熹三人顺着昌都进藏,来也巧,进藏的时候刚好碰上了一支商队,正好也是长沙来的。



    那时候还是属于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年代,都是老实人,听他们是来找人的,带队的使了些功夫,他们仨就进去了。



    临别的时候,领队交待他们尽量往人少的地方走,给了他们几套当地的衣服,还教了他们几句藏语,叹着气离开了。



    在这种地方找人,相当于在鲨鱼游来游去的海域里捞针。



    针没找到自己就先被鲨鱼吃了。



    三人也不在意,进去之后,把衣服套上,属于他们的真正旅途,现在才开始。



    因为是徒步过来的,三人根本不需要时间就适应了高海拔。



    依稀记得,上辈子有许多人对西藏的态度宛如虔诚的信徒的朝圣地。



    但实际的观感体验嘛



    天蓝蓝,湖蓝蓝,有草原,有森林,有雪山,有冰川,乍一看很惊艳,看一星期就腻的不行了,哪哪都一样的无聊。



    偶尔运气好还能遇到牦牛在吃草,山鹰在蓝天下飞翔。



    还有就是天气乱七八糟,往前走点艳阳高照,再往前走点就下冰雹了,再再往前就是秋高气爽。



    实在是没能想到短短一天内能经历多气候一年四季。



    三人里面,对张佛林过的话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张佛森了,亲兄弟知根知底,虽目标不算明确,但他多少能找到些头绪。



    他自然也承担了导游的业务,三个人,一声不吭的就是走,目标是找到喇嘛庙。



    



    张起棂是在尼泊尔出生的,出生没几天就被张家人找到并开始追杀。



    而他的妈妈,听当时张佛林的语气,应该一直在某个喇嘛庙里等着他。



    不过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一直未曾听过有他母亲的音讯,想来也是凶多吉少。



    ——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天气,应该是是在十一月份中的某一天,张佛森带着他们,找到了一座伫立在山边的喇嘛庙。



    黄蓝红的配色繁华而庄重,寺庙门口还趴着一只正在休息的牦牛。



    牦牛看见有人来了,一点也不慌张,反而闭上眼睛,继续它悠闲的憩。



    从这里看向远处,云雾缭绕间,隐约能看到只间的一座雪山。



    “贵客,请进吧。”



    许久未听过如此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张起棂的目光在雪山上停留了很久,直到一把年轻的声音,唤回了他的思绪。



    他面前站着的是一个年轻的喇嘛,身材偏瘦,皮肤也偏白。



    这个喇嘛不是当地人,穿着红色的喇嘛袍看起来格格不入。



    “贵客,请进吧。”



    他又重复了一次刚才的话,眼神直直盯着张起棂,就好像他们曾经认识一般。



    张起棂依旧不为所动,他眼神略过喇嘛,看向了他身后的匾额。



    喇嘛跟着他的眼神,转头看向身后。



    匾额上写的是藏文。



    “这个啊,这个是这座喇嘛庙的名字,汉语大概意思是,吉拉寺。”



    解释完匾额,喇嘛转身看向吴承熹张佛森父女俩,“你们也一起进来吧。”



    他似乎失去了耐心,完这句话,便走向喇嘛庙的门口,走到一半他停下,墨色双眸盯着张佛森,“张佛林的弟弟,对吗?”



    “你们俩长的真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