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赌酒

A+A-

    拂晓时分,在大山中转悠数日的杨培风,终于赶上大雪这天,来到梁国边陲的一座城。



    上一个镇子,他听信某位专业人士的吹嘘,斥重金买下路引,结果却被一眼打假。虞梁剑拔弩张,对谍子的盘查甚是严厉。守城兵卫又见他掏银子,二话不就要将其拿下。



    最后,杨培风只能绕远,找了个守备空虚的地方偷偷飞入。省事儿不少。



    “老板,煮碗长寿面啊?”



    他笑吟吟道。



    这间酒楼的规模不,外厅二三十张桌椅座无虚席,推杯换盏声不绝于耳。而在屋外,更有的是人沿街叫卖,人头攒动。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也没能耽误此地的繁荣。与扶风城的凋敝清冷,恍若两个世界。



    杨培风穿着一袭黑布长衫,容貌绝俗,进门后就引得许多人瞩目。



    他话音刚落,就听见堂后传来嘹亮的呼声,“玄字八号桌,长寿面一碗!客官老爷稍候。”



    紧接着,才有一名店伙计不紧不慢走来,“客官,您看要吃喝些什么?”



    杨培风瞧得双眼放光。



    这和在家乡时,简直云泥之别!



    扶风城,甭管大大的酒楼,但凡开门迎客的,哪有这诸多谦词敬词?主打一个懒散,随缘。爱吃吃,不吃就走。更别还分什么几号桌的。



    当然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扶风人就那么多,外来的几乎没有。大家都脸熟的很,也就不必客套。



    杨培风收回飘到九霄云外的思绪,瞧了几眼其他客人的吃食,兴致不高,便独问道:“都有哪些酒,又都怎么卖?”



    “黄酒、白酒、果酒,桃花酿、杏花酿、米酿,新酿、陈酿。一应俱全。但这大雪纷飞之景,的个人比较推荐温煮的新酿梅花,再佐以两碟菜儿,应是有滋味些。”店伙计年龄不大,话却得极其娴熟,笑容可掬,是很让人舒心的。



    接着,店伙计方才微笑着补充一句,“三钱一斤。”



    杨培风点头道:“行。就依你所,先上三斗垫垫胃。”



    三斗酒,垫,垫胃?



    不止店伙计听得眼皮儿微颤,周遭好些人都投来惊诧目光。



    三斗将近十斤!



    他竟还只是,垫垫胃?



    现在的年轻人,口气都这般大么?



    店伙计也不扭捏,一口答应,“马上来。喝不完的,客官稍后也能悉数退掉。”



    杨培风道:“行。”



    长寿面与酒同时上桌,另还有一荤一素,盘干煸豆角,以及红焖羊肉。



    一碗面,他足足吃了半炷香时间。



    这时已经有人嗤笑道:“不像是个能吃的,我真不信他能喝得了。”



    “即便真能喝,那也要躺着出门。”



    “打个赌?”



    “你赌他能喝,我就赌!”



    “那还是算了”



    听到这些声音,杨培风笑而不语。



    别九品武夫,即使上了七品,那就不可能喝醉,运气消解就是。唯独有些暴殄天物。但他从未有过。



    喝酒不喝醉,难道喝寂寞么?



    这边,忽然就有位青衣壮汉喊他,“朋友且慢。”



    



    杨培风抬头,“尊驾有事么?”



    青衣壮汉笑呵呵道:“在我大梁,但凡直接拿酒壶、酒坛,那都必须一口闷尽。拿多少喝多少,这是规矩。不然,叫店伙计上两只盏,也是好的。”



    杨培风哂然一笑,“别一壶三斤,就算是十壶三十斤,我也喝得。”



    “吹牛。”青衣壮汉十分不屑,“就你这身板,也别三十斤了,你但凡能喝下十五斤,醉不醉都不谈,酒钱我付,另外我再把这鞋给吃喽!”



    周围响起数道声音,“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啊!”



    酒楼里最不缺的就是烂酒鬼,三十斤酒,那得半水桶了都。就算三十斤水,也能将人撑坏。



    这些人喝了几十年,最多也才敢两三斤罢了。



    “杨某人初来乍到,先给大家走一个?”



    杨培风也不废话,干脆利落地拿起一壶,咕噜咕噜几声,鲸吞下肚,更不曾皱一丝眉头。



    脸不红心不跳,和喝水似乎没什么区别。



    这还不算。



    几乎就眨眼间,第二壶酒已去其半。



    “嗝——”



    杨培风连下三壶,即三斗,约十斤。



    这时,大厅内已是惊掉一地的下巴。



    也有人担心年轻人受不住激,喝出事来,便好言劝道:“少侠海量,亦要适可而止啊,没理由与人斗气。”



    杨培风笑容满面,心里其实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这里靠近边境,大战在即,可城中百姓却没有弃城而逃。一切如常,但这种如常,才是真的不寻常。



    或许梁国百姓,都没想过战争会输,大虞的铁骑会踏至此处。



    民心如此,大虞的局面不容乐观。



    当年青枳之战带给虞国的创伤很大。杨钧遇害,扶风城十室九空,内乱频频,种种都与杨培风有莫大关联。



    又受东篱书院的熏陶,他天然地想要大虞赢得战争。



    即便他是迂腐君子,那也是虞国的迂腐君子。但他更谈不上无耻人。所以在赢的同时,他希望虞国最好能占据“道义”。



    可自离开扶风后,他所见所闻,大虞军队在“道义”上毫无优势,甚至于天下大势亦处于下风。



    杨培风,忧甚。



    店伙计又上了一次酒。



    不知不觉,他已足足饮下十三四斤。



    那边的青衣壮汉,悻悻然不出话。



    周围满是异样目光。



    杨培风抱拳,朝四周打量自己的人笑了笑,“这碗面吃得太撑。最后一杯,原谅杨某喝不下了。”



    接着,他才又朗声道:“结账。”



    店伙计快步走来,笑容灿烂:“十四斤梅花酿,合四两二钱,两碟菜三钱。长寿面免费。共计四两五,客官有劳。”



    杨培风摸出一锭五两银子,“就这样吧。”



    他起身离开酒楼,还没走下台阶,便有一股寒风吹面,酒劲儿一下子窜上脑袋,昏沉难当。



    也正在这时,他模模糊糊有看见雪地中,跑来一道紫色身影,正轻轻揉眼,便被撞了个趔趄,一阵摇晃后,幸好没有栽倒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