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乾国的防线部署

A+A-

    在投降燕国这方面,文博和公羊战是统一战线的,尽管朝堂上分属不同的派系,但这时候必须为对方话。



    文博接着道,



    “回禀陛下,燕皇确实有招降我们二人的举动。”



    闻言,乾皇眯起眼睛道,



    “哦?然后你们二人同意了,接着回到乾国给他们做内应吗?”



    听到这话,文博和公羊战扑通一声跪下。



    文博立刻道,



    “皇上,微臣冤枉啊。起初,燕皇先劝降公羊大人,把公羊戈也请出来当客,想要策反公羊大人。



    但被公羊大人严词拒绝,忠臣不事二主,公羊家已经出了个二臣,决不能再出第二个。



    子是子,父是父,公羊战,他绝不会做有辱门楣的事情。



    而后,燕皇又劝降微臣,也被微臣严词拒绝,微臣了,便被燕军千刀万剐,也绝不会背叛皇上,背叛国家。”



    公羊战也立刻道,



    “是啊陛下,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在燕军大营里面,臣与文大人都是同吃同住同睡,互相监督,哪怕是那燕皇单独召见我们其中一人,另一人也会紧紧跟随,在一旁听着,不给她单独招降我们的会。



    臣与文大人虽然在其他很多事情上,颇有分歧,但在此事上,我二人是达成一致的,那就是坚决不会投降燕国。



    我大乾乃天朝上邦,上臣怎么可能屈尊蛮夷,卑躬屈膝呢?”



    对于他们的话,乾皇心里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自然不可能全信。



    二人口径如此一致,不大可能是一个投降了一个没投,极有可能是两个都投了,或者是两个都没投。



    但此事他又拿不出任何的证据出来,也没办法证明他们投敌了,更无法把他们关押起来。



    毕竟,这二人表面上都是实打实的忠良啊。



    乾皇沉吟了许久,又问道,



    “二位爱卿,你们亲眼看过燕军作战的,那你们觉得,我们大乾的军队,比之燕军,孰强孰弱啊?”



    公羊战和文博互相看了一眼,而后齐声道,



    “臣不知道。”



    “是不知道,还是不敢啊?”



    “微臣都是文官,不懂军事,只是无论是从兵力、士气还是武器来,我军确实不占什么优势。”



    “这才是实话!”



    乾皇冷哼道,



    “实话都不敢了,这朝会还有什么意义?朕再问你们一句,你们要实话,公羊戈愿意做我军内应吗?”



    闻言,公羊战道,



    “陛下,臣教子无方,请陛下降罪,那公羊戈猪油蒙了心,不知道被那燕皇和兰陵王灌了什么迷魂汤,死活不肯做内应,什么他已经背叛了大乾,就不能再背叛大燕,做反复横跳的卑鄙人。



    臣训斥他,他就是个无耻人。



    臣大怒,进入回去后,便宣布将他逐出家门,族谱中划去名字。”



    乾皇冷哼一声,道,



    “你又不是公羊家的家主,有什么资格把公羊戈划去族谱啊。



    这事儿,不得你们公羊家的家主做主吗?



    家主,你呢?”



    乾皇目光看向了丞相公羊淳。



    公羊淳微微一笑,道,



    



    “陛下笑了,兄弟长大成人,便已经分家,哪来的什么家主啊,各人都是各家的主人。



    请陛下下旨,是否将公羊戈划去族谱。”



    “上不上族谱是你们的家事,朕管不着,也不要浪费时间来这个了,商议军务吧。



    现如今,除了各地在招募地方军以外,主力中央军还剩下八十万人。



    这八十万人,有四十万在都城,有四十万人在北方边界。



    驻扎在我国零陵城与楚国永州郡的交界处。



    而根据情报,燕国东路军有九十万人,西路军三十五万人,将要会师。



    会师之后,定然是他们大举南下之时。



    诸位,此战该如何打啊?”



    众臣纷纷沉默,缄口不言。



    这种情况下,谁敢话啊,这怎么看也不像是能打的过的样子啊。



    “太尉,你主管军事,你来怎么办。”



    闻言,太尉也不得不站出来,道,



    “陛下,单靠四十万人,来抵挡燕国一百多万大军,那是不现实的。



    但是都城这边的大军,要全部调走去前线,那更不现实,毕竟我们也不知道燕军会不会兵分两路来攻打玉桂。



    故而,都城这四十万大军,不能轻动,这是我们最后底牌了。”



    “那就让燕军把我们逐个击破吗?”



    乾皇冷声问道。



    又一名大臣站出来道,



    “陛下,臣以为,分兵只会被燕军逐个击破,让敌人始终以优势兵力来打我们的弱势兵力,只会满盘皆输。



    臣以为,当聚集所有的大军,迎战燕军,与燕军决一死战,成败在此一举!”



    太尉立刻道,



    “不行,燕军兵强马壮,又有十五万骑兵,军团会战那是自寻死路,我军还要是依靠地形来防守才行。



    陛下,燕军南下,要打玉桂,必然要经过桂林。



    我军可设置防线。



    北边防线的零陵城四十万大军,留下来与燕军决战,借助城防战斗,但不要死战,要保存有生力量,打消耗战、游击战,拖垮燕军的速度。



    第二道防线,为桂林一带防线,分别为桂林北边的龙虎峡防线,以及桂林东北边的三关防线。



    也就是清水关、永安关和雷口关。



    三关南北贯穿,两侧都是峡谷,易守难攻,地形狭窄,敌人的大军人数再多,每次能投入的兵力也很少。



    龙虎峡那边的情况同样也是如此。



    这两道防线,玉桂这边,可分别派十万中央军,带十万地方军去防守。



    这样一来,玉桂这边还能剩二十万中央军。



    臣接到奏表,玉桂以南的地区,两个月后,也可以送来十万地方军。



    这三十万人,组成最后一道防线,来与敌人交战。”



    听了太尉的话,乾皇满意的点了头,道,



    “什么是良策,这就是良策!而不是如你们一般,只会夸夸其谈的喊着拼命、决战,打是肯定要打,关键是怎么打!”



    “传朕旨意,北部军主帅靳昊乾,继续带领第五六七八军团驻扎防守,若不敌可撤回桂林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