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小兰求援
A+A-
就在上官明月整日胡思乱想的这些天,山上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庄兰,是秦安把她带来的。
在见到公孙易的那一刻,庄兰的情绪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头扑进公孙易的怀中,放声痛哭,似乎要把这一年来的思念和委屈,全都发泄出来。
这一幕,刚巧被赶来的上官明月和陆金锁看在眼里。她们俩是来找团子的,确切的是陆金锁要找团子算账,她始终对上次的事耿耿于怀,没想到二人刚一进院儿,就遇到了这事儿。
二人皆惊愕不已,尤其是上官明月。她只知公孙易与郡主感情非浅,却从未听闻与其他女子也有关系。可看眼前的情形,明显两个人的关系不一般。
眼前这个人究竟是谁呢?看她身形妙嫚,风姿绰约,虽然面色有些憔悴,可见她腰挎宝剑,一身武生打扮,显然绝非寻常之人。
可她为何会如此亲昵地抱着公孙易?而公孙易不仅没有把她推开,反而轻声安慰,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昭然若揭。这让上官明月心里酸溜溜的,她既气恼又疑惑:为何师弟从未向自己提过此人?
此刻,她有一种被骗的感觉,恼怒公孙易在外面除了郡主还有别的女人。更恼怒这个女子一来就抱住公孙易不放。明明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她却一点不知道收敛,实在是不知羞耻!
在这样想的时候,上官明月或许忘了,就在前几日,她还和公孙易这样抱过,只不过流泪的人换了。
许久之后,庄兰的情绪才稍有缓和,缓缓的从公孙易怀中离开。公孙易先扶她坐下,团子适时递上一碗茶水。待她喝了几口,情绪平复和,才缓缓道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庄兰是前来求援的。自上次成功战胜北凉军后,郡主为了给王爷寻觅解药,派遣林雨、张琪等人前往北凉,庄兰与红烛带人追踪顾北刀。
而林雨一行人进展颇为顺利。她们乔装成商队潜入北凉都城上京,通过收买一位皇亲国戚,花费重金获取了其中的一种解药。她们将解药带回陇西,王爷服用后效果显着,已然完全清醒,只是腿脚依旧行动不便,难以起身行走。
反观庄兰这边,可谓是举步维艰。她带着一众人马耗费数月时间搜寻顾北刀,好不容易锁定目标,却险些中了埋伏。原来,顾北刀并非孤身一人,身边还带着一支七八百人的队伍。
自上次战败以后,他并未跟随巴图古力退回金马城,而是率领众人于庆州以东的乌兰山一带活动。此地地形极为复杂,山峦层叠交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往南可直下朔州,向北能退回上京,朝东连着宣化府,往西则是陇西,堪称攻守俱佳的战略要地。
庄兰等人抵达后,便逐一搜寻各个山头。经过数日不懈努力,终于在一处山坳发现了有人活动的迹象。庄兰当即打算率所有人前往查看,好在红烛心思敏,提议先派人四处打探敌人虚实。正是这一建议,挽救了众人的性命。
原来,山林深处早已埋伏了众多弓箭,只等庄兰等人入瓮。察觉危险后,她们果断撤离,然而仍遭遇一队北凉军阻拦。所幸撤离及时,在敌军形成合围之前突出重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逃脱后,她们临时找地方驻扎下来,红烛则回去搬救兵。几日后,郡主亲自率领两千人马赶来,决心一举擒获顾北刀。
双方经过数次交锋,顾北刀虽每次战败后逃脱,却未受到实质性重创。
在最后一次交锋中,郡主的队伍被引入乌兰山的落霞岭。众人追着敌人登上岭顶时,却不见了敌人踪迹。继续前行,才发现落霞岭后山皆是陡峭的悬崖,悬崖上方的绳索已被割断。
原来,先前的敌人将他们引上山后,都顺着绳索从悬崖撤离。郡主意识到中计,急忙带人准备从原路返回,不料顾北刀早已设下埋伏,只要有人靠近,便万箭齐发。
在激烈的战斗中,郡主带着队伍多次尝试突围,却始终无法突破敌人的防线,每一次突围都只是徒增伤亡。最终,郡主无奈下令撤回山上,想办法派人寻求支援,然而前山根本无法出去。危急关头,庄兰毅然决定带领十几名身敏捷的士兵,冒险从后面悬崖下去。
她们找来藤条接连在一起,然后心翼翼的顺着藤条爬下去,当她们艰难地抵达悬崖底部时,不幸被敌人发现。一番恶战过后,庄兰仅带着三名士兵突出重围,可这三人也都身负重伤。她只好找了一个村庄,将那三个人安置在村里的一户猎户家调养,自己则孤身一人奔赴长安。
之所以选择长安,是因为乌兰山距离陇西和长安的路程相近,相比之下,前往长安路更好走,也更快些。权衡再三,庄兰放弃了去陇西搬兵的打算,转而寄希望于公孙易,在她心中,公孙易的智谋和能力胜过千军万马。
到达长安后,庄兰先找到了秦安,在秦安的引领下,他俩连夜赶路,来到了青峰山的白云观。
公孙易听闻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深感震惊。他早就知晓顾北刀此人彼为难缠,却没想到其竟能凭借残余的七八百人,利用地形优势,将两千余人的队伍困在山上,可见此人的确不容觑。
公孙易望着眼前满身血污、泪痕未干的庄兰,心中满是疼惜。毕竟,她是自己心爱的女子,这份感情深厚而真挚。
他一边温柔地安抚着她,一边关切地问道:
“山上的情况如何?郡主她们带的粮食还能支撑多久?”
庄兰止住哭泣,擦了擦眼泪,道:
“我离开的时候,郡主并无大碍,除了头两次突围时伤亡了约两三百人,其余人都没事。我们带的粮食大概还能维持四五天,要是把战马杀了再加些野菜,最多能坚持十多天。”
公孙易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要知道,庄兰从乌兰山赶到这里,已然耗费了十天时间,局势愈发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