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他的出身

A+A-

    肖青良在衡岳市混了十六年,先后与五位市委书记,六任市长打过交道。



    当年衡岳市最着名的张飞幺七就是他的大哥。



    张飞幺七是两个人。张飞本名张耀飞,因为生性暴烈,是个一言不合就动的主。十八岁那年,出打伤人致人重伤,被判了八年。



    幺七原名姚奇,与张耀飞同岁。从父母双亡,靠制锁总厂养大,是个吃百家饭的孩子。



    姚奇父母是在湘水河里游泳双双溺亡的。他们死的时候,姚奇才五岁。



    姚奇父母生前是制锁总厂的职工。他们死后,有人曾提议把姚奇送去福利院。但是遭到制锁总厂全体职工反对。



    全厂职工你一口我一口,将姚奇养大成人。



    两个人的相识,在各自为朋友出头上。张飞狠,姚奇阴。两个人便一拍即合,走到了一起。



    张飞幺七两个名号,是江湖上送给他们的外号。



    那时候的江湖,比的就是狠。



    由于两人出都不计后果,身边便都围绕了一帮兄弟。



    张飞大幺七半岁,是为哥。幺七半岁,称为弟。



    张飞幺七走到一起,变成了衡岳市一大祸害。



    他们开设地下赌场,插民间纠纷。收取保护费,一时之间,闹得轰轰烈烈。



    当年的衡岳市,不管谁开酒店,必须先拜他们的码头。



    若是不拜码头,酒店肯定开不下去。



    张飞幺七最常用的一招,就是酒店开门后,便有几十个兄弟涌进去。每人占一张桌子,只点一碟花生米。



    这一坐,就是一天,让老板根本无法做生意。



    即便请了公安出面,这群人也丝毫不惧。因为人家是来消费的,总没有把客人往外轰的道理。



    如此几天下去,再有后台的老板,都只能臣服在张飞幺七脚下,乖乖交上一笔保护费。



    肖青良初到衡岳混的时候,也是两眼一抹黑。



    直到有一天,他替人讨债。而欠债的人,恰是张飞幺七要保护的人。



    肖青良在部队待过,身体素质非常人可比。而且那时候的他,急于要出人头地。因此在替人办事时,便不计后果,出狠毒。



    欠债人赖账,肖青良好话尽不见起色,便只能动。



    他一动,保护他的人便蜂拥而上。



    肖青良丝毫不惧,三下五除二便放倒一帮人。



    此时便引起了张飞幺七注意,约好时间见面。



    一见面,双方便有惺惺相惜之感。从此,肖青良便投奔在张飞幺七麾下。



    张飞幺七出事,在于衡岳市的一次声势浩大的扫毒活动。



    当所有证据都指向张飞幺七团伙时,衡岳市便决定出扫除这个毒瘤。



    谁知道一调查,发现张飞幺七团伙涉案远不止贩卖毒品。他们不但涉嫌非法拘禁,而且还有不少故意伤害的案子。



    衡岳市警方在经过近一年的慎密调查后,决定收。



    当年抓捕张飞幺七时,出动了武警。其动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不但响了枪,还炸响了榴弹。



    特别是幺七,负隅顽抗,向抓捕他的武警扔榴弹。



    当然,罪恶的结局,只能消亡。



    



    张飞幺七团伙被打掉,共抓捕了一百多人。但是,肖青良成了漏之鱼。



    肖青良没被抓,一是张飞幺七否认肖青良是他们的人。其二,肖青良在社会上似乎并没有太多作恶。相反,他给人是一种行侠仗义的感觉。



    一年后,张飞幺七伏法法场。



    再过一年,衡岳市一支新的社会力量崛起,领头的,正是当年的漏之鱼肖青良。



    肖青良的这一段过往,颇有传奇色彩。又因为张飞幺七伏法后,他是唯一的一个替他俩收尸的人。他的举动,赢得了江湖上一致赞誉。被称作是最讲义气的兄弟。



    一个人在江湖上混,义气比命都要重要。



    因为,只有义气,才能聚拢人。



    张飞幺七出事,给了肖青良一个提醒。那就是混社会的人,如果没有一把伞替自己遮风避雨,早晚都会被收拾。



    这把伞,自然非领导莫疑。



    比起张飞幺七,肖青良似乎更懂得勾连。



    他费了不少心思,结识了公安方面的人。由普通干警到所长,再到局长。然后是政府官员,直至衡岳市一把。



    肖青良出阔绰是很有名的。那时候衡岳市有点名望的领导去外地开会出差,肖青良要么亲自陪同,要么会送上一大笔钱供人开支。



    其中,当时衡岳市政府有位副市长的儿子要出国留学,苦于头拮据,是肖青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他不但替领导儿子缴清了所有的留学费用,还送上一大笔钱供领导儿子在国外花销。



    有兄弟看不过去,他们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搞来的钱,怎么能平白无故送给别人?



    肖青良将眼一瞪,骂道:“你们懂个屁。钱是纸。去了还可以来。但命不是纸,丢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据,肖青良有个习惯,他赚十块钱,自己只拿一块。其他九块,三块分给卖命的兄弟,剩下的六块,都被他送给了各级官员。



    江湖传言,可信,也可不信。



    但是有一条却是事实,肖青良在衡岳市十六年,顺水顺风,连喷嚏都没打一个。



    肖青良不是一个蠢人。他深知夜路走多了,早晚会碰上鬼。



    急于洗白,就是他这两年来紧锣密鼓要搞的事。



    他搞了一个仪式,邀请了黑白两道的头面人物,见证他金盆洗的过程。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他退出江湖。



    肖青良退出江湖是不是真的,难以佐证。



    不过,他从此真的很少过问江湖上的事。而是把精力一心一意用在了房地产上了。



    他注册了一个房地产公司,决心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地产开发商。



    肖青良的故事,让陆天明不以为然。他知道,混社会的人,走的路大都差不多,并没有太多惊艳之处。



    混社会的目的,就是积累原始资本。这对没有背景靠山的人而言,似乎是一条唯一的路。



    当原始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洗白资本。



    这时候,过去喊打喊杀的人,会变得慈眉善目。他们会主动积极参与到社会慈善活动中去,花代价将自己的形象装扮成好人善人。



    生活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肖青良只不过是其中一朵的浪花。



    肖青良完这些故事后,深深叹了一口气道:“我到底还是想错了。我这样的人,不管怎么洗,都没法洗白自己。”



    陆天明道:“肖青良,你的故事,看起来还真像一部励志剧。可惜,你走的路,方向不对。”



    肖青良苦笑道:“是啊,有些路,一脚踏上去了,就没有了回头的会。”



    陆天明安慰他道:“话不能这么。只要有勇气回头,不是没路走。我有一点没想通,按你的法,你如今差不多算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人了,为什么还会亲自出面插乌鸦坳的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