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有智者前来,自当前往请教

A+A-

    百越,是非常彪悍的族群。



    当年秦始皇五十万大军南下,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秦军可以是遇到前所未有的劲敌,前前后后,最少折损了三十万秦军。



    而百越呢,也至少有四十万被迫南下。



    由窦乐亲自主持。



    一场参赛人员越过五千,参赛项目过百,甚至还有伐木等比赛。



    就是简单的,给一把斧头,比谁砍树更快。



    而后在渔洪江举办祭天。



    中原与俚僚之约。



    俚僚永镇南海,中原为俚僚人后盾,无论俚僚遇到什么样的敌人,中原也要全力相助。



    窦乐把范围呢,的改了一下。



    不是岭南西。



    而是整个东南半岛。



    显然,东南半岛眼下并不在控制之中。但窦乐相信,以自己中的技术、装备、军械武装起来的俚僚人,推平东南半岛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窦乐的忽悠了一下谈殿。



    借谈殿之口,东南半岛不交人丁税,以田亩定税,以商队定税。



    红河三角州,算是东南半岛的一部分。



    这事,萧氏、王氏还必须要认。



    若是他们不承认俚僚人对东南半岛的规则,他们也怕俚僚人翻脸。



    一场规模非常非常大的超级比赛进入筹备中。



    李道宗也回到了俚僚,带五千人马先往西去,去看看九濮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



    武侯之约。



    国舅府发檄文,举兵护九濮,讨伐九濮之敌。



    这事,不用刻意的去传。



    从岭南这边的商队,不断的往北,消息一点点的传遍天下。



    这一天,高句丽平阳城。



    这里在大唐的记录中,为乐浪王城。



    也是高句丽的都城。



    刘文静站在一处豪宅的院子中,看着初春的花园。



    他是受百济重金聘用,随着百济使节团来到这里,为了服高句丽与百济结盟。一切都是为了保障百济对新罗用兵之时,高句丽不会在背后下黑。



    有人到了。



    泉太柞。



    泉太柞并不是独自前来,带着他的儿子,此时已经成年,比当初去大唐强壮了不少,人也变的英气十足。



    泉盖苏文。



    相互间认识,泉太柞先一步施礼。



    刘文静回礼。



    分宾主落坐之后,泉太柞先开口:“天道不公,非先生才华不济,怎奈唐人有妖孽。即便是我大高句丽,也万万没想到,辅佐突厥大可汗的第一谋士竟然唐人派出的奸细,可悲颉利大可汗,内有奸佞,外有强敌。”



    刘文静虚一礼,算是回应。



    这事他知道真相。



    赵德言是真心辅佐的,而且也是绝对忠于颉利可汗的。



    只是,太蠢。



    接下来的一切,都是国舅的计策,还特意给他加封了国公,派人为他立了衣冠冢。



    



    泉太柞为刘文静奉上一杯茶:“请教先生,我大高句丽的生存之道。”



    这话的一点错也没有。



    就是生存之道。



    泉太柞看的很清楚,唐人霸道,而唐国的国舅,更霸道。



    刘文静接过茶,浅尝一口后放下茶杯。



    刘文静从窦乐身上学到了一点,忽悠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真话。



    句句都是真话,带着绝对的真诚,忘记阴谋。



    刘文静道:“首先要守,能守得住,才能生存。”



    这话,泉太柞非常认可。



    “但是。”刘文静语气一变:“要守也不易,须上下一心,才能谈守的策略。”



    “请教。”



    刘文静:“唐军为何强大,太柞可听闻近日关于武侯之约的传闻。”



    泉太柞点了点头:“听闻了,大唐的国舅发檄文,已经是天下皆知。却是一时未深思,有何谋划在其中。”



    刘文静:“这就是唐军强大的原因,为战而战。”



    泉太柞开始认真听。



    泉盖苏文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刘文静讲的慢,因为他要把重点让泉太柞父子听到。



    “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是为何,是权、为利?大唐出现过太子与秦王府之争,为的是皇位,为的是天下,到里还是为权、为利,这其中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但国舅府独立于这个怪圈之外。”



    “唐军的永业军,为战而生,为战而富,为战而乐。他们不种耕种,不经营,一生只为战而战。朝堂上的一切无法渗透进大唐永业军,永业军生活简单、富足。”



    “大唐的国舅发檄文,却不经朝堂,不经皇帝,不经监国太子。”



    “大唐眼下的真相便是,皇权无军权。皇权只有民生,只有土地,只有商户,却无军。所以唐永业军强,强在无所顾忌,强在不受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影响,一切凭军功去换取富足,换取财富。”



    这些话的时候,刘文静一直在注意泉盖苏文的表情。



    果真,这子神情变了几变,眼神中都带着一丝兴奋。



    正如国舅所,此子算是高句丽这一代少有的天才了。



    刘文静把话题拉了回来:“有一支强军,由王室负责民生,专心作战,才可谈守。”



    泉太柞默默的点了点头。



    他也非常清楚,朝堂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非常影响高句丽士兵的战斗力。



    刘文静:“守,便要划一条线,一条要拼上一切,可以死守的线。唐军无法越过这条线半步,有了这个基础,才可谈存。”



    “守住了,若三国无法一统,高句丽的也只能苟活。”



    “若三国一统,高句丽便要求发展,攻向大唐是取死之道。只能不断的积累实力。太柞可有读过中原的史书,秦在苦寒的西北,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除了不断积累实力之外,也在等到六国衰弱才可发兵。”



    “所以,一统三国,征服倭岛,积累力量,以数代英杰的努力,才敢眺望中原,俯视天下。”



    这番话的泉盖苏文几乎跳起来。



    因为他听到这番话中,缺失的一环。



    那就是变法。



    中原的秦,可以东出一统天下,一切都是从变法开始的。



    高句丽是否需要变法呢。



    可当他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刘文静却笑而不语。



    再问。



    刘文静却捧起了茶碗。



    这个动作非但没让泉盖苏文没有感觉不高兴,反而开始思考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