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国舅,还是挺在乎名声的

A+A-

    送走了李桃叶。



    李世民眼下负责渝关,事实上就是管着河北道,以及还没有正式成立,却已经有了规模的辽东道。



    他也需要功勋,他想扫平半岛三国。



    所以李世民被李桃叶服。



    单独把长孙无忌叫到一旁。



    李世民这才吩咐长孙无忌:“继续收礼,收重礼,答应帮新罗人游。也让新罗人再备一份厚礼,送到姐姐那里去。”



    “这是,有什么变故?”



    李世民回答,只:“此事,你还是不知道的好,至少现在不能知道。不过,我替你谋了一份好差事,过段时间告诉你。”



    长孙无忌是什么样的人。



    李世民不傻,他清楚。



    之前呢,他需要一个玩阴谋诡计的帮,长孙无忌就是。



    眼下,既然不争皇位了。



    长孙无忌贪婪、奸恶,而且妒忌心极强,为了利益不择段去陷害别人等等恶行,搞的李世民此时也有点怕了。



    重要的事情,李世民也不敢让长孙无忌参与。



    特别是当下,姐姐就在这里。



    长孙无忌胡作非为,私下收取新罗贵族的礼物。加上在渝关贪污等等。



    若姐姐李秀宁要剁了长孙无忌,即便是秦王妃长孙无垢求自己,自己也得主动把刀柄递到姐姐中,让姐姐剁了长孙无忌。



    但,古语有云:长以为栋梁,短以为拱脚。



    人皆有用。



    所以,李世民准备把长孙无忌送到新罗,让他去祸害新罗,把新罗朝堂整的乌烟瘴气,今死一家,明死一族的那种。



    方便假的新罗王女,可以完全控制新罗。



    眼下就是李桃叶想到一条妙计。



    那么,这事大唐的国舅会怎么看呢。



    从莱州到钦州,就算不用快船送信,以当下的航速也用不了太久。



    这一日,钦州城。



    郑元璹、崔君肃、虞士南、王聃等人检查了子侄们处理的国舅府日常事务后,一起来到了窦乐在钦州的府邸。



    窦乐坐在花厅品茶,一群嬷嬷与婢女正在一旁忙碌。



    见到郑元璹等人到,婢女在花厅立起几面屏风,摆上茶点,继续在屏风后忙碌着。



    郑元璹坐下,品了一口茶,慢条斯理的问:“乐郎,桃叶这老匹夫有信来,可有看到。”



    窦乐:“有。”



    “如何?”



    “荒谬!”



    听到这话,郑元璹叹了一口气:“他急了,这一切都要怪王聃,你这个无耻老贼,你王氏一族扩张无度,辽东即将大兴,桃叶这老匹夫已经有些不择段了。”



    崔君肃看向窦乐:“乐郎,你怎么看?”



    窦乐:“我宁可提兵亲自屠了新罗王城,我可以背骂名,但不背鸡鸣狗盗之名。”



    崔君肃点点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秦王府名臣离府,长孙无忌这个胡蛮贼越发的狂妄,他替换一批莱州船坞用的木料,莱州水师上报,这事老夫压下了。”



    窦乐明白。



    长孙无忌是秦王妃的胞兄,要动他等于打秦王李世民的脸。



    非大恶,不能动。



    但,世家们不满,这一点窦乐已经看出来了。



    而且长孙无忌的行事作风,已经影响到了李世民。



    竟然能够认同替换新罗女王这种计谋,当真是不择段了。



    国舅府,怎么也代表的大唐的名声,大唐名门世家的名声。



    



    可以杀伐无度,最多在史书多一句残暴。



    却可不行窃贼段。



    可恶、可暴、可狂、可仁,甚至可以杀伐无度。



    但,唯不能当丑。



    这是窦乐的底线,郑元璹与窦乐斗了这么久,也合作良多,自然也是能够看到这一点的。



    正讨论着呢,又有信使到。



    来自平阳公主李秀宁的信。



    李秀宁写的是私信,窦乐接过一看,笑着将信放在桌旁,轻轻的点了点头,苏有福摆上信,双送到了郑元璹面前。



    郑元璹看的一头雾水。



    而后是崔君肃、王聃。



    都是一头雾水。



    因为信中写的是李秀宁向赵郡李氏借工匠一千,要的全是熟练的大匠,也告之了告工匠的意图,所以李桃叶所提新罗王女变女王之事,李秀宁自认,自己有责任。



    但她在莱州劝李桃叶,也没李世民有错。



    只是认为利用一个妇人谋国,为下下策,希望舅舅窦乐三思。



    然后阐述了控制新罗的实际好处等等。



    话里话外都透着对某项大计划的帮助等等。



    郑元璹的智慧有多高,郑氏一族中,他众望所归当上族长,那脑筋转的有多快。



    当虞士南还在看信的时候,郑元璹就问了:“乐郎,你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



    窦乐哈哈一笑:“没瞒着,真的。”



    郑元璹:“不信。”



    窦乐:“事。”



    郑元璹:“胡扯。”



    窦乐摇了摇头,侧头看出屏风处,郑元璹没再问,其余三人也没问。



    无论是什么,窦乐的动作已经告诉他们,此时不是谈这话题的时候。



    众人喝茶。



    又过了一会,屏风抬走。



    屏风穿着唐式华服,跪坐。像是瓷娃娃一样少女。



    姬发式。



    窦乐以后世某倭式游戏中的记忆,倭第一美女织田市的最经典造型,安排嬷嬷与婢女为这个倭女梳妆打扮。



    窦乐轻轻的拍了拍:“有福。”



    “奴在。”



    “送去渝关,见秦王殿下之时,命人抬着,依此装扮。”



    “是。”苏有福示意婢女们过来把人带走,然后清理花厅。



    花厅内,只有窦乐、郑元璹等五人,独孤十三持刀站在厅外。



    窦乐这才:“依平阳公主所的意思,是她告诉了李桃叶一些事情,让李桃叶心乱了。这事呢,确实是件事。但之前,只有我、冯盎、平阳知晓。显然,李桃叶并不知道秦王是否知晓,也没和秦王提及,相信秦王也会不再告诉其他人。”



    “事,一座银矿。”



    银矿。



    确实是事。



    可若加上年产银百万两,可以连续挖五百年这个标注之后。



    银矿的就不是普通的银矿了。



    换个角度。



    就这么一座银矿,若是落在高句丽上,这巨大的财力足够支撑高句丽能强横的对抗大唐五百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