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银山、银山、银山(下)

A+A-

    城主的主宅被攻下。



    冯盎只是靠近看了一眼,便吩咐医兵可以入城。



    冯盎感觉有那么一点点不适。



    领军作战,冯盎在少年时代就在战场上厮杀过。



    可城主府内呢。



    一群倭女,用投矛把城主扎成了蜂窝,却还没停,用冯盎眼中还不如破铁片的倭刀,继续剁。



    这个倭人贵族城主,全家死光了。



    连城主的狗都没放过。



    裴世清亲自跟来了,他带人非常认真的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在一切都结束,终于安静下来之后,裴世清找到冯盎:“将军。”



    “裴公。”



    两人相互施礼之后,裴世清道:“倭女逆来顺受,长久以来表现出的样子,就是如鸡犬,任人鱼肉。但她们一但有了后台,长久压抑在心中的怨恨释放出来,就象是洪水猛兽一般。”



    冯盎问:“本将关心的是,当劝阻还是任其施为,或是有别的什么方略。”



    裴世清想了想,低声道:“打一打,容下官看看。”



    打?



    那就打。



    战后,黑泽井等五名倭女最少的笞杖十,最多的笞杖三十。



    一位原公主府的女兵校尉打完才教训她们。



    理由很充分。



    既然是领队,便要指挥其他人,只顾自己往前冲,就是错。



    占领敌巢穴,优先清除隐藏的敌人,只顾着杀城主,让隐藏的敌人跑出来伤了数人。



    大唐军规,战利品有分配的规矩



    反正,先打过再。



    打完,裴世清对冯盎:“下官认为,倭人喜威而不知恩。她们不同于岭南,俚僚人受到国舅府的帮助,变的富足,学习知识,医术,他们知恩,会图报。而倭人,还是经常打一打更好。”



    冯盎背着着在高处,看着山林中倭女们去搜寻逃走的倭人,很是平淡的了一句:“裴公的意思,本将可否理解为,天生贱奴。”



    裴世清:“这么解释不对,但照这么去办,也没错。”



    冯盎笑了:“就是,有空就打打,让她们知道什么叫厉害。”



    裴世清:“将军,视其为禽兽,或许更贴切。”



    正着呢,城外惨叫声接连起伏。



    冯盎侧头看了一眼亲兵,亲兵赶紧去查看后回来报告。



    冯盎听完:“裴公?”



    裴世清:“旁观便好。”



    冯盎点了点头:“赏。”



    黑井泽,被打了十五下笞杖,那一尺多高的竹板,打的她又疼又舒服。从营中出来,就带了人跑到了关押俘虏的地方。



    年轻的倭女,不问理由,先拖到一旁打。



    然后开始算价格。



    年龄大的倭奴呢,直接拿刀子嘎蛋。



    年轻的,倒还给准备了锋利的刀子,还有一点点伤药,毕竟这都是壮劳力,黑山县还有大片的地要开荒,依开荒的成绩,会有赏赐。



    黑泽井现在也有一些私产了。



    比如,几捆帛,以及属于她的倭奴工。



    在黑泽井心中,她现在就是贵族。



    因为大唐,她从低贱的女奴,变成了贵族,因为她拥有姓氏,拥有财产,拥有田地,拥有奴隶,所以她是贵族。



    黑泽井对即将被定价的财富们,那是真的冷血到了极致。



    在她眼中,被圈在城外林中的之前的同族,现在就是货架上的商品,无论是倭人,还是倭女。



    先打,再别的。



    裴世清这次是看的准了,他让冯盎对黑泽井等人,先打,果真是打对了。



    



    打出了黑泽井的忠心。



    到傍晚的时候。



    冯盎这边有亲兵来报:“将军,俘虏中死了十多个,都是年老体弱,让那倭女打过,又直接用短刀那么割下去。估摸到明天天亮,少还会再死几十人。”



    冯盎问:“心有疫病。”



    亲兵回答:“不会,她们皮鞭让人架起火堆,都烧了。安排人去了,选下风口。”



    冯盎摆了摆,示意这种事不用再汇报,有人盯着就行。



    一天后,平阳公主李秀宁到。



    留下股人马在对马岛,主力往银山去。



    二百倭女。



    现在叫女和族,其价值瞬间就体现了出来。



    她们不识字,绝大多数并不会汉话,也没出过远门,不识路,也不了解对马岛之外的倭岛是什么样。



    但,她们是倭人。



    十几名倭女一队,在前面探路。



    很容易就引出了大量的倭人,冯盎就派人过去收拾。



    抓来有用的人。



    大唐,除了国舅窦乐之外,所有带兵的都懂大记忆恢复术,而且都是高。



    短短两天时间,周边近一百里的地形、敌人、城池、配置基本上都搞清楚了。



    冯盎请示:“公主殿下。”



    李秀宁:“将军请发令箭吧。”



    冯盎得到了李秀宁的首肯,立即点齐兵马:“平了。”



    冯盎平了。



    那就是物理上绝对要平了。



    不允许任何倭人出现在冯盎画的圈内,因为他们要这里圈里找银子。



    所以,要平了。



    冯盎带的是番禺的精锐,李秀宁带的是永业军精锐,还有三百国舅府前重甲骑的士兵。



    即便不动用虎蹲,全靠身上的铁甲,中刀、箭、弩。



    这接近一百里范围内。



    普通的村庄、贵族的庄园



    莫是人,在冯盎下令之后,喘气声大一点的野兽都得被招呼两箭。



    这边冯盎刚开始,才不到半天。



    马三宝一脸喜气的跑来了:“殿下,末将捡到件有趣的物件。”



    李秀宁也没当回事。



    心想着,倭岛这里有什么,漂亮的石头?或是奇异的鸟?再或者



    当东西抬进来后,李秀宁愣住了。



    看着像一团干枯的矮树,这枝条上的颜色。



    银子。



    李秀宁不免惊呼一声:“这是,这是银子。”



    马三宝:“就是银子。”



    还不呢。



    就这么半天的功夫,大大捡回来一百多块,最大的一块马三宝抬来给李秀宁看,足有一尺高呢。



    工匠们称呼这种为生银。



    还有一些像雪花冰菱一样,包裹在石头上的。



    银山。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到了银山的中心,但从位置上看,至少已经在银山边上了。



    冯盎也来了,问过捡到生银的位置,果断把圈往东再移三十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