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北上,为齐王元吉去提亲

A+A-

    郑元璹的心态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了变化。



    之前还有利益交换,虚情假意,此时,却是真心的。



    自晋末。



    五姓记录了多少王侯将相的风采,记录了多少皇帝的生生死死,记录了多少王朝中兴与灭亡。



    更是详细的记录了大隋的一统天下,与最后的隋末大乱。



    却是从来没见过,有人能够改变这个天下。



    有人,能让所有人看到,盛世将临的曙光。



    郑元璹没有去找窦乐,也没安排人告诉窦乐,自己想见他,想深入聊一聊。



    只是写了一封信,让国舅府记录一下,顺便帮他送回老家,然后替他运点东西过来。



    郑元璹把棺材本拿出来了。



    他老了。



    可他突然有了野心。



    想在活着的时候,见到盛世。



    他想坐火车,从扬州到兰州。



    再从幽州到广州。



    郑元璹送完信,依他所想,窦乐应该会感动一下。



    却谁想,只等来了苏有福。



    苏有福到了:“郑公,国舅的意思是,咱们北上,替齐王殿下向新罗王提亲,算一算日子,新罗王城怕是快要撑不住了。”



    郑元璹等的是窦乐告诉他,咱聊一聊蒸汽的事情吧。



    谁想,窦乐却是只字不提。



    郑元璹大笑之后:“好,安排,北上。新罗之事,也是当下要紧之事。”



    没错,李元吉要迎娶新罗王女。



    这事也是正经事。



    金德曼怎么想呢?



    她,没什么可想的。



    李元吉,大唐皇帝与大唐皇后的第四子,比起那些妃嫔所生的儿子,地位高贵。



    新罗,原本就是想借助大唐的力量。



    所以,金德曼没资格去想这事。



    她唯一想过的就是,自己在大唐的国舅面前,依旧还是身份太过低微。



    北上。



    替李元吉去提亲。



    船队从钦州出发,第一站是扬州。



    毕竟是去提亲,总要准备一些像样的礼物,扬州这边,已经是江南最繁华的两座城市之一。



    另一座是余杭。



    在窦乐北上的时候,百济珊瑚老城。



    一座庄园内。



    泉太柞,带着儿子泉盖苏文跪伏于正厅地上已经有半个时辰。



    后堂。



    刘文静烧掉了来自李世民的密信。



    面对李世民的吩咐,让他继续鼓动百济动员全国的兵力与新罗决战的要求,嗤之以鼻。



    换一套非常正式的衣服,刘文静来到了正厅。



    泉太柞开口:“请先生出山。”



    



    刘文静亲自泡了茶:“大对卢,古有汉昭烈帝三顾茅庐。我刘肇仁不敢自比卧龙,有几句话,请听我言。”



    “谢茶。”



    看到刘文静松口,泉太柞心中大喜。



    刘文静倒上茶:“我有一策,对高句丽是断臂求存。可保高句丽十年,最长不会超过十五年。因为你们面对的,不是凡人,是神明。”



    “神明!!?”泉太柞有点不敢相信这话。



    刘文静:“若有会让你成为中原的皇帝,拥有万里江山,你会如何?”



    泉太柞没犹豫:“纵是一死,也要一试。”



    刘文静:“若是唾可得呢?”



    “这!”泉太柞都不知道如何接话了。



    刘文静再问:“你可知,传国玉玺。”



    “知。”



    “可知,在何处?”



    泉太柞沉默了,刘文静也没就传国玉玺的话题继续,只道:“我的智慧,只能保高句丽十年。十年后,你父子二人是护国身死,还是请降,以才华换取一个泉氏的富贵,皆在你自己的选择。”



    泉太柞问:“真的,敌不过?”



    刘文静反问:“你们来见我,必是暗中前往辽东各城派细作去打探过了。你们心生恐惧,非常清楚,辽东布局完成之时,就是高句丽灭国之时。”



    完,刘文静伸从旁边拿起一只木船放在桌上。



    这木船,便是莱州水师的炮舰。



    唐军的火炮,高句丽见识过,炸不毁厚重的城墙之外,那实心的铁球无论砸在什么上,也是实实在在的厉害。



    什么船,能挡得住唐军的炮舰。



    真正让泉氏父子害怕、恐惧的,不止是唐军稳扎稳打,在辽东的布局与渗透,而是这层不出穷的可怕军械。



    泉太柞起身,后退三步,整理衣冠,依汉式古礼。



    连续三次,长躬。



    泉盖苏文辈份,跪伏于地,三拜。



    刘文静受下这礼后道:“卑沙城,是唐军,不是海匪。明面上,调集重兵强攻卑沙城,就算以十换一,也要有死战拿下卑沙城的决心。”



    “此时,国舅只有两个选择。一,忍了。毕竟卑沙城名义上是海匪占据。但依我看来,不可能。”



    “另一个选择,就是战。”



    泉盖苏文欲言又止,泉太柞示意别插嘴。



    刘文静却:“令郎也是天纵其才,想问便问吧,今日我将一一解答。”



    泉盖苏文这才问:“为何不是来谈呢,或者派一支兵马救援?”



    刘文静回答:“刚才了,以十换一死战的决心,攻下卑沙城。所以,只有唐军主力出战才有用,才能救援。至于谈,一位连天子之位都没放在眼中的人,会和你谈?”



    泉盖苏文不解:“若唐军出战,这以兵为匪的恶名,谁人能背得起。”



    刘文静解下帽子放在桌上:“你且看,我以项上人头作保,你将清楚的明白,凡人与神明的差距。”



    刘文静没详细解释。



    因为他知道,窦乐的为人,不可能让他的部下战死而不救。



    哪怕背负天下骂名。



    所以,窦乐一定会背下恶名,派唐军主力来救卑沙城。



    泉太柞问:“接下来呢?”



    刘文静回答:“接下来,作为坚壁清野的决心,为高句丽列出第二道,第三道防线。主动放弃第一道防线,甚至是第二道防线,将主力调回来,趁着百济与新罗混战,以辽东之地,换新罗,或可加上百济。”



    “向新罗开战,立即斩了高建武,以你们高句丽王的人头,向大唐请降。任何条件都可以接受,只要大唐停战。接下来,高筑壁垒,在海边建造大型投石,以高句丽多山、多岭的地形,摆出死战防御的姿态。”



    泉盖苏文:“唐军,不会死战攻城?”



    刘文静:“可知,战突厥,唐军战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