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关于火的神话

A+A-

    阿飘过来,在末席有一个位置。



    韦玎居上席,点了点大桌上的菜,赐阿飘四菜一汤,一杯淡酒。



    阿飘从进屋,到吃完饭,都没敢抬头。



    她是贵族。



    家族有记载过,古希腊文献中,有提及。



    希伯尔波利安人。



    这就是她认知中的东方,这里拥有广阔并且富饶的土地,这里的人民过着宁静、安逸、快乐的生活。



    后又有书籍,称呼这里为塞里斯。



    意思是充满智慧并且高大强壮的人。



    珍贵的丝绸,便产自这里。



    萨珊王国的许多人商人在来过这里之后,都这里是正义感和信誉极高的民族,声誉卓着,与他们交易从不担心被欺骗。



    在她读到的书中,这里被称为神之国度。



    窦乐开口了。



    苏有福在旁赶紧给翻译。



    “普罗米修斯,因为地上没有火,同情于人间的悲惨,在神那里盗取了火种。”



    这一段,韦玎听的迷糊。



    阿飘却听得懂。



    因为她读过古希腊的书籍,现在的东罗马帝国,也有这样的传。



    窦乐接着讲:“一百万年前,燧人氏,使用钻木取火法,为人间创造的火,其族长被称为燧皇。这是人间,第一次支配自然之力。燧皇,被称为上古三皇之首,火,是燧皇创造的。”



    这一段,阿飘听不懂了。



    韦玎却读过相关的书。



    苏有福是个人才,开始讲述华夏的古传。



    华夏先祖,三皇。



    阿飘浅浅的听懂了。



    火,是这里上古神明燧皇所创造的。那么普罗米修罗偷到的火种,是从什么地方偷的呢?



    如果依东罗马的传,那么普罗米修罗是从东方,神之国度偷走的火种。



    只是一个晚餐,讲了一个故事罢了。



    阿飘被送回去休息。



    她原本以为,以为,会



    结果呢,甚至没有被多看一眼。



    阿飘离开餐厅后,燕夏就问了:“乐郎,你讲的什么故事。”



    窦乐:“我的神,在创造这个世界。而那边许多故事中的神,多是用盗。先不,认知观念上的差别,我是要告诉她。你们的一切,都是你们的神明从我们这里偷走的,就这样。”



    “就这?”



    “嗯。”窦乐想了想:“我正在找会,先赐名给她叫李华梅,然后再帮她收容族人,然后打造一支舰队,再找个理由,找个借口,杀回去。”



    燕夏:“就这?感觉没什么意思,听萨珊王国离这边好远的。”



    窦乐换一个法:“垄断所有的贸易,那边丝绸与黄金等重。还有”这次窦乐还没完,燕夏眼睛闪着光芒,搓了搓:“乐郎,这事交给我怎么样,给我的女儿存点嫁妆钱。”



    窦乐:“去找公主,借公主的人,要花家。这事需要有敢砍人的在背后支持。”



    燕夏:“砍人,这种事情不要太简单吧,再了,现在练刀是为了强身,火铳多痛快。”



    窦乐:



    燕夏的没错。



    太国舅府,除了太国舅不敢砍人之外,就是韦玎骑射都是在水平线上的。



    大唐的女子,没有弱不经风这一。



    



    特别彪悍的,比比皆是。



    窦乐的想法呢。



    很好。



    但第二天,就被李秀宁给驳回了。



    理由。



    她有一个堂妹,就叫李华梅。



    而且,还就在莱洲水师任职,管理一只船队。



    “舅舅,有何计划?”



    对于李秀宁的提问,窦乐的回答很简单,很直接:“仗剑行商。”



    “当下,咱们大唐周边,东边有高句丽。他们算是强敌,要想在付出最少代价的情况下灭掉高句丽,我们需要时间去布局,先瓦解他们的内部。硬打,不是打不过,这损失,咱们承受不住。”



    这一点,李秀宁认可。



    大唐眼下最精锐的,国舅府亲兵,总人数四营一万二,加上骑军总计一万八。



    永业军,号称二十万。



    事实上,真正的战兵只有十四万,还有新兵三万,童兵三万。



    这新兵三万,放在隋末,也是极为强悍的。



    童兵,就是少年兵。



    这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一边训练,一边读书,算是窦乐创造的士官学校,其中优秀的,从军就从低级武官起步。



    差的,继续读。



    还有一部分,不是打仗的,属于技术兵。



    研究船、火炮、蒸汽等等。



    就这兵力,硬打高句丽,损失三万永业军,窦乐能心疼到难受几年。



    国舅府幕僚给出的推算。



    硬打高句丽,要做好损失至少五万兵力的心理准备。



    上次百万大军攻打高句丽国内城至辽东城这一线,清除这一线以南的所有的敌人。



    永业军损失数千人,府兵损失数万。



    这一仗,不能没意义。



    李渊御驾亲征,怎么可能不打出一点精彩呢,纵然是最优势的统帅李靖,也没办法控制战损,毕竟各路带兵的将军,打法各有不同。



    李靖只能在战略、战术上,而不是具体的作战。



    窦乐接着讲:“接下来,河湟那边,我们的强敌是吐蕃。别看他们,很强。仅高原的气候,普通的兵马就受不了。加上运输,补给等等,想灭吐蕃,需要几十年。”



    “西突厥,必灭。那么,我们需要多少骑兵?我们现在有多少良马呢?”



    “还有”



    窦乐一一在。



    李秀宁认真在听。



    大唐此时看似强大,四周依舅舅所言,周围全是强敌。



    就是扶南、真腊,也不是随便乱拿捏的,他们所处的地方,雨林、瘴毒、沼泽,也是环境限制了攻伐。



    “我们为什么要仗剑行商。理由很简单,为什么不能让大唐的子民,生活的更好呢?我要求不高,大唐无贫民,全民温饱起步。”



    李秀宁忍不住笑了。



    多年前,舅舅也提过一个目标,就是永业军的家眷供给,每个月有多少粮、多少肉、多少糖等等。



    到现在为止,纵然红河三角州的糖产量已经超过前隋官方记载的最高数量的两倍,但依旧没办法保障,永业军每人家中每月一斤糖。



    实际发的,三个月一斤。



    还有,棉花。



    河北、山东等地都在大面积种植,可是呢,有多少人冬天依旧穿不起棉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