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有所表示

A+A-

    青山市国资委,主任办公室。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郑元吉已经换了一副表情。



    “潘建国,你还真是阴魂不散啊!”



    郑元吉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道。



    最近这十年,潘建国已经没什么动静了,郑元吉甚至都快把潘建国的名字忘了。



    却不想潘建国在一个他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冒了出来,打了他一个措不及。



    他是不想把青山醇这个商标给潘建国的,潘建国的酿酒技术,搭配青山醇这个商标,再搭配王寨乡政府的推动,真是想不火都难。



    而以他对潘建国的了解,潘建国一旦有了钱,有了关系,肯定还会想方设法地举报他。



    毕竟,是他让潘建国被制酒厂开除,是他让潘建国妻离子散,这个仇,潘建国一辈子都忘不了。



    所以,把青山醇这个商标给潘建国,就等于作茧自缚。



    奈何在得知是潘建国要拿青山醇的商标前,他就拍板了。



    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当着那么多的人,他总不能再收回来,也只能装作一副大公无私的模样,继续推进。



    但现在,没有别人了,只剩自己了。



    “怎么办?”



    郑元吉用两根指轻轻敲着桌子,凝眉思考。



    很快,他就找到了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就是跟如会上所,和潘建国见一面,解开“误会”,只要潘建国保证不揪着当年的事不放,把青山醇这个商标给潘建国也无妨。



    第二个方向,给潘建国找一个竞争对。



    是,会上,他们已经确定低价把青山醇的商标给潘建国,但前提是,这个商标没有别人要,一旦还有别人想要,那就是竞标模式了。



    为了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肯定是价高者得。



    只要竞争者出价比潘建国高,他作为国资委主任,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推翻之前的决定。



    第一个方向,郑元吉觉得可以尝试,但希望不大,而且风险极高。



    就算潘建国当下服软了,未来飞黄腾达,又找后账,怎么办?



    基于此,第二个方向,才是努力的重点。



    思忖片刻,他拨通了一个电话。



    “老领导,您有什么指示?”



    电话一通,那头便传来一个恭敬的声音。



    “上次吃饭的时候,你你刚收购了一个酒厂,对不对?”



    郑元吉问道。



    “是,酒厂在宁川县,叫宁川县百祥制酒厂。”



    电话那头的人回答道。



    “有没有想过,把这个酒厂做大做强?”



    郑元吉又问道。



    “当然想,不过,难度比较大。”



    “您也知道,现在的酒厂多如牛毛。”



    那话那头的人道。



    “我给你出个主意。”



    “能迅速打开知名度。”



    郑元吉道。



    “您。”



    电话那头的人有些兴奋。



    虽然时代变了,但青山市国资委名下的企业,市值还有几百亿,作为国资委主任,郑元吉随便一句话,就是一个风口。



    “把青山醇这个商标拿下来,然后,召集你当年的部下,重新推出青山醇二十年。”



    郑元吉道。



    “这能行吗?”



    “大家都青山醇这个牌子不吉利”



    电话那头的人,有些犹豫。



    “不吉利?”



    



    “亏你还是当过领导干部啊!”



    “怎么一脑子封建迷信思想?”



    “退一步,就算是从封建迷信的角度,也没有不吉利一,别忘了,青山醇推出来的时候,我是青山市制酒厂的厂长,我怎么没受到影响?反而步步高升,站在我的角度,青山醇这个牌子是大吉大利。”



    郑元吉教育电话对面的人。



    “是是是,老领导。”



    “是我愚笨,一时间,没转过这个弯。”



    “我按您的做,您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电话那头的人,当即表态。



    “明上午,你来市国资委,别找我,去找国资委副主任谭成义,告诉他,你想复活青山醇,要拿下青山醇这个商标,无论多少钱。”



    郑元吉做出明确指示。



    “明白了,老领导。”



    “我明一早就到国资委。”



    那话那头的人,爽快地答应下来。



    很快,就到邻二。



    潘建国刚蒙蒙亮,就来到了王寨乡政府。



    如今,工商注册已经下放,在乡政府就可以注册个体工商户。



    宋思铭先给潘建国办了一个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有了营业执照,才能以企业的名义去国资委拿青山醇的商标。



    而后,带着营业执照,宋思铭亲自开车,和潘建国赶往市国资委。



    “宋乡长,我昨忘了问了,拿青山醇的商标,得花钱吧?”



    “具体是多少钱?”



    路上,潘建国问宋思铭。



    “永久转让的话,是五千块,十年使用权的话是二千五。”



    宋思铭回答道。



    这是昨,谭成义给出的报价。



    “那就十年使用权吧!”



    潘建国道。



    “十年使用权?”



    宋思铭问潘建国,“是不是钱不够?”



    “确实不太富裕。”



    潘建国实事求是地回答道。



    这几年,他酿酒,戚向山卖酒,也就是勉强维持收支平衡,根本没攒下什么钱,他浑身上下也就三千块钱。



    “我的建议,还是永久转让。”



    “避免以后有纠纷。”



    “如果钱不富裕的话,我个人可以先借你。”



    宋思铭对潘建国道。



    只拿商标使用权,最后,出现纠纷的情况,在国内屡见不鲜。



    最有名的就是一个凉茶企业,也是从某国企拿了商标使用权,然后将品牌做大做强。



    结果那个国企看见市场大了,就想把商标使用权收回来,自己做,直接现在,双方都还在打官司。



    潘建国也只有把青山醇这个商标完全攥在自己里,才是最佳选择。



    “这样吧,宋乡长,您借我两千五。”



    “就相当于您入股了,以后赚了钱,咱们对半分。”



    潘建国想了想,对宋思铭道。



    “入股?对半分?”



    宋思铭笑了,“老潘,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可没想趁赚钱。”



    “宋乡长,我明白。”



    “但是,您这忙前忙后的,我总得有所表示吧?”



    潘建国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