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坚持本心

A+A-

    “娄局。”



    “宋乡长。”



    “庞尚财那边交代了一些新的犯罪事实。”



    “我需要回去做一些新的安排。”



    “就不陪二位领导了。”



    段正武知道娄彦斌请宋思铭,肯定是有一些话,他虽然是娄彦斌的心腹,却也不适合在场,于是,主动找了个理由告辞。



    “好,你去吧!”



    娄彦斌点点头。



    等段正武走了,娄彦斌招呼服务员上菜。



    “都是望川当地的一些特色菜,宋乡长尝尝合不合口味。”



    娄彦斌道。



    “不用尝,也合口味。”



    宋思铭回应道。



    “为什么呢?”



    娄彦斌问道。



    “观其形,望川菜和澜沧菜应该是一脉相常”



    “澜沧菜我吃着顺口,望川菜肯定也差不了。”



    宋思铭解释道。



    “澜沧县与望川县唇齿相连,早些年,还同属于一个市,不光是饮食,其他方面也是有诸多相似之处,就比如同一件事,不同领导,总有不同看法,弄得我们这些下属,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娄彦斌立刻就着菜,引申开来。



    宋思铭当了多年秘书,最擅长的就是听取弦外之意。



    刚刚娄彦斌被岁月磨平了棱角的时候,宋思铭就已经大概猜到,娄彦斌请自己吃这顿饭的真实目的。



    如今再一引申,宋思铭更加确定,娄彦斌是要向他“取经”。



    “娄县长得不错。”



    “我以前也经常不知所措。”



    宋思铭配合地道。



    “那你是怎么办的呢?”



    娄彦斌忙不迭地问道。



    问完,又觉得有些过于直接了。



    但宋思铭并不在意,他回答了四个字,“坚持本心。”



    “坚持本心?”



    娄彦斌咀嚼着这四个字。



    “领导有领导的想法,但自己也要有自己的想法,一件事,最起码得自己觉得对,才能去做。”



    宋思铭进一步解释道。



    “这样吗?”



    宋思铭的理论,有些颠覆娄彦斌的认知。



    公安系统的管理模式,是向军队看齐的,军人以服从为职,刚入警校的时候,他们也是接受类似的教育。



    领导和上级,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成为很多警察的习惯,也包括他。



    可是,现在,宋思铭却要有自己的主见。



    “先吃菜,先吃菜。”



    一时有些消化不良的娄彦斌,转而给宋思铭夹菜,好让自己有更长的时间,进行思考。



    宋思铭也知道,自己的,有些违背常识。



    他干脆举实际例子,而且是和娄彦斌有关的例子。



    “娄县长,据我所知,连通王寨乡和野坡镇的王野路,望川县的两位主要领导,意见就是相左的,一位支持,一位反对。”



    宋思铭道。



    “确实。”



    “县委曹书记反对王野路,但县政府沈县长,支持王野路。”



    娄彦斌叹了口气,道。



    他迷茫就迷茫在这件事上。



    “娄县长,您呢?支持还是反对?”



    宋思铭问娄彦斌。



    



    “我是支持的。”



    娄彦斌回答道。



    “为什么支持?”



    “因为您跟沈县长的私人关系好?”



    宋思铭又问。



    “当然不是。”



    “实话跟你吧,沈县长上任之后,我还没有跟沈县长单独交流过。”



    “我支持王野路,是因为王野路对野坡镇,对望川县有益,很多老百姓,指着这条路发家致富。”



    “我不能阻挡老百姓对更好生活的向往。”



    娄彦斌解释道。



    “这不就是典型的坚持本心吗?”



    宋思铭呵呵笑道。



    “这就是坚持本心?”



    娄彦斌好像有些理解了。



    “如果换一下,曹书记支持王野路,沈县长反对王野路,娄县长你是支持王野路,还是反对王野路?”



    宋思铭问道。



    “我当然还是支持王野路。”



    娄彦斌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所以啊,您的选择,跟上面领导的选择,没有任何关系。”



    “您并不是非要站队哪位领导。”



    “您只是做了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



    宋思铭进一步剖析娄彦斌的行为。



    “也就是,站队并不是必须的。”



    娄彦斌喃喃道。



    这无疑又是一个颠覆他认知的理论。



    你问十个体制内的人,十个体制内的人,都会告诉你,必须站队。



    你不坚定地支持某位领导,有好处的时候,某位领导凭什么要想着你?



    “反正我没站过队。”



    宋思铭又谈及自身。



    这是事实。



    宋思铭确实没站过队,哪怕给曾学岭当秘书的时候,也没有把曾学岭的命令当圣旨。



    不然,早就跟着曾学岭一起进去了。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娄彦斌拉了拉椅子,靠得宋思铭近了一些,然后道:“站队是捷径,也是险径,幸阅话,一步登,倒霉的话,分分钟跌入万丈深渊。”



    “差不多是这个道理。”



    “反正我不是一个喜欢拼运气的人。”



    “我就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自己看准的路,哪怕这条路崎岖了一些,难走了一些。”



    宋思铭阐明自己的处世之道。



    “宋乡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理解了宋思铭的中心思想,娄彦斌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道。



    在见到宋思铭之前,他想要解决的还是,自己应该站队县委书记曹英勇,还是应该站队县长沈明亮的问题。



    而现在,宋思铭明确告诉他,这就不是问题。



    并不一定非得二选一。



    关键,宋思铭还不是信口胡诌,而是用自身的经历验证过。



    转过头,再分析宋思铭,宋思铭之所以能得到那么多领导的青睐,并不是因为站队站得好,而是宋思铭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思想,不会盲从。



    听起来好像简单,但在体制内,想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



    甚至一个县,一个市,都找不出一个像宋思铭这样的人。



    “娄县长,咱们是第一次见面,我之所以掏心掏肺地这么多,是因为,我觉得您的位置是最不适合站队的。”



    “公安关要保证的就是公平公正,绝对不能按照某个领导的喜恶,选择性执法。”



    “更何况,我觉得,您也有条件,有资格不站队。”



    宋思铭态度诚恳地进行总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