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第四点建议

A+A-

    “爷爷。”



    倪文昭从床上坐起,深吸一口气,接听电话。



    电话那头是倪文昭的祖父,倪光诚。



    “你现在人在汇平吧!”



    倪光诚开口问道。



    “是,刚刚跟大山书记,一起吃了顿饭。”



    倪文昭不敢隐瞒,如实答道。



    “顺便还把曹英勇介绍给了彭大山。”



    倪光诚替倪文昭补充。



    “大山书记给您打电话了?”



    倪文昭怀疑地问道。



    “他给我当了十年的秘书,这种事,能不向我汇报吗?”



    倪光诚回道。



    “大山书记马上转任永寿市委书记,曹英勇是永寿下辖望川县的县委书记,他们提前见个面,交流一下,有利于接下来工作的开展。”



    倪文昭解释道。



    “也有利于你接下来工作的开展吧?”



    倪光诚问道。



    “是。”



    “澜沧县和望川县相邻,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合作。”



    “我现在送曹英勇一个人情。以后合作起来,会顺畅很多。”



    倪文昭继续解释。



    “仅此而已吗?”



    对于这种公式化的回答,倪光诚并不满意。



    “爷爷,是不是有人跟您打我的报告了?”



    虽然倪文昭喝多了,但还是能够感受到爷爷的态度,他试探着问道。



    “你做的那些事,还需要别人打报告吗?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了!”



    倪光诚也不再绷着,质问倪文昭,“一票否决权真的可以随便用?用了不算,还自己到处去。你也就是我孙子,换二个人,早就被调整到闲散部门养老了!”



    “我也是被逼无奈。”



    “那些人合起伙来向我示威,我要是退缩了,以后就被完全架空了。”



    倪文昭明自己的难处。



    “但一票否决权用出来,也就意味着,你没有当一把的能力!”



    “你看哪个一把会自己冲锋陷阵?”



    倪光诚冷哼道。



    “县委常委会十一个人,其他十个人都反对我,您要是遇到这种情况,您怎么办?”



    倪文昭反问倪光诚。



    “我就不会给他们反对的会!”



    “一把不只可以一票可决,还可以搁置议题,要有一定的预判能力,情况不对,就应该及时暂停表决。”



    “明知举表决对自己不利,还要举表决,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倪光诚出另外的处理方式。



    “搁置议题”



    倪文昭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主要也是当时事发突然,他没有反应过来。



    可即便如此,倪文昭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爷爷,您也了,我是您孙子。”



    “既然我能享受到特殊待遇,为什么不享受?”



    “目前来看,一票否决之后,我在澜沧县的局面,前所未有的好,并没有出现任何副作用。”



    倪文昭沉声道。



    “那是你看不到罢了!”



    “你出发去澜沧县之前,我给了你三点建议,你还记得吗?”



    倪光诚问道。



    “当然记得。”



    倪文昭回答道。



    “是哪三点。”



    



    倪光诚道。



    “第一,团结同志。”



    “第二,少多看。”



    “第三,后发制人。”



    倪文昭确实记得很清楚,哪怕是喝醉了,依旧能毫不犹豫地回答出来。



    “那你扪心自问,这三点,你做到了哪一点?”



    倪光诚问倪文昭。



    “我”



    倪文昭有些哑火。



    很明显,他一点都没做到。



    “澜沧县是不是有个乡长叫宋思铭?”



    倪光诚旋即又转入下一话题。



    “是。”



    倪文昭答道。



    “你跟一个班子里的人斗,我可以理解。”



    “但宋思铭只是一个乡长,你为什么总盯着他不放?”



    “江北日报关于宋思铭的报道,我都看了。”



    “这应该是一个很优秀的年轻人。”



    “你要做的,是尽可能地让他做出成绩,因为他的成绩,就等于你的成绩。”



    倪光诚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直白地跟倪文昭一件事了。



    他一直以为,有些话,一半,倪文昭就能理解。



    但从倪文昭在澜沧县的表现来看,事实却并非如此。



    “是,我明白了。”



    倪文昭嘴上应承着,但心里是完全不同的想法。



    他确信,有人跑到老头子面前,煽风点火,不然,老头子再怎么看江北日报,也不可能记住一个的乡长。



    至于是谁煽风点火,倪文昭也能猜个大概。



    这几年,老头子深居简出,几乎不见客。



    甚至每年春节,省里的主要领导,要来拜年,老头子也会婉拒。



    但有一个人是例外。



    这个人就是曾经江北省的一把,程万山。



    程万山和他家老爷子是酒友,茶友兼棋友。



    几乎每周都会见面。



    至于为什么怀疑程万山,是因为程万山有一个孙子叫程奎。



    程奎现任青山市委常委,副市长。



    和宋思铭的关系非常亲密。



    “好你个宋思铭,宁愿拐上几个弯,找上我家老爷子,也不肯向我低头。”



    倪文昭越想越气。



    实际上,他也没想把宋思铭怎么样。



    倪光诚的道理,他都懂,宋思铭在王寨乡干出成绩也是澜沧县的成绩,他这个澜沧县的县委书记一样受益。



    之所以为难宋思铭,只是想让宋思铭低个头,服个软,而后投身他这个阵营。



    可宋思铭偏偏与县长冉再宇“沆瀣一气”,这才导致他的动作愈发激烈。



    “多站在全局考虑,不要总是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倪光诚最后又给了倪文昭一点建议。



    但倪文昭已经彻底听不进去了。



    酒意上涌,结束通话后,倪文昭倒头睡去,直到第二,被电话惊醒。



    电话是县纪委副书记汪海山打来的。



    倪文昭刚到澜沧的时候,汪海山便主动向倪文昭靠拢,后来,前任纪委书记孟前宽被调整,汪海山一度以为,自己会成为新任纪委书记的人选。



    但很明显,那是他的一厢情愿。



    倪文昭的目标,是从省里调一位纪委书记过来,然后,就有了何荣光。



    何荣光到任后,汪海山没有再主动找倪文昭汇报过工作,直到今。



    “海山同志,这么早有什么事吗?”



    醒酒后的倪文昭,头有些疼,揉着太阳穴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