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只有女人知道女人喜欢什么

A+A-

    对援边工作进行采访,是江北日报的固定任务。



    而这种采访都是有重点的。



    一般来,都会突出一到两个模范人物。



    至于到底突出谁,不是江北日报了算,是省委组织部了算。



    年前,江北日报社就与省委组织部进行了沟通,而省委组织部给出的模范人物,就是叶如云。



    推选叶如云的理由也很充分。



    首先叶如云是名校博士,而且才三十岁,符合中央一再强调的干部要年轻化,知识化。



    而且叶如云还是女性,由于气候和环境等因素,援边干部中女性是比较少的。



    最重要的是,叶如云到了甘西省之后,不怕苦不怕累,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多项富有成效的工作。



    当地干部群众对叶如云的认可度非常高,称呼叶如云为拼命三娘。



    综合以上三点,哪怕叶如云不是叶安国的女儿,组织部也会把叶如云列为宣传重点。



    而又由于叶如云援边前是青山团市委副书记,采访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庞蓓蓓这个驻青山记者的身上。



    庞蓓蓓也属于沾了叶如云的光。



    如果论资排辈,这么重要的采访任务,根本就落不到她这个刚刚参加工作两年的新兵蛋子头上。



    不过,这是年后的任务,还没有正式下达。



    只是副总编辑随口跟庞蓓蓓提了一下,让庞蓓蓓做好准备,春节假期一结束,就奔赴甘西。



    没想到,甘西省还没去,庞蓓蓓就先和采访对象叶如云来了一次偶遇。



    而最让庞蓓蓓激动的是,叶如云竟然是宋思铭的女朋友。



    如此一来,她再采访叶如云,也就不用有太多顾忌了。



    甚至可以趁着眼下这个会,先来一次预采访。



    “庞蓓蓓,江北日报驻青山记者,也是我的老领导,前澜沧县委庞书记的女儿。”



    另一边,宋思铭正式将庞蓓蓓介绍给叶如云。



    “庞记者,你在江北日报上刊发的报道,我可都拜读过。”



    叶如云微笑着和庞蓓蓓握。



    “叶书记,您可别拜读。”



    “我的文字水平很一般,那几篇报道能发出来,主要是内容好。”



    庞蓓蓓还是很会话的,谦虚的同时,不忘又捧了一下宋思铭。



    要知道,她那几篇报道,除了一篇关于卢增汉的,剩下的主角都是宋思铭。



    内容好不就是宋思铭好吗?



    夸宋思铭好,作为宋思铭女朋友的叶如云,能不高兴?



    事实证明,还是女人知道女人喜欢什么。



    “我应该比你大几岁,这又不是上班时间,你别叫我叶书记了,太生分,叫我云姐,我叫你蓓蓓。”



    叶如云转而就对庞蓓蓓道。



    “这不好吧!”



    庞蓓蓓道。



    “有什么不好的,你不是来蹭饭的吗?来,坐到我旁边吃。”



    然后,叶如云就拽着庞蓓蓓坐了下来。



    两个人边吃边聊,一聊就是一个多时。



    叶如云外表是高冷女神,但内在平易近人,这多少有些超出庞蓓蓓的预料。



    要知道,过了这个年,叶如云才三十一岁。



    三十一岁的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应该高高在上到不食人间烟火才对,可坐在叶如云的旁边,庞蓓蓓感觉叶如云就是一个邻家大姐姐。



    



    一个多时后,叶如云和庞蓓蓓俨然成了好闺蜜。



    而另一边的摄像师吕岩,也把该拍摄的素材拍好了,打包发给了江北日报短视频账号的运营团队。



    由于时间太晚了,路不好走,宋思铭直接安排庞蓓蓓和吕岩在乡政府宿舍住了下来。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



    按照王寨乡各村的传统,大年初一早上天不亮,就要出门拜年。



    正常的拜年顺序,是先去祠堂,给老祖宗拜年,给老祖宗拜完了,再按照辈份,去长辈家里拜年。



    但今年的拜年顺序,有所改变。



    给老祖宗拜年还是排在最前面,但给老祖宗拜完之后,各村村干部,带着村民代表来到乡政府,给宋思铭拜年。



    年前的年货节,创造了九千多万的销售额,其中六百多万,在王寨乡。



    这六百多万,让王寨乡的老百姓,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富裕年。



    而这都要归功于宋思铭。



    昨晚送菜是表达对宋思铭的感谢,今早拜年则是表达对宋思铭的敬重。



    作为驻过村的干部,宋思铭太清楚,初一天不亮就给他拜年意味着什么。



    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带领王寨乡腾飞的信念。



    还没有离开王寨乡的庞蓓蓓,吕岩,看着一批又一批村民来到乡政府,果断又拍摄了一组素材。



    省城江门。



    日报大厦。



    这里是江北日报的总部。



    大年初一的早上,相比于平常,要安静许多,只有九楼,新媒体运营部,比平日还要热闹。



    主要是上级领导,给他们下达了硬性指标。



    春节八天假期,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七,他们的短视频账号必须涨粉超过十万。



    巨大的压下之内,新媒体运营部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员加班。



    而陪他们一起加班的,还有江北日报派驻各市的记者,各市记者提供素材,新媒体运营部负责剪辑加工。



    看起来好像很完美,可当新媒体运营部的这些人,打开各地记者发过来的素材,却都有一种吐血的冲动。



    “这特么拍的什么玩意,放电视新闻上可以,放短视频平台上,谁看这种啊!”



    有人直接爆了粗口。



    江北日报作为党媒,无论是记者还是摄像师,都是传统得不能再传统,哪怕他们一再强调要接地气,拍出来的视频还是一板一眼。



    这样的素材,新媒体运营部再怎么加工,也会给人一种穿西装打领带的感觉。



    “没法剪,根本没法剪。”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剪辑人员直接撂挑子。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终于有人发现了新大陆,“青山发过来的这些素材,看着好像还可以。”



    “是吗?”



    “我看看。”



    大家全都围到话者的电脑旁。



    “这视频可以,就没怎么拍人!”



    很快就给人给出评价。



    视频中展现的是集体食堂里的年夜饭,没有记者标准化的口播,只有一个又一个家常菜的特写。



    而且镜头中,有的菜已经吃了一半,有的菜甚至只剩下菜汤。



    “就它了!”



    新媒体运营部的人,立刻以集体年夜饭为主题,剪辑制作视频,早上八点刚过,就把视频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