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模仿萧长逸的字迹,减轻他的负担

A+A-

    接下来的两日,上妩并未抽出空闲去山里转悠。



    因着萧长逸夜里头急着抄书稿,一连两日,熬到天亮才肯歇息片刻。



    复又做了早饭,随意吃两口就要去族学授课,他自是分不出精力照看豆包。



    别看豆包对上妩,他在族学里乖巧的很,从不敢打搅萧长逸给底下的学生授课。



    然,豆包的话怎能全信,多多少少真假参半,他确实没有打搅萧长逸授课。



    可他做的事情,比打搅萧长逸给学生授课还要令他费神儿。



    豆包是个闲不住的,他觉得没意思后,就会自个找事情做。



    比如,他在授课的学堂里爬来爬去,弄得满身泥土不,还惹得底下的学生都将视线移到他身上。



    没法子,最终萧长逸打了他板心,不轻不重,刚好让他长个记性,后又罚他去学堂后边面壁思过。



    豆包自知理亏,外加上他害怕萧长逸中的戒尺,愣是不吭一声的挨罚。



    回家之后,和上妩是好一顿告状,不过上妩何其了解自家儿子的性子。



    心中暗自有底儿,指不定是他又调皮了,才惹得萧长逸忍不住罚了他。



    豆包的口干舌燥,可上妩就是不顺着他的心意来,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上妩心疼萧长逸,她规劝过他,莫要熬夜抄书稿了。



    可他却眉头紧皱,俊脸之上满是忧虑之色,告诉自己道,“娘子,豆包这几日吃完饭没事后,就去墙角下看蚂蚁搬家,这是要有雨的征兆。”



    上妩也是知道的,三七曾告诉过她,蚂蚁搬家,是有雨的征兆。



    只是这几天干燥得很,丝毫不见雨水,上妩也摸不准是否该相信三七的话,可听萧长逸这般了,她满是信服。



    对于萧长逸的话,她都是信服的,萧长逸在她心里是不一样的存在。



    上妩想着这些的时候,萧长逸又开口了,故而也就打断了她的思绪,



    “还有,这几日我夜观星象,雨季来的迟,但持续的时间不会短了去,大概会下上七八日左右,而估摸着也是这几日的事儿了,正好赶上粮食收割的时候,”



    萧长逸会观星象一事,上妩早就知道,且听凌七,他观星象的能力一绝,只要是他明日会下雨,那明日便一定会下雨。



    上妩听了萧长逸的话,心中也跟着慌了起来。



    若是田里的庄稼不能在雨水来临之前给收割完,想必地里的收成也算是白费了。



    虽溪水县有两季麦子,但交上去的赋税却是比其他地方多。



    另外,前次进县城,米粮铺子里伙计的一句无心之语,透露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上头打算加重赋税。



    因着溪水县地处偏远,信息流通不畅,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况。



    而一个米粮铺子的伙计许是听他家掌柜的提过一嘴,才会出,“过些时日,陈米就不是这个价格了。”



    也是这一句话,外加上萧长逸观察到的景象,无非透露了两个消息。



    第一,各地官府征收了的赋税增多,留给百姓们的粮食就少了。



    第二,雨季和收麦子的节点有所冲突,甚至未来这场连绵七八日左右的雨水,会在庄稼成熟之前来临。



    



    一旦百姓们收不及麦田,庄稼泡在水中,接下来就会面临没有粮食的难题。



    要知道,没有粮,人什么事都能做出来,饿极了,易子而食是常事儿,更有甚者,直接食子裹腹。



    亲情、血脉、同袍、足,在灾荒之下,尽显丑恶姿态。



    这些,上妩决不允许它发生在自己身上,萧长逸都在熬夜抄书稿赚银两。



    她也不能再拖下去了,准备将豆包交给张大娘,希望她能帮她照顾着些豆包。



    若是真的出现了灾荒,依照官府的作为,显然是成不了事儿的,反而会越演越烈。



    现在若想防范于未然,在灾荒来临之际不挨饿,她必须进山一趟,最好能猎得稀奇的动物,换了银两,好用来买粮。



    关于雨水一事,萧长逸也和她商量了,他准备今个下午从族学里回来后,就去张里正家走一趟。



    把事情告诉他,让他来组织村子里的人尽早收割粮食,有张里正在,提早收割粮食会更有威信力。



    清柳村里,唯有张家见识广,张旭之又承担里正之职,萧长逸去找他,算是找对人了。



    他能分的清眼前利弊,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一个,那就是组织大家一起收割麦子。



    麦子生长一天一个样,成熟的速度也非常快,



    哪怕麦子还差几天成熟,可这几天就能瞬息万变了,都是靠老天爷赏口饭吃,张旭之自然不会拿粮食与老天爷较劲儿。



    许是萧长逸算准了张旭之会应下此事,他也就没太忧心。



    晌午的时候,上妩在院子里的石桌上抄书稿。



    而豆包则是在一旁翘着个二郎腿,躺在长满野花的草地上,一拿着糖果,一拿着糕点,嘴巴上还沾染了碎屑。



    若是被萧长逸见了,估计他能嫌弃死他。



    毕竟,与生俱来的洁癖,怎能因为失忆而忘记呢?



    上妩坐姿端正,执笔有力,毛笔在她中似有活力般,挥洒自如,很快一张书稿就完成了。



    上妩将它用心翼翼的拿起来,把它举高,放在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等待着墨迹烘干。



    宣纸上的字迹,当真与萧长逸的一般无二,但却是上妩模仿的他的字迹。



    很久没有模仿萧长逸的字迹了,她有些生疏,不过拿到胡掌柜面前,他自然是分不清。



    至于上妩为何能模仿萧长逸的字迹,这还要得益于上妩的字是他把教的。



    为此,上妩的字本就与萧长逸的字相似。



    后来她因萧长逸时常去忙公务,而顾不得她的学业,以至于给她布置了好些课业。



    她做完课业后,总会想念萧长逸,但又不敢去打扰他,生怕惹他厌烦。



    只能对着他的字帖发呆,日积月累中,她竟也能在无形之中描绘出萧长逸的字迹。



    可谓是一模一样,连萧长逸本人都分辩不出。



    但这些,上妩只将它掩埋在内心深处,并未告诉给其他人,就连萧长逸都不知晓她能如出一辙的模仿他的字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