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送上大礼!

A+A-

    见王三春如此急切,大帐中顿时响起一阵善意的哄笑。



    得知王虎部首战大捷,诸将心头绷紧的弦也松弛了下来。



    他们与王虎本就没有恩怨,之前对其颇有微词,不过是出于对战事的担忧和对钱老的信任。



    如今误会解除了,除了王三春有点急外,众人皆是心怀大慰,倒也不上什么被打脸。



    李彻也噙着笑意,将信件放在桌案上:“王将军挫败了敌军的进攻,高丽的契丹军整备兵马,短时间内已无再战之力,右翼暂时无危矣。”



    “然,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耶律大贺送了本王这份厚礼,奉国乃是礼仪之邦,本王自是也要还他一份!”



    李彻转过身去,来到沙盘之前,目光在两军对垒的阵线上徘徊,最终停在一点之上。



    随即,他拔剑出鞘,剑尖泛着冷光指向沙盘上代表契丹的土黄色旗。



    “此地,原为契丹军调兵后建立的第一个营地,乃是契丹前军。然而随着我军增兵,契丹不断收缩兵力,此地已然脱离了敌方布局,孤悬在外,距离这里最近的契丹营地也有五十里。”



    李彻挥剑而下,将那根土黄色旗斩成两截。



    “本王看此地乍眼得很,哪位愿意替本王将其拿下?!”李彻环伺众将,沉声问道。



    “末将愿往!”



    “殿下,末将愿去!”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李彻循声看去,其中一人正是王三春,而另一个主动请命的则是李勒石。



    李勒石也就是墩子,在被李彻赐名后一直在北镇城镇守,从未出错,有保境安民之功。



    因此,奉军的军制改革后,他也顺理成章地升为旅级军官,暂任整编后的北镇师师长。



    不过相比于帐中其他将领,李勒石的功劳显然不足以支撑他的地位,所以才会积极请战。



    但见王三春也开口请战,两人对视了一眼。



    王三春有大恩与李勒石,不当初是王三春向李彻推举李勒石镇守北镇,才让李勒石有了出头的会。



    就连李勒石的蛮族老婆,都是王三春帮忙选的



    王三春见自己看好的兄弟,如今已经成长为独掌一方的大将,心中也是替对方高兴。



    但他仍是咧了咧嘴,佯怒道:“怎么,你子要和本将争?”



    李勒石自是不敢与自己的老上级相争,立刻拱道:“将军与末将有大恩,末将自是不会和您争,便由将军出马吧。”



    王三春倒也不推辞,默默承了李勒石的情。



    随后,满脸期待地看着李彻,搭配他那张丑脸,倒是有几分童趣。



    李彻都被他这一出逗乐了,笑道:“行了,那就你去。契丹营地有兵卒三万人,你需要多少兵马能拿下他们?”



    王三春毫不犹豫:“两千精兵足以!”



    李霖、薛镇等人不可置信地望向王三春,只觉得这莽撞汉子在大话。



    两千打三万,一比十五的比例,当行军打仗是过家家呢?



    李彻倒是没什么太大反应,若是依着之前奉军的战斗经验,打一个孤立无援的契丹营地,两千精兵的确够了。



    但以前是以前,那时候自己下的军队严重不足,恨不得一个人顶两个用。



    如今奉军几次扩军,也算是兵多将广,倒是不必再打得如此惊险了。



    



    “你便带着宁古军一师去,武器、兵械、盔甲自取,三日之内拿下敌军,可能做到?!”



    军队改制后,奉军中唯有宁古、朝阳、护国三军保持着军级别编制,其余都是以地点命名的师级编制,比如王虎的辽东师,李勒石的北镇师。



    军制涉及的问题重大,李彻也在慢慢摸索,慢慢改善。



    王三春正色道:“末将愿立军令状,如若不能,提头来见!”



    李彻微微颔首:“好,去吧。”



    立了军令状,王三春向李彻一拜,又向周围拱了拱,众将自是一一出声祝他凯旋。



    随后便大步流星向帐外走去。



    王三春走后,李彻仍伏在沙盘上看地图,一旁的李霖实在是忍不住了,声问道:“按照你那军制,一个师有多少人?”



    李彻头也不回道:“一团一千多人,三团成旅。一旅三千多人,三旅成师。”



    “一个师自然是一万人。”



    相比于后世的军制,奉国的军制会更加简化一些,还有一部分本土化改动。



    李霖顿时不解道:“我们尚有十余万兵力,何必让王三春只带一万人去打三万人驻守的营地?”



    李彻却是微微一笑:“其他兵力自然有其他去处。”



    李霖愕然道:“你什么意思?”



    李彻依然笑着,只是笑容中多了几分冷意:“契丹人率先犯我州府,不宣而战,我自然要有大礼相送!”



    李霖疑惑道:“你派王三春袭击契丹前军营地,不是已经送出‘大礼’了吗?”



    “那算什么大礼?!”李彻目露寒光,“我早就和耶律大贺过,胆敢来犯,十倍偿还!杀我百姓一人,便要死上十个契丹人!杀我将士一人,便要死上十个契丹士卒!”



    “三万人?不过是前菜而已!”



    。。。。。。



    一天后,契丹前军大营。



    王三春难得面露严肃之色,身后一万宁古军甲士整装待命。



    他知晓自己的本事,不擅长什么谋划,也不擅长什么阵法。一万甲士就这么堂堂正正地列队前行,丝毫没有隐藏踪迹的意思。



    契丹人警觉性很高,早有哨骑发现了宁古军,此刻已有大批骑兵在营前列阵。



    宁古军是李彻嫡系中的嫡系,是奉军中第一个成军的军队,骨干力量皆是从关内就随李彻出关的将士和朝阳城的百姓子弟。



    虽然都是百战之士,但却不擅骑马射箭,故而军中只有几百名骑兵,其余都是步兵。



    虽然都是步兵,但奉军走的一直是精兵路线,披甲率高得吓人,宁古军中又尽是精锐,精锐战兵披甲执锐,便是对上了全员骑兵的契丹军,也毫无惧意。



    哒哒哒哒哒——



    马蹄声如沉闷的雷声,在宁古军前方炸响。



    王三春骑在马上,见契丹骑兵铺天盖地地冲杀而来,也只是扯了扯嘴角不屑一笑,那张丑脸上狰狞的笑意犹如妖魔。



    “列阵!”王三春高举中长刀,下达指令。



    甲士们缓缓排开,寂静无声而又杀气凛然。



    一万步兵对上三倍于他们的骑兵,大战帷幕缓缓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