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中推项目下马,怪我了?

A+A-

    首都,航空工业系统。



    “北方所提前准备,靠着绝对的实力,赢得了这次狗大户的信任,拿到了狗大户的投资,来进行双发中型隐身的研发,这是我们航空工业系统的一次胜利,也是北方所走向市场竞争的重要一步!”



    航空系统的周领导,满脸的赞许,北方所这些年来的不思进取,让很多领导失望,现在,他们终于破茧重生了!



    “有关北方所和2厂的改革,也要继续进行,李所长提出来的各种改革方案,都切中要害,虽然改革会有很多阻力,但是,北方所已经到了不能不改的地步了!我们航空工业系统,对这些改革大力支持!”



    “年轻人是有活力的,我们老同志,要退居二线,给年轻人让出位置来,现在,我宣布,孙工成为北方所的下一任所长,全所人员,包括2厂的技术人员,都要配合他们,打好这个硬仗!”



    秦川打了个哈欠。



    其实,项目最好的负责单位就是北方所,现在,北方所既然已经拿下来了项目,就没自己什么事情了。谁能想到,这边非得要拉着自己来开庆功会!



    果然,来了之后,又是这种没有营养的会议。



    接下来,就是孙工上台,表示一番感谢,同时承诺自己会如何努力,带着北方所走向辉煌了。



    好吧,秦川实在是没啥兴趣了,决定尿遁,就在此时,孙工突然开口。



    “今天,各位航空工业的老前辈都在这里,秦总正好也在,所以,我希望趁着这个会,把我们新款中推项目给启动了!秦总,您觉得如何?”



    刚刚站起来的秦川,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众人,自己悄无声息地走就走了,别人知道了也不能啥,现在,自己刚刚要走,被人给发现,这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个嘛,既然狗大户已经选定了我们的这个项目,那中推肯定是要同步启动的,毕竟,中推关系重大,除了这款新歼,枭龙也是需要的,还有一些无人也需要。”



    推力超过十吨的,就属于大推,这种发动一般和重型战斗配套,中型战斗用一台发动就够了,老毛子的三姨夫,国产的涡扇十,美国佬的f00和f0,都是大推的代表。



    只有强国才有大推的需要,看看欧洲那边,几乎清一色的都是中推,狂风战斗,用了两台rb99,三转子的中推,阵风战斗,用了两台,f404的仿制品,居然还给推到了超音速巡航的领域。



    台风战斗,用的是更加变态的ej200,推重比大于0!这个参数,只有f9能媲美!而且,这款发动的尺寸非常:长度399米,直径3厘米,油耗更是低到离谱,可维护性相当好。可以,ej200就是中推中的n。



    当然,这么的话,美国的f44发动肯定不服,这款在f404基础上升级来的发动,数据也相当漂亮,加力推力已经无限接近十吨!推重比也达到了9左右,长度39米,和ej200差不多,但是直径5厘米,就比后者粗一圈了。



    ej200只装备了台风,而f44装备对象就很多了,除了自家的超级大黄蜂之外,瑞典的鹰狮、阿三的光辉、甚至南棒子的kf3,都在使用这款发动!



    现在,东方也要研制先进中推了,那该怎么选择仿制对象?



    秦川表示了一番肯定,然后继续道:“当然,在中推的研发上,我们也要听一听国内航空发动老前辈们的看法。现在,请大家伙畅所欲言!”



    “这个嘛,江老,您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如何?”周领导开始点名了。



    



    江老,940年出生,956年,读高三的他,被推荐到了滑动航空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进入了40厂,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黎明发动厂,之后开始了在航空发动上的钻研。



    自从2岁进入航空发动行业,几十年来,他就在这个领域里耕耘,很多时候,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默默无闻的付出,不过,他坚持了下来,现在,已经是国内航空发动领域里的元老!



    江老站起来:“唉,如果早知道有今天,当初我们的中推项目,就不该下马啊!”



    他这一句叹息,就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秦川好奇:“我们有预研?”



    “对啊,从八十年代,我们就开始了,当时,我们通过特殊渠道,弄到了一台f404发动。”江老道:“当时,我们决定借着这个会,展开三代中推涡扇的预研,提出来了5、3、5千牛三个推力级别的方案。”



    起这段历史来,江老很是感慨。



    这种中推不仅仅是用在三代战斗上的,更是能直接改装己方现有的歼七和歼八战!大名鼎鼎的枭龙,最初的项目,其实不过就是计划用f404来换发的超七项目而已。



    涡喷换涡扇,航程至少翻一倍,动力提升,战的各方面性能,都会有飞跃!



    所以,当时就决定上马中推项目了,可惜,仅仅这个方案,就争论了数年。



    刘大响,这名航空动力的技术派,主张直接上马5千牛级别的,理由是这个推力足够大,可以用在很多飞上,而另一派则认为,一口吃不成胖子,先从5千牛来,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现在看来,两派都有充足的理由,八十年代啊,国内没一个成功的涡扇型号,推力指标太高,根本就不可能成功,但是推力低了,还真没啥实用价值



    折腾到了9年,终于上级拍板,先搞5千牛的,这都过去四五年了!



    然后,又过去了四五年,到了95年,中推验证研制总指挥系统成立,江老就担任了总设计师,就这样,从95年9月到9年底,江老主持下,完成了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工程图设计,眼看就要转入实验研制阶段了,然后



    中推项目下马了!



    “怎么能下马呢?当时应该坚持研制下来啊!”秦川很是不满:“当时如果没钱,哪怕找咱们来阳集团呢,咱们也可以帮忙筹集一笔资金,支持项目继续研制下去啊!”



    这些事情,秦川是真的不知道,毕竟,后世的各种资料里,都在涡扇六怎么下马,涡扇十又是怎么经历了几十年,才最终研制成功的,这个中推项目,很少有人知道。



    “秦总,当时你们来阳集团正在测绘仿制rd33发动”江老神色复杂。



    中推下马,和来阳集团有很大关系,你们把rd33搞出来了,国内就已经有合格的中推了,预研项目要花费巨资,国内当时只能支持涡扇十,于是



    秦川一愣,这还怪我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