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不公

A+A-

    大清早,秦扶清起床穿衣,秦行已经不在房里,去县里找锁头了。



    他刚推开门,呼出的气化成白雾,余光扫到两个灰溜溜的身影,是王家的两个姑娘,约摸十一二岁,像是故意在门外守着的,看见他出来了,你推我我推你的跑走了。



    秦扶清不明所以,没过一会儿,那俩丫头一个端着水,一个托着盘,盘上放着秦扶清自制的牙刷和牙粉。



    她俩脸憋的通红,都不知道该怎么话,只一个劲地朝前凑,眼睛扑闪扑闪的看着秦扶清,希望他能明白意思。



    秦扶清有些好笑,也没拒绝俩孩子的好意,叫她俩把水盆放在架子上,挽起袖子洗,问道:“你们两个叫什么名?”



    “我叫王草。”



    “我叫王花。”



    秦扶清呵呵一笑,又问道:“原来是花和草啊,昨晚睡得好吗?”



    俩丫头对视一眼,频频点头,“好,姑姑给我们准备的被褥可暖和了,我们都好久没睡这么好了。”



    按照辈分,俩孩子叫王丽梅一声姑姑。



    “那你俩就叫我堂哥吧,我是三堂哥,前面还有大堂哥和二堂哥,你们见过没?”



    “见过了,大堂哥早起出门去了,二堂哥在温书,都是我们端水伺候洗漱的。”



    秦扶清蹲在廊下刷牙,问道:“谁叫你们做这活的?”



    “太奶奶吩咐的,我们吃你们的喝你们的,要帮忙才是。”



    秦扶清闻言,点点头,对三姑奶奶的为人又佩服了几分。



    他这位姑奶奶不曾读过书,可论人品和心眼,都是乡下老太太里难得见到的。



    “好姑娘们,来了就不必拘谨,做些累不着的活不打紧,别累着就行。”



    秦扶清也不打算让这些孩子们什么都不做,秦家富起来后也没见谁躺在家里睡大觉的。



    人嘛,动一动身体总归好,更何况做些无关紧要的活也会促进彼此之间的链接。



    王草和王花闻言都笑了起来,欢喜地点头。



    秦家人态度都好的很,她们本来还有些怕怕的,听三堂哥是举人呢,都能做官了,谁知道年纪也不大,也好话。



    等秦扶清洗漱完,去前屋吃了早饭,才知道王家的劳壮力都跟着出去干活了,房子还没盖起来,盖好了他们也要住,总不好意思闲着干看。



    王丽梅从锅里拿出特意留给秦扶清的饭菜,看他吃着,一边唠叨老大的婚事,这也不成那也不成,原以为虎头只要同意相看人家,这事很快就能办成,谁知道会这么难。



    碗娘在一旁劝慰着,秦扶清吃自己的饭,好像也不用他话。



    “娘,用完早饭我要出趟远门,估计要过段时间才能回来,锁头跟我一起去,秦行也去,你跟爷奶他们一声。”



    秦扶清起出远门的打算。



    王丽梅一惊,“怎么这时候要出门?都快到年关了!谁得准何时要下雪?”



    “要去哪?做些什么去?怎么还要锁头跟着,他才多大,能帮上你什么忙?”



    王丽梅心里的困惑比海水还多,嘴巴跟关枪似的一句接着一句。



    秦扶清有些无奈,“不是什么大事,准备叫上殷杰他们一起出门游玩,锁头不是一直想出门吗?带他同去,省得日子自己出去瞎跑。”



    “那过年回来不?”



    “肯定要回来的,十天半个月就回来了。”



    “离过年不就还有二十多天,唉,你这一去”王丽梅面露忧愁,可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秦扶清要出门,谁能拦得住他?



    “我去给你弟弟收拾些厚衣物,你的东西收拾好了吗?”



    “收拾好了,早起来我就收拾了,你随便给他带些,不够的话路上再置办。”



    秦扶清要是不叮嘱这两句,怕王丽梅会把家都给打包去。



    离过年还有一个月,不曾下过雪,可天气一天比一天冷,阴天比晴天多,怕是出门在外雪就要下起来了。



    王丽梅收拾了几个包袱,让秦扶清带上,秦扶清架着马车先到县里,秦行去叫人了,他在县里等着殷杰几人的到来。



    周霆是第一个到来的。



    他娶妻成亲了,在城里置办了房屋,娇妻做伴,与他们相聚的时间都少了。



    秦扶清调侃道:“我还以为你不会来,没想到你竟是第一个来的!”



    周霆不满道:“我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为兄弟两肋插刀,更何况这么有趣的事不去岂不是会后悔?”



    “什么后悔不后悔的?”王宝达的声音从外边传来,“你怎么来这么快?”



    殷杰紧随其后,跟着王宝达来了。



    “扶清,这是怎么回事?睢县闹饥荒了?我们怎么不知道?”



    “此事来也巧,要不是我家中一房亲戚遭灾来投奔,我也不知睢县竟然闹了饥荒,你他们瞒的严实不严实?”



    “这些人,平日里人模狗样也就算了,到这时刻竟然还欺上瞒下,真是不把百姓的命当命啊!”周霆愤愤不平道。



    他们几人办安溪报也有几年时间了,报上宣扬的价值观,也是他们的价值观,行走江湖,锄强扶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几人从一起长大,又奉秦扶清如中心,久而久之,心中所想都是一样。



    因此秦行找到他们,只需把秦扶清想做的事情一,一个二个都没拖延,立马就赶来了。



    至于秦扶清想做的事情,也很简单,他与殷杰几人身为读书人,有声名在身,名义上是去睢县参加文会,游山玩水,陶冶情趣。让锁头带着镖局人马护送粮食去睢县倒卖,若是睢县地头蛇出阻拦,他们便可写文章以怒骂宣告世人,将睢县欺瞒灾荒一事揭露出来。



    此事来也不难,几人商量一番,明确要做的事情后,便决定动身。



    



    锁头得知要跟着哥哥一起惩恶扬善,比任何人都要激动,他在镖局跟着武师习武,在镖局之中有威严。



    叫上一二十个相熟的镖师,拉了一二十车粮食,双方人汇合,直奔睢县而去。



    从安溪县到睢县有一两百里地,一群年轻力壮的青年人日夜兼程,不到四天时间就赶到睢县。



    越靠近睢县,天气越发糟糕,天空阴沉,寒风呼啸,凛冽刺骨,却又无雨无雪,只是干冷。



    进入睢县地界后,道路两边的树木早已干枯,落叶飘零,有百姓在路上捡干枯的树枝和树叶,带回去烧火取暖。



    田里满是残留的庄稼根迹,不知荒废了多久,罕见人烟。



    一行人路过时,村落里剩下的百姓停留观望,可以看出他们已经遭灾已久,有些人瘦的皮包骨头,身上厚衣服都卖了换粮食去,穿的也比较单薄。



    到城外,两拨人暂时分开。



    秦扶清与殷杰几人提前进入城内,他们带的有路引,到城中入驻最好的客栈,秦扶清一改平日里的低调,立马放出消息,今科解元路过宝地,前来游山玩水,以文会友,想见识一下睢县的读书人才华,特在文汇楼设下筵席,候等各路才华之人。



    明面上秦扶清是叫人这样传出去的,实际上,传出去的还有另一个本。



    秦扶清在客栈里演了一出戏,故作跋扈之态,在店里众人面前,睢县没有人才,文风不正,是鄙态之地。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容忍一个外乡人在自己的家乡看不起他的家乡。



    秦扶清和殷杰一唱一和,他们一个是解元,一个是举人,都是有身份的人,在场之人心里有气,也没法出来,还得忍着气性伺候。



    等秦扶清设宴邀请各路人杰以文会友之时,这些路消息也都传出去了。



    “今科解元?好大的口气,真当咱们睢县没人了啊!我倒要去看看他有什么本领!”



    “就是,唐兄,你也是咱们县里的举人,怎么比不得他了?咱们一起去吧!”



    今年巴陵的中举之人中,确实有一个是睢县的,别人可能不认识秦扶清,他倒是认得的。



    听秦扶清来了睢县,他顿感此事不对劲。



    一来,秦扶清此人并非嚣张跋扈之人,当初中举宴会之上,唐珂与他有饮酒之缘,其人谦和恭正,是个难得的英才,最重要的是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气度,实在让人想忘记都难。



    二来,秦扶清是安溪县人,如今快到年关,他为何挑在此时来睢县,睢县有什么名川大山值得游玩的吗?反倒是最近的



    唐珂想到县中情况,心中忧虑,不定正是他想的那件事。



    思及此,唐珂轻咳两声,选择装病,免得面对麻烦之事。



    “算了,我今日身体不好,开春又要进京赶考,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就不去出风头了。”



    他把话的滴水不漏,让挑事之人也无话可,毕竟进京考会试才是大事。



    要是会试通过,能在陛



    像唐珂这样清醒的人还只是少数,当地许多读书人听秦扶清特来寻事,看不起睢县,都气愤地跑到文汇楼,想和秦扶清一决高下。



    也就读书人文雅,但凡换了武夫,不定秦扶清都要挨打了,难为这些读书人还要守规矩地跟他来文斗。



    论起文斗来,秦扶清还真没怕过谁,解元的含金量还在上升,无论是做诗还是写文章,又或者是辩经,秦扶清把睢县一干读书人压的抬不起头来。



    秦扶清态度也越来越高傲,每次赢了比试,都要再大放厥词,睢县确实登不上大雅之堂。



    气的那些读书人恨不得买凶杀人。



    秦扶清到睢县不过三天,连客栈门都没出,就把睢县搅和的一团糟乱。



    而此时,锁头带着镖局跟打游击战似的,开始在县里低价售卖粮食。



    低价,其实是正常价格,只是在睢县本地不正常而已。



    因此那些百姓抢破头都要购买,生怕买少了没得买。



    之所以是游击战式售卖,是因为本地地头蛇发现之后,带人寻衅滋事,但锁头早有准备,秦扶清早安排他不要与人对抗,换地方卖就是。



    “他娘的!还没找到那些贱民吗?到底是谁敢跟李家作对!竟然敢在我们地盘上卖粮食!查清楚是谁了吗?”



    “老,老爷,还没,那些人好像不是本地人,听人好像是从外边来的,来了就卖粮,估计是外地人听县里缺粮,就想着倒买倒卖”



    “放屁!倒买倒卖也是为了挣钱,有他们这样挣钱的吗?县里一斗粮食三百文钱,他们才卖多少?你告诉我这是为了挣钱?分明是跟我们李家作对!”



    “继续抓,抓着他们我非卸他们一条腿不可!”



    县里的大户把县里分成几个块,各自在自己的地盘做生意,价格都是一样的,可现在李家的地盘突然出现一群歹人卖便宜粮,自然影响了李家的粮食售卖。



    偏偏其他人地盘没这样的事,这让李家家主不得不想是不是被县里其他人搞了。



    又过两日,听李家地盘有一群神秘人卖便宜粮食,城里百姓都往李家这边跑来买粮。



    弄的其他大户人心惶惶,怀疑是李家贼喊捉贼,故意如此,趁卖粮,囤积财富。



    李家捉贼不成,又被其他家族施压,顿时腹背受敌。



    这一日,李家家主发狠道:“既然还抓不到他们人,那就让这些贱民把粮食都给吐出来!我这就去见县太爷,让他下令不许百姓购买来历不明的粮食!”



    于是,睢县县城出现一种荒诞的现象。



    那些买过便宜粮食的百姓家中,突然闯进来李家仆人,拿着棍棒驱赶殴打,逼迫他们把粮食给吐出来,不然就要交更多的钱!



    “这是我们花钱买的粮食,凭什么要还给你们李家!还有没有王法!”



    “王法?去你娘的王法!在睢县,我们李家就是王法!”



    凶狠的仆人一脚踹在百姓胸口,大一挥,下令道:“给我狠狠地打!让他看清谁才是主人!”



    男女哭嚎,天地同悲,这片的乡土,明明与自由世界相联,却又像是被黑雾笼罩着,不得公正与自由。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