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必会对太师感恩戴德

A+A-

    公孙瓒和袁绍上表朝廷的信件,数日后也到达长安,直接被截送到董卓府中。



    董卓府中,董卓正拿着信件,与李儒商量着。



    “文优,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李儒当即拱道:“太师,这两人送来的信件,内容却有些一致。”



    “两人均解释他们因去渤海剿灭黄巾军,而遭遇重大埋伏,致使数万人马或被杀,或被俘。”



    “就连公孙瓒也因此被劫掠去了,白白损失三万骑兵。”



    “这我也看到了。”董卓开口道,“这么多年过去了,黄巾军早已羸弱不堪,就是有黄巾军,哪会像他们信中所,如此厉害,还将公孙瓒掠走了?”



    李儒道:“可能确有其事,但这结果应该是过度夸张了。”



    李儒完,董卓便抬头看了过来,道:“难不成是另有其意?”



    李儒当即道:“太师,如果是假的,这两人定然不会来请求朝廷出兵冀州。”



    “毕竟这两人的心思,朝廷上谁人不知,只是公孙瓒请求朝廷派兵前往渤海平叛黄巾军。”



    “而袁绍则是要求朝廷出兵出粮,以供他去平叛黄巾军。”



    “两人此刻绝无合作的可能,便只能明,渤海那边的黄巾军确实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过更多的应该是要给台阶下。”



    “不过公孙瓒倒是耍了点计谋,应该是知道冀州短时间拿不下来,便想要借朝廷的力气,在这冀州搅一搅,遏制住袁绍北上的会。”



    “而袁绍则是更简单,直接向朝廷要钱要人。”



    李儒信心十足地道。



    “文优,那此刻正是我们出击冀州,顺便安插我们人马上去的会?”董卓问道。



    但只见李儒摇了摇头,道:“非也。”



    “如今还不是出兵的时候,太师需先将长安周边,严加防守,有陛下在,他们不敢公然造反。”



    “待安定后,再徐徐图之即可!”



    “而且他们此二人同时上表朝廷,应该是双方消耗太大,但又不肯与对方和解,故而才让朝廷出面解决。”



    “太师可让陛下下一道圣旨,派人前往冀州和幽州,告知他们二人,让他们握言和。”



    “一来两人可以相互钳制,免得他们二人有人做大做强。”



    “二来可以让他们先专心对付黄巾军,免得朝廷出力。”



    如今朝廷的人马,皆归董卓所带领,若是分兵出去,剿灭了黄巾军,无疑是吃力不讨好的做法。



    不如直接让袁绍公孙瓒两人去干来得有利。



    “这其三嘛,”李儒稍稍停顿之后,继续道:“若是太师让他们二人和解,他们两人,必然会对太师感恩戴德,往后也不会忤逆太师的命令。”



    董卓闻言,点了点头,“那明日便下令,请陛下拟一道圣旨送过去。”



    翌日一早。



    宫殿之中,熙熙攘攘站着许多官员。



    而刘协则是坐在皇位之上,身形娇,脸色微微有些煞白,有些坐立不安,天子气势,荡然无存。



    下方的官员们,脸色难看,一个个死气沉沉的。



    忽然,门口一队士兵出现在宫殿之外,个个身披铠甲。



    而董卓则是在这群士兵的簇拥之下,走上前来。



    随行的还有吕布和李儒等人。



    



    此时的董卓就如同传闻中所一般,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等。



    好不洒脱!



    一边走着,一边满身横肉胡乱摇晃着,直接在刘协不远处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众位爱卿可有他事?若无他事,那便散朝吧。”刘协兢兢战战地道。



    底下百官,纷纷看向董卓。



    李儒见状,立即走到殿堂中央,拱向刘协作揖道:“陛下,臣有一事!”



    “爱卿速速来!”刘协见是董卓的人,便立即开口问道,丝毫不敢怠慢。



    “冀州牧袁绍和奋武将军公孙瓒,二人长期对峙,还请陛下出面解决。”



    刘协闻言,便回过头去,向董卓问道:“太师,这”



    董卓当即回过身来,但也不站起来,而是径直道:“陛下,应该下一道圣旨,派人送往冀州和幽州去。”



    “派谁可好?”



    “需要两位德高望重之人。”



    完,董卓在群臣中环视了一遍,但又觉得站在此处的人,基本上都不符合他心中所想。



    “陛下,应该派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前往冀州和幽州。”



    “太师所言甚是,都依太师的!来人传马日磾、赵岐过来!”



    刘协向周围人喊话,但众人却瞧向董卓,只见董卓点了点头,众人才迅速离去。



    “陛下,臣有一事!”



    忽然一道人影闪到宫殿中央,来人正是那王允。



    “爱卿有什么事?”刘协问道。



    王允拱作揖,郑重道:“臣闻言冀州频频发生黄巾之乱,百姓苦不堪言,想请求陛下,派人前往冀州,剿灭乱臣贼子!”



    刘协闻言,又转头看向董卓,而董卓便当即问道:“子师,这事,你觉得派谁前去可好?”



    “太师,有两人可派去冀州!”



    “护羌校尉杨瓒和执金吾士孙瑞!”



    “让他们两人,让其从武关出发,直接前往冀州,助袁绍平叛反贼!”



    王允此前通过在冀州的耳目得知,这黄巾军由渤海而起,一路向西,攻城拔地,似有与并州太行山上的黑山贼联的感觉。



    而王允本家,便是在太原那边。



    若是让黄巾军一路开拔过去,自家产业,岂不是要被捣毁?



    虽王允已经通知了本家,让其留意黑山贼们,不要有其里外迎合的会,但能在明面上解决,就在明面上解决。



    二来还能借助黄巾军的力量,分兵一些人出去,届时让杨瓒和士孙瑞在外边招兵买马,里外迎合,诛杀董卓。



    而董卓闻言,眼睛一亮,颇为好奇地向王允问道:“这二人可信吗?”



    “他们带兵如何?”



    “会不会去冀州之后,就不回来了?”



    王允被这么一问,心中顿时大慌,但表面心平气和地道:“太师所言极是,应当让其磨砺一番!”



    “臣推荐杨瓒为尚书,士孙瑞为尚书仆射!”



    董卓随后便同意了王允的提议,便向刘协请求道:“陛下,那蔡邕如今尚在并州,请陛下拟一道圣旨,让蔡邕出仕!”



    “好,都听太师的!”刘协慌忙应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